学校音乐课的教学艺术论文

2022-04-24

摘要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音乐教育应该从音乐学科的本体特性和规律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认识和发掘音乐的人才形塑功能,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和实现音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学校音乐课的教学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音乐课的教学艺术论文 篇1:

发现教师:揭开学校发展的密码

在校长心中,教师永远是第一位。学校发展最根本的是教师发展,唯有教师发展了,成长了,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我当了近二十年的校长,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教师是学校最可宝贵的财富,人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抓住了人的发展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关键。而发现教师,是我校领导、管理教师的共识,正如哲人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以下简称“北小”)是如何发现教师、发展教师的呢?

教育即发现

谈到发现教师,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发现教师?

在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有一句著名的铭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探索科学真谛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但是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却举步艰难。因为人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生物,人的心灵成长、大脑发育、思维规律等还有许许多多的盲区、黑箱等着我们去探索、去破译。古人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这些名家名言都深刻地揭示一条真理:人的成长需要他人的发现,也需要自我的发现。

作为校长,发展学校是第一要务。可怎样发展学校,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通过砌大楼买设备,改善外在形象;有的通过创品牌、搞宣传赢得名声;有的通过抓分数求升学率迎合大众。而我们始终认为,发展学校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终究是空中楼阁。

学校作为发展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人与人之间互相发现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群体中、集体中,互相赞美、互相鼓励、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合作竞争,对人的潜能有极大的激发和唤醒作用。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唤醒另一棵树。教师与学生是如此,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也是如此。

孔子曰:“爸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的话语,都道出了教育艺术的真理:教育即发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发现学生的特长,发现学生未来可能的优势。我们校长做的也是伯乐的工作,肩负着伯乐的使命,发现每一个教师的潜能,把每一个教师培养成“千里马”,让他们驰骋在人生的万里疆场。

把人性内在的力量唤醒、激发、放大

怎么发现教师?这是对校长智慧的挑战。我们管理团队在多年的探索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相信教师,要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优秀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张相同的面孔。优秀不是 与他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只要找到自己 的闪光点,尽情地让自己的光芒闪耀,你就是优秀的3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可塑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成长中的人,逐步成熟的人。每一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旦得到领导肯定、同事认可、学生信赖,他们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释放出夺目的光彩。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向上的。“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古训,我们认为“人之初,性向善,性向上”。这是我们的管理哲学和人性判断。因为我们这样认识人,相信每个人都向上、向学,我们在管理中就顺性而为,把教师內在的人性力量唤醒、激发、放大,让每一个人都走在向学、向上的大道上。我们尝试了一些策略:

地平线报告。每三至五年,我们都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个人的《地平线报告》。《报告》的重要一点是规划人生愿景:我的一年地平线在哪里?五年地平线在哪里?十年的地平线在哪里?并且在报告中要表达出个人的内在潜力是什么,希望学校提供什么平台。我们在阅读教师报告后,综合分析,因人设岗,充分相信每一个,调动每一位教师的潜能。

北小大汫坛。“北小讲坛”不仅邀请各地名师来北小献课,各行精英来北小传道,更重要的是让北小有一技之长的老师在讲坛一展身手。有的擅长中医,那就讲养生之道;有的擅长水墨画,那就教水墨技艺;有的擅长烹任,那就展示厨艺。真正体现能者为师,人人为师。.

教师品牌日。在教师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学校统筹安排,某一天为某位老师教学品牌展示日。这一天这位老师就是学校的聚焦点:有教学思想微报告,有教学风格大课堂,有教学沙龙大家谈,有教育才艺大展示。

其次是解放教师。这里讲一个小故事。

音乐老师查育辉是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2005年刚由高淳应聘到北小的他,很快便接到了一次面向全南京市的优质音乐课展示的任务。执教的课题是音乐欣赏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个一向被孩子们戏称为“麻辣教师”的查老师,会给孩子们呈现怎样的一节音乐欣赏课呢?参与活动的每一位老师都充满期待。然而,即便是有了这样的心理期待,当课堂进行到后半段时,查老师的“另类演绎”,仍然让不少老师惊诧不已——

