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秀德育论文

2022-05-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小学优秀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德育教育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面临的实际问题。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智慧。

第一篇:小学优秀德育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

摘要:新课改后,教育界逐渐认识到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德育教学的内容,并为其提供大量的教育素材。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教育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进行探究。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渗透

前言:

小学德育教育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奠基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传统文化中弘扬的很多美德,到现在依然受到广泛的推崇,但也有一部分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实际需要。所以教师在选取传统文化内容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辨证吸收,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文化,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个时期的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相应的抽象思维,所以基于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育,能够通过淺显易懂的道理和故事让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当下社会里,传统美德依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如仁、礼、信及智等,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传播这些传统美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其品德素养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水平。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正确的三观,不能正确辨别各种复杂事物,是形成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1]。另外,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展开教学,以历史中大量的优秀人物的故事和思想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策略

1.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更好的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关键是要加强教师对德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向上的示范作用,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让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不知不觉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另外,教师也能引导学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自觉主动的去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在德育教材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素材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难以从课本当中深入了解德育内容。所应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传统美德进行教学,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现教材中的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到德育学习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深层次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当前社会各种信息繁杂,使得小学生早早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若仅仅简单的强制学生遵循德育教学内容,那么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更加反感德育学习。因此,在实际德育教学过程中,以生活情境再现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自己演绎相关故事,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孔融让梨”这一成员时,教师买了大小不同的梨子,让学生自己选择,结果学生都在争夺较大的梨子,这个时候教师及时阻止学生,并为他们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学生听完都感到比较羞愧。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谦让这一美德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的和同学相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深化思想品德教育。

3.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

只有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所以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德育活动。传统的德育教学往往都是围绕理论知识展开,很容易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影响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3]。因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举办带有趣味性的德育活动。例如,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前,可以组织关于屈原的辩论比赛,也可以组织包粽子活动,让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并能够知道端午节的来源,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再如重阳节可以引导学生为家中长辈制作礼物,或者去养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良好品德。通过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是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校德育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秀红.关于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研究[J].新课程,2021(22):220.

[2]林玉珍.浅谈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15):21-22.

[3]周海琴.关于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新作文,2021(09):81-82.

作者:吴红艾

第二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德育水平

◆摘 要: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德育教育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必须要面临的实际问题。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管理智慧。

◆关键词: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小学德育教育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应把握教与学两方面内容,切实利用传统文化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一、引入优秀文化资源,开展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教育中利用传统文化必须要积极引入校外优秀文化资源,通过引入的方式让小学生接触更多文化的资料,了解传统文化以此提升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有效德育教育的发展目标。引入优秀文化资源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

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将地方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当中,一方面小学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将本地地方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纳入到学校德育中,如组织民族舞、刺绣、瓷器等进校园活动,邀请文化传承人到学校进行展示、表演和介绍,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意义,从而实现有效的德育教育效果。此外部分学校开设了基于传统文化的课堂、如美术课堂中皮影戏制作、体育课堂中五禽戏的引入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文化资源在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是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近些年政府大力支持传统文化活动,积极组织传统文化展览、展出等,这些文化演出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文化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属性与内涵,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感受到周围人群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此实现文化德育的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挖掘内部文化资源,开展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教育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应积极挖掘内部文化资源,开展德育指导工作。提到传统文化部分学生、老师包括一些领导都有一些误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民族舞、皮影戏等内容包括非遗文化等,但实际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传统文化礼仪、尊老爱幼、爱国主义教育等都可以归属于内部文化资源,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应进一步做好内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营造良好德育文化环境。

挖掘内部文化资源一是要坚持制度建设,依托《小学生日常管理规范》等内容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在班级中形成尊师重道、良好学风等内容,通过以班集体为单元的教育促进学校整体的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如学校可以组织“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不同主题的活动周,通过整合学校校园板报、班会、班级板报等一系列的文化宣传阵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制度建设的方式进行巩固,通过活动进行拓展,有效挖掘内部文化资源要素,实现有效德育的教育发展目标;二是,挖掘内部文化资源要做好学科融合工作,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通过课堂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小学各学科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属性,如数学有数学史资源、语文学科有古诗文等内容,每个学科的教育资源都可以与传统文化相联系,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实现从学科角度进行的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学科德育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全学科、全员、全门类共同参与的基于传统文化实施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体现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性和全员性。

