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论文

2022-04-21

一、引言深圳敢为天下先,以“拓荒牛”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深圳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从“速度深圳”到“质量深圳”,创造一个又一个新“高度”,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目前,深圳位列福布斯中国发布“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榜单的榜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论文 篇1:

基于多元文化理论民族钢琴音乐体系的构建探究

摘 要:钢琴音乐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自从传入中国后,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并且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与中国民族音乐结合,形成民族钢琴音乐体系,为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同时也丰富了世界钢琴音乐形式。本文通过对多元文化理论民族钢琴音乐体系构建进行相应探讨,从而提升我国民族钢琴音乐水平,实现钢琴音乐与我国本土民族音乐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多元化理论;民族钢琴音乐;体系构建;问题探究

0 前言

音樂无国界,钢琴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它起源于欧洲,但是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增多,钢琴音乐已经流行于全世界。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明古国,其自身有着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通过与钢琴音乐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出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提升世界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从钢琴音乐传入我国以来,我国的音乐人才已经创作出许多的民族钢琴音乐,并且在世界钢琴音乐史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民族钢琴音乐体系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今后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该要做好民族钢琴音乐体系构建,不断丰富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形式,从而实现我国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繁荣。

1 多元化理论下民族钢琴音乐体系构建策略

1.1 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目标

民族钢琴音乐要想实现多元化发展,就需要不断吸收我国多样性的民族音乐,从而增强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水平。但是在以往的钢琴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重视,导致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到民族钢琴音乐的进步。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民族钢琴音乐教学时,虽然都涉猎到中国民族音乐,但是与本土民族音乐的介绍相对较少,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感受不到钢琴音乐与民族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要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找到更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对民族钢琴音乐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中能够将更多的民族音乐融入其中。教师在教学时,还要积极构建完善的钢琴课程体系,真正实现钢琴民族化教学,在教材的选用、教学曲目的确定以及演奏技能上更要突出民族钢琴音乐的特色。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民族钢琴音乐学习环境。

1.2 提升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

教师在进行民族钢琴音乐教学时,应该要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民族钢琴音乐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大部分比较重视外国经典钢琴作品的讲解,从而忽视了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教学,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无法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也就不能够将钢琴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融合,从而降低我国钢琴民族音乐的发展质量。提升教师的民族钢琴音乐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增强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重视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了解各个民族音乐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给学生介绍更多的音乐知识,满足他们民族钢琴音乐的学习需求。其次,要努力实现音乐教师教学思想的多元化。钢琴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不仅需要有比较高的专业技巧,同时还要有着比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在思想上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吸收百家文化之长,汲取我国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为学生创建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今后的创作中将钢琴与民族音乐完美融合,促进我国钢琴民族音乐更好的走向世界。最后,教师要实现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钢琴技巧的提升不仅需要学生的日常练习,同时也需要教师的良好指导。教师可以采用欣赏式、讲座式以及比赛式的教学形式来讲解钢琴音乐知识,调动他们学习民族钢琴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拓展多元化民族钢琴音乐教学理论

当前我国还有许多的民族音乐文化没有被充分开发出来,这样就导致大量民族音乐资源文化的浪费,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高校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应该要不断丰富其多元化的民族钢琴音乐教学理论,给予学生更多的民族钢琴音乐学习指导,让他们认识到民族钢琴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为我国今后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拓展多元化民族钢琴音乐教学理论,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对民族钢琴音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魅力。教师也要积极推动相关理论知识的构建,如要加大对一些民族音乐的调研研究,分析出这些民族音乐的特色,并结合这些特色来探讨相应的发展理论,找到更多的民族音乐发展空间,为我国钢琴民族音乐的进步提供强大的理论保障。在教学理论研究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让他们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在学习时可以将民族情感融入其中,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对民族钢琴音乐的理性认识,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满足他们的钢琴音乐学习需求。

1.4 构建完善的民族钢琴音乐实践环节

民族钢琴音乐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实践,这就需要高校为其构建完善的民族钢琴音乐实践环节。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在情感的把握上也会更加准确,技巧处理上更加娴熟,从而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演奏风格。在进行音乐实践时,既可以是校内钢琴音乐实践,也可以是校外实践。例如,校内的民族钢琴音乐演奏会、音乐会以及学术交流音乐会等,校外的如学校间的音乐交流会、民族钢琴艺术下乡活动、钢琴艺术进社区等实践形式,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钢琴音乐,同时也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奠定群众基础。在世界音乐交流会中,这些民族钢琴音乐会显得别具一格,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能够丰富世界钢琴音乐形式,使其在钢琴音乐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性。因此,在今后的民族钢琴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民族钢琴音乐知识,为今后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2 总结

