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业认知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

2022-09-11

1引导学生自主提高专业兴趣

我校不允许转专业, 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发掘自己的专业潜能, 首先, 可以鼓励学生认真接受一段时间的专业课教育。通过专业课作业会发现, 像手缝这一类看似女生更胜一筹的课程中, 部分男生认真做起来, 比女生更容易上手。 而一件成品的诞生, 最容易唤起学生的成就感, 通过相互比较讨论, 女生们会对男生们刮目相看, 随着作品的增加,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设计风格、布料选择等也会逐渐变得熟练, 自信心猛涨的情况下, 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兴趣。 因此, 通过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是进行科学专业引导的第一步。

2通过师兄师姐优秀作品展示, 刺激学生树立目标

美好的事物值得追求, 由于广轻两个校区相隔较远, 大一的新生和大二大三的学生接触较少, 加之大一的课程相对基础, 缺少榜样的指引, 容易变得迷茫。 大二的学生在经过校企合作等社会实践之后, 会变得忙碌而充实。 加强专业交流, 一方面能够留下专业印象, 师兄师姐的经验分享使大一学生有种跃跃欲试的心理, 开始渴望进步。 另一方面大一学生会意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通过跟师兄师姐的水平对比看出彼此之间的差距, 之后产生缩小乃至消灭这一差距的动力, 便是专业学习目标的树立的良好开端。

3触类旁通, 增强信心

服装专业是服装学部的代表性专业, 另外的服装工程与营销、时尚皮具设计作为细化出来的专业存在。 实际上三个专业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 密不可分。 每一次服装成果展都少不了随之一起出现的皮具和饰品, 因此无论是学习哪一个专业, 彼此之间的知识点都是相通的, 跨专业学习其实分分钟都在进行, 潜移默化中学到的知识十分全面。 作为老师, 及时点拨学生明白此道理,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将设计灵活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不在仅仅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范围中。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竞赛

高职院校注重校企合作, 广轻艺术设计学院更是如此, 每年企业会通过举办设计比赛发现高校人才, 奖金丰厚, 不少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因此, 鼓励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对其找到专业归属感非常有意义, 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课程作业繁多, 学生作息时间十分不规律, 作业较少的情况下精神较为松懈, 能将课余时间用于参加比赛, 不但能够短时间内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更能够培养灵敏的时尚嗅觉, 学会判断潮流的走向, 这对于设计行业人员来说, 是日后引领潮流的一种可贵的经验积累。

5指导学生开展市场调查

在校企合作中会发现, 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领域并不真的就只局限在服装销售市场, 各行各业相互渗透的现象比比皆是, 例如众生药业, 就曾经请服饰形象与设计 (现被时尚皮具设计专业替代) 大三的学生为其广告主角设计一款符合广告主题的服装, 可见服装设计师在广告行业中也有一席之地,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计其数, 但一般接触的比较多的是大二大三的学生, 因此, 可以让大一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开展社会实践, 针对就业市场展开调查, 在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形成一份完整的社会调查报告, 学生对市场孰大孰小事实上并没有具体的概念, 通过社会调查, 一方面去了解自身就业前景的真正大小, 另一方面也能从中发现更多的发展空间。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频繁, 当学生因为学习、就业、竞争等压力过大时, 应该及时将他们从孤独、压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肩负起心理疏导的责任。 辅导员在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的是人生导师的角色, 除了从思想上、心理上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还需要从专业上对其进行指导, 让学生在辅导员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意见交流和实践过程中寻找到专业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6结语

以上几个方面, 是从理论到实践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归属感的一个过程, 做了几年学生工作后, 笔者也深刻感受到专业引导的重要性。 简单地说, 就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一方面来自于兴趣的产生, 一方面来源于专业本身的光环。 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光环”, 发现一个未知的世界, 看到别人付出后的所得, 激励自己用心去投入学习, 我想, 这样的一种引导, 比起任何说教都要来得简单实际并充满意义。

摘要: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 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脱颖而出并非想象中的困难, 市场仍有一部分人才需求是面向高职类学生开放的。在对学历要求不高的前提下, 要获得市场的认可, 毕业生本身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 同时拥有一份干净的档案记录。因此, 在学生行为规范管理过程中, 负责老师既要从基础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更要寻找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他们将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关键词:专业兴趣,专业认知,专业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2] 牛磊.如何做好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的职业发展——以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为例[J].

[3] 马燕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践策略研究[J].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会展模式发展的变革探讨下一篇:浅谈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