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标准的导入谈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2022-09-17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要使其发展真正满足社会需求, 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 就必须要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自1987年问世以来, 经不断修订, 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广泛性和适用性。高等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 旨在利用其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 丰富和完善学校质量管理理论, 规范学校的质量管理, 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管理思想突出表现在“消费者至上”和“质量持续提高”。

1服务“消费者”成为高校的核心功能

ISO9000质量标准强调: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向消费者提供周到的服务和优良的产品, 尊重与关注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 并将其置于整个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教育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服务, 传统的受教育者 (学生) 及其家长、社会是外部“消费者”, 而学校的教职工是内部“消费者”。高校对内部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就成为满足外部消费者需求的保证, 对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成为学校的核心功能。由此在高校工作评价中, 学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满意度测评机制, 监督、检查教育服务质量是一份必要的。例如, 高校可定期开展三个层面的满意度调查。一是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对本班教师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二是通过对家长的调查, 了解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满意率;三是通过对教职工的调查了解广大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层的满意程度。这三项调查工作的展开, 会使高校各层面的工作都能够受到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从学校管理层的每一位管理者到全校每一位教师, 人人都成为“服务链”“质量链”中的一环, 人人都面临着“服务于别人, 让被服务者满意”的问题, 从而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从各个层面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满意学生, 满意家长, 满意社会的目的。同时也可赢得学生及家长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加倍支持, 改善高校在公众中的形象, 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

2建立以“质量持续提高”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标准强调:一个组织要以质量为中心, 并将该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高等院校是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组织, 因而高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教育质量的管理进行。ISO9000管理体系重视过程的全方位管理, 可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 坚持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努力做到对高校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 基本实现“凡事有准则, 凡事有负责, 凡事有程序, 凡事有监督”, 使高校的各项工作均处于一种“法制”状态。例如, 在教师备课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 可对每个教研组提出具体要求, 比如要求教研组在一周前将集体备课教案交到教务处, 教务处根据《备课要求》对教案进行逐项检查, 达到了学校要求后签字批准。任课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将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生成的个人教案交给教研组长审核, 审核通过后方可授课, 这就保证了课前准备的质量。第二, 坚持质量管理的全员性。不仅要强调工作上的各司其职, 还要强调全员参与和团队合作, 在考核上要侧重于集体, 让团队成员形成荣辱与共的心理状态。同时强化全员的教育与培训, 使高校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有强烈的消费者意识, 服务意识, 质量意识,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第三, 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 (1) 强调过程管理。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 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 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例如, 在教学过程管理中, 可像管理流水线一样, 在本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坚决不能带到下一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要由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把好质量关, 备课不合格就不能上课, 课堂教学质量不过关就不能上新课, 作业未批改就不能实施下一步教学行为, 阶段性教学检测不合格, 就应停下来强化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 (2) 注意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环节的“接口”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 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着教育质量目标和谐、高效地开展。 (3) 重视持续的改进与提高。推行“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机制, 不断完善制度、规范操作, 不断深化贯彻质量管理的氛围与内涵, 从而使高校质量管理的持续提高处在一个不可逆转的保证状态下。ISO9000标准体系所体现出来的核心思想与目前的教育立论“以人为本”的社会潮流是相合拍的。人本主义大师马斯洛认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 使人意识到自我的内在潜力或价值。”“人本”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 使全体学生在有效的管理下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使教师自身也得到有效发展。而ISO9000管理体系的精髓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也是高校引入这套体系的理论依据。

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形势下, 引入ISO9000族质量体系认证, 通过认证不断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和竞争能力,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成为高校管理模式改进的新方向, 也是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重新审视自己, 不断完善该体系, 使之成为接口顺畅, 效益更为显著, 更适合高校实际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模式。

摘要:加入WTO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的接轨, 我国作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之一, 实施ISO国际标准化管理的教育体制, 对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全新构建, 在实践中探索适合高校实际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国际标准,管理,高校,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师大出版社, 1995, 5.

[2] 吴志宏, 冯大鸣, 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 9.

[3] 萧宗六.教育管理研究[M].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0, 12.

上一篇:探究小学英语特色教学下一篇: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