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2024-04-20

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精选6篇)

篇1: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目前存在的主要不足是,没有自觉地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视野之中,研究成果完整性、操作性、应用性相对欠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指导,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性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视野中观照和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学科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状、原因、对策

正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概况

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通过计算机网上检索,对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总库收录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将检索出的文献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一)按出版时间分阶段和检索统计。1984年之前没有文献记载,1984-1989年间有少量文献,1990-1999年相关文献有所增加,但总量仍然不多,在2000和2005年大量增加。最早出现的文献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为题,后来以实效性研究为题的文献较多,截止2009年6月文献总量2425篇,分析表明,这一研究的文献数量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实践探索密切相关,在2004年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之后,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度增加,表明这一研究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按学科类别分类检索统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学科,占文献总量的45.36%,说明学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更为关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与管理方面的文献也相对较多,占文献总量的33.72%。这三类文献共计1 918篇,是分析研究的重点。

(三)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与管理三个学科文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密切,把这三个学科文献进行统计,发现这类文献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六个研究方向。

第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是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不仅在文献数量上遥遥领先,而且从总体上来看,这一类研究文献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原因分析”也是研究的热门领域,文献篇数也比较多。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有效性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言而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发展、创新和超越,是信息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科学内涵和评价标准的正确把握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科学内涵研究的忽视,以及关于有效性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研究取得的成果还不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薄弱环节。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情境六要素出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首先,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偏低,没能及时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甚至于宣扬道德的不讲道德,提倡纪律的不守纪律。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难

以胜任教学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个人发展得比较好的往往会被抽走担任专业课的教学,而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却极少被安排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担任教学任务的党政干部、辅导员往往缺少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不如智育和体育那样有明确的接受意愿,缺乏作为接受主体参与、配合相关活动的自觉意识,以及自主地选择、评判、践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自觉意识。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一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偏颇。将德育从整个教育体系中划离开来,与智、体、美、劳诸育孤立开来,仅着眼于德育本身而谋求德育的加强。二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的偏差。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否定个人价值,过多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忽视、抹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运行存在偏差

一是功利化倾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被视作“万金油”,社会需要什么就抓什么,忽视了德育的本性——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缺乏循序渐进、层次递进性的教育引导工作,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步入误区。二是游离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其他环节脱节、与其他各育相割裂,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游离于其他教育实践和学生的生活之外。即使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存在着 “两张皮现象”,妨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整体合力。三是智育化倾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沿袭用试卷来考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方法,知识考试与品行考评“脱节”。四是强制化倾向。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很多,其根本特征就是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在说服教育理论上完全泛化,只能取得暂时的效果,当大学生面向现实时,加剧了德育的困境。五是形式化倾向。德育方法上的问题主要是形式化、简单化而不甚讲求实效,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与道德知识,通过批评、禁止等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居高临下从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偏差

一是内容设计过于理想化,使得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和现实人性基础,从而使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变成空洞的说教和被动的接受。二是缺乏稳定性和时代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时变换的频率过快,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和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没有贯穿于教育内容的始终。三是缺乏层次性。忽视按人的思想基础、道德水准、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社会经历等区分不同的教育内容,并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教育,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甚至颠倒的现象,缺乏相互之间的整体联系。

(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崭新境遇,对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和一些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的解释造成了一定困难,使人们对许多重要的社会行为难以作出准确的道德判断,导致在实际上难以确立高等学校的德育目标,在德育实践上不能理直气壮地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尚有诸多的不适应。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不同学科、不同方面进行了多视角分析,得出以下对策。

(一)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关键要用“学科意识”统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工作面”;用“学科体制”理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培养“学科人才”,以最终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二)激发大学生的接受主体意识

强化主体的主体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所以,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道德意志,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接受意愿、合理欲望和动机,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三)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念

应该确立鲜明的整体性理念。整体性理念支配下的当代高校德育,在目标指向上,着眼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在实施途径上,着眼于学校主导作用与社会影响作用的整体性发挥;在实践模式上,着眼于学校各种育人资源的全面性开掘。

