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2024-04-17

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共5篇)

篇1: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费尔巴哈对存在与本质的关系作了大量的论述,主要包括类存在与类本质的关系、感性存在(个体存在)与感性本质(个体本质)的关系以及类与个体的关系.在感性存在与感性本质的.关系问题上,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本文将对他的这一思想及其意义进行考察.

作 者:舒永生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B516.36关键词:费尔巴哈 本质 存在

篇2: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教育, 教化培育, 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 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 其根本, 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 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 人在其中, 慢慢地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 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 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 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 所以, 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 而应该感性式地理解其思维的方向, 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现代化社会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教育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灌输知识、认识知识以及感知知识, 发展到思维的传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教育是什么, 可以教或学习, 或者通过学习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科学界定延误了教育这一概念的文化内涵, 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还象征着信仰、价值观以及表现手段 (在艺术和文学中的应用) 。

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 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通过教育文化的学习来建立一种学习的文化, 由此产生了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基础。对个人和社会行为来说, 不接受教育是可怕的, 他会使人进入无序化的生活状态, 产生不可控的行为。只有经过教育, 才能产生价值观、信仰, 规范和规则孩子的个性形成以及调节自己的行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知识处理和传送离不开校园, 尤其是高等教育。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校只是应试教育, 无法达到教育的深层次境界。高等教育可以使年轻人对未来复杂的工作做好完全的知识储备, 教育的完成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和创造最大的价值。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 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而且需要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 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 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办学, 除扩充原有的大学外, 大力发展学制不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 使各类高等学校并存, 培养目标互异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 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可是,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走入了极端。一是以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切以孩子成绩教育、全面发展孩子的特长为主的父母, 这类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可用高标准、严要求来概括。他们把自己童年接受的不完整的教育全部强加于孩子身上, 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 就教孩子三字经、唐诗、成语, 再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开始了全面的培养:跆拳道、书法、绘画、舞蹈、围棋、钢琴、英语等等的课外班和兴趣班, 周末、晚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孩子加压, 想要孩子发展成全方位、多才多艺的人才。殊不知小小年纪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快快成长的阶段, 如此重压孩子岂能消受的了?还有一类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文化水平不高, 认为他们只为孩子提供吃穿即可, 而教育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对孩子放任不管, 无序发展。

家庭教育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仅仅有智力和学习好还是很不够的。家庭教育在大目标上, 除开发孩子智力外, 还要注意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孩子生活在家庭, 父母的无意识教育能够从各个方面对孩子施加很好的影响。现代儿童教育专家研究认为, 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都是婴幼儿时期起步的。父母担负着育人的特殊职能, 要孩子全面发展, 家长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 才能进行全面教育。父母们不要等待, 有的可能想等孩子长大了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这是不正确的观点。有的可能想等到学校去教育吧, 父母管养, 不管教育, 这同样也是不正确的。无数事实证明, 人的成长和教育是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呢?第一, 要让孩子有愉悦感和幸福感。只有在愉悦状态下, 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是先教孩子做人, 其次才是成才。第二要让孩子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孩子没有好奇心, 不主动学习, 仅仅靠家长逼迫, 那只能是一时有用, 长期不但没有效果, 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第三, 要督促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的习惯比好成绩更重要。好的习惯能够在学习工作中帮助孩子事半功倍, 而不好的呢, 即使以后成了家, 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给伴侣带来很多烦恼, 也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害人又害己。第四, 教育是长期行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生了孩子, 不能光管他们吃喝, 还要把握好教育。十年育人, 百年育林。伴随着孩子成长道路上不断出现的新状况, 家长也要不断调整偏离的方向。第五, 教育是多方位的合力行成的。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社会等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家长要多和老师、学校、同学积极沟通, 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动态, 只有各种力量一致, 才会效果最大。第六, 尽量让孩子全面成长。不能仅为了某一技能, 而荒废其他。一个人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自立, 这要求孩子有足够的智商、情商和自理能力。

