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法视角谈当代我国法律观的确立

2022-09-10

一、差异与暗合—天平—中西法律观的全面比较

(一) 法律观之暗合

中西方的法律观, 自发端时起, 就走了不同的道路, 但二者也不乏暗合之处, 突出表现就是中国传统观念的“天理”与西方“自然法”之间的关系。《尚书》认为人世间的法律制度都是出自天命或者天意。法即天理的观念, 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西方的“自然法”的观点, 即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正义或公道, 是一切法的源泉。所有的人定法, 都应以其为基础, 并反映其要求。

(二) 法律观之差异

1. 对法律本质的认识不同

(1) 法即赏罚。对于中国人来说, 法既是“国之重器”, 也是“不祥之器”, 是“治病之膏药”, 乃“盛世所不废, 亦盛世所不尚”。可见, 中国古代对于法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 “法即刑”的观点深入人心, 莫要说对法之本质的探索、对法之精神的信仰, 就算是其他各的法律部门, 也基本上都由刑法进行调整。以至于中国人一提到法就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对法的畏惧, 源于对法的本质的理解偏差。

(2) 法即正义。亚里士多德在各种著作里都论述过城邦及其本质这一问题。并就法律的起源以及法律和正义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城邦国家必须要有法律, 而正义是治理城邦最根本的原则。城邦国家想要要让公民能够幸福美满的生活, 就必须要有秩序, 要能够伸张和保障正义。法律就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秩序, 良好的法律产生良好的秩序, 而法律同时又是正义的保证。

(3) 法即自由。自由, 与正义一样, 是西方自然法学家对法的本质的阐述。孟德斯鸠对于法与自由的关系做过经典阐述, 可以代表普遍的观点。他认为, 政治自由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 自由的涵义应当是:一个人可以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而不会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因为, 这种自由具有社会性, 会互相发生冲突, 因而需要法律划定其合理的界限。自由就是可以做法律允许的事情的权利, 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他就不可能是自由的了, 因为其他的公民也将会有同样的权利。

2. 对法律作用的认识不同

通常来讲, 法有三重含义。从抽象的方面来讲, 法是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或原则;从客观的形态方面来讲, 它是一种有强制性的规则;从作用的方面来讲, 它是统治者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或手段。

(1) 法即工具。“刑罚不可驰于国, 犹鞭扑不可废于家”, 《唐律疏议》中的这句话, 将法与鞭子类比, 生动的揭示了法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作用———法是一种工具。中国古代形形色色的学说观点都体现了对法的这一认识, 从商君的“定纷止争”、慎到的“规矩方圆”, 到孔子的“导人向善”, 可以发现, 法在中国古代, 从来都只是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这种观念影响至今, 在现今中国人的观念里, 法依然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因此, 强调对法律的信仰往往阻力重重, 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此。可见, 观念不革新, 其他的努力难免举步维艰。

(2) 法即信仰。“法律必须要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美国法学家伯尔曼的这一句名言充分体现了西方的法律观里法的作用。法是一种被人们信仰的价值或者标准, 在法的作用下, 通过人们的努力, 最终实现法治。即用事前确定的法规来公正的和同等的对待所有的当事人;通过由社会授权来行使这些法规的人来判断社会的成员们之间可能发生的各种争执。法律在制定之后, 即对所有人平等适用, 没有人能够凭借其拥有的权威和地位的优越来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二、借鉴与交融———西方法律观对我国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 由于地理隔离和封建王朝本身的强盛, 西方的法律思想对中国的法律观影响甚少, 在自给自足独立发展中, 中国保持了自己的法统和法律观。而自近代以来,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西方人传播自己的理念的想法和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需求不谋而合, 在思想上, 便表现为“西学东渐”的态势。正是在这一时期, 西方的法律思想深刻的影响了延续几千年的中国法律观, 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在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之前, 其中一个已步入老年, 固步自封, 停滞不前, 暮气沉沉, 而另一个则正当壮年, 血气方刚, 朝气蓬勃。这样两种文明相遇, 其冲突无可避免, 而结局也早已注定。

外国人的“传法”和中国人自主的认识西方法, 是西方法律观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的两条主要路径。但必须认识到的是, 虽然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文化以及法律观的问题, 但更多地仍然是想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制度, 以期快速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对法律观的学习, 既显得耐心不足, 也在外来和自有之间举棋不定, 长时间的“礼法之争”便是明证。但改革者们将西方宪政和法治学说与中国固有国情进行结合, 力图有所创造, 以解决近代中国转型的问题。这种自觉意识是中国近代法律观在西方刺激之下逐渐走向深邃的重要表现。通过他们的努力, 知识分子甚至是平民对西方的法律观的了解逐渐加深, “宪政”和“法治”两个关键词在人们心中起到了越来越重的作用, 对人们法律观的更新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三、普世与民族———当代我国法律观的确立

法律观念既有民族性又具有普适性, 借鉴西方一些比较先进的理念无疑对确立我国当代的法律观大有裨益, 对此,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中国当代的法律观:

(一) 从“人治”到“法治”

中国传统法律观的核心在于“人治”, 而确立“法治”则是当代中国法律观的首要任务。“法治”与“人治”的区分, 重要的不是国家有没有法律, 而是法律是否能够得到最终的执行, 国家的治理和人民权利的保护, 最终依靠的是法律的规定还是统治者的意志。而法律本身, 必须成为人民的信仰。

(二) 从“无讼”到“社会权利”

“无讼”是中国传统法律观的重要部分, 是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但是, 对于“无讼”的过度追求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追求“无讼”甚至不惜牺牲公民的合法权利。表现在当代中国社会里, 就是很长时间“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 而公众本身, 因为不愿牵扯到官司里, 甚至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权利。在当前社会, 确立公民“社会权利”本位的法律观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因为一旦“无讼”的局面真正形成, 则人民再不具有反抗精神, 既不能保护私人财产, 亦不能保护国家利益, 这无疑是十分可怕的。

(三) 对“情、理、法”合一的传统法律观批判的继承

“情理法”合一的法律观在中国影响深远, 对“情理法”合一的追求已经深深嵌入到中国人固有的观念里, 对此我们不能够一概否认, 而应批判的继承。在立法中适当兼顾情理和社会影响, 而对于公众的法律观, 则应该对传统观念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建立起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观。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交流与碰撞中, 人类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已经空前活跃, 各个民族相互交融, 相互借鉴, 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正在崛起中的中国, 西方数百年来赖以兴盛的科学、制度、观念都有颇多可资借鉴之处, 其中, 又以观念的学习最为根本。通过对中西方法律观在起源、发展、流变、渗透、碰撞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 对我国当代法律观的确立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当代中国的法律观, 应该是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观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法律观的先进部分, 确立公民权利本位, 树立对法治的追求和对法律的信仰, 同时兼顾情理而形成的人本法律观。这一法律观的建立, 值得每一个法律人为之奋斗。

摘要:中国与西方法律观自产生之日起, 就注定了彼此的不同。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几千年中, 分别建立了不同的价值追求、理论体系、制度设计, 在二者碰撞之前, 其均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鸦片战争以后, 原本自给自足的中国社会, 不可避免的卷入了世界大变革的洪流之中, 自此, 中西法律观的碰撞已经不可避免。在长久的摩擦和碰撞中, 代表着先进一方的西方法律观对中国的法律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法律观,自然法,法治,人本法律观

参考文献

[1] 范忠信, 郑定, 詹学农.情理法与中国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3]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专业需求视阈下高职数学课程的设置研究下一篇:教学方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