(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呈现三大发展趋势:分化和综合相统一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有效地综合运用现代化手段,就会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面貌,创造新的教育感化力量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

(五)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组成的一个结构体系。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中,要巩固基础性内容,强化主导性内容,拓展时代性内容。

(六)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构建全新的学生发展观,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机制、政策等全面而深刻地转型。二是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急需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由家庭、学校、社区、传媒、社团和政府等方面构成的通力合作体,来关爱和支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三是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建立一种对于大学生群体具有明确导向作用和丰富信念感受的社会文化形态。

(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与实际相脱节,所以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性,在贴近实际上下功夫,在“话语系统转换”上下功夫,在“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八)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一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领导体制,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良好运行环境;二要规范管理,优化队伍,讲求方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准确和可靠,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三要整合力量,齐抓共管,主动作为,抢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

篇2: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诸多问题,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紧跟时代步伐,让思想教育工作更有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历经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进入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脱离了高中时代单纯闭塞的学习环境,进入到一个相对而言自由开放的新环境中,开始更多地接触社会,思考人生。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它不仅有鲜艳亮丽的红色,也有不尽如人意的灰色。繁杂的色彩会让大学生迷失自己的眼睛,特别是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如拜金主义、公德意识缺失、有失偏颇的舆论导向等,对他们而言有些雾里看花,真假难分,对错难辨,如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害的思想会蚕食他们的心灵,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不良影响。

笔者从事思想教育工作多年,就现实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他们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爱国爱党、尊敬师长,注重学习,乐于交际„„但也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自身成长的经历的不同,接触社会的层面不一等原因,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如价值取向有失偏颇,社会责任感缺失,好逸恶劳思想严重等。这些不良思想如不在幼芽阶段给予铲

除,就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造成危害,更有甚者会对国家、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影响。随着大学生与社会日益广泛的接触,社会上贫富两极分化、不良竞争的存在以及想到日后自己身上的重压,许多学生灰色情绪严重,认为社会不公、前途不明,人心不古„„总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当学生思想面临困惑时,应润物无声地予以帮助。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呢,在工作实践中,笔者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要政治合格,思想过硬

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首先要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大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他们只有树立的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在思想上才会有方向,在学习中才会有动力。大学时代是追求理想最迫切最热烈的时期。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就是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基本的表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对我们的祖国无比热爱。

当今时代,信息发达,网络交流成为生活一部分,大学生在信息关注上比以往更加关注公众人物的言行举动,而一些文体明星通过互联网会发布一些不恰当的言论,有的明星会堂而皇之地搞生活腐败,这些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建设。结合这种现象,教师应从不同方面入手去解决现实问题。首先教师要以身示范,提高自身素质。古人说:“德以才为资,才以德为帅”。崇高的师德既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其次,要加强课内的引导,抓好政

治课“两课”的教学,用新颖的形式,生动的事例去诠释教材内涵,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思想教育工作润物无声。最后,还要在学生中注意发展预备党员和党员,让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影响去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而党支部中也要多有年轻的新鲜血液的补给,让支部年轻化,吸引优秀学生的加入。

二、存科学理念,提升素质

大学生不仅要在大学阶段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要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我们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教育他们要以自己的学业技能和劳动去体现自身的价值,把对社会的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以科学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自身素质。大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并非乐于接受,谈到思想教育,他们在情感上是反感的,在情绪上是不认同的,把科学的道理认为是枯燥的说教。这就更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讲求做思想工作的技巧,找好切入点,做到具有针对性。

在一次调查问卷中显示,许多大学生有炫富心理,多数大学生则存在攀比心理,拜金思潮更是很明显。这些不科学的人生观和思想毒瘤如不及时剔除,很容易引发不良影响。就学校方面而言,一定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不仅有讲堂上的思想教育,更要有针对性开展一些如辨论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及时就社会上发生的此类事件以正确的导向去引导学生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让迷惘的人看清正确的方向。多在舆论上做科学引导,组织观看弘扬主旋律的宣传片、教育片、及影视节目。如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杨善洲》,班级组织观看《感