四、人类教育在科学发展中的状态和意义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其中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 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 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初级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其影响的人、利益、需求和机会在其存在的问题及制度改进中的组织活动。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本质的东西, 相反, 它是与人相关的, 可以这么说, 它的本质主要是表达人的需求。

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分组织的和历史是有相关性的。在我们这个时代, 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需求:生命 (生物) 需求、社会归属的需求和知识需求。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和用途体现现有的文化价值观和通过知识来认识全新的未知的时代。的确, 人类渴望学习规则和规律, 了解周围世界的规定。非常重要的知识, 不是由非生物和社会需求派生而来, 而是从其起源, 大家普遍固有的生活信息需求得知。如果不把追求知识作为人类基本需求, 将会产生不同的效用———权力意志。满足需求和发展, 使人类的知识综合、整体发展。科学创造理想世界, 了解世界, 从而形成具有一系列互补功能和个性的社会科学。在理想世界总体评价知识特别注重两方面:首先, 指出参与学术活动, 提高知识面的采纳。其次, 科学数据作为评估其性能互补战略的社会资源, 作为衡量国家财富指数, 进行科学创新。

科学的发展体现, 最重要的是人的思维及其智力的发展。这是科学从根本上促进形成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富集, 使之更加精致和成熟。但是, 人的本性并不局限于智力活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他的情感和道德方面。因此, 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人的个性至少在他的精神世界能全方位发展。科学是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理解, 因此, 科学通常被确定为用于产生关于世界客观知识的高度组织化和高度专业化的活动, 并且包括人类自己。然而, 生产的知识在社会中是不能自给自足, 它需要人类来维持和发展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 一个年轻人必须怎么做, 是在他所选择的人类活动领域的一个完整的生活知识的体现。年轻人应该充分展示知识及其基本素养。我国的未来发展只有通过维护和发展教育和建立新的先进技术, 才能获得进步。社会需求日益丰富, 社会中各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 对人才的需求也多样化, 这就要求教育的本质及其价值取向需以人为本, 要培养照旧全面发展的个人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李小鲁.教育本质新探[J].现代哲学, 2007, (5) .

[3]黄济.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9) .

[4]夏明珍.家庭教育ABC[J].学前教育, 1994, (3) .

[5]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7]梁淑珍.中国家庭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4) .

[8]张斌, 杨润勇.教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4) .

篇3: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观的阐释

《提纲》论述的中心内容是实践问题,其全部内容都是围绕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

《提纲》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是否认识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马克思认为,以往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①”这里所谓的“事物、现实、感性”这三个词指的是一回事,既能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世界,包括客观存在的人。马克思在这里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客观事物首先是人们实践的对象,然后才成为认识的对象,因而他们把客观事物当作于人的实践毫无关系的纯客观的对象去认识,消极被动地观察事物,在他们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是直观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如同照镜子那样。结果人的能动性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把实践观点引入唯物论,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对于能动性的片面夸大,萌发出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观点。费尔巴哈也曾使用过实践这个概念。但是,他讲的实践同马克思理解的实践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费尔巴哈把实践看作是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而不是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的实践、革命的实践。正因为费尔巴哈鄙视实践,所以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的人的活动”。所以,马克思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费尔巴哈不能把认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因而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也存在着错误的看法。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不能在思想领域内而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予以解决。“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②”就是说,人们应当通过社会实践来证明自己认识的正确性,证明自己的思维具有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如果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能否反映现实,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是繁琐而无意义的。可见,《提纲》具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

