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022-09-10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源于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理论, 明确的提出了每一个个体的认知发展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而学习则是与人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是对认知发展的一种检验。因此,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探究人类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产生、怎样建构学习的意义、概念的形成等认知规律, 归纳成为促进人的学习有效性的认知学习理论, 并以此为指导培育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 是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精神的主要渠道。因此, 从建构主义视域下, 结合人的认知理论, 研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实效性是具有着重要的可行性。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包含了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三个方面。

一、知识观

主要指出了任何一种知识都不能认定为纯粹客观的现实反映, 知识的传载符号系统并非是绝对的真实表征。每一种知识都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假说、假设。但是这些知识都是随着人们的认知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而不是最终答案, 会改变、升华和改写, 还会出现更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对世界的运转法则并不能准确无误的概括出来, 也不能对每一种活动或问题提供准确实用的方法。对每一项具体问题的解决,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当根据具体问题的发生情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加工和在创造。语言会赋予知识一些外在的表现形式, 也会获得一些普遍的认同, 但并不代表知识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也不表明学习这一知识的人能产生正确的理解。所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对一种知识的正确而又真实的理解是每一个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素养等建构获得, 是这一动态过程中逐渐理解而获取。否则, 只能是死搬硬套、死记硬背, 是一种被动、复制的学习, 没能真正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二、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不是教师将知识简单的灌输给学生, 是一个能动的相互吸收的过程,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是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 且必须是本人独立的完成这一过程, 别人是不能代替完成, 是一个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自己的经验背景、学习基础, 对所接受的知识信息主动进行选加工和处理, 进而获得自身对这一知识的意义。总的来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和相加, 也不是对知识信息的直接灌输、储存和提取, 而是学习者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新旧知识的冲突及新旧知识经验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 同时也是学习者与自身所处的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

三、学生观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 知识的教授过程中, 学生的大脑并非是一张白纸, 而是在自身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的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积累了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 因而每一个学习者对每一件事情或每一种知识客体都会建构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学习者在接受一些之前从未认识、从未接触过得新知识, 没有历史的学习经验进行借鉴, 但是当学习者遇到这一类问题时, 仍然会主动的发挥自己以往的学习这一知识的经验而得到的认知能力, 对新知识作出自己特有的解释, 同时提出他们的解释。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完全忽略学习者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经验, 而仅仅从外部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的灌输或直观的填充, 而是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 紧密结合, 以此作为学习者的知识生长点, 发挥学习者的主观学习的能动性, 生长出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学过程不是对知识的简单传递, 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由此可以得出, 教师并非是对知识的简单呈现, 也不是知识的权威象征, 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并结合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时下的具体看法, 考究他们这些观点形成的原因, 并以此作为根据和起点, 引导学生丰富、调整, 最终形成正确的解释。总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探索、相互借鉴和相互交流与质疑, 关照彼此的看法, 把相互间已有的知识经验差异作为宝贵资源, 借鉴和加以运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这一思想对当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首先, 建构主义指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是实现这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首要条件。当前高校处在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动态性的社会开放系统环境中, 社会上各种思潮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 导致部分教师政治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都达不到从业要求, 不能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于教学环境的设计, 从而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当首先对自身所教学的内容真懂、真信, 才能理论与实践相一致, 在教学上创设符合“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教学环境, 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升。其次, 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是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 实现预定目标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强制化、智育化、形式化倾向。当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沿用这一教学方法, 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程序,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作业、巩固复习等传授理性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 力求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受教育的角色, 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一支笔、一本书就可以完成一节课, 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 学生也不会积极的思考, 难以融入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激发出来, 更不会从情感上和心灵上去认同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甚至有时会产生反感的情绪, 实效性也难以提高。这一教学方法过程中采用硬性的灌输法, 使部分逆反心理强的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学会了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智育化的教育方法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也就缺乏了内化动力与调节;教学方法实施形式化, 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以及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之中, 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上述种种教学方法也许能见效一时, 但不能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 在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下便显得苍白无力, 实效性也难以增强。这样的教学程序仅仅有效地传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的相关知识, 但是完全违背了当前素质教学的教学目标, 使得很多学生德育理论知识倒背如流, 说起来都懂, 但却难以付诸实践, 成为行动上的矮子。应当以建构主义思想中发挥学生的主管学习能动性为指引, 明确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不断创新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形成以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总之,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即把握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借鉴建构主义理论中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 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现代思政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2-36.

[2] 郑永廷.思政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47-49.

上一篇:心内直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护理措施研究下一篇:浅谈节能型技术在室内绿化项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