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等等;同时多渠道利用网络沟通,如校园网等作为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总之用更乐于被学生接受的生动的形式去引导学生的科学人生观的建立。

三、重道德建设,塑造人格

科学人生观的形成要求我们抓好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包括有针对性对地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等。我国是有着优良的传统道德美德的国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思想精髓以及那些留传久远的道德故事等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教材和内容。不同时代的道德建设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本质内涵是不变的。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把道德建设当成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求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时,能坚守诚信,乐于助人,自我约束,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引导大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提高自身的素质就会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在错综复杂情况下,坚守道德底线,把握住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状态。

四、保心理健康 调整自我大学要培养的是身心健康的接班人,健康的心理素质同健壮的体魄同等重要,这些是大学生顺利成长之关键,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健康的体魄通过锻炼而来,健康的心理通过学习、教育而得到。当代的大学生,虽然都已年满十八岁,是政治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他们在生活中缺少实践经验,阅历不足,思想尚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容

易义气用事;面对社会、文化等领域中的不良现象,有时表现得不够冷静,会以偏概全。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受宠造成了他们个性极强,有叛逆心理,再加之问题家庭和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更容易有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面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因“人”制宜,更多地要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首先,教师要和学生走得更近一些,多了解学生。只有多交流才能让内向的学生开口。教师要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倾听者,了解学生成长经历,以便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其次,遇到具体事件,教师要及时处理,注意保密性和保护学生的隐私,不要伤及学生的自尊。最后,对于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除引导外,可建议去心理卫生门诊就诊,将问题及早解决好。

五、重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新时代的特征,我们要求大学生要更加具有人文修养,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中汲取营养精髓。还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素养,对于西方文化能批判地接受而非一味的肯定或否定。

多引导大学生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这不仅会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也能更好地自我约束。所以,我们还要对大学生,特别是大

一、大二的学生多些制度上的约束和学习上的激励,以期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业中去,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当代的大学生担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只有具

篇3: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 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高尚道德情操的四有青年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教育的基础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举足轻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有效的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帮助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不足

首先教育内容存在着没有良好的与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 与其成长的实际情况有脱节的现象, 部分学校过于注重与文化知识理论的讲解和分析, 没有合理的将社会实践与学生思想、逻辑关系连接在一起, 导致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 无法积极正面地面对。且在中学思想教育工作中, 部分教育工作者受限于自身理论政策水平和旧的观念, 教育内容十分空洞。对此, 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选择了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大道理”, 而对社会中事实发生的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 要么没有教师自己的见解, 人云亦云, 要么一笔带过, 不作分析。这些问题, 明显地拉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间的距离。

2. 学校和老师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大部分学校均设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但是迫于升学率的压力, 部分学校更加追求考试课程的教学质量, 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单调性, 使学生很难喜欢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纲领对教育者要求的标准和目标也很难实现, 进一步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难度系数。

二、学会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根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的有关文件及相关政策的指导要求, 为了完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笔者进行了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探究。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当与时俱进, 及时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 必须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根据本人教学经验, 探讨了用教学方法创建高效课堂的心得。

1. 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思考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良好高效的教育方法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教育成果。詹万生曾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一书中到过, 现代德育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调动其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自爱, 帮助并培养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成长目标, 通过分析自己的成长环境及其影响, 寻找成长的动力, 自我开启成长渠道, 自主研究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 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采取开展宣传、组织讲座、榜样示范、品德评价等方式进行灌输入教育, 这样做导致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采取被动接受、敷衍甚至厌烦的态度, 并没有从内心真正地接受教育的内容, 事倍功半。那么为了增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潜能, 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创造性、自主性和能动性, 积极开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批评和自我服务等活动。课堂上教师则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勇于提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心中出现疑问时, 就会引导其思考, 思考则能够有效激发求知欲,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教师也可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适当点设置悬念, 就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作用, 从而刺激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使被动听课的学生变主动学习, 建设高效课堂。