对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是怎样论述的呢?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但是由于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离开人的实践,离开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的宗教感情和人,他就看不到人的宗教感情是社会的产物,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势的。他就“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③”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费尔巴哈又假定出一个能够代表人类这种抽象本质的标本—“人类个体”。这个“人类个体”不属于任何社会,除了抽象的理智、意志、感情和肉体之外,什么也没有,不存在任何其他实在的关系。这就说明旧唯物主义虽然承认存在决定意识,但并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他们的历史观还是唯心主义的。针对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唯心史观的理解,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它说明:首先,认识现实的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实践活动的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势的”,抽象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从这种现实的人出发,才能真正说明人的本质。其次,社会关系反映和体现着人的本质。再次,人的本质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社会关系的差别,必然构成人的本质的差别,因而不同时代的人的本质具有不同的具体的历史特点。马克思用人们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已经包含了用社会存在来说明社会意识的思想。因而在《提纲》中马克思还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⑤强调一切社会意识,包括神秘的宗教意识,都是可以从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的。

马克思在《提纲》的最后,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哲学发展中引起了革命的变革。他表现在:一方面改变了唯物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使其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使哲学从解释世界的工具变成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⑥这里的“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只有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算是真正的人类社会。这里的“社会化的人类”是指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无产阶级。马克思强调的是他的唯物主义是站在共产主义的高度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的。《提纲》的结尾,是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⑦这一名言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也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但是这一句话也不是说以往的哲学家不想改变世界,而是说他们只看到了思想的能动性,把希望寄托在真理的发现上,不懂得实践、实际改变世界的重要性。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入哲学,强调即使我们对世界作出了正确的说明,提出了非常科学的理论,这件事本身并不会引起世界的任何改变。要改变世界,只有使理论回到实践中,使之成为对世界进行物质改造的巨大力量。同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说明世界的理论得到检验和发展,从而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认识的深化又反过来促进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改造世界为根本目的,是建立在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之上的。

总之,纵观《提纲》全文,实践的观点贯穿始终。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提出了能动的反映论;又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使哲学从解释世界的工具成为改造世界的工具的伟大变革。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意义

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理论意义:《提纲》的发表、科学世界观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彻底地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表明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已经接近形成。他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史上长期悬而未决的关于什么是判定认识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问题{8}。《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其中,《提纲》中的科学实践自始至终被《德意志意识形态》贯彻着。《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总之,马克思实践哲学是在继承和扬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主客体思想的基础上创建的,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和升华。

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由马克思实践哲学开启,植根于现实生活实践,实践不分昼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也永不停步。它面向未来,不自命为终极真理,不故步自封,随着实践的发展处在永恒的创新过程中,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是活的马克思、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实践哲学是永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全面展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对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的分析和阐述,同时也就是科学实践观的运用。在这种运用的过程中,{9}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经受了检验,而且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并且各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也践行了马克思的实践观,成功地指导了各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基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列宁着重从认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明确指出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等一系列的论断。并且成功地领导了工人运动,同时也为俄国的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列宁之后,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问题,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20世纪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些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终于认清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找到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指导思想。尔后,邓小平作为中国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运用到新的历史时期,运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的理论观点,做出了“最新颖最主要的贡献”,创立的知行统一实践是新的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锐利的思想理论武器。江泽民继邓小平之后,继续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了新的实践经验,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胡锦涛同志紧扣现实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从端正工作作风入手,把工作作风和思想路线联系在一起,将求真务实视为贯彻党的路线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这既抓住了当前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和国家工作的关键环节,同时又将这种全局性的工作部署和思想指导置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之上。

总之,马克思的实践观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注释:

①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60

②③④⑤⑥⑦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篇4: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一、超人是对传统的颠覆与超越

在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 怀疑上帝相当于犯罪, 是对上帝的污蔑。基督教的道德把承受苦难视为神圣, 并对欲望、激情和艺术等一概否定, 同时也否定一切生命中的欢乐因素。它鼓励人们去追求天堂生活, 这就意味着是鼓励人们去追求死亡, 使人的生命意志变得消沉, 颓废。让人生来就有罪恶感, “它是警探, 在一切有生命的地方寻找罪恶。它是法官, 妄图审判生命本身。它是刽子手, 专司扼杀生命之职。基督教尤其是精神虐待狂, 它要使人永远受着罪恶感的良心折磨, 而把没有良心痛苦的情形宣判为堕落。”[1]