“毫无疑问,这首歌的歌词离咱们城里孩子的生活有些遥远。要不这样,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与理解,重新来为这首歌填词?”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建议很快便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于是,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忍情而投入地参与到歌词新编的活动中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即兴编撰的歌词新鲜出炉。听听——

“霓虹灯在繁华的都市里闪耀,晚风吹来周杰伦那忧郁的歌声;我们坐在软软的沙发上面,吃冰激凌还看着电视;我们坐在进口的电脑面前,玩CS还听MP3……”

下课了,面对听课老师的热议与质疑,查老师多少也有些惴惴不安。毕竟,以这样的方式重塑音乐经典,对他而言也只是一种大胆尝试。然而,随着学校音乐组组长梁老师和分管艺术学科的唐老师一番情真意切的评点,查老师的顾虑很快便烟消云散了。“查老师,这是我们近年来听到的最富有活力与个性的音乐课了。真是太棒了!”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发现教师,尊重是前提,解放才是关键。束缚教师思想的绳索太多,这个不许、那个不准,这样如何唤醒教师内在的改革愿望,激发改革热情?那么怎么解放教师?我们的思考是:解放教师的思想。《国际歌》中唱道:“让思想冲破牢笼。”我们校长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大胆实践。同时,解放教师的时间。教育改革,管理者往往是“加法思维”,不断给老师们增加各种任务,于是一线教师不堪重负,时间一长,改革的热情就逐渐消失。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减法思维”,给教师减去不必要的负担,把教师从无效或低效的丁作状态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最后,解放教师的空间。我们鼓励“我的课堂我做主”,鼓励教师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尝试的策略是:

教师课程。我们鼓励每位教师在融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创设自己的教师课程。教师课程就是教师个人根据学生素质发展要求,依据个人的文化底蕴、兴趣特长而开发的富有鲜明自我特色的课程,这一举措极大解放了教师的创造性。于是“诗经课程”“绘本课程”“牙刷课程”“读写绘课程”等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瘦身运动”。人要精干健康,学校管理也要瘦身去肥,轻装上阵。我们要求“瘦”掉一切不必要的形式主义、面子下程。鼓励教师在备课和批改作业上因人而异,百花齐放。可以在旧教案上二次三次备课,骨干教师可以在教科书上写简案,可以删掉练习册上不必要的练习题,作文批改可以变精批细改为重评轻改,互批互改。

“没有天花板的教室”。这一创意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思想没有边际,创意没有边界。鼓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其二,我的课堂可以行走,花园是我的课堂,紫金山是我的课堂,玄武湖是我的课堂,大学实验室也可以成为我的课堂。

职业幸福存在于每一天创造性的工作中

发现教师,更需要引领教师前行。

这种引领首先是价值的引领。“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是我们对北小教师人生价值观的引领。每个人到人世间走一遭到底为了什么一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更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

引领还应是专业引领。北小有着朴素的理念:领导者首先要成为领跑者。唐隽菁副校长是德育特级教师,她带领的德育团队频频在省市教学比赛中获奖。张齐华副校长是数学特级教师,他手把手辅导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数学青年教师。我作为语文特级教师,和教科室语文特级教师朱萍主任,带领语文团队阔步走在“12岁以前的语文”改革道路上。

引领还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个性较强的教师因为自信自负,有时失之偏颇和固执,因此我们引导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换位思考,学会辩证思维。青年教师思维方式往往停留在非彼即此、非白即黑的二元思维模式,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就让他们寻求“第三种思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能?把教師的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

引领更是为人处世的榜样。学校有一部分青年教师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只身来到省城打拼。他们身边没有了长者的指引和告诫,身心容易陷入低谷,为人处世容易失之偏激。我们管理团队以身作则,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如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内心的关系。这种引领帮助他们走向人生和谐安宁的美好境界。

引领教师,我们尝试的具体策略有:

名师模仿秀。这是借外力引领,让每一位教师选择一位自己最崇拜的名师,学他的教育思想,学他的教学艺术,学他的课堂操作流程。等老师觉得自己模仿已近形似乃至神似时,向全校教师展示自己的模仿秀。当然模仿秀是手段,最终是为了超越模仿,成为最好的自己。