钢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实现教学的多元化,同时还要保证钢琴教学的民族性,让学生对民族钢琴音乐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学习民族钢琴音乐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将我国多元化的民族音乐与钢琴音乐相结合,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民族钢琴音乐作品,增强我国民族钢琴音乐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周民,周萍.音乐人类学视域下的高校钢琴教育的文化性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3):137-139.

[2] 马惠敏.新疆高师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兼议少数民族地区钢琴教育的民族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03):86-89.

[3] 金哲.我国钢琴作品的民族性审视与世界性传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36-141.

作者简介:周丽青,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讲师,从事北方民族艺术研究,音乐教育。

作者:周丽青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论文 篇2:

钢琴音乐节运营的 深圳实践及其品牌价值评估

一、引言

深圳敢为天下先,以“拓荒牛”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深圳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从“速度深圳”到“质量深圳”,创造一个又一个新“高度”,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目前,深圳位列福布斯中国发布“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榜单的榜首。①

城市竞争力不仅要依靠经济建设,而且还要看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对于深圳塑造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打造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更是至关重要。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深圳节事文化迅速发展,涌现众多文化活动品牌,形成“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生活新局面。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深圳钢琴音乐节、深圳钢琴公开赛等国际化钢琴音乐品牌活动从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是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战略,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打造“钢琴之城”的重要抓手和举措。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深圳“钢琴之城”的建设成果已然显现,竞争优势和文化特色也已基本形成。

二、钢琴音乐节事活动运营的关键项目和整体特色

(一)关键项目

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深圳钢琴音乐节、深圳钢琴公开赛等国际化钢琴音乐品牌活动,集合了比赛、音乐会、国际大师班、学术讲座、艺术沙龙、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艺术公益展等各具特色的关键项目及艺术精品,从而实现以钢琴音乐为主题的文化价值生产。

由表可见,正是这些支撑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平台的关键项目及艺术精品,为专业人士及公众提供了全方位的高品质音乐文化体验,达到文化惠民的公共服务目的。

(二)整体特色

1.持续保持国际活力,以国际水准构建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的文化生态

2015年5月“國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又称日内瓦竞赛联盟)(WFIMC)正式审议通过了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申请加入联盟的申请。一系列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的成功运作都充分体现文化事业项目的国际化程度,更彰显出深圳城市的国际活力。

以2017年第四届钢琴协奏曲音乐周为例,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席由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广仁先生担任。执行主席由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吴迎教授担任。钢琴教育家、深圳艺术学校教授但昭义先生担任艺术总监。克里斯托弗·埃尔顿(Christopher Elton,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系终身荣誉教授、2017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评委);安德烈·雅辛斯基(Andrzej Jasinski,波兰钢琴家、“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前组委会主席,曾任卡托维兹音乐学院等院校教授);郭嘉特(中国香港钢琴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士);李民铎(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多米尼克·墨赫莱(Dominique Merlet,法国钢琴家、曾任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教授,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文化骑士勋章);阿努夫·冯·阿尼姆(Arnulf Von Arnim,德国钢琴家、多特蒙德舒伯特国际比赛艺术总监、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等院校教授);米哈伊尔·沃斯克列辛斯基(Mikhail Voskresensky,俄罗斯钢琴家、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钢琴系主任,获“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等来自世界各地的12位著名钢琴家构成专家委员会,在专业性、权威性上保持国际顶级水准。

2013年—2018年,历届深圳钢琴音乐节期间一批又一批世界著名钢琴家参加开幕式音乐会、闭幕式音乐会演出,举办一系列大师专场音乐会。主要有:约尔格·德穆斯(Jorg Demus,维也纳钢琴教父、维也纳学派三杰之一)、阿里·瓦迪(Arie Vardi,以色列钢琴家,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教授,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艺术顾问、评委会主席);尼尔森·弗莱尔 (Nelson Freire,DECCA的独家签约艺术家、被法国政府授予艺术与文学勋章,唱片专辑获得法国金音叉年度大奖、录制肖邦专辑被2006年的格莱美奖提名);罗伯特·布洛克尔(Robert Blocker,美国钢琴演奏家、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希普林·卡萨利斯(Cyprien Katsaris法国钢琴家、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等比赛评委);蔡崇力(香港钢琴演奏家、香港钢琴协会主席);奥克萨娜·雅布隆斯卡娅(Oxana Yablonskaya,美籍俄裔钢琴家、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教授、获“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皮埃尔?瑞亚克(Pierre Reach,法国钢琴家、巴黎国家高等音乐学院教授)等世界著名钢琴家。