尼采认为基督教是一种道德观念, 是一种价值观, 长期压抑人们的生命本能, 并赋予人们一种罪恶感, 从而导致人们的奴隶性格。他还把批判扩大到佛教和印度教等, 并指出宗教的反生命性与反自然性。在尼采看来, 基督徒们蔑视生命, 毒害自己也毒害别人, 不值得信任, 事实上, 如超人般积极寻求生命的欢乐与意义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尼采宣称:“所有的神全都死了, 现在我们祝愿超人长存。”[2]在这里, 尼采用他的超人取代了众神的神圣地位, 这是大胆的呐喊, 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彻底否定, 是反叛与超越。而超越本身意味着否定、克服与完善。而超人拥有恰恰拥有积极的生存态度, 肯定生命, 主张不断地超越自己, 完善自己。更可贵的是, 超人提倡意义生存的生存模式, 因此可以说, 超人是尼采颠覆和超越传统的武器。

二、超人是对生命的肯定

尼采认为:“超人就是大地的意思。”[3]大地与天国对应, 尼采通过超人劝告人们要相信大地, 肯定自己的肉体生命, 抛弃所谓的天国, 不要听信基督徒们麻痹人们的宗教言论, 要增强自己的生存意志, 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人都是肉体的存在物, 离开了肉体, 人便不再拥有生命, 我们在大地上出生, 最终也在大地上死亡, 大地是我们永久的家园。因此, 我们要学会赞美和尊敬肉体与大地, 意识到肉体才是生命的根本, 灵魂充其量只不过是为肉体服务的一种机能。肉体离开了灵魂可以独立存在, 但是灵魂如果没有肉体的支撑, 就不可能存在。

生命是万物之源, 是人之为人的基础。肯定生命的存在也是超人诞生的前提, 没有对生命的肯定就没有超人的存在。尼采借超人之口高呼:“我的幸福应该是肯定生存本身!”[4]肯定生存是对肯定生命的发展;生命是世界上最直接最真实的存在, 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动力;生命是价值的基础和创造者, 世界上所有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赋予的, 是人创造了与人密切相关的价值世界。人是用生命创造价值, 而不是在生命之外创造价值, 所以人的生命本身就具有价值属性;生命是欢乐的源泉, 人生是短暂的, 其中充满了不幸、痛苦与种种磨难, 而且, 最终还将走向死亡。但是超人却主张珍惜、重视生命, 并把生命中的痛苦和磨难看成是创造价值与生命走向强大的条件, 主张用人的生命本能力量去战胜生活中的种种痛苦和困难, 并从中体验战胜痛苦的欢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超人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肯定与赞美。

三、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

传统哲学认为, 人有先验的本质, 他们否定了人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基督教也是如此, 它用上帝压抑人。而尼采对此表示反对, 他提倡人的生成论, 认为人是未定型的。主张人们去创造自我, 超越自我, 做自己的主人, 弃恶扬善、创造价值。

关于生命存在的本质, 尼采借他的超人学说给出了回答:“我教你们何谓超人:人是应被超越的某种东西。”[5]在此, 尼采指出了人的超越性。因为“人是联结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悬在深渊上的绳索。”[6]在这种情况下, 人在绳索上走过去无疑是很危险的, 但是如果止步不前, 那更是危险, 倘若是回头看, 那也是惊险万分的。因此, 人只能往前走, 这是唯一的出路, 危险系数也最小。在往前走的同时也发展和超越了自己, 促使自己生命的生成和发展, 让自己得到提升。更明确一些, 尼采提出:“人之所以伟大, 乃在于他是桥梁而不是目的;人之所以可爱, 乃在于他是过渡和没落。”[7]由此, 尼采就指出, 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为了证明生成和发展的生命本质, 他又引出了他的精神三变理论:由甘愿负重的骆驼到主动要获取自由的狮子, 再到要给自己创造自由的孩子。这一步步的变化便是生命生成和发展的最好说明。人只要有生命就会要求生成和发展, 这是人性, 也是生命的本质。没有生成和发展的生命, 不能算作真正的生命, 不能算作真正的人。尼采认为人没有永远不变的本质, 人具有未定型性, 人随时可以改变自己,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能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从而不断超越自己。在这种状态下, 我们就必须发展自己, 让自己更优秀。