同上一堂课。这是用身边的人引领。同上一堂课包含同年级教师同上一堂课,这是同事之间互相引领。更重要的是校长与教师同上一堂课,特级教师与年轻教师同上一堂课,师傅与徒弟同上一堂课。这是专业引领,文化引领,更是精神引领和榜样引领。

团队展示周。这是团队引领。我们针对教研组内老中青三代上教研课,往往会把年轻教师推上前台,而中老年教师缺乏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学校开设“团队展示周”活动,规定展示周内“老大上课,老二评课”,即年龄最大者上课,年龄居老二者评课。这样让中老年教师也有发光发热的机会和平台。

发现教师,为的是成就每一位教师。

马斯洛的“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当自我人生价值实现,人的内心才能出现所谓的“高峰体验”。教师的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生追求的达成,内在精神的丰盈,社会大众的充分认可与欣赏,教育对象对自己的崇敬与爱戴以及自己教育思想体系的影响力。如果能达到“立德”“立功”“立荣”的崇高境界,那便是人生的最大价值。

发现教师还要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哪里?就在每天创造性的工作情境中。我们期待教师每一天都怀有“婴儿的眼光”,每一天都带着“黎明的感觉”走进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创造性地开展每一天的工作,创新是教师内在幸福的不竭源泉。这是我们坚定的信念。

十年磨一剑,成就每一位。正是多年来我们对教师发展孜孜不倦的坚持和追求,学校呈现了喜人的景象。

近八年里,学校培养出5位特级教师。特级教师陈静的“享受数学”享誉省内外;特级教师唐隽菁的“开放德育”讲座遍及大江南北;特级教师唐文国老师“本色语文”赫赫有名;特级教师朱萍的“生活作文”大名鼎鼎;特级教师张齐华的“文化数学”更是红遍全国,粉丝无数;特级教师林春曹的“言意兼得语文”闻名遐迩;我的“情智语文”在小学语文教学界独树一帜。林丽、吴京钧、查育辉、朱雪梅、吴贤、崔兴君等几十位教师在全国赛课中获一等奖。

团队发展、共同进步是学校文化传统。语文团队和“12岁以前的语文”品牌共同成长,每年接待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者,多次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研组。数学团队在张齐华副校长引领下,数学文化研究影响不断扩大。英语团队在林丽老师带领下,一路高歌。科学组团队每个老师都是一朵“花”,呈现花团锦簇的繁荣景象。美术团队水墨厕特色课程成为南京市水墨画盟主。音乐团队在儿童合唱比赛中屡获大奖。体育团队的花样跳绳、足球、武术操、啦啦操项目竞相斗艳,其中啦啦操更是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世界冠军。

学校“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形成了情智管理、情智课程、情智教学、情智校园、情智活动、情智队伍的体系,多次在全国和全省教学成果大赛中获奖。

北小位于玄武区,玄武教育历来有发现教师的传统。在这片热土上,发现了斯霞、王兰、袁浩、陈树民等一大批卓越教师和校长。学校老校长袁浩先生发现了沈峰、蔡燕、朱萍等杰出教师。沈峰又发现了林丽、赵薇等优秀教师。在北小,发现教师、发展教师、发展学校,我们一直走在路上。

作者:孙双金

学校音乐课的教学艺术论文 篇2: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

摘要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音乐教育应该从音乐学科的本体特性和规律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认识和发掘音乐的人才形塑功能,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和实现音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能。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目标 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得到迅速的普及和发展。但由于对音乐课程教育缺乏科学、深层的认识,因而产生了教师的教学流于形式、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等等问题,使音乐课成了真正的辅修课,以致失去了音乐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应有的意义和作用,更谈不上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和合格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从高校音乐教育深入认识,以期更好地实现和发挥音乐合格人才培养的功能。

1 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

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之所在,课堂教学艺术就是要在课堂上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音乐教育应该从音乐学科的本体特性和规律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认识和发掘音乐的人才形塑功能,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在音乐教学中,同样一个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组织教学,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一节优秀的音乐课,从课的设计到课的进行,无不透露出教师的独创性和个人风格,而这种独创性和个人风格,在课堂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实质是教师本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师将教学规律与独创性相结合,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获得音乐美感的过程。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或多媒体的运用等教学“组织”艺术,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教师是实施学校音乐教育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具有音乐专业知识方面的讲解与技能师范能力,还要具有广播的文化科学知识,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2 注重多种教学形式的运用