2. 结合时事, 理论联系实际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 新课程应当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念,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习主席提出的四信精神。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加强时事政治教育, 即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 也促进学生走向世界, 了解国情。笔者曾对学生进行过一次“我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课”的调查研究, 调查发现有约79.2%的学生表示最喜欢课堂中的知识点联系实事部分。并且大部分学生课后经常通过电视等媒体工具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因此, 笔者认为将时事政治与理论知识有效地进行结合是激发学生对中学政治课兴趣的有效途径, 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也能帮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和持续关注, 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3.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但是, 网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有利有弊, 作为教育者应当保持理智的头脑, 全面的考虑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身子女, 对孩子都比较溺爱, 有求必应, 导致学生自制力比较差, 况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这样不仅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还会使学生沉溺网络影响其正常的学习, 这些问题都是应极力避免的。当代90后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对网络充满了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使教育内容声形并茂,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待改进。教学制度不够完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教育内容比较乏味等等。为了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进行,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就必须正面目前存在的问题, 积极讨论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努力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 社会对人们的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面临着时代的挑战, 大部分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过度注重形式, 不注重效果。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 本文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思考, 提出了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具体包括: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自主性;联合多个方面共同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寒梅.中学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的反思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04:85-90+102.

[2]王艳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实现[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 01:107-112.

篇4: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4-0162-02

收稿日期:2011-12-11

作者简介:林峰(1984-),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普及,人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也在逐渐地提高它本身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已经纳入到我们发展研究的视野,如何提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网络阵地的有效性,也成为我们当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基本概念

有效性:指的是效用尺度的支配下,满足实践主体的相应需要和一定目的的方面展现出来的积极特性,体现在特定价值关系中的价值属性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指的是以高校校园网络为载体,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措施作用于教育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预设目标是有一定积极作用和帮助的。这种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上,是根据教育主体预计的教育目的,通过网络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符合教育期望的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的过程。

二、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

当前网络发展迅速,大学生中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网络以数字化、高速化和快捷性、方便性的特点进入到校园文化生活中。网络对于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个性心理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占据网络阵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们随时随地地、及时地沟通和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更加广阔,并且使其空间得以拓宽,使学生从过去被动的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地、积极地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自主学习,并且这种学习的内容更加体现时代性和迅捷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途径得到拓展,而且越来越现代化;使其内容越来越科学化,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但是,网络在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也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多巨大的挑战: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研究成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性不强,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束缚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框架,甚至有些成果仍存在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等同化的倾向;而理论研究上的错位、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上的错位、缺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迫切需要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成果的指导。

2.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技术水平和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网站缺乏专业网络技术人员的维护,网页制作较为粗糙;部分思政网站只限于发布工作信息,成了纯粹的工作网页;有些网站的内容和信息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创新性较差,没有体现时代性,表现形式不鲜活,内容更新速度慢,照抄照搬现象较严重,缺乏互动性和真实性: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避免麻烦,或直接关闭bbs讨论区,或不能及时解答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们缺乏一个交流的平台。

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题网站太少,多数网站没能根据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层次科学定位、设计网页及相关专题。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功能也比较单一: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说教过于单一、乏味,一般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传播,栏目设置简单,缺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性。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投入、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网站管理、网上与网下互动等保障、协调、创新机制还不完善;尤其缺少对网站的科学定位、宏观规划和策划,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程度不高,在某些行业或单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问题严重。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措施和途径

1.发展大学生通过网络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积极鼓励学习型群体的发展,在网络上提倡热爱学习、互帮互助的积极取向。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规律,研制和推广新的具有共性和规模效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寓教于乐。