2. 围绕舞台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实现多边资源的优化整合及文化价值的共创共享。

深圳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融赛事、学术、教学和表演于一体,围绕舞台,以演促教,以赛促艺,造就人才。一系列活动往往通过赛事+表演、讲解+表演、教学成果展示+表演等模式,传播音乐之美,促进艺术教育,推动艺术普及,达到文化惠民的目的。

以“2017年第四届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为例,青年钢琴演奏者们在音乐周中接连几个晚上演奏四首协奏曲是极具挑战性的。第二轮曲目中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作曲家真正走向成熟、确立自己创作风格的标志,创作上以交响思维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扩展了钢琴键盘使用的范围。贝多芬推动钢琴协奏曲创作向交响化方向发展,独奏钢琴与整个管弦乐队之间不仅有对话,而且常常形成两种力量的抗衡,作品因此变得更有戏剧冲突的张力,具有厚重的力量与宏大的气势。音乐周第二轮、第三轮的钢琴协奏曲比赛,乐队是近百人编制的交响乐团,这对演奏者与乐队配合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岩峰进入第三轮比赛,他选择的曲目有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黄河》。乐曲非常考验演奏者的键盘技术以及演奏者与交响乐队协同演奏的能力。德国作曲家约翰奈斯·勃拉姆斯作于1881年的《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83》有“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之说,作品中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技术艰深,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列为“世界三大最难钢琴协奏曲”之一。白岩峰回应高难度的技术挑战,与交响乐队的配合近乎完美,终于夺得第一名的桂冠。

“深圳钢琴音乐节”实行公益性的低票价,降低高雅艺术观赏的门槛,吸引更多普通市民参与,让高端艺术活动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让钢琴艺术融入普通生活。阿里·瓦迪(Arie Vardi)多次参与深圳钢琴节事活动,成了最受听众欢迎的钢琴家。在《阿里·瓦迪钢琴讲解独奏音乐会:肖邦的音乐和人生》上,大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讲故事”,用美轮美奂的琴音串联起肖邦的音乐与人生。其演奏充满炽热的情感,流畅自如、细腻而富于诗意,以精致风格和色彩而闪现无限光辉。听众在大师引领下沐浴于温暖的浪漫氛围中,沉浸式的体验一次最富诗意的肖邦音乐之旅。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中国经典钢琴作品”音乐会(2018年11月15日,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上,但昭义教授指导优秀学生演绎充满民族音乐元素的中国经典钢琴作品,特邀著名乐评人苏立华到现场为听众做音乐导赏。音乐会通过“讲解+演奏”的方式,从独特的艺术角度勾勒出我国当代钢琴音乐创作发展史的一个剪影,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中国钢琴艺术走向世界。

3.实现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全媒体信息传播

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深圳钢琴音乐活动品牌各大运营方,顺应技术革命趋势,充分应用信息革命成果,及时建设并不断完善新媒体传播平台。新媒体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传播技术,能够实现交互式信息传播的开放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大众媒体,新媒体在传播意义上的重大突破,它由传统媒介的一点对多点变为多对多的信息传播状态,正如美国《连线》杂志所指出的,是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且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一个传者(组织)与受者的互动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信息由传者向受者流动的传统传播方式,甚至打破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深圳钢琴音乐节和深圳钢琴公开赛的运营方仍然利用传统媒介工具,如报刊、电视等发布信息和宣传报道,但都建立了官網、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更多是依靠互联网、新媒体发布推文,进行信息实时推广。从传方(传者)到受方(受者),整个价值传递过程实现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全媒体信息传播。

