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设置谈当代高校中国画教学

2022-09-12

如今美术专业大规模扩招, 视觉、传媒之类新兴专业大量涌现。设计专业学生占据了部分美术学院的大半。但很多院校学习中国画的学生几乎只有1/10左右。这几年关于国画教育的讨论比较活跃, 中国画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特有的规律、程式和体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专业特点, 根据国画专业自身特色设置教学。

第一, 明确遵循临摹——写生——创作的教学思路。众所周知, 中国画不仅要临习传统、讲究传承并且还要向自然和生活中求教。所以对于中国画的学习, 临摹——写生——创作相互承接的学习模式一直是公认的。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 真正把它落到实处或者科学地运用的却并不多。一方面, 临摹的范本选择不够科学, 影响学生对传统的理解;另一方面, 很多学校不重视写生, 即使安排了写生课, 有很多也是到风景名胜游览观光, 拍些照片回来画。而真正的写生应该是“写得生命在”, 不扎扎实实地对着自然和生活现场绘画, 就不能有时间深刻体会, 也不能保留住新鲜的感受。写生的意义也就大大减弱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他的教学思想是:加强传统山水画教学;深化写生教学;强化富于开拓精神的创作教学。简言之就是传统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三者之间相互依存, 各有侧重。临摹着重学习、借鉴传统;写生培养训练造型能力;创作则发挥综合应用能力[1]。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教学体系也是借鉴研究的范本。其课程包括临摹、写生、创作三门主课, 还开设了花鸟、人物、书法、篆刻等副科和跨系选修课。山水四年设课比例:山水临摹占总课程的39%, 山水写生占12%, 创作占28%, 其余花鸟、人物、书法、篆刻共占21%[2]。陆俨少先生1979年就提出每位本科生必须临摹十幅以上历代山水画代表作, 而范本也很明确。每年还会安排学生一到两次的下乡写生课程, 有时还会在阶段临摹中增加一些短期的近地区写生, 以解决临摹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2]。由于在临摹掌握了传统技能, 并同时在写生中获得了大量的新的内容, 学生在创作时选择和表现的面就会很宽, 很少会因为某一教师的授课而一味效仿其个人风格, 这正是山水画专业教学体系所带来的好处。在我们的教学中就是缺少这样的规范。

第二, 调整基础造型训练。国画教学沿用着素描作为国画造型基础课的惯例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素描有用。但是中国画有自己的“理、意、趣、法”。没有针对性的大量素描先入为主的教学训练破坏了对中国画绘画观念的理解, 而又延缓对中国画语汇系统的学习。叶浅予先生倡导中国画专业的素描应该更侧重于线的提炼和表现是很科学的。白描和速写都是线描的形式, 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国画造型训练方法。而且白描更强调用笔、运笔, 练习毛笔的控制能力。古人生活中日常的写信写字用的都是毛笔, 即使不会画画的人都能掌握好毛笔的性能, 而今天我们只有画画和写书法时才能用到毛笔, 所以在基础造型训练中熟悉笔墨属性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 加强书法传统文化修养教学。书法学习的问题大体为以下几点:“书画同源”意识淡薄;范本更换频繁;练习强化性不够。古人云:“习画必先习字。”书法用笔的刚柔、曲直、流利、顿挫、轻重、缓急等节奏变化和绘画的线条息息相通。在宋元文人画兴起以后, 盛行在画面题诗赋句, 诗书画印自此结合的相得益彰。这是中华民族的独创艺术形式, 也是中国画艺术区别其他绘画的重要特色。对于中国画家来说, 书法的重要不仅仅在于用它题款, 历代大师提供了了许多以书入画的奥妙, 非深入其中而难以悟得。目前学生的文化修养普遍薄弱。近些年来文化课考试的录取分越来越低, 各省平均每门成绩都几乎50分[4]。大学生们熟唱流行歌曲, 却不确定董其昌王国维等是什么人。现在开设的政治、心理学、思想品德等都是当代青年必备的基本素质。今天的中国画的学生更应该增加传统文化课, 如古诗词欣赏、诸子百家哲学、书法、篆刻等课程的必修课。陆俨少先生就提出, 学生必须四分读书三分书法三分作画, 强调画画更重要的是画外功夫。[5]中国画的神韵绝不仅是绘画本身, 更是综合修养的厚积薄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文化。而以当前美术生薄弱的文化功底怎么来传承文化, 以后怎么教导学生。美术归根到底是文化的一部分, 一个艺术家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创造不出高水准的艺术作品;一个美术教师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培养不出优秀的美术人才。落实到教学中, 不能只侧重技能的培养, 更应注重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育搞不好就会毁了一代人。国画教育搞不好, 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就要在我们这里发生断代。学设计的学生如果没有培养好, 成不了优秀的设计师还可以去做装潢。而国画学不好能做什么?一个三流的画家和教师对社会和后代的审美误导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别说指望他继承发扬传统, 连养家糊口恐怕都成问题!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中国画的传承对于我们还有一种形而上的意义。它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的观念问题, 领导人的观念问题。这个领导不单纯是一个大学和一个学院的领导。因为继承发扬传统, 振兴民族精神, 远不是一所大学所能担负得起的, 更需要国家的支持提倡和民众的警醒。

摘要:与近年来扩招相比,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中国画专业可以说达到了门可罗雀的程度.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 中国画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传统文脉的维系显得尤其必要。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知识水平窗口和文化导向。教育不应该是实验品。因为教育搞不好就会毁了一代人。对于国画教育中存在的正待探讨解决的问题要更有责任感和危机感, 今天的中国画教学应该放到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上来考虑。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民族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李铁生.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教学思想及实践[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3.

[2] 张伟平.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工作室[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

[3] 高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画教育中的缺失[J].美术之友, 2002 (6) .

上一篇:探究创设有效情境,构建理想的计算课堂下一篇:浅析公民自觉性和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