应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重视欣赏的作用。音乐涉及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教师不可能全面掌握他们,因而可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如多媒体视听教学声像结合、直观生动,它也是现代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音乐教育应该是活的教育,应积极让学生直接参与演唱音乐作品。在歌曲教学中,应广为采用听、唱、背。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器乐教学,在器乐的学习中深入了解音乐,开拓音乐视野。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将音乐的美感引进课堂、引进学生头脑,让学生在音乐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3 走出音乐教学的误区,强调音乐学习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音乐学科教育由于重“教”轻“学”的错位,对于音乐“学”的忽略已成为严重阻碍教学效能的关键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学习方法、音乐能力以及人才培养意义上可持续发展品质未能深刻认识,音乐教育缺乏方法性的指导。往往是教师的认识代替了学生的认识,教师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代替了学生个体音乐思维的创造与发挥,严重相悖于音乐学科的本体特性和主体接受过程中的自我能动规律。

音乐行为是一个独特的思维活动,而且这一活动与主体的感知系统、经验系统、知识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突出音乐心理规律的特殊性,重在对学生音乐感知、理解、创造的过程以方法性的调节与引导,从中调动和活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赋予每一个体以充满个性的音乐化创造,由是进入一个科学的接受和理解状态;另一方面,注重文化的整合与学科的交融,在对音乐的认识、分析和判断中,突出学生自我的判断,甚至用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对音乐作品作出自我的判断;同时,赋音乐以广阔的、深层意义的人文内涵。这样,对于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整合能力、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创造性素质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

4 跨越音乐认识的鸿沟,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从教育视域中对于“文化”的关注始发于上世纪80年代。狭义的文化是指描述性或状态性意义,即受过教育的人所表现的状态程度。广义的文化是指“过程性意义,即文化是文化化人的过程。”前者是指个体所呈现的结果性的状态程度,后者是指达到这一状态所经由的手段性的实践过程。高等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文化的适应、传承和创造,同时在于有力地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发展,使受教育者成为文化化的人。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必须处于积极、动态、开放的整合与创造状态,方能实现自我文化状态的优化和完善。

音乐教育活动是一个全面的调动主体认知系统并进行文化的内化与整合的过程。在开放的大系统中来感知和诠释音乐的意义,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文化的感知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促进了文化人的发展。

5 重构音乐的认知功能,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演绎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性为。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教育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音乐作用于人的潜能的开发,是音乐学科教育所特有的功能,但也是我们音乐教育行为中常被忽略的一个方面。

1993年美国科学家实验研究发现,音乐与“时——空”的推理密切相关,之后神经生理的实验证实“音乐与智力”具有因果关系,且被称为“莫扎特效应”。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在于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发展点、增长点。在诸多潜在的品质中,认知水平、认知能力是学生品质中认识、发展、创造的最重要的素质性结构。

6 突出音乐的发散思维,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人类创造活动中,发散思维是最集中的活动因素,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答案。实际上就是在“有”中生“无”,“无”中生“有”,“有无相生”中实现创造。音乐行为包括音乐的创造、表现、接受,是一个开放的、广阔的创造性过程。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主体生命情感的投入,新的形象、新的体验、新的理解随之而来。音乐行为中广阔无垠、妙趣横生的思维发散对于个体创造能量的开发起到直接的作用。

在全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习得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通过音乐行为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和想象力,以塑造其内隐的、活跃的可以触发和引伸创造的思维品质。同时,有目的、有策略地连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从中架起沟通学生全面思维的桥梁,这才能够真正地发挥音乐在创造活动中的功能,才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创造型人才。

7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注重和谐人的培养

美育是关系人的成长成才的系统工程,审美是“感性的人”转变为“理性的人”的中介和桥梁,美的作用促使个体升华为和谐的主体。因此,现代美育、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的实质意义是一种诗化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它是从塑造学生的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个全面和谐的主体。通过艺术美和音乐美的教育,实现完整的人、诗化的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对人才品质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谐的主体成为现代人才品质结构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和谐的基础。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张前先生指出,“大学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改造世界的各种社会活动,提高对各种美的形态包括艺术形态的审美能力,造就全社会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宏大队务。”美就是和谐,通过音乐美的创造、体验、鉴赏、批评,塑造和实现和谐的自我,培养和谐的人。

