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音乐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

2022-09-11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的教育。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 以音乐陶冶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 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音乐课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与音乐艺术的美感为一体来进行,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各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以及各民族、民间的优秀音乐作品浩瀚无垠, 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在音乐教学中, 既不是空洞的说教, 也不是靠教师生硬的灌输。教师科学、技巧的诱导, 适当渗透, 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 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音乐教材中的许多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 具有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是通过教学, 将教材中的爱国情感移置于学生的个体情感, 催其内化, 激发出爱国情感。那么, 在音乐教学中应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呢?本人进行了如下探索。

1 听赏触发爱国情感

个体爱国情感形成的过程, 是民族情感转化为个体社会情感的过程。情感, 有情有感, 情缘于感, 感化为情, 先有感后才有情, 一首歌, 或描绘家乡的美丽风光和祖国的壮丽山河, 触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依恋之感;或颂扬祖国的辉煌成就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触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或讴歌为国家兴盛富强呕心沥血、英勇献身的仁人志士, 触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先让学生在听赏范唱或录音中有所感触, 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在听赏中, 学生在受感染的同时对将学的歌曲形成初步的整体性感性认识, 还有助于诱发学唱愿望, 酝酿学唱情绪, 为情感内化营造氛围和激活心理动力。《春江花月夜》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名曲之一, 是民族传统乐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也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这首乐曲在国内外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让学生欣赏这首优美典雅的抒情乐曲, 能让我们感受到春天静谧的夜晚, 月亮从东山升起, 月光透过层层白云, 映入江面, 远处渔舟在江面荡漾, 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那优美、深沉的旋律描绘出大自然迷人的景色, 加之教师充分的揭示, 能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使他们极快进入到“艳艳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明月”的静谧、清澈的月夜意境中。乐曲旋律中的“淙淙流水”之声、“悠悠花香”之气, 使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文化历史的悠久、民族音乐的伟大, 体会到我国不愧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 播下了爱我中华的种子, 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 学唱体验爱国情感

个体爱国情感形成的过程, 实质是社会性情感移置个体情感体验的过程。这种移置和体验是渐进的。听赏是静态体验, 学唱则是动态体验。视选用随唱或视唱,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既有利于渐次地加深体验, 也有利于提高学唱效果。

随唱体验。随唱有哼唱、轻唱、跟唱等。不同随唱法, 也可与视唱结合。可视情况让学生自选随唱法, 增加学唱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哼唱较易, 着意面效窄, 主要是旋律。学生在哼唱中能较快熟悉所学唱歌曲的旋律, 为下一步学唱打下基础, 又能分出较多精力来边哼边体验和品味歌中的情感。在学唱《党啊, 亲爱的妈妈》时, 我让学生先随录音自由式哼唱, 然后自选随唱法唱几遍。哼唱时学生神态各异, 哼到兴起时, 品到动情处, 可爱至极。随后进行轻唱、跟唱。学得快的无形中催着学得慢的, 学得慢的着意跟上学得快的, 音量渐渐增大, 然后随着录音全班自发形成了合唱。这样, 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个体情感与歌曲情感的自主亲和, 增强了情感内化的效能。

练唱体会。基本会唱后, 对较难唱的乐句或段落有必要反复练唱。如《我的祖国》最后一部分, 激情洋溢, 气势磅礴, 旋律在高音区进行, 要稳住头腔共鸣点, 气息流畅, 才能唱准, 尤其是“美丽的祖国”一句, 要充足气息, 同时要把情感更多地用在强调“美丽”上。

3 析歌催化爱国情感

经过听赏、学唱, 歌曲中的爱国情感多多少少已移置于学生的个体情感之中, 但这种移置主要是在感情层面上, 有待于向理性层面内化。根据学唱情况, 有的放矢地对歌曲进行分析理解, 将学唱引入如何更好地理解、把握和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上, 这是向理性层面催化爱国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析词催化。分析歌词是理解作品思想情感的前提。一是分析歌词在唱什么, 才能知道作品的思想、内涵等;二是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唱”, 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苏武牧羊》这首歌产生于民国初年, 是当时优秀的学堂乐歌之一。它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当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 广大的爱国人民群众无比愤慨, 中国人民在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苏武的“留胡节不辱”, “大节定不亏”的爱国主义精神便成为人民心中的精神力量。后来, 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同其他革命歌曲一样, 起到了激励人民作战到底和必胜的信念。对培养学生用宽厚舒展的歌声、悲壮激昂的情绪来表达苏武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描绘出一幅农村欣欣向荣的美丽图画, 这些形象, 学生通过想象、联想都能感受到, 从而较易进入歌中之“境”。而蕴含在这“境”中之“意”又是什么呢?分析后才知道, 是对家乡、对祖国的依恋热爱之情, 是建设家乡、创造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

