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器”与“道”的共生美学观中看中国当代设计

2022-10-08

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同一体:“器”与“道”

“器”与“道”属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范畴, 《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如酒器、兵器、祭器等具有造型、色彩、肌理的切实存在的器物。“道”则是精神层面上的, “道”既包含自然规律也有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关于“器”与“道”这二者的关系, 哲学史上有过很多观点。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宇宙运行的规律。《易传》也另外解释了道:“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都是一种“器以载道”的观念。然而到了商品经济发达、市民文艺繁荣的明代, 人们更多的关注到器物本体的功能性、艺术性, 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哲学家提出了“道不离器”的观点。其中顾炎武提出了“道寓于器”的观点, 认为“非器则道无所寓”。很明显, 这些观点的提出, 强调了器的本体地位。

之所以会有这种观念上的分歧, 哲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器”与“道”的相互独立性也促成了这些分歧的产生。客观来看“器”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它具有“道”不具有的一些属性。例如“器”有造型、有色彩、有肌理、有它独特的加工工艺;同样“道”也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具有着“器”无法包含的人的精神、文化思想等。而“器”又是在道的指导下制造出来的, 道的传承与表现也依赖于“器”。据以上关于“器”与“道”的论述, 可以认为, “器”与“道”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同一体。

二、“器”与“道”的共生美学观

蔡元培先生早年创办北大的时候提出“美育救国”的概念, 他希望那种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能够在精神上充满、充实国民的心灵。这其实给我们现今的造物设计提出了启示, 也就是我们的美学观应该是一种共生的美学观。这种共生的美学观不仅是指历史层面上的共生, 同样也是指我们的思想与文化要与我们的造物活动共生。在我们进行造物的时候, 应该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深入、贯穿到我们的设计活动中来, 即是“道”在指导着“器”的设计, “器”中蕴藏着“道”。这种共生的美学观主张艺术是生命的形式, 美是人性的外化, 我们只有不断的与历史共生、与环境共生、与未来共生, 才能够感受美、创造美。

在张黔的《设计艺术美学》一书中这样写到, “中国古代美学最能体现美的本质的概念是“和”。“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象之和, 人与对象之和, 人之和, 人与神道之和。”这里的美的本质“和”即与共生的美学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和”的理论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古典哲学中所探讨的“器”与“道”的共生美学观。朱光潜, 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 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也就是说, 经过人的意识所转化的物, 变为一种意识中存在的物的形象, 也就是“器以载道”、“道寓于器”。

三、共生美学观在中国当代设计中的运用

在中国当代设计中, 我发现最能打动我的往往是一些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在具备自身功能的同时, 传达着设计者的思想, 充满想象、饱含韵味。这些作品, 展现了“器以载道”、“道寓于器”的共生美学观。

一个在苏觉上打动了众多网友的名为“THEN窗花”的项目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中国古韵的设计作品。

下图, 便是THEN窗花红木U盘的实物图, 该设计提取了中国古代窗花的设计元素, 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的排列组合, 最终形成一个简洁现代并具有古典意味的纹案, 配以红木的材料加以加工, 最终形成了"wave波“、”weave织“、”rain雨“、“frame棱”等四个各具特色的产品。该产品不仅满足了功能需求, 又很好地传达了设计者想要流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是“器”与“道”共生美学观在我国当代设计中的充分运用。

摘要:在现今, 我们所处的时代, 是一个真实与虚幻的时代。真实就真实在我们切切实实地生活在这个时代;虚幻则虚幻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多时候都是虚拟的, 是可以被模仿被创造的。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 我们该如何理解造物?设计又该怎样来进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造物设计。早在中国古代, 哲学家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古人称之为“器”与“道”。

关键词:器,道,共生美学观,当代设计

参考文献

[1] 邱茂泽.中国古典思想的潜能.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2] 米歇尔·塞尔.万物本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Harry G.Frankfurt.On Truth.Knopf.2006

[4]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刷馆.2008

[5] 张黔.设计艺术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柳冠中.象外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 Herbert Bangs.宗教建筑学的回归.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上一篇:关于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下一篇:大学生手机网络舆情对高校应急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