软件对于使用者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使用者在反复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必然会逐渐接受和认可软件所包含的多种信息观念。使用者在运用各种软件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软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潜在教育。高校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元素以及丰富的网络信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机制,将课程内容结构由线性转变为网状设计,清晰地呈现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及其有机联系,给学习者以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组织有关专家开发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包括游戏软件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把思想政治理論变成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行传播,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特点。并支持创建一些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使网站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2.把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和网络虚拟群体的形成相结合。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虚拟群体,辅导员应该有意识地关注校园bbs、QQ群、微博、博客等,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要争取获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在其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把专题网站建设和辅导员个人网站建设相结合,每个辅导员开通博客、微博等,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适时地发布一些相关信息。也可借助评论和留言功能给予学生指导和进行交流。从而创建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充分利用BBS可以针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特点,开展平等互动的在线教育。要加强对BBS的舆论引导,确保正面舆论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和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问题,开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主题论坛,让同学积极参与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针对一些错误的言论,适时发布帖子,阐明科学立场和观点,最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开展网上服务专栏,解决学生思想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前许多高校都成立了自己的网络中心,要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利用局域网络开展网络服务专栏,进行各种服务活动,把网络建成网民服务的平台,将思想引导、搞好服务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通过网上服务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交流者本人当前的思想政治状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难得的信息资源。

3.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一言一行、道德修养、政治立场、知识水准、人格魅力、敬业精神都对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越高、能力越高,他在教育心目中的威信就越高,教育对象就越信服他、信任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越强。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较差。因此教育者要切实加强学习和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人为本,培育团队,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人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着力培养专业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形成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主持人及编辑人员等在内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梯队,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讯社,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4.大力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一方面,通过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建立先进的信息检测机制,“过滤”网络信息,防止信息垃圾和犯罪活动的入侵;另一方面,要针对网络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认真研究和制定网络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网络宣传教育机构和网络监控管理体系,对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同时,还应重视加强网络法制、责任、政治、安全意识教育。创新制度,完善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机制是保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着眼于实现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共享和提高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建立一套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和各个机关部门重要作用的规则和制度,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全面覆盖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加强网络内在约束机制建设和外部教育环境建设,善于借鉴商业网站的运作模式,不断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争取建立起一套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特点的运行、保障、协调、创新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思政网站建设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丽晶.多元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论纲[J].思想理论研究, 2009,(3).

[3]池有忠,余顺兴.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念与举措[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4]陈笃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福建教育学报,2007,(4).

篇5: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引言

我部受社会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部队管理教育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科技干部的思想日趋活跃,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关系到全面建设发展稳定。因此,必须着眼科技干部的特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准确分析和把握科技干部的特点

科技干部,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有其本身特点。主要表现在:

2.1富于理想,关心国内外大事,报国热情高,但政治意识不够强,党性修养不够深

进驻以来,社会全方位的变化扑面而来,给我们科技干部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双重效应。从对科技干部调查看,90的人把为国家富强、为社会做贡献、为国防科技事业献青春作为自己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联在一起,以大局为重,安心部队工作,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特殊敏感性。但部分科技干部政治意识淡薄,一是少数人对政治教育有一种盲目的“逆反心理”。把政治教育当作任务,对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模糊,错误地认为“教育与不教育一个样”。二是少数同志对入党的态度不正确。有的认为“入了党,发展的机会多”、“领导的要求”、“党内腐败现象多,不想入党”。三是少数同志不能正确对待政治荣誉。有的认为评个先进不如写篇论文、做个课题实惠,把立功受奖单纯物质化。四是少数干部看问题横向比较多,纵向比较少。考虑个人需求和利益多,考虑国家和军队大局少;个别人片面认为地方什么都好。对部队严格的纪律和艰苦的条件缺乏辨证的思考和理性的认识;有的认为部队不能实现其个人价值,抱着“干几年就走”的想法;有的认为“艰苦奋斗”只适合过去的情况,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又驻在开发区,凡事讲“效益”,处世态度功利化。