新媒体传播改变了非政府组织传播上的弱势。特别是对于由深圳市群众文化学会主办“深圳钢琴音乐节”而言,应用新媒体的意义显然更大。营运方往往通过打破常规思维的策划,突破专业场所的局限,把舞台从音乐厅延伸到学校、企业和社区,有时还通过文化活动品牌联盟进行跨界合作,协同协力打造品牌活动的文化主题,从而制造新话题,引爆注意力,再利用网络新媒体、数字新媒体与手机新媒体多种手段扩大传播力。由于新媒体传播模式具有快捷性、灵活性和广泛性,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音乐节主办机构,可以更容易有效的进行跨越区域边界的信息传播,能够更大范围的推广自己的价值主张。

三、价值评估: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对建设“文化强市”的贡献

品牌是关于产品或服务、组织或个人的识别系统,它代表特定价值、资产和承诺。文化品牌活动是指组织(包括企业)为达到特定文化品牌的建设和传播的目的所策划的事件以及所采取的行动。在活动中,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受众与特定文化品牌活动的互动沟通,使受众对城市形象和品牌活动的核心价值产生某种心理的认同与情感的共鸣。任何品牌价值,都是推动受者作出选择的动力。在我国,针对品牌价值这项无形资产的评估越来越受到文化机构和组织的重视。塑造强势文化品牌、全球文化品牌,不仅带来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而且也关系到城市形象的传播。

Young&Rubicarn基于顾客品牌资产评估模型(Brand Asset Valuator,简称BAV),被称为“基于消费者调查的世界最大的品牌数据库”。本课题研究应用BAV模型,通过形成品牌力量的四个支柱,即差异性、相关性、尊重程度、认知度四个维度为分析框架,对深圳三大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的整个品牌资产进行初步评量。

(一)差异性:用独特文化策略提高城市形象识别度

深圳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的差异性,有利于城市的文化品牌识别,让深圳的文化品牌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品牌,形成特殊的城市文化形象。

从品牌定位上看,在深圳市三大节事一开始就采取差异化策略。“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前身为“赛”)是深圳举办的面向世界高端专业人士的、高规格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常设标杆性赛事;“深圳钢琴音乐节”坚持“高雅与普及、市场与公益相结合”的理念,是面向从专业人士到普通公众的,全方位的钢琴音乐品牌节事活动;“深圳钢琴公开赛”面向全国青少年专业学子以及业余琴童、成年、老年和教师等爱乐者,以普及、提高钢琴基础教育为宗旨的一个常设大型钢琴赛事。三大节事品牌活动,都以钢琴为主题,但无论从专业定位,还是从受众定位上看,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是我国三大国际钢琴赛事之一。在中国与世界范围内,深圳这一个音乐周与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等国内另外两个国际钢琴赛事,乃至与当下世界各地举办的钢琴赛事的品牌定位上有如下主要区别:

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赛事),通过主奏部(concertino)个人钢琴独奏与协奏部(ripieno)乐队相互合作演奏音乐作品的独奏协奏曲(solo concerto)形式,全面考量参赛选手协同演奏的能力。演奏钢琴协奏曲作为一种协同演奏的艺术,完全基于主奏部钢琴独奏、指挥及协奏部乐队之间达成的默契以及对作品理解的共识,需要三者现场协同完成对作品的演绎。赛事不涉及协奏曲的其他两类: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和乐队协奏曲 (concerto for orchestra)。参赛者在音乐周接连几个晚上与乐队多次合作演奏多部协奏曲无疑是有较高难度的。除了需要参赛者具备卓越的心理控制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娴熟的键盘技巧、透彻的作品理解力之外,还需要演奏者懂得协同演奏的艺术,特别是钢琴演奏在与乐队的二元交替、对比,或互动(如“附和”“抗衡”“冲突”与“和解”等等)。也可以说,钢琴协奏曲的体裁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艺术。所以,在国际钢琴比赛中,很少有以协奏曲为主要形式的赛事。而音乐周选择了协奏曲比赛,全程辅以乐队协奏,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与乐队多次合作、展示才华的机会,体现了国际化钢琴品牌活动的差异化定位,得到国际业界的高度评价。

(二)相关性:以开放的态度,构建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城市、城市与城市多边链接

从品牌的相关性上看,深圳钢琴音乐节品牌活动与受众的关联度、适合度都很高,音乐节活动不再局限于深圳音乐厅、深圳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等艺术舞台,早已越过了专业演出场所的边界,延展到更广阔的公共场域,跟学校、企业、社区和家庭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多方面的满足公众对更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产生更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节事活动通过多渠道、全媒体整合传播不断扩大受众范围,让受众获得对品牌活动的全方位认知。

