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正名

2022-09-11

1 引言

“灌输论”是一种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出的无产阶级教育理论, 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完善。“灌输论”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 成为我党在引导民众、教育民众过程中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 人民军队自革命战争年代起就秉承“灌输论”的原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并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而今, 面对有些人发出的“‘灌输论’已经过时”的质疑声音, 作为军队政治工作者的我们理应为遭受误解的“灌输论”正名。

2“灌输论”的历史渊源

2.1“灌输论”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出的

“灌输论”的产生与成熟, 得益于历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受教育问题的不断探索与研究。1843年,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样描述“人”与“思想”之间的互动关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 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 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1) 为了让“思想的闪电”能够准确地击中目标, 我们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

2.2“灌输论”被我党认可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 为当时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1921年成立之时起, 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如何唤醒民众革命热情与阶级觉悟、引导民众自发参与革命斗争的重大历史课题。“灌输论”在俄国革命中的成功实践, 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很大的启发, 并将其首先应用于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 我们党始终没有放松对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 始终注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对每名军人进行思想引导与信仰培育, 将党的先进理论“灌输”到每名军人的头脑之中。

3 对质疑“灌输论”声音的回应

3.1“灌输”指的是教育目的而非僵化的手段

“灌输论”之所以被人误解为“填鸭式教学法”,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出在对“灌输”二字的理解偏差上。我们所说的“灌输”一词来自于俄语文本, 该词直译为“充实”之义, 指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去充实无产阶级者的头脑。作为“灌输论”的倡导者, 列宁从来不主张“填鸭式”的强制性“灌输”, 而是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自身情况与其所处的时空环境。我们必须明确, 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受教育者的政治觉悟、提升受教育者的政治素养, 进而选取合理适宜的方法来达成这个目的, 这与只追求数量累计与速度提升的“填鸭式教学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3.2 对官兵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要辩证地看待

随着义务教育与网络的普及, 我军官兵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信息获取渠道也更加宽广, 因此应该倡导官兵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学, 专门开展的理论“灌输”已经没有必要, 过分强调还会造成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这样的观点并非没有其合理性, 但笔者认为,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官兵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首先, 官兵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基础性知识的具备, 它有助于官兵更好地领悟党的先进理论, 而不能取代相关的理论学习;其次, 理论自学与理论“灌输”并不矛盾, 我们更加提倡两种方法的结合;再次,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双刃剑”作用, 它在方便官兵了解各种信息的同时, 也会让官兵接触到不少“谣言”、“负能量”甚至是反动政治言论, 如果没有及时对官兵进行正确的理论“灌输”与思想引导, 其后果不堪设想。

4 抓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工作

4.1 注重真实性, 用真理说服人

习主席深刻地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 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 (2) 。作为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工作的实施主体, 广大军队政治工作者们只有自己做到真懂、真信, 开展起工作来才能有底气, 理论“灌输”的效果才能有保证。

4.2 增强战斗性, 敢于明辨是非

新形势下的“灌输”工作不仅要向官兵传授理论, 还要增强自身的战斗性, 敢于直面官兵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错误思潮与谣言, 敢于通过面对面的争论来捍卫真理、明辨是非。

摘要:“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 在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灌输论”历史渊源的梳理及对种种质疑声音的回应, 为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正名, 并就抓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工作提出自己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灌输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渊源,回应质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 《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 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2.

[5] 王学东.略谈考茨基“灌输论”思想的形成过程[J].国际共运史研究, 1988 (4) .

[6] 申海龙.建国六十年来“灌输论”学术论争及评述[J].甘肃理论学刊, 2009 (4) .

[7] 孙来斌.申海龙.评“灌输论”的学术论争[J].探索与争鸣, 2009 (11) .

[8] 常运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逻辑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3) .

上一篇:影视动漫专业教学中应注意创意引领下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