8 矫正课程教育的偏失,注重全面人的培养

高等教育是合格人才的教育,合格人才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实现两个层次:做人与成才。做人是成才的基础,是人才品质社会功能的决定因素,而成才是人们应有的追求或提升,二者在相互制约、彼此渗透中获得发展。任何学科的教育,如果忽视了这两个方面,必将是不完全的教育,甚至是失败的教育,这在我们的教育中不乏例证。

音乐的道德功能,指向于人的道德判断、道德标准、道德取向的意识体系,这些功能凝铸塑造了一个人。席勒指出,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言中之意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途径才能实现。音乐是最具情感性的艺术表达方式,情与美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通过将人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道德行为,从而使个体成为符合规范的社会人。

大学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科观点的传授上,既应注重系统性、实践性、时代性、前瞻性、终身性,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及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开发;又应把个人与民族、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创设“情境—陶冶—教化”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知情并进,德才双获。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音乐学科更高层次的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实施高校音乐教育,首先必须充分认识音乐本体的特殊性,只有深谙学科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才能利用学科的资源优势有机地塑造人、培养人。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顾全合格人才的培养。这样,大学音乐教育才能在高校教育合格人才培养的系统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杜西林.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铜仁学院学报,2007.6.

[3]张帆.专业音乐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宋文.浅谈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性.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

作者:刘 蕊

学校音乐课的教学艺术论文 篇3:

以平和的心态打造平民式的学校

一、为什么要打造平民式学校?

平民式的学校不是一种办学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体现。平民式的教育首先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体现机会均等理念的教育,其次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剔除浮华、返璞归真、提升内涵的教育。

包钢一中原为企业所办学校,成立于1960年。50年代末,以鞍钢工人为主体,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人员、军转干部和大学生,响应党“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组成包钢17万人的产业工人大军。他们的孩子基本都在包钢一中等企业学校上学。受家庭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影响,学生比较朴素、诚实、勤奋、刻苦,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没有优越感。这几年由于包钢一中的办学声誉日渐提高和回归地方政府管理,打破了原企业学校和地方学校之间的界限,地方学校的优秀学子也纷纷报考包钢一中,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的生源结构。农民的孩子和外来打工流动人口的子女也前来求学,这些孩子家庭生活困难,但特别能吃苦耐劳,上进心强。因此,包钢一中打造平民式的学校是由天时地利决定的。

近年来,独生子女步入高中,成为统治校园的主力,学校进入了独生子女时代。这些孩子与以往任何时期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其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他们成为“家中宝”、“掌上明珠”。家庭的溺爱,高投入和高期望值,更容易使孩子们把自己当作平民家庭中的“贵族”。社会的发展与竞争,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有真才实学,经得住考验和磨炼的人才,只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和竞争需要。独生子女不能总是生活在父母的光环之下,丧失了自立自强的骨骼,成为“软骨病”患者。因此,在中学阶段,必须使他们接受平民意识的教育,强健筋骨,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现实社会的浮躁现象需要以平和的心态来矫正,戒骄戒躁是当务之急。在社会生活中,急功近利、损人利己、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工作中情绪化、随意性,好高骛远等不良风气,也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成长。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想当将军的士兵必须首先是一个好士兵,当不了好士兵,也当不成好将军;即使当上了,也只能是一个纸上谈兵、误国误民的、打败仗的将军。

二、如何打造平民式学校?

打造平民式的学校,要创建一支平民式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校长首先要淡化“官念”,淡化“精美”主义教育观,强化对所有学生的责任。校长要做平民式的校长。

校长首先是教师,而不是官员。如果把校长当作是什么级别的官来做,必然是官僚作派。校长应该生活在教师和学生之中,生活在课堂之中,而不应该周游在官场和商场之中,成为政客或社会活动家。