“深圳钢琴音乐节”有大师钢琴音乐会,还有多场社区、企业、校园的公益音乐会,品牌活动不断延伸到全市更广泛的区域。音乐会不仅在市中心区举行,还扩展到其他各区;2018年又走进了盐田、大鹏,第一次全面覆盖深圳十个区和新区。音乐节还与中国杯帆船赛组委会、华强北街道和商圈联手举办音乐会,通过跨界合作将高雅艺术送到社区居民身边,更好地普及推广钢琴艺术,丰富辖区、街道及社区居民的音乐文化生活。2018年11月2日,“第六届深圳钢琴音乐节”举办由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罗伯特·布洛克尔(Robert Blocker)以“音乐与科技”为主题的讲座(深圳圳华强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是一场科技与艺术之间的跨界对话;201811月9日举办《“耶鲁跨界才女”张楚晗钢琴独奏及成长分享会》(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为学生带来丰富的钢琴音乐文化知识盛宴;2018年11月19日,23位粤港澳地区及美国的钢琴家一起举办《第六届深圳钢琴音乐节闭幕音乐会暨粤港澳钢琴嘉年华》(南山文体中心),借助舞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文化协同大发展。

深圳钢琴音乐品牌节事,通过大师课、讲座、音乐会、艺术沙龙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走近艺术,与大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些活动策划满足了公众的文化需求,推动了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受尊重程度:以软实力塑造“钢琴之城”的国际形象

从品牌的受尊重程度上看,深圳努力建立国际性的高雅钢琴音乐文化共享平台,三大钢琴音乐节事已经成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领导作用的系列品牌活动。这些平台的建设朝着专业性和权威性的方向发展,在公众当中已经建立了品牌的领导力。品牌活动一直保持与公众相联、与时代同步的能力,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尊重和高度的评价。

阿里·瓦迪(Arie Vardi)教授赞赏深圳“钢琴之城”的文化建设。他指出,钢琴之城只有发生在中国才是一件美好、奇妙的事情,仿佛梦一般。他对“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的水准给予高度评价:“国际上一般只有很高端的比赛在决赛阶段使用协奏曲的形式,但深圳的比赛从一开始就是协奏曲,可以说比高端还要高端。深圳具备了举办顶级钢琴赛事的几个重要条件: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乐团和指挥家,有一座超凡绝伦的音乐厅,深圳的活动组织能力水平也非常出众,令人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 ②

鲍利斯·贝尔曼(Boris Berman,钢琴演奏家、教育家,现任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参与深圳活动时曾说过, “这些年,我见证了中国音乐的成长,也见证了很多非常有才华的中国选手,他们在弹奏技巧和音乐素养上都有很大的提高。”③

皮埃尔·瑞亚克(Pierre·Reach)在“第六届深圳钢琴音乐节”之《19世纪浪漫时期钢琴作品专题讲座》(深圳大学音乐厅,2018年11月8日)上说,我非常喜欢中国,因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国度。吸引我來深圳钢琴音乐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拥有郎朗、李云迪和王羽佳等世界优秀的钢琴家,也有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我来深圳,希望能了解中国作品,演奏中国作品。④(见表2)

(四)品牌认知度:打造了一张极具吸引力、辐射力的城市文化名片

品牌认知度主要是衡量一个品牌活动内涵及价值的知名度,及受众对品牌活动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文化品牌活动已成为当今与未来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焦点。文化品牌战略已成为21世纪的重要战略。文化品牌以其提升城市精神价值的符号特征,以其超越经济效益的社会影响而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中势不可挡的新势力。深圳三大钢琴音乐节事活动,合力打造“钢琴之城”的文化主题,作为城市的文化品牌与城市的经济成就互相辉映,无形中成为城市的闪亮名片。音乐节提高了深圳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也是深圳向世界展现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

“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每三年举办一届。统计数据表明,通过阿林克?阿格里奇音乐基金会向全世界的青年钢琴家们宣传。音乐周在2015年成功加入了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后,参与音乐周的国家、申请报名人数和公众人数都有新的突破。随着音乐周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参与的外国青年钢琴家越来越多。第2届、第3届和第4届音乐周,赛程网络视频直播总计高达70万的点击率,直播收视率不断创新高。音乐周是音乐专业人才的集聚平台,又是文化惠民、公众参与的“人民的节日”。