生命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生成和发展, 发展是生成的内在动力, 生成是发展的结果与目标。生成预示着新事物的诞生, 旧事物的死亡。发展代表着新事物的萌芽和旧事物的淘汰。事实上,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与价值, 一切事物都逃不过生成和发展, 否则将只能被淘汰。

四、超人是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

人类应当如何生存?尼采给出的答案是意义生存。无意义生存即为病态生存, 无法体会到生命的精髓和本质。尼采哲学解决的不是仅仅是简单的生存问题, 而是意义生存问题。尼采曾说:“我想给世人教以生存的意义:这就是超人, 从人的乌云中发出的闪电。”[8]尼采把自己的哲学定位为意义生存哲学, 把意义生存当作自己哲学的目的和出发点, 当作乌云中的闪电去开启人生的生存之门。在尼采看来, 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即为超人的生存方式。

(1) 意义生存要具有超越性。意义生存鼓励人们要不断超越生命本身, 从而给生存以最大的意义, 并最终达到超人境界这个神圣的目标。尼采曾说:“让人类能够超越人类, 到达‘神人’状态, 达到‘超人’境地。”[9]这就表达了尼采是急切地渴望人类自身能够超越生命, 走向超人。因为, 尼采认为, “最好的人也还有些令人恶心之处;最好的人也还有些必须被克服之处!”[10]由此可见, 在尼采看来人必须要不断的改进自我, 改善自我。人, 总有进步与发展的空间, 要不断的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2) 意义生存要求“成为你自己”。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 但是往往我们无法真正意识到自我, 或者说即使意识到了自我, 却受社会舆论和大众看法的影响而迷失自我。真正认识自我需要很大的勇气, 要求我们要忠实于自己, 对自己的生存负责, 避免沉沦于众人之中, 保持自己独立的风格,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自己必须对自己负责, 因此, 我们也要充当自己人生的真正舵手, 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 虚度一生”;[11]要成为自己, 应该了解自己, 像超人一样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 反对个人崇拜。我们还应该如超人般自信, 因为自信才能肩负重任, 有勇气完成使命, 独立思考并具有超凡的智慧;要真诚的寻求生命的意义, 做生命的主人, 赋予生命自己的意义, 而并非看重生命本身;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 不断调适自己的生活, 生命的维度、向度, 然后给自己的生命植入意义。

(3) 超人与意义生存都具有批判性。超人所具有的批判性是这个理论最凸显的地方。有批判才有创新, 才有进步。首先他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批判, 把基督教的价值观全盘否定, 指出上帝死了。尼采明白, 重要的不是上帝死了本身, 而是没有上帝的后果, 人类原来以上帝为生活的中心, 现在忽然没有了上帝, 人们如何生存, 出现的价值真空如何弥补, 在此基础上, 尼采提出了超人, 批判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并希望以超人来代替上帝;他指出要超于善恶之外, 对以往的旧道德进行了批判。人不可能在道德之外生活, 但是以往的道德都是具有欺骗性的, 道德的行为要通过非道德的手段才能表现。人们为了道德的生活, 必须先摆脱以往的旧道德;上帝死了, 我们要忠实于大地, 人只能在现实的世界中体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可能在超验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 人生要寻求现实的意义生存, 否定基督教, 肯定生命。最后, 提倡主人道德并否定奴隶道德。尼采赞扬积极向上, 勇于创造, 高昂生命力的主人道德, 而贬斥、批判颓废、怯懦、伪善、满足现状的奴隶道德。