作为一校之长,更要平常心态做人、平和心态做事、平等地对待师生。要少搞名堂、多干实事,尤其要多做基础性的工作,要多做默默无闻的工作,少做表面文章。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校长最根本的任务,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精心打造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使学校发展更有潜力和活力,要立足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精雕细刻,从教学基本功、职业道德、技能培训、个性发展、团队协作等方面多做细致入微的工作。一位优秀的校长,应该给学校留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使学校长盛不衰,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校提出领导班子必须具有五个特性:一是有记性,即记着本职工作,记着领导交办任务,记着自己工作的得与失,记着自己的身份,以身作则,努力使自己成为职业化的人。牢记自己本岗位工作的应知应会,工作中少找借口,多找原因,多想办法。二是有悟性,即悟改革与创新、悟效率与质量、悟预见与发展、悟经验与教训。把工作做到位是评价一切工作的标准,要为做好而做,而不是为做而做。三是有个性,即有独立自主工作的能力,有独到的工作思路,积极鼓励干部个性化的工作,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班主任个性化的班级管理。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单位,校长不能只等上级红头文件,被动地开展工作,也不能单纯依据上级检查考核条目,考核什么就做什么,不考核就不做。这种“应检式”的工作作风学校是永远不会办出特色,也不会出精品。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千变万化,一份考核标准,不可能包罗万象,更多的工作要靠校长因人因事积极主动地工作,这样学校才有活力。要励精图治、自强不息、不等不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个性化的工作,才能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出有特色的教师。特色即精品,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四是有韧性,即有刚性,坚持原则,有正义感;有弹性,应变能力强,方法灵活;有耐性,心理素质好,有耐挫折和抗风险能力,工作忌情绪化。五是有党性,即自觉性强、遵纪守法;责任心强,有牺牲精神、大局观念和团队精神。

平常心态做人,平和心态做事,平等对待师生的指导思想应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

招生工作是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学校声誉和社会影响的大事。我们坚持“弯下腰,走出门”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位来访的学生和家长,即使是来自农村牧区的老农民、老牧民,都要有好脸,说好话,给人以温暖热情和安慰。积极主动地宣传展示自己的办学成果,不欺骗、不许诺,使家长和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更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2005年,一对农村夫妇把年仅十岁的孩子送到我校读书,这个孩子天资聪明,从小学到初中连续跳级,慕名前来求学。我们热情接待,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关心,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帮助教育他,使他很快适应了高中生活,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和同学们融为一体,2008年期末考试成绩进入年级前20名,今年将参加高考。我们的原则是:家长和孩子选择了我们,是选择了信任;我们接受了学生是接受了责任。家长信任我们,我们就一定要对得起家长。老百姓的口碑,是办学声誉最有力的证明。

学校新建的体育馆、形体教室、音乐教室和塑胶操场全部对学生开放,按课程表轮流活动,不是作为接待参观和迎接检查工作的景点和少数运动员的专利,而是大家共享的教育资源。“我们的体育馆,我们的塑胶操场”,学生在活动中有主人翁的感觉和自豪,他们还带来摄相机和照相机,把自己活动场景记录下来,留作美好的回忆。不怕用坏,只怕破坏,是我们一贯坚持严格管理的原则。

新生入学如何分班,是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我们坚持在公平配置每个班教师的前提下,从高分到低分,平均分配学生,并予以公示,消除家长的疑虑,也使那些普通百姓的学生家长放心。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每位学生都是包钢一中的普通一员,没有特权,没有优越感。这样做对学生、对家长、对教师都是公平的,也增加了学校办学的信誉度。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营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是平民式学校的根本特点。

弯下腰来倾听,是办平民式学校的另一特点。学校专设“校长信箱”,每天开启两次,及时听取大家的意见,做到每信必复,凡署名来信,一定要当面答复。校长信箱成为师生与学校沟通的重要渠道。2005年1月26日全校师生都在操场开田径运动会,一个法轮功分子窜入学校停车场,乱发传单,被学生发现,马上在校长信箱报告,并提示“紧急!紧急!重要!重要!”,学校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清除。校长又从三个年级的学生中特聘三位校长助理,并在全校师生大会上颁发聘书,申明职责。这三位校长助理可直接找校长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并监督校长信箱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在每年的教师节表彰会上,我们不仅表彰奖励那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而且还要对那些聘任在食堂宿舍的工作人员、卫生清扫工人、打更下夜的劳务人员也予以表彰,他们同教师一样披红戴花受奖,他们也是包钢一中的教育工作者和形象大使。服务育人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刚入学的学生对宿舍的工作人员说:阿姨,我在家时,每天早晨妈妈都要轻轻的揪一揪我的耳朵叫我起床,你能不能也像妈妈一样叫醒我?能!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坚持这样做。“把学生当孩子”已成为我们教育管理人员的共识。学校食堂在入学时就把每位住校生的生日进行登记,在学生生日那天都会得到一碗长寿面和两个荷包蛋。