结  语

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深圳市钢琴音乐节、深圳钢琴公开赛等三大赛事构成了深圳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建设体系。深圳钢琴音乐节事品牌活动坚持差异化策略,有效提高了城市文化品牌及城市整体形象的识别度。这些节事活动的持续举办逐步形成规模与品牌效应,品牌影响在其所在的钢琴节事活动领域逐渐成为一线城市的主导力量,并对城市文化系统的建构起到了的积极作用。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每一个大型钢琴音乐节事都有鲜明的宗旨、准确的定位、独特的主题与丰富的内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运作,以多种形式丰富城市文化菜单,凸显城市文化魅力。

深圳从一开始就把文化品牌建设根植在城市血液中,努力用文化的力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服务公民社会、造福人类共同体。深圳始终保持着对这个改革时代的关切,始终关注如何在这个时代用文化品牌活动的价值创造,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对更高美好生活的需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创造是城市的使命。举办国际钢琴音乐品牌活动,是深圳全方位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圳借力钢琴音乐活动向中国、向世界传播城市形象和精神的良好机遇,推广了城市的文化和理念,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辐射力。“钢琴之城”的品牌与“经济强市”的发展奇迹相辉映,正是深圳走向“文化强市”的成功标志。

参考文献

[1] 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项目绩效评估报告(2—4届)。

[2] 深圳钢琴音乐节项目绩效评估报告(3—5届)。

[3] 深圳钢琴公开赛项目绩效评估报告(5—7届)。

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纽约发布)》[N],《深圳特区报》2018年12月12日。

② 音乐周组委会提供材料。

③ 长江钢琴YangtzeRiver博客鲍利斯·贝尔曼《这些年,我见证了中国音乐的成长》 [OL],新浪博客 yangtze river品牌官方微博。

④ 课题组采访资料。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135B017)

连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陈敏  深圳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作者:连苹 陈敏

群众钢琴教学音乐艺术论文 篇3:

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之可行性分析

摘要 民乐与钢琴音乐各有其产生、发展过程及特点,这些内容中的许多契合点使二者的结合具有相当的价值。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具备可行性,这从其客观的内容与形式的独立性、可融合性、可变性以及主观的情感一致性、思维创造性、风格一致性等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来。在将二者进行结合创作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结合的度及准确的契合点。

关键词:民乐 钢琴音乐 结合 可行性

引言

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是近年来随着音乐发展变化所出现的新生事物,其结合创作是完全可行的,它受到二者产生与发展历程、特点,尤其是众多可行性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民乐、钢琴音乐的产生发展历程及特点入手,结合二者的价值,重点探讨二者结合的主客观可行性,并对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 民乐与钢琴音乐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一)民乐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民乐,即民族、民间音乐,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民乐具有产生与发展的轨迹,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特点。

1 民乐的产生及发展

民乐的“民”包含着两个含义,一个是民间,另一个是民族。因此,要想追溯民乐的产生与发展,就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民乐来自于民间,是人民大众自古至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音乐,它产自于社会底层的人民,通过简单的口耳相传逐渐在一定范围内流传,通过内部群众的传递逐渐为外部所知,最终成为广泛传唱的佳作。民乐还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内部产生的音乐具备不同的特点。然而民族之间的交流,尤其是不同民族人群的流动、杂居使得不同民族的音乐相互交织,它们之间的特点共通加以融合,形成越来越多特色各异的民乐。正是由于民间与民族的交错融合,越来越多的民乐显示出多种多样的特色,同时也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内容。

2 特点

由于民乐的民间与民族元素相互融合,使得其具备多种别具一格的特点,主要有内容广泛、调式齐整、旋律艺术共通等方面。

(1)内容广泛性。这是从其形成起源及范围方面来说的,作为来自于多民族环境下的音乐内容,其形成过程中必定渗入了多种客观元素,融入了多人的意志以及理想等内容。如,民乐所涉及的题材广泛涉猎劳作、生活、情感、艺术等,这些相互交叉融合,共同构成了多内容、多体裁的民乐系统。

(2)调式齐整性。这是从其音乐元素的构成上来说的,我国音乐往往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长期以来经验证明,无论是从调式上还是从旋律的形成方面来看,以“五声调式”为基础所形成的音乐作品具备良好的齐整性。然而这并非说明所有的民乐都是只有“五声调式”组成,民乐的调式齐整主要是指以此为基础,再发展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

