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2022-09-10

引言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 处于东北亚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 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 人口193万, 城市人口78万。阜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 曾经是闻名全国的“煤电之城”, 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 阜新生态环保事业蓬勃发展, 通过建设生态经济、资源支撑、环境安全、自然生态、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六大体系, 实现生态产业、生态建设、综合整治、环境建设、绿色创建五大工程。

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是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试行) 》HJ/T192-2006。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来评价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幅度ΔEI来分析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其计算公式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25×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 (100-土地退化指数) +0.15×环境质量指数。

1. 生物丰度指数

生物丰度指数指通过单位面积上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上的差异, 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其计算公式为:生物丰度指数=Abio× (0.35×林地面积+0.21×草地面积+0.28×水域湿地+0.11×耕地面积+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 /区域面积 (Abio, 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市级Abio=676.083196, 县级Abio=511.264213) 。

2. 植被覆盖指数

植被覆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五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植被覆盖指数=Aveg× (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 /区域面积 (Aveg, 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市级Aveg=588.26076, 县级Aveg=458.534081) 。

3. 水网密度指数

水网密度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其计算公式为:水网密度指数= (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3 (Ariv, 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 Alak, 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 Ares, 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市级Ariv=71.768110, 县级Ariv=84.370408, 市级Alak=743.317195, 县级Alak=591.790864, 市级Ares=97.639516, 县级Ares=86.386955) 。

4. 土地退化指数

土地退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 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土地退化指数=100-Aero× (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0×重度侵蚀面积) /区域面积 (Aero, 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市级Aero=273.051554, 县级Aero=146.334327) 。

二、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2012年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具体见表2-3。

由表2-3可见:阜新市、阜蒙县和彰武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值都在35-55之间, 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三、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分析

2012年与2011年相比, 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各指数变化值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值|ΔEI|监测结果见表2-4。

1.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及分析

表2-4数据表明:阜新市、阜蒙县和彰武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值ΔEI均小于2, 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

究其原因, 主要是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 市区内城镇用地和工业企业等建设用地增加, 林地、草地和耕地等植被覆盖减少, 由此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负增长。但一年来全市实现对SO2和COD减排, 所以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不大, 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

2. 生物丰度指数变化分析

表2-4数据表明:2012年阜新市各县区生物丰度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略微变化。

阜新市区由于城区扩大, 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导致原城区周围林地、耕地等不断减少 (高新区和玉龙新城区尤为明显) , 所以生物丰度指数随之略微降低。

3. 植被覆盖指数变化分析

表2-4数据表明:2012年阜新市各县区植被覆盖指数与上年相比, 变化状况和原因与生物丰度指数变化状况基本相同。

4. 水网密度指数变化分析

表2-4数据表明:2012年阜新市区水网密度指数与上年相比呈正增长趋势变化。阜新市区增长明显, 水网密度指数ΔEI为5.29。彰武县区和阜蒙县区水网密度指数比上年相比略有下降。

(1) 降水量

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降水量的多少基本反映了水资源的丰枯状况。2012年我市降水量比多年均值偏高, 平均降水量为667.8mm, 折合水量691509万m3, 比多年平均值多38.8%, 比上年多69.6%。

从行政分区看, 阜蒙县的年平均降水量645.1mm, 较多年平均值多31.0%, 彰武县的年平均降水量701.4mm, 较多年平均值多54.6%, 清河门区年平均降水量706.5mm, 较多年平均值多32.3%, 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0.7mm, 较多年平均值多34.1%。

(2)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 即天然河川径流量。2012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53160万m3, 较多年平均值多8.3%, 折合径流深51.3mm。

从行政分区看, 阜蒙县的地表水资源量32229万m3, 较多年平均值多3.3%, 彰武县的地表水资源总量18034万m3, 较多年平均值多19.1%, 清河门区的地表水资源总量669万m3, 较多年平均值多12.6%, 市区地表水资源总量2229万m3, 较多年平均值多2.7%。

(3)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 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2012年阜新地区地下水资源量73281万m3。

从行政分区看, 阜蒙县的地下水资源量16109万m3, 占全市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的21.0%, 彰武县的地下水资源量55930万m3, 占全市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的77.2%, 清河门区地下水资源量263.8万m3, 占全市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的0.4%, 市区的地下水资源量978万m3, 占全市地下水综合补给量的1.4%。

四、现状分析

2012年, 阜新市、阜蒙县和彰武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

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重开发轻保护, 重建设轻维护, 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 是造成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主要原因。阜新各区县由于林草地、耕地面积小, 植被覆盖度低, 生物多样性不丰富, 水资源状况较差, 人口集中, 交通拥挤, 企业众多且有大型发电、皮革园区、和氟化工园区等企业, 及SO2、COD排放量大, 使生态环境质量得不到有效改善。

五、改善措施

1.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组织领导

2.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3. 加强环境绩效考核

4. 加大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上一篇: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下一篇:非齐次消费者效用函数与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