2.2渴求知识,希望事业成功的愿望强烈,但业务技术不够精,深钻细研精神不够

近两年分配来的新科技干部,一是感到自己知识不够用。从调查来看,普遍不满足已有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紧迫感。80%以上的同志“希望有机会继续学习深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二是希望把自己锻炼成“复合型人才”。大多数技术干部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及特长,制定了近期或远期的学习计划,确定主攻目标,注重“复合”技术能力的提高,21的干部还申报了硕士研究生。三是强烈希望获得事业成功。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自强、自尊、自信,希望工作得到别人的承认,有更多的机会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有少数科技干部技术水平不够硬,加之航天发射任务间隙长,缺乏实践经验,而人员更新快,大队出现了某些业务技术上的断层现象。有些科技干部建设应急救生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强,上进心和钻研精神差,学习风气不浓,工作成绩平庸,满足于完成任务就行,倾向于学习民用知识,学习专业技术的动力明显不足,不能适应数字化、信息化航天应急救生建设的发展要求。

2.3敢想敢干,民主意识和开拓精神强,但军人意识不够强,作风纪律不够严

科技干部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不合理的现象敢于直言不讳地提意见和建议,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凡事都想亲自尝试;民主意识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但有的科技干部纪律观念比较淡薄,军人意识不够强,强调个人意识,对民主的概念和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把民主概念简单化,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时有发生,命令意识、服从意识淡薄,做事讲条件,讲价钱。有的作风散漫,推一推动一动,有时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作风纪律养成不严,出操、公差勤务、打扫卫生等不愿参加。

2.4勤于思考,渴望进步,求实精神强,但自我认识不够正确,人生观不够成熟

科技干部知识面宽,思维敏捷,遇事不轻信,不盲从,不满足于接受某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在分析和比较中形成自己的见解。谈问题喜欢直来直去,讨厌形式主义。喜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容易接受与现实、形势接轨的教育,希望政治教育针对性强、形式活、内容新。在接受教育上不仅看你说的如何,更重要的是看现实怎样,做得如何。反映了科技干部勤于思考、求真务实的性格特征。但是少数科技干部自我认识不够正确,人生观不够成熟,一是“怀才不遇”。个别科技干部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一旦工作中遇到挫折,便产生失落感,怨天尤人,抱怨自己身边没有“伯乐”。二是好高骛远。有的科技干部眼高手低,不给他科研课题,就觉得领导看不起他,给他一个科研项目,又不能自己钻进去。三是自命清高。个别干部认为自己上了几年学,掌握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对工作不踏实,重理论、轻实践。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人生观的不断改造。

3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加强五个“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3.1针对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加强思想引导

新形势下,出现了新旧体制、观念和意识的摩擦和碰撞,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给官兵的精神状态、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带来一些影响和冲击。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必须注意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克服抛弃传统、另搞一套的倾向,又纠正固守传统、不求创新的倾向。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深入开展教育。如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过程中,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也在乘隙而入,带来了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社会上一些消极现象,给官兵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针对这些问题,加强革命人生观教育,既讲透大道理,也讲清小道理,提高干部辨别是非、美丑、善恶、荣辱的能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在教育官兵自觉奉献的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游离于我们的工作之外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应该使科技干部的牺牲奉献得到最大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激励官兵在建功立业方面有所成就。

3.2针对科技干部对人生观的不同认知层次,加强观念引导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打破以往的“大锅饭”,在教育中实行“分餐制",要按照不同的教育内容,区分教育层次,采取分层组织、分类施教及重点辅导的方式,针对科技干部的特点,因人施教。要在教育中,注意引导科技干部打牢“三个基础”,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树立科学的革命人生观。青年科技干部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理论灌输,使其在政治上、思想上逐步成熟起来,在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锻炼成坚强的马克思主义者。二是打牢爱国主义的感情基础,树立自觉奉献的观念。要根据教育的内容和实际情况,对科技干部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进行国情和形势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进行党史、党的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增强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党的领导的观念;进行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教育,树立为国防科技事业自觉奉献的信念。三是打牢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观念。要立志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就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观念。要把艰苦奋斗精神渗透到部队担负的各种任务中去,克服“在部队就是奉献,能吃苦就是奋斗”、“守住摊子就是能力,不出问题就是政绩”的模糊认识。首先抓住部队进驻内地以来出现的思想反映,引导官兵正确看待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暂时困难,进一步增强艰苦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其次紧扣艰苦奋斗的时代要求,引导官兵看到市场经济充满挑战和竞争,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勇立潮头;第三弘扬艰苦奋斗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如学习“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先进典型,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3.3针对希望进步、渴求知识特点,加强教育引导