(3)旋律艺术共通性。这是从音乐的表现形式上来说的,民乐来自民间并且贯通民族,中国必然会将民间其它艺术内容吸收并应用于自己的旋律构建上。如,民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强调“形散神不散”,这就与中文学中的诗歌、散文相共通;民乐大多能配以相应的舞蹈,并且具备“一乐一舞”的特性,这就说明其旋律与艺术的一致性。

(二)钢琴音乐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钢琴音乐,顾名思义就是用钢琴作为载体对相应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奏。

1 产生及发展

钢琴作为一种来源于西洋古典音乐的键盘乐器,从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中上层人士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并逐渐发展到世界其他地区以及各阶层。钢琴产生伊始,由于构造相对简单以及演奏技巧贫乏,加之其局限在较高层次的家庭当中,因此由其所演奏的钢琴音乐一般都限于较为高雅的贵族音乐。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钢琴逐步确立了乐器家族中的“王者”地位,并且不断向下层渗透,这使其开始与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浪漫的、激情的、自然的等多种不同类型且具有独特内容的音乐。

2 钢琴音乐的总体特点

(1)音色美。钢琴由于构造的特点,能使同样的音乐演奏出不同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音色方面。钢琴是通过琴槌击弦发出声音的,因此其主要发出颗粒性声音,在这种情况下,用弹跳音、连奏的方式演奏就能够较好体现钢琴的音色优势,加之演奏者对触键、踏板等协调使用则可使音色具有更灵活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效果。

(2)大气。钢琴之所以被称为“乐器之王”,这与其大气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相比其它乐器,钢琴所演奏出的音乐有着一种盛大宏伟的气势。正因如此,钢琴并不用来演奏一些过柔的音乐,因为在一些音乐家看来,大气的钢琴演奏与此种音乐不搭配,演奏效果将会不理想。

二 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的价值

有些音乐家对钢琴与某些音乐的结合存在质疑,尤其是对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不赞同,但事实证明许多民乐与钢琴结合也能产生极好的效果。

1 民间艺术的世界化

钢琴作为世界著名的乐器之王,是绝大多数世界名曲的载体,许多音乐正是因为有钢琴的演奏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著名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他几十年的演奏过程中,多次将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乃至民乐进行改编,使其世界闻名。从这个角度出发,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将有助于民乐通过钢琴这一载体走向世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其影响力。

2 对音乐创作形式的创新

人们对音乐创作过程的看法具有传统性,往往认为音乐内容与形式之间也应当做到“门当户对”。随着音乐理论的发展以及人类接受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厌倦传统的音乐与乐器的组合形式,开始追求另类的音乐,于是混搭便成为了音乐方面的创新形式,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就是其中之一,它以不同的内容与形式搭配,丰富着音乐的创作形式。

三 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的可行性

通过对民乐与钢琴音乐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不少能够结合创作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

(一)客观可行性

1 内容与形式的独立性

内容与形式是两个独立的范畴,在这一层面上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可以多面结合应用。在这种民乐与钢琴音乐创作结合的情况下,民乐作为内容与钢琴形式加以结合就具有初始的可行性,这是二者结合最基本的前提。如,周杰伦的歌曲,许多都是他用钢琴进行创作的成果。再如,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内容也涵盖了世界各地高雅、通俗音乐及民乐等。

2 二者的可融合性

二者之所以能够结合,其原因就是都符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特征。由于民乐产生于民众的生活,其音乐内容易于被接受,具有广泛的世界性;而钢琴音乐作为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存在极广的创作形式,其世界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使二者在客观上存在可融合性。此外,二者都是适应性极强的音乐元素,民乐虽然产生于不同地点,但其固有特点就是“随遇而安”,钢琴则是具有“广泛容纳”性的乐器,这种互补的特点也成为了二者有效融合的影响因素。

3 二者的可变性

二者的可变性是其能够相结合的重要客观条件。钢琴是按照中国的12平均律安排音符的,存在全音与半音之分,相比其它乐器由于音符量的增加,可供搭配产生的旋律、音色、音调等就更多一些,可变性就更强;与此同时,民乐来源广泛,与在音符等方面中规中矩的美声、通俗音乐相比,在旋律音色等方面往往更为自由且复杂,然而正是这些复杂的内容使其多变性可以被理解,也就使其与钢琴音乐的多变性相得益彰,从而使民乐通过改变半音符之间、半音符与全音符之间的音等方式与钢琴音乐创作的可变性相结合,从而构成新式的钢琴民乐。如,原先为管弦乐器演奏的《瑶族舞曲》,经过理查德·克莱德曼改编后并用钢琴弹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主观可行性