(4) 超人爱人类。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 尼采就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出:“我爱世人”[12]。虽然尼采对人类文明, 对一些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他的大爱之基础上。生活中如果没有爱, 到处冷冰冰, 那么生命便不再鲜艳, 生存就无意义可言, 如此, 何谈意义生存?意义生存要求人们心中有真爱。心中有爱, 才愿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人也应当爱自己, 因为人只有爱自己, 才会去爱别人,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无法热爱, 那么他肯定不会真心的去爱别人, 即使有爱的表现, 那也是虚假的。

(5) 意义生存是一种终极关切。现代社会人们热衷于追求物质, 因对物质的追求而伤害到自己的身体, 然而人们却不明白或者说没有注意到, 没有健康的身体, 物质又有何用?与此同时, 追求物质的忙碌生活让人们又迷失了自己的心, 让忙碌的人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听听自己的心声。从而导致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真空。因此, 人类需要终极关切, 终极关切是人类精神的生命线, 是人的精神依靠。意义生存在这个层面上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支撑, 从精神上安抚了人类。意义生存是人类存在与生存的基础, 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 没有上帝这么一个统一的标准, 他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 是人对当下以及未来人类生存态势的反思与批判。尼采把超人与意义生存当作人的最终的价值追求, 当作人的最高的生存方式, 对此孜孜以求。他不仅仅是对当下生存方式的解读, 更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 也是对人类未来生存样式的关怀。

总之, 超人理论肯定生命, 否定了传统道德, 是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 指出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尼采借超人给人类的生存以目标, 并为人类的生存植入了意义, 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 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尼采的超人与意义生存:超人过分强调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 却忽略了人的社会性与现实的社会条件, 忽视了有些事情有些时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夸大了人的意志的力量, 这就造成了其理论的片面性, 从而使他的意义生存也显得比较单薄, 经不起现实社会的考验, 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 或者是理论上的向往。

摘要:尼采的超人学说本质上是在讲述他所主张的一种生存方式——意义生存。超人是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 是对生命的肯定, 生命存在的本质是生成和发展。尼采认为, 人类的生存方式应当是意义生存, 超人即为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这种提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 超人只是意义生存的理想状态, 忽视了客观物质条件, 是一种不甚成熟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生成,发展,超人,意义生存

参考文献

[1]周国平,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8, 07.P160.

[2][3][4][5][6][7][8][10][12]尼采, 钱春绮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10.P86, P7, P8, P7, P10, P10, P16, P241, P5.

[9]尼采, 陈苍多译.我妹妹与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

篇5: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关键词: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47-02

从经典出发,解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剖析,探索人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点,有利于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促进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文本解读

(一)人是现实的人。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费尔巴哈只是从自然共性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忽视了人现实本质,即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社会之中,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六章就对此进行了批判并指出要从社会属性去寻找人的共同属性。马克思进而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单个形式的个人无法在世界上存在,人类就是每个个体的集合体,在集合体的每个人都具有人类这个“类”的共同本质。此外,单个人不是抽象存在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所谓“现实性”就是要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的人出发,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的环境以及人自身处在的社会关系中出发。认识现实的人,就是要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出发,从生活中的各种现实条件来探索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理解人的本质首先是从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出发。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要把人放在具体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从每个人所处的现实的环境出发。

