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语文教学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专业语文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系统的阐述了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一、改革教学观念首先,确立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

第一篇:专业语文教学论文

重视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摘 要:教师要让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会分析商品流通企业商品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存货ABC分类管理法结合Excel软件的公式和函数建立商品库存管理表,对商品库存进行有效管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提高商品流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商品库存管理;ABC分类管理法;专业能力

本文针对商品流通企业对商品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存货ABC分类管理法结合Excel软件的公式和函数建立商品库存管理表,对商品库存进行有效管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提高商品流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利用效率。

一、商品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商品销售业已成为竞争最激烈、变化较大的行业之一。市场上有的商品销售业越来越大,扩张急速,有的商品销售业的店铺也有关门倒闭的情况。商品销售业的特点是:商品构成多种多样、门店数量较多、流通领域更广。如何能够及时地了解销售情况,做到及时补充货源,以销定存,对商品库存进行科学掌控,既要避免商品存库的不足,又要防止商品库存过剩,这对于商品销售业来说是重中之重。通过下面两个案例,向学生说明对商品销售业的商品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案例一:某国内知名品牌的苏皖代理商,其不但做该品牌的代理业务,还在苏皖多地开该品牌的连锁店。由于囤积大量的商品库存,严重阻碍商家经营的持续发展。案例二:苏北某县城内一家超市,做多家知名品牌产品的县城代理,由于商品库存管理不到位,代理的年经营收入还不如当地一家只做一个知名品牌代理经营收入高。

二、商品库存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商品库存管理的内容按流程包括以下几方面:订单→入库→配货→出库→清点库存。商品库存管理基本是通过仓管人员清点货架和仓库的库存商品,统计出结存数量,然后根据经验判断进货数量。然而,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商家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库存管理的落后。有些商家对商品存库的管理,除了一个记账簿记载商品库存的收、发、存的数量外,对于商品其他方面的记载都是很不健全的。这种传统的、老式的库存管理方式根本没有技术含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2)缺乏对资金流的管理。对商品库存的管理目的就是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提高企业资金的收益率。不论是清货、商品的储存与分类验收,抑或订货数量的确定,都是为降低存储成本及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加速资金的周转速度。就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对于很多商家来说,他们却没有能够完全地意识到。

(3)主观性强,不用分析决策方法。商品库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家经营,并最终影响商家的收益。如果对所有的商品均进行周密规划、严格控制,其结果将会是事半功倍。ABC分类管理法是一种体现重要性原则的管理方法,其原理是对各种库存项目按其总价值的大小分成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ABC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资金,二是品种数量。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作为参考。A类商品库存的特点是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应进行重点管理;B类商品库存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应进行次重点管理;C类商品库存品种数量繁多,但商品库存金额却很小,应进行一般管理。当商品库存品种繁多、单价高低悬殊、存量多寡不一时,使用ABC分类法可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使商品库存控制更方便有效。

三、ABC分类管理法在商品库存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ABC分类管理法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根据每种商品库存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及价格计算出该中商品库存的资金占用额,并按金额降序排列;第二步,依次计算每种商品库存的资金占用额占全部资金占用额的百分比及累计的金额百分比;第三步,依次计算累计商品库存品种占全部品种数的百分比;第四步,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将全部商品库存划分为ABC三类;第五步,根据ABC分类的结果选择相应的方法,对各类商品库存进行控制。

(2)利用Excel结合实例运用ABC分类管理法对商品库存进行科学管理。假设某商家共有20种商品库存,将进价和数量等数据建立一个Excel工作簿,名称为“商品库存ABC管理表”,将“sheet1”重命名为“商品库存的原始数据”,将“sheet2”重命名为“商品库存ABC管理表”,并按相关格式录入相应的标题。然后,将“商品库存的原始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复制,再在“商品库存ABC管理表”的ABC列进行“选择性粘贴”,以实现动态更新。

在“商品库存ABC管理表”中D3单元格,输入公式“=B3*C3”;在E3中,输入公式“=D3/SUM($D$3:$D$65536)”,将E3至E22格式设置为百分比,保留两位小数。在F3中,输入公式“=E3”;在F4中,输入公式“=E4+F3”,将F3至F22格式设置为百分比,保留两位小数。接着,在G3中输入IF嵌套函数“=IF(F3<=70%,"A",IF(F3>90%,"C","B"))”;在H3中输入“1”;在I3、I4、I5中,分别输入A、B、C。在J3、J4、J5中,分别输入SUMIF函数“=SUMIF($G$3:$G$65536,"A",$E$3:$E$65536)”“=SUMIF($G$3:$G$65536,"B",$E$3:$E$65536)”“=SUMIF($G$3:$G$65536,"C",$E$3:$E$65536)”,在J6中输入求和函数“=SUM(J3:J5)”,将J3至J6格式设置为百分比,保留两位小数。在K3、K4、K5中分别输入函数“=COUNTIF($G$3:$G$65536,"A")/SUM(H3:H65536)”“=COUNTIF($G$3:$G$65536,"B")/SUM(H3:H65536)”“=COUNTIF($G$3:$G$65536,"C")/SUM(H3:H65536)”,在K6中输入求和函数“=SUM(K3:K5)”,将K3至K6格式设置为百分比,保留两位小数。这样,我们就建成商品库存ABC管理表,从而可以对上述商品进行ABC分类管理。