析曲催化。分析乐曲是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关键。分析乐曲才能取得对作品更深刻的理解。分析音乐是从乐曲的结构、调式、调性入手, 了解和把握作品的结构, 各部分以及各个细节的内在涵义。此外再分析歌曲中节拍、力度、速度等要素的特点和作用。分析伴奏、和声、织体在歌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 师生共同探讨, 掌握作品的音乐形象、意境和感情链条, 从而更深入更完整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的个体感情与作品的思想感情进入更深层的融合、内化。

4 声表激发爱国情感

歌声是心灵的呼唤, 是情感迸发。通过表演将在心中内化而生发的爱国情感融发成歌声, 是个体情感向民族情感进一步升华。

“声”表“情”。歌曲的“情”是通过唱歌的声来表达。“情”促使声的发挥, “声”表达“情”的深意, 没有相应的“声”就难表达心中的“情”。因此唱歌要选择自己最佳声音以取得最佳效果。首先是音色要适合。它直接关系到感情表现或歌唱得是否对路。其次是力度和强度要适度。力度和强度给歌曲注入生命的活力, 它以强弱、动静、抑扬、起伏来体现。好的音乐作品, 其强弱、抑扬等表现要求却自然蓄含在旋律流动的趋势之中。所以要引导学生会用声、用好声和相应的技巧, 为唱情提供最佳载体。

“情”化“声”。唱歌既是唱声, 更是唱情。这“情”既有歌曲之情, 也有歌者之情。只有二者之情交融成歌声, 才能声情并茂, 把歌唱好。一是要唱出歌曲之情。歌曲的思想感情是由每个乐句意思相连而成的。唱时要抓住歌曲的情感链条, 以乐句为单位一句一句地唱。每句都要一气呵成, 感情贯通以促成行腔的流畅, 吐词清晰以形成情意连贯, 使情感链一环扣一环向前发展, 步步深入, 层层推进, 这样才能较好地将歌曲的情感表现出来。此外, 不同的歌曲要唱出自己不同的感情。比如同样是爱国情, 唱《歌唱祖国》要唱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唱《共和国之恋》要唱出自己对祖国的依恋和忠诚, 而唱《国歌》则要唱出自己献身中华的爱国主义和一往无前的报国之情。

经过听赏触发, 学唱体验, 析歌催化, 声表激化, 由静转动, 从易到难, 渐渐深入, 先由外而内将歌声中的爱国情感内化为学生的个体情感, 再由内而外地将内化、生发的爱国情感融发成歌声, 形成一次爱国情感的转化循环。在这一循环中, 学生的音乐素质在提高, 思想情感也在升华。音乐是情感艺术, 具有突出的情感感染性和情感陶冶性。音乐教材是座富含爱国情感的“金”矿, 应不断地将它开发出来, 在音乐教学的熔炉里进行深加工, 精加工, 使其更好地发挥出特有的、应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学生希望锭锭生铁, 经过音乐教学熔炉的不断冶炼后, 应成为锭锭富含爱国情感的“合金钢”。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这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我们要积极开发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精心设计每次音乐教学的实践, 培养出无愧于时代的跨世纪人才, 才能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人才的要求。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也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责任。

摘要:音乐是情感艺术, 它通过听赏触发、学唱体验、析歌催化、声表激发的教学方式, 由静转动, 从易到难, 渐渐深入, 先由外而内将歌声中的爱国情感内化学生的个体情感, 再由内而外地将内化、生发的爱国感触发成歌声, 形成一次爱国情感的转化循环。在这一循环中, 学生的音乐素质在提高, 思想情感也在升华。

关键词:音乐教学,爱国主义思想,渗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降糖治疗护理探讨下一篇: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