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浅谈高校心理教育

2022-09-11

大学校园就像一个聚宝盆, 将各地的精英汇聚在一起。但是, 当怀着美好愿望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涌来时, 犹如江河的汇总, 总会撞击起层层浪花, 也有部分流水原地打转;但似乎很多人都在原地徘徊。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了, 太平凡了;但是同时, 由于现在的大学里, 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好的环境, 我们要适应他们, 就要自己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 这是一个过程。

1 心理健康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广义上讲,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能适应社会, 与社会保持同步。

实际上, 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尺度, 而且对它的评价还受很多因素, 诸如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常状态与人的自我认识有关, 即没有一个完全正常的人, 因自我认识永远不能完备, 人格永远是在发展之中。而且, 生活中的挫折本无休止, 心理无时不在寻找某种平衡, 就如同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一样, 心理上的完美, 也就在于动中取得平衡, 在平衡中求动。

在实践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智力正常, 二是情绪健康, 三是意志健全, 四是人格完整,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2 0 0 5年4月,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名大二的女孩跳楼身亡、2005年8月,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 6岁的在读博士生孟懿跳楼自杀、2 0 0 5年9月, 广州某大学一名新生跳楼身亡、2 0 0 6年5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董姓女博士, 从校园宿舍楼八层跳下身亡……

2007年5月25日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等石家庄三大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共发调查问卷500份, 收回有效问卷486份, 其中男生问卷2 3 9份, 女生问卷2 4 7份。调查结果显示, 6 9.9 5%的受访学生承认曾受到心理问题困扰, 但只有2 2.4 2%的学生选择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而在调查人群中, 受人际关系困扰的占到了总数的3 2.7 1%, 学习问题的占到3 0.6 1%, 情感问题的比重最大, 有44.3%选择此项。同时, 有3 5.5 9%的受访学生对自身前途感觉茫然, 感觉自卑的学生比例也占到了1 1.9 3%。

从上面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以及河北三所高校的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大学生确实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亟待解决。

3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 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 正处在青年中期, 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 情绪不稳定, 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 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 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 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 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 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 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 以致出现心理疾病, 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 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 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 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 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 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 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 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 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 招生数量的增长率在逐年提高, 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 高等教育的这种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方面, 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而另一方面, 我们又面临一是课堂教学薄弱, 二是课外教育指导局限, 三是学生自助缺乏的现状。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而且,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从深层级和发展取向上看, 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分认识这种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1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 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 为完成这个任务,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 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 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 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中, 教师要较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介绍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通过个案分析, 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 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人生。

4.2 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要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 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以及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尽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要走出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误区,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指导, 有赖于教育的三级网络——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的完善。校级心理健康机构应由专职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管理, 组织协调校、院系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等人力资源, 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 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院系心理健康组织, 应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组成, 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小组, 应由志愿为同学服务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 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 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 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所在院系统学校的心理保健机构与组织反映, 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4.3 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事实上,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 树立其主体意识, 并体现其主体参与, 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 辅导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多种社团活动, 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 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弱, 则国弱,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 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为此,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揭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从三方面提出其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上一篇:浅析《册府元龟·幕府部》的当代借鉴价值下一篇:重构是延续软件生命力的必经之路——浅析MobileMarket平台架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