总之,教师要让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会分析商品流通企业商品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存货ABC分类管理法结合Excel软件的公式和函数建立商品库存管理表,对商品库存进行有效管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提高商品流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利用效率。通过这样的专业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顺喜.财务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胥杰

第二篇: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系统的阐述了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软件技术 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观念

首先,确立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具有双重属性的,这双重属性是指一方面高职院校具有高职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教育的功能,将这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实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全面发展。再次,创新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高质量人才的依靠,正因如此,高职院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创新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制度的不断更新,为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指明培养学生的方向。最后,应当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教学的客体逐步向教学的主体转变,还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避免一言堂,不要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上的知识,要做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改革高职院校软件技术的教学方法

首先,要将“教”与“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拓展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以及学生的学习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操作实例讲述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的穿插学生的动手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制造相应的、教学需要的情景教学模式。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是以往教学方式中所不能够达到的。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篇的贯穿项目教学,进一步培养软件团队的合作开发的技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全国IT企业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而实用型人才的典型特征是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具有非常熟练的操作技能。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呢,他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贯穿项目教学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后,以零磨合的条件下,迅速的投身到工作岗位当中去,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高职院校软件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在软件设计专业中,将相关的多门课程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在模拟企业实践项目,这种方式,有效的实现了“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单一的教学模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多多鼓励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法等等,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改革和創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积极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还能够打破传统授课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够学习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高职院校软件设计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对于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教学过后,推行“顶岗实习”制度。应当在整个高职院校的学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安排相应的企业实习,有学生和企业双方签订正式的录用证明,证明该学生正式被企业接受成为顶岗实习的工作人员。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公司应当派专门的、经验丰富的员工对学生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能够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深刻的明白行业需求,实习结束后,学生应当撰写相应的实习报告,记录自己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实习结束后,企业的工程师应当以学生在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班主任应当根据实习情况给出实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晓姝.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标准建设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01:66-70.

[2]宋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83-85.

[3]陈丹.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40-45.

[4]杨柳.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01:145-146.

作者:朱蕾蕾

第三篇:职高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职高英语学科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形势,面向市场需求,面向企业需要。适应学生现实水平状况,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本文作者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觉得树立职高英语教学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思想。创设专业情景,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与专业教师协同上课;学以致用,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校企合作,展开订单式培养等策略是解决上述难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专业教学;服务;探索实践

一、职高学生英语基础现状分析

在当前“普高热”和“就业学历上移”两股大潮冲击下,中考成绩稍好一点的学生,都奔向普高,不少职业学校惟有大幅度降分招收学生入学,甚至出现了“直升生”现象。客观上造成职高学生生源素质不理想的现状,相当一部分职高学生身上存在着不良行为习惯倾向、不良性格倾向、不良学习行为倾向、尤其是英语成绩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给我校英语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二、职高英语教学与教材现存弊端

中职英语教学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受到传统方式的深刻影响。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甚远,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和职业无有机结合。教师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生活,联系所学专业不够。并且,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常常以传统的普高模式进行。随着高职的扩招,应试教学逐渐抬头。职高英语课教学有为升学而准备的倾向。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学不致用,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职高服装专业英语教学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1、创设专业情景,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职业教育的专业就其属性而言,不是学科性专业,不是按照学科体系构建的“压缩饼干”,它总是与从事该职业的人的职业活动有着紧密联系,是对职业群或岗位群的从业资格进行高度归纳概括后形成的一种能力组合,职业教育专业的这一属性反应在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工作过程所具有的一致性。因此,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只有跳出本学科体系的藩篱,与其专业课有机的整合,并在课堂上创设专业工作岗位的情景,才能实现培养出适合其职业群或岗位群的人才。具体我们进行了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协同上课的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案例一:

李老师所执教的服装专业《服装结构制图》学科在进行外贸单子裤子制板时与任英语课的王老师进行协同上课。我校服装专业学生在高三阶段一般采用专题式的上课内容,即在课堂上创设企业工作情境模拟服装企业技术科工作,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学生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完成制板,放缝,推码,工艺单撰写等工作。

由于服装专业教师英语水平达不到能翻译各种外贸单的水平。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无法独自完成教学任务,而与英语教师的协同“作战”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专业上的技术问题由专业教师教学,辅导,而外语部分的翻译就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使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大的提高。

案例二:

陈老师在执教《服装材料》课时与英语课的王老师进行协同上课,胡老师结合企业生产,从企业中收集的若干面料小样,面料各项指标中有不少英语需要翻译。

因此胡老师在讲授面料成份,组织结构,面料性能及使用原则时,接触到英文需要翻译的由英语王老师负责上课。这样服装材料任课教师与英语教师协同上课的形式,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拉近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距离,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使用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以致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学的知识必须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加强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做”中求知,在“用”中增知,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案例三:

王老师在上服装专业班英语课时,要求每位同学收集外贸服装的各种商标,并能够自主翻译各种商标的内容,在小组内和班级进行交流,展示。以下是几位同学收集到的几个外贸产品的商标。

学生作了一定的翻译。学生首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最后,教师和同学一起探讨、分析、归纳得出最恰当的译文。由于这样的活动使英语课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使同学们慢慢地改变了对英语课的看法。变得积极、主动。

案例四:

王老师在英语课时把学生带到服装市场进行市场调查,把英语课堂搬进了广大的服装市场,使同学们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服装专业英语信息。这样既使英语课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又与所学专业十分贴切。一位学生在服装市场调查体会中这样写道:本来英语老师按照教材内容给我们上课,由于平时没有说英语的习惯,也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因此,总觉得英语课是在浪费时间,学了不用,马上就忘记了,学了也白学。经过这次服装市场的调查,才觉得原来英语在服装上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特别我国加入了WTO组织以后,外贸服装越来越多地充足着服装市场,像面料成份,颜色,洗涤方法等等都使用了英文,使我们认识到了学习的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案例五:

英语教师王老师与专业课老师根据学校安排到三弘服装公司参观企业,这是一家外贸服装企业、加工的服装、家纺等都是外贸单子,同学们在参观考察服装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各道流水线运作情况的同时,接触了大量的外贸单子,其中极大多数是英文单子,经过这次企业之行同学们感触很深。下面是其中一位同学写的一篇参观企业后的感受和体会。

一周前,班主任就通知我们将要去三泓服装集团公司去参观服装企业的实际生产,我们全班同学都满怀着期待。

这一天终于来了,由学校领导、专业教师和英语课王老师带队,我们来到了三泓服装集团公司。我们首先参观了缝纫车间。车间很宽敞,整齐地排着足有几百台缝纫机,工人们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看她们的操作速度快的惊人。我们是远远达不到,心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如此熟练呢。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裁剪车间,师傅们为我们介绍了各种裁剪设备的名称和作用,例如,自动拖布机、断布机、电动裁剪刀等等。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技术部的“板房”,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服装外贸单子,由于在参观前,老师对我们强调了在参观时,我们该多注意技术部的工作场景和工作情况,说是我们毕业后的工作可能大多在技术部门。因此我特别留意了技术人员的操作情况。师傅们可真细心,对样板的外形和规格在进行反复的校对。有些在剪大样板、有些在剪小样。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工人师傅在制版的单子绝大多数都是英文单子。我问了几位工人师傅看得懂上面的英文吗?师傅们说:“经常用到的几个单词还认得出,多数不认识,不过专门有人会理单的;。”师傅还跟我们说:“你们现在在学校学习一定要重视英语的学习,现在企业里要做外贸业务员或理单、跟单,英语都需要四级以上呢。”好在英语老师也跟我们一起去了,有好多地方我们都去问英语老师,她还真厉害,都一一给我们作了翻译。

通过这次企业参观,使我感到,我们学生的操作技能还需加强。尤其该重视英语的学习,原来服装上有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上英语。也希望英语老师在上课时能结合一些与服装有关的英语,这样,会使我们更加对英语课感心趣。

3、校企合作,展开订单式培养

我校的订单式培养实施是在高三年级的第六学期,在各类会考等级考任务全部完成后。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用人订单,组织有关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前的教学活动。

案例六:

今年上半年,我校与达利集团,江宁制衣等几家外贸服装企业签订了共16名外贸理单,跟单及业务员。学校安排了英语组王老师配合服装组的专业老师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我们根据服装企业提供的外贸单子进行各个环节的教学和训练。王老师会同服装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理单培训。

学校广泛采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来“按需定做”既解决了企业急需专业人才而自己无条件培养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把握不准市场需求的难题。可谓一举三得。可以说“订单式”培养模式适应了学校的发展需求。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更使英语教学为专业教学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四、成绩与效果

1、学生学习行为有了明显地改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英语学科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非常的明确。为以后的就业作充分的准备。因此逐渐把学好英语作为了自己的需要。以前,捣乱课堂、顶撞老师、上课睡觉等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改善。代之而起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同学们会积极去寻找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材料,能够自觉地去使用一些英语的工具书。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学习英语的问题,请老师辅导等等。英语会考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2、学生的从业能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目前,绝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采用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流水线,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还有少数企业引进了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服装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流水线,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与生产手段。并且大多数服装企业都经营外贸产品,因此,企业除了要求学校毕业的学生通晓服装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人才以外,还急需懂一些专业英语的外贸型人才,我校的英语学科为学生专业服务的实践,使学生的从业能力大大的提高,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更加宽泛。

3、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笔者认为,职高英语学科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服务的实践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更是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等方面的提高,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对过去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意识到教学成败得失,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2

[2]叶高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视野》,2005.5

[3]朱慕菊.《走進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作者:王列群

上一篇:中国校外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优秀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