三、做好经典诵读学习,开展小学德育

经典诵读是传统文化进课堂而开展的系列活动,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小学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的重要优势和内容。

三字经、百家姓等国学经典成为了经典诵读的基础,部分学校还在已有国学基础上开展了特色文化的校本资源开发,如辽宁地区在经典诵读中增加了“辽宁的民间乐舞”、“辽宁的历史”、“辽宁的传统工艺美术”、“辽宁的历史人物”等主题。经典诵读目前已经成为了小学德育的重要一环,除以班集体开展的经典诵读以外,学校应积极组织以校为单元的各级经典诵读比赛和活动,进一步推动经典诵读的工作内容,如学校可以按照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每年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汇报会,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将经典诵读走出校门,积极参与上级教育部门、社区、社会组织等组织的各类活动,通过活动参与的方式帮助小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体会国学经典内容,从而实现有效德育教育的发展目标。

四、总结

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必须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优势,积极做好小学德育指导工作,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陈秋燕.文化德育背景下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87-188.

[2]邱君巧.寓教于樂 根植于心——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J].学苑教育,2020(31):65-66.

[3]马小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探讨[J].新课程,2020(47):34-35.

作者:吴少玲

第三篇: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摘 要:小学德育教育当中使用传统文化,可以更加行之有效地将学生的德育素质提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传统文化进行良好渗透,应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本文探讨了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小学德育中应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在实际中加强对德育品质的渗透,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不断的提升其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化其内在的素质品德,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在实际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合理的、科学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而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1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与渗透的作用

1.1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怀以及忧患意识的提升

我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悠久的历史,从而使得历史进程中流传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的形成和发展充分表达了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如果学生在接受教师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进行这些具有爱国情怀以及忧患意识的诗词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够帮助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爱国情怀以及忧患意识,教师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工作中。

1.2有利于学生团结友善的人际交往美德的发展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以何为贵的方式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较快的发展。因此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若将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处,对于学生团结友善的人际交往美德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2.1营造校园氛围,加强德育实践

第一,学校不仅是小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样也是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学校要重视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气氛,充分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实现德育教育。比如,进行全球节日庆祝、组织多种传统知识竞赛等,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内涵。第二,学校要重视德育实践,帮助小学生可以在实践当中获得道德认识,培养乐观向上的道德观念,举办有助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与社会责任感。比如参加各种社团,在实践活动当中形成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将道德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2.2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素材

之所以在小学德育教育当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在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先贤的思想智慧为德育教育带来了指路明灯,那么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则必须把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德育素材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第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礼仪教育素材。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古代社会更是将礼作为核心的行事准则,代表了社会的文明。在小学德育教育当中可以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礼仪文化内容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礼仪教育熏陶。第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爱国教育素材。爱国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关于爱国教育的素材更是数不胜数。第三,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宝贵品质。中华儿女在逆境当中奋发图强,在困境当中挣扎崛起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这也是德育教育当中需要特別强调的内容。第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人际交往美德,使得学生能够受到思想教育,与人进行团结和谐的相处,并逐步升华到尊重和爱护自然的层次。

2.3借助传统节日,优化德育教育

在开发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中,我们可以选择传统节日、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举办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德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活动的乐趣,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介绍,对节日的由来和过节的形式加以描述,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如九九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品酒。德育教师可借助这个教育时机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回家后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导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如五月初五端午节,其节日内涵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德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屈原的视频资料,培养学生关心和热爱祖国,树立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

2.4运用信息技术,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德育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变成多媒体图文资料,凭借其通俗易懂和生动形象的特点,带领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在师生互动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陶冶学生情操。信息技术覆盖面广,吸引力强,能有效改变传统德育教育形式单一的缺点,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便利,为实现高效的德育教育打造了广阔的空间。

德育教师可为学生介绍一些文化故事,做到寓教于传统文化情感体验之中,使德育课堂成为渗透、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可以利用LED显示屏代替传统黑板报,在图书馆、展览厅、体育馆等公共场所为学生播放励志故事、名人轶事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总之,在德育教育中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整合,能够更好的挖掘德育的价值,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促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05).

[2]张智修,邓杰.刍议小学教育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大庆社会科学,2018(01).

作者:石卉美

上一篇:专业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