(二)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费尔巴哈简单地把人和人之间自然形成的感性的、独立的、抽象的关系认为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因此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更进一步解析,这种解析是基于人们共同从事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把自己认识自然的本质给了宗教,当宗教具有了人的本质后,就反过来成为统治人、支配人的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其实,宗教本身也是由人组成社会后才有的。由于物质生产的社会化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成为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随着人的发展逐渐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又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相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周围的人形成的社会关系也不相同。所以个体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个人也就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中承担着多元的角色。人除了是自然中的人,更是社会中的人,人只有在社会中才得以存在。此外,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在社会中所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社会也是人组成的社会,这种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人是实践的人。既然人是现实中的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那么联系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也构成了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点是没有从现实、主体和实践去理解对象,而是把对象客体化、直观化。因此,要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就需从实践中去解读。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创造了人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的材料。人类生存下来的第一个实践活动就是进行生产,根据人们所需生产生活的资料。人们不仅由于实践而得以生存,得以成为社会人,更是由于实践而创造与人有关的其他人的生活,使其他人也得到生活所需资料。要区别的是实践活动并不等同于人的活动,只是只有人类才在活动中以实践作为形式开展生产,但是,离开实践活动人也无法生存下去。其次,实践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由于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离不开生产实践,在实践中需要与周围的条件相联系,与周围的人相联系,在这种由实践形成的联系中,人与人之间会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通过生产实践,使人成为人,成为自然的主人,成为社会的主体。

二、从人自身出发实现人的本质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涵养,丰富自身精神。为了更好地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使人的本质为人服务。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精神状况。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必经途径:“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社会中的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每个人的自身教育程度要高,知识储备要充足。所以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通过接受教育,把教育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提高自身的素质涵养、道德水平,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成为一名优秀的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在自身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精神文明也应跟上步伐,用丰富的知识去改造社会,用高贵的精神影响社会中的人。

(二)投身社会实践,参与人际交往。实践是人自身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来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创造人类本身。人通过实践这一过程使自在之物转化为自我之物,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丰富了人的本质内涵。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活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把个人梦想变成现实,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一份贡献。同时要回到现实生活,与现实中的人交往。全球化的到来,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往方式由单一变为多元,人与人交往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往,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虚拟交往。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主动与人联系交往,是人实现其本质的必要途径。

三、关于人的本质解读的当代价值

(一)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质有密切联系,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人的价值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当中,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人的价值的本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贡献与享用的关系作为实际内容的。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应的内容也不一样。个人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需通过对他人以及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因为贡献是索取、享用的前提。所以,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实现个人自身的价值,除了要正确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要在索取满足自身需要的成果后积极贡献于他人、社会、国家。

(二)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利益观与价值观紧密相连,在一定世界观的指导下,利益观又决定价值观,什么样的利益观支配什么样的价值观”[4]。马克思认为,对人的本质要从其现实性和社会关系上理解,所以马克思的利益观也应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理解,利益的本质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人们为了满足需求,实现自身的利益,一方面要赢得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在社会交往中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改造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某些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倾向。由于人们追逐利益的动机不一样,就会引起摩擦,均衡的利益格局发生裂变,影响社会的和谐。要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的根本利益必须是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所以,正确的利益观要求人们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脚点,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的是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全球和平交往。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关系的属性。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由人组成的人类社会也是共生的,是在共生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人是在共生关系中才成为社会人的,才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人[5]。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人类要结成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任务组织、任何行为体的个体性发展就要考虑国际社会的整体性,考虑如何与他者共生。在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今天,人类更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充满联系的世界中和谐共生,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各个国家和平交往,实现互利共赢。

(四)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实现了哲学立脚点的转变——“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6]。马克思正是看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以个人私利为基础的财产占有逻辑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才提出了“新世界观立脚点转变”的思想。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人类发展的方向就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个整体全面的发展。但是由于人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的,其实践活动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面解放和实现就会受到社会关系及其条件的限制。所以,要全面解放人,最根本的就是让人成为人,成为他自己,让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到人的身上。

马克思从人的各种关系出发,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认为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的历史的人,是社会的人,是实践的人。可见,解读《提纲》的人的本质观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30.

〔4〕伟光.利益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59.

〔5〕金应忠.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兼论国际社会共生性[J].国际观察,2014,(0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怦然心动英文影评下一篇:不同季节护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