其实大多民乐尽管有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的客观可行性,但是一般都是在没有使用钢琴的情况下创造的。在其演奏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与钢琴的结合进行再创造,因为其可以形成二者主观方面的可行性。

1 情感的一致性

音乐创作是一种主观行为,情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受到欢迎,与其包含的内容与创作者情感的一致性是分不开的。民乐作为民众与民族的代言物,其必然包含广泛的情感,而钢琴作为人控制的乐器,在演奏音乐的过程中必然会融入弹奏者的情感元素。这种情况下,钢琴音乐创作者将民乐与其本身的情感融入钢琴音乐的创作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只要二者的情感一致,再次创作出的新钢琴民乐也将会成功。如,我国著名钢琴家郎朗在2007年上海特奥会上与父亲合奏的《赛马》,就是由情感一致促成的成功,《赛马》作为二胡名曲,是绝对的民乐代表,朗朗敢于对其进行钢琴配乐、演绎,凭借的就是对其中情感的准确把握,正是这种情感的一致,使其在钢琴演奏时不失民族韵味,造就了不一样的《赛马》。

2 思维的创造性

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于部分音乐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的结果。对于民乐家来说,他们熟悉用传统乐器尤其是管弦乐器来演奏中国的民乐,久而久之,他们和听众便觉得有些枯燥,于是他们开始探索新的民乐展示道路,与其它非民乐乐器的结合成为了其中之一,钢琴就是首选。同样对于钢琴家来说,他们也不满足于对固定类型音乐的掌握,认为还应在创作和演奏其它类型的音乐方面下功夫,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可以供自己用钢琴进行演奏的音乐类型,民乐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对自己的创作特点以及将会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审慎思考,并不断进行尝试。正是因为音乐家这种思维的创造性,使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具备了可行性。

3 风格的顺承性

民乐曲调丰富,不同地区的民乐具有不同的风格色彩。旋律优美流畅、气韵悠久等都是民乐本身内在的风格,一旦进行改变,内容将面目全非。因此在将其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时,应保持原有风格。钢琴音乐具备风格顺承的特性,通过对触键方式、演奏手法的调整是可以做到对民乐风格顺承的。如,谭盾的钢琴主曲《忆》的第三部分《山歌》中就有很典型的例子,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用三度倚音模仿民乐唱腔中的滑音,体现出韵味十足的民乐风格,保持了原民乐的风格特点,并且这种演奏方式将歌声换为琴声,使旋律在乐曲中得到升华,成就了一段新型民乐。

四 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创作可行性的前提下进行创作,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否则将影响结合的效果。

1 注意结合的度

民乐与钢琴音乐结合进行创作是双方面的,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二者的度,“过犹不及”是不可取的。在进行结合可行性的具体分析时,应将二者同时考虑在内,权衡利弊,不能在多考虑民乐时偏重对钢琴创作的关注,也不能在注重钢琴音乐创作各方面要求时以民乐为主,这样会顾此失彼,结合归于失败。

2 找准古典与时尚结合的契合点

许多民乐由于受到当地习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古典等特性,而钢琴是在近代兴起时,具有了时尚性,要将二者准确有效的结合必须找准二者的契合点,这样既能被民乐的元素所容纳,也能为钢琴音乐所表现,否则二者的结合必定会受到影响。

小结

综上所述,民乐与钢琴音乐的结合创作是可行的,但是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民乐家、钢琴家不断地去探索新的结合方式,将可行性更好地应用,实现二者真正成功的结合。

注:本文系牡丹江市社会科学课题项目《审美教育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体现》,项目编号:201102。

参考文献:

[1] 钟鸣远:《不可不知的中国民乐》,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 [匈]迦特,刁绍华、姜长斌译:《钢琴演奏技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3] 张潮:《钢琴演奏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4] 郑茜:《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乐音色模仿》,《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23期。

[5] 张佩宜:《从民乐的改编看广东钢琴音乐创作特征——以〈卖货郎〉为例》,《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 叶健:《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作者简介:王艺萌,女,1982—,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作者:王艺萌

上一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论文下一篇:刑事诉讼证人资格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