科技干部自主意识增强,主体意识明显,但他们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及业务技术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仍需要加以引导。当前,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导致青年科技干部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而我们的教育和价值导向不能多元化,必须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因此,在理解和尊重科技干部的主体意识基础上,要在教育中不断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激励他们增强自我教育意识。首先,通过实现自我教育,把外部教育转化为内部意识,再转化为自觉的能动的学习行动。其次,引导科技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创造能力。适应军事变革,履行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必须具有创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再次,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注重提高综合素质。要在搞好大课教学和倡导自我教育的同时,积极提供自我教育条件,通过开展自学辅导、专题提示、答疑解惑、辩论会、专题讨论、学习体会交流、演讲会、知识竞赛、参观调查、互教互学等适合科技干部特点的教育形式,把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

3.4针对科技干部思想、作风纪律特点,加强行为引导

科技干部求知欲强、思维敏捷,遇事不满足于接受某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在分析比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另一方面,有的科技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钻研精神不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军人意识不强,认识深层次问题能力弱;我们就要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上下功夫,注重提高教育的行为说服力,加大教育者的行为引导力度。针对党员干部,主要通过抓党风党纪和先进性教育,强化党性观念,引导他们自觉用坚强的党性抵制各种消极因素,增强免疫力;针对新入伍的干部,加强优良传统和革命人生观教育,学习老一辈航天人的光辉业绩,奠定他们安心服役,为航天事业敬业奉献的献身精神;针对个人困难多、思想不稳定的干部,特别加强经常性思想教育力度,交心谈心,对症下药,激励与疏导相结合。

3.5针对科技干部实际困难多的特点,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解决相结合,加强利益引导

大队执行任务时,分散全国各地,任务繁重,条件相对艰苦,影响官兵个人切身利益的因素多,如业务发展问题、个人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等。针对技术干部十分关心自身业务发展,认为现有条件使他们的发展受限制,科研动力不足,焦虑感和紧迫感增强的特点。一要把引导官兵安心、敬业、奉献、奋斗、建功作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把战斗精神、历史使命教育和“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大讲我们基地在新时期国防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讲大队优良传统和历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力弘扬“五种精神叫响“敬业就是奉献”的口号,倡导在敬业中奋斗,在奉献中创业。二要把实施教育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稳定科技干部队伍,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贯彻“办实事,促稳定,求发展”的精神,努力为科技干部创造“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氛围。要认识到许多思想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现实问题的影响,解决了现实困难,思想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要从人才培养、锻炼到工作、学习,从医、食、住、行到婚姻恋爱、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千方百计为科技干部创造条件,解决实际困难。

篇6: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龙岩市适中中学——吴新强

思想政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的开设和改革。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修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必须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一、实现书本位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位的转变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制约下,过分地强调课程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虽然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而且这种改革一次比一次更重视人的资源的开发,但以谁为教育本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又一次进行的课程改革,旨在实现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到关注人的发展的转变,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为此,我们必须:

第一,确立新的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把学生看作人还是看作物。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在口头认为学生是人,而在实际工作中普遍把学生当做物摆布的现象,彻底改变把学生当着消极被动接受知识、应付考试的“存储器”的一切做法,把学生当着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上,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实现由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转变。

第二,确立新的人的全面发展观。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往往只专注知识和技能,甚或只专注考试分数,只重视人的工具价值。较少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事实上,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之中的。我们必须明白21世纪的教育不仅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更不是单纯地追求考试分数,而是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人格。这就要求我们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确立新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知识的宝库、活的教科书、知识的化身。没有教师的教,学生难以学到知识。课堂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教代替了学,会教才会学,教会就是学会,学会就是教会。形成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分数中心,学生和教师均成为分数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转,教什么学什么,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教支配学,不教不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单边活动,学的独立性、品格丧失,最终导致越教越不爱学,越教越不会学。甚至造成师生对立,引发各种难以根绝的矛盾、后果。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上课不是单项的付出,而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教师应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教学的主导,学生应是主体、主角。上课对学生而言,主体得到突现,个性得到展示,创造性得到发挥;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我们应在诸方面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上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实现由书本位到以学生这一人本位的转变。