教师要淡化关系,强化能力,我们倡导人际关系的简单化,特别是在当今“关系网”较浓重的社会风气中,教师不要纠缠周旋于关系网之间,不要把裙带关系、家庭背景带入校园,把精力分散到拉关系、找门路等方面来。

教师要甘于寂寞,要一心一意投入教育,练好内功,而不能靠拉关系吃饭。我们明确提出要求:做学生满意的教师,把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因为学生最直接接触老师,对教师的评价最有发言权,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学生评议教师的工作,把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教学艺术等项要求分解成细则,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结合平时实际工作,认真进行分析后予以反馈,使老师能找准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在包钢一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有问题可以在办公室请教任何一位老师,也可以在操场上拦住任何一位老师请教,而老师也不问学生的班级、姓名耐心予以解答。毕业的学生每逢寒暑假一批一批返回学校,或看望老师、或在操场活动、或回校运动队训练。我校2005年自治区高考状元高杰及熊向明、范雪婷等考入清华北大的同学,每到寒暑假都要回学校为师弟师妹举办讲座,介绍他们高考的经验以及大学生活的体会。有了平和的心态,才有了和谐师生关系。

三、培养平民式学生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倡生活节俭,忌奢侈浪费。独生子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家长更是把培养孩子列为家庭开支的首位,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奢侈心理。高档手机、高级手饰在校园出现,互相祝寿宴请,讲排场,一些生活本来很拮据的学生碍于面子也缠住家长摆阔气应酬。根据这些情况,我们从学生入学就开始进行教育。告诉学生:生活上不要攀比,穿衣打扮不要讲究所谓“名牌”,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和高档用品。

2.学习踏实,练就真本领。我们教育学生,未来的社会,是凭自己的本事竞争的社会,可以依赖父母一时,不可能依赖父母一世,无论父母当多大官、有多少钱,不能替你上考场考试,不能代你去职场应聘。学习上必须刻苦认真,细致扎实,要凭真本事走向考场,走上社会,父母的帮助总是有限的,未来的发展只有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开创。

3.礼貌待人,夯实道德根基。学做人是根本。在教育方法上,我们更提倡“教jiāo ”,而不是简单的“教jiào ” 前者是指点,侧重方法和做法,后者是教训,带有居高临下的强制性。一位教育家说过:要想让孩子不做坏事,就必须不断的教他们做好事。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做人做事做学问更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教他们。最近我校开展“学会问好”的教育活动,提出“学问好,学做人,会问好,会做人”等一系列要求。校长在开学典礼的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就是:“让‘你好’成为校园最美最流行的语言”,使我们的校园变成“笑园”。让“会问好”成为包钢一中学生的标志。在全校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上,校长提出:名校首先是文明的学校,名师首先是文明之师,高材生首先是品行高的学生。学做人先从学问好的小事做起。让学生真正会问好,并将“会问好”内化为习惯和素质,这样的教育会使他终身受益。

4.综合素质强,发展有潜力。我们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心理教育课,成立了心理教育学会,学校现有11位获国家劳动部颁发证书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和三位专职心理教师,积极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式的心理教育工作,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现在正在实验当中。实践证明,人的发展潜力取决于综合素质,与“木桶原理”说的是同一道理。高考成绩不仅是智商高低的较量,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临考应变、心态、体能、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常听家长说“我的孩子特别聪明,就是考不出好成绩”,其实是综合素质欠缺的体现。

体育课实行选修制,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形体课每学期任选一项,既培养兴趣,又提高专项技能。音乐课每人一把小号和黑管,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创造条件,等到他们走进大学校园时,每人都会几项体育和艺术专长,每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都要得到熏陶和提升。我们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新一轮示范校的主要特点,而不是仅仅盯住升学率,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

作者:越嘉奇

上一篇: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论文下一篇:全新数字媒体影视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