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2022-09-10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的应用, 一个全球性的系统正在形成。人类正迈入一个崭新的国际生活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和学科都成了多种文化交织的产物。语言也不例外。如今,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语言不同而带来的种种差异已经广泛波及到我们的外语教育领域。我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 外语教育不仅是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也是学习实践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过程, 文化渗透的过程。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 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作一试析。

2 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格拉德斯通曾说过:“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语言即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和结果, 又是整个文化其他成分的媒介。”文化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 音乐、美术等, 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邓炎昌, 刘润清1989年) 。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因此,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的支撑, 语言和文化两者互相依赖, 互不可分, 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文化的载入离不开人的交际能力。一般意义上的交际能力应包括至少五方面的内容, 即语言 (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 功能 (运用听说读写技能的能力) , 语境 (选择适宜不同语境的话语) , 交际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对方的身份, 地位等选择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 , 社会文化知识 (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 。其中, 后三者综合起来就是语言的得体性。语言学习者只有了解这一方面, 才能在实际跨文化交流中根据话题, 语境或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能够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了解程度。正如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萨丕尔指出的, “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 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和载体, 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真正学好这门语言。因此, 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 除了教授给学生语言知识, 培养语言技能之外, 更应该使其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大背景。

这里我们试着探讨一下英语国家的人 (或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 以美国人为代表) 与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是多方面的, 这里我们仅就语言这一方面进行考察。比如说, 如“peasant”一词, 我们认为是“农民”之义, 但在外国人眼里却并非如此。事实上, 英语词汇peasant与汉语“农民”一词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这样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 “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韦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而在我们汉语中, “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无论在过去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还是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丝毫无贬义。再如, politician和statesman这两个英语词。politician这个词在美国英语中, 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 引起别人的蔑视。它意为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这个词还有“精明圆滑的人”的意思。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知之士, 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所以, 如果我们把汉语中的政治家想当然地译为politician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一般而言, 英语词和汉语词的语义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有些词在一种语言里有在另一语言里却找不到对应词;

(2) 在两种语言里, 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意义相同, 其实不然;

(3) 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里只有少数几种表达方式, 在另一语言里则有多种表达方式;

(4) 某些词的基本意义大致相同, 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可能很大。

下面我们分别就以上四种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1) 汉语和英语中无对应词:

多数英美人从来没有睡过中国的“炕” (kang, a heatable bricked) , 没有吃过“冰糖葫芦” (candied haws on a stick) , 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 (steelyard) 。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住过美国的motel (专门为开车的游客准备的、有停车场的旅馆) , 没有吃过h a mburger (汉堡包) 。类似这样的英语词在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词, 连词义相近的词也没有,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2) 英语和汉语不完全同义:

一提到“籍贯”, 中国人会想到可能指place of birth或where a person is from (本人的出生地或来自某地) , 这个词也往往指where a person’s parents or ancestors came from originally (父母或祖先来自何地) 。有时候两个地方是相同的, 但常常也有不同的情况。然而在英语中没有“籍贯”一词。place of birth只表示本人出生的地方, 与祖先的情况无关。再比如, 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 英语和汉语中存在明显的差别。狗在汉语中被认为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狗腿子”等, 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 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 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 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 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as sick as a dog, “累极了”是dog-tired。而与此相反, 中国人十分喜爱猫, 用“馋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呢的成份, 而在西方文化中, “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 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语言里只有少数几种表达方式, 在另一语言里则有多种表达。

英、汉两种语言中, 在区分禽兽的性别时, 汉语一般只用“公”和“母” (或“雌”“雄”) 二字来区分性别;比如“公牛”、“雄鸡””等等;在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的称呼, 小动物也另有名称。如下面的例子:鸡;cock, rooster, hen, chick.

(4) 某些词的基本意义大致相同, 但派生意义的区别可能很大。

举liberal和liberalism为例。Liberal P a r t y应译为“自由党”, 其主张被称为liberalism。但liberalism又是什么呢?汉语中我们把liberalism译为“自由主义”。可是中国人常说的“自由主义”与自由党的政治主张究竟有多大关系?其中的区别就不简单。

除此之外, 在日常生活中, 如见面打招呼, 对人的称谓, 社交礼节, 颜色色彩的差异等等处处都可以看到文化差异的痕迹。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只有理解西方文化, 才能深层次地理解英语语言, 领悟到英语的精神实质。

3 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实施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最终是以语用为目的, 这势必涉及文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和文化的因素, 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 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目前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病之一, 就是在介绍一个新的语言点时, 往往照搬字典, 以点带面, 全面展开, 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一次性讲完,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只忙于记笔记, 无暇顾及其它。这是不现实的, 也是违反正常的认知规律的。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 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遇到不同的语境, 教师应逐步给学生介绍并对其进行训练, 学生才能逐步体会并掌握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 进而形成语言能力。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是完全可行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 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 这一切都可供教师充分利用和发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语言水平的限制, 语用能力不够强, 可能对文化教学有畏难的思想。但我们仍鼓励并提倡教师自身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 逐步注重文化因素教学。同时, 文化因素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学好了语言形式后再去实践, 或是掌握了语用知识后再去实践, 而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并发展语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教育, 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的语用功能, 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从而更加贴近真实准确的语言现象, 再现语言本质, 提升对语言的驾驭。与此同时, 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相比较, 我们应鼓励学生采取语言平等观和文化平等观, 既不自高自大, 搞民族中心主义, 也不自我贬低甚至否定我们的民族文化, 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样是极为重要的。

摘要:英语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教学应贯穿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教师应适时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 以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应正确对待外来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文化,英语教学,交际能力,渗透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  Brutt-Griffler, J.World Englishes:A study of its development;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2.

[4]  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5]  Hedge,  Tricia.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建构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有效策略下一篇: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