二、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教材特别是国家专门机构审查通过并在一定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教科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凭其而教,学生依其而学。在传统意义上,一直奉为圭臬,极具重要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政治学科就更为突出,政治教师既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马列主义的义务宣传员,既充满自豪感,又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宣传纪律,不得越教科书雷池半步,并且只能按要求进行“灌输”。刻板的规定,导致政治教学明显的“教死书,死教书”、“教条条,背条条,考条条”倾向,弊端尤其突出。如此情况,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还有一定的市场。必须坚决予以扭转,其最为有效的做法就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首先,“用教材教”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使然。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思想政治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目标。这一规定同时也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学不可以再走纯知识化的老路,不可以继续沦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附属品。现行思想政治教学必须迅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和功能,实现其固有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功能和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可变性;教学过程的机动性、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先进性。思想政治教材仅仅是实现其根本目标的基本依据,而非唯一凭借,必须依据学生实际增添鲜活内容。做到既忠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其次,“用教材教”是新的教材观使然。从新的课程理念和时代发展要求来看,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亦呈下降趋势。新的课程标准已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了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新编思想政治教材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了。从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教材特别是思想政治教材应不断加以开发和建设,以体现时代要求。教材原本不是圣经,应在实际使用中得到建设。广大教师虽说不是教材的编写者,但完全可以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可以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并发挥积极作用。再者,“用教材教”是思想政治课固有特点使然。思想政治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在于最直接地培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完美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其实现过程必然是动态性的。而思想政治教材则相对固定不变。如若刻板地使用一册相对不变的教材,那是万万不能适应动态性的灵魂工程建设之需要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创造性地“用教材教”,用出个性化,用出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简单地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新课程改革时刻,如若再简单地生搬硬套,机械地“玩条条”,那怎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怎能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那又将是多么的不切时宜、落后和可笑。

三、实现纯知识化课堂教学到课堂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转变

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还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实现根本转变,必须以素质化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取代单一的机械的纯知识化教学。这势必要求我们做到:

第一、确立新的认知观。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学生这一认知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乃至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和存储知识,充当“存储器”,而是学会探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必须克服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和死记硬背,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分数的束缚,做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第二,高度重视并搞好活动课教学。初中各年级思想政治新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用活动替代了以往的课后练习。这是一种新型的更为别致的练习,这是充分考虑了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而作出的重大改革,为青少年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觉悟创造了实践机会和具体前提条件。新教材对活动的安排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耀眼的亮点,得到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充分肯定。为保证活动课的有效开展,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特意规定用总课时20%的时间开展活动或进行实践,可见对活动课的重视程度。活动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还在于活动本身的特殊功能。有专家言:活动是沟通青少年心理与社会的桥梁,是合成理性行为与境遇性行为的反应堆,是感悟人生与体验人生的场域,这是很有见地的。对青少年来说,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特殊心理变化历程,需要适当的形式予以修炼,而活动恰恰为青少年锻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会。青少年学生大可通过活动的参与,探究、体验、感悟人生,获取终身有用的东西,养成良好的品德。我们教师不但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象等活动成分,而且要充分利用所在地的教育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讲究针对性,讲究实效性。

第三,改革现行评价方法,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思想政治课评价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指挥棒,直接关系到改革的进行和成效。其“评价方式和手段,应坚持倡导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坚决改变以死记硬背为主的纯知识性考试,坚决改变单一追求考试分数的评价标准,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努力营造有利于老师大胆改革,开动脑筋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究、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除此,还要正确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批判继承其合理、有益的内核;加强课题研究,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方式;主动进行相关、边缘知识的学习,努力克服知识过于单一化的倾向,力求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老师转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均等下一篇:最佳简单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