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2022-09-11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被运用。 同时,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一时成为时髦和热门的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微课,就是用较短的视频来展示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方式。 微课的特征一是主题集中,它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二是时间较短,一般在五至八分钟,最长不宜超过十分钟。 因为涉及的知识点少,用时又短,故称之为微课。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微课利用视频的方式展开,除了主讲者自己出镜讲授,还可以截选图片以及与主题相关的其他优秀视频资源。 这种方式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在讲解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时候,可以借助直观的视频来展示。 一般而言,图像比文字更直观,所以也更能让学习者理解,而视频是动态的图像,可以连贯性地直观展示某一方面的知识点或者技能。 例如,传统家具设计中的榫卯结构,微课可以借助视频动态地演示榫卯的结构和功能,既清晰又形象,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当然可以借助语言来描述,也可以用图片作说明,但效果都无法与视频相媲美。 学生甚至不需要教师再讲解就可以完全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再比如苏州刺绣中的著名技能——乱针绣。 微课可以拍摄苏绣技师运用此技法的过程, 借助摄影技术局部放大,并用慢动作让学习者辨识针法的奥妙所在。 这显然比单纯地口头传授效果要好。 同时,选择其他优秀视频资源插入微课,可以使学生直接学习此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知识,从而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微课用时较短,学生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学习,学习效果较好。 一般课堂教学时间在四十五分钟左右,而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难达到如此之长。 微课的时间一般在五到八分钟,最长的也不超过十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基本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保持精力的集中,因此,他们不会觉得学习的困难,换言之,学生更容易获得学习的快乐,因而,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而言更偏向微课。

第三,微课只选择一个知识点展开,相比课堂教学,微课的知识点更集中,主题更突出,学生容易把知识点掌握住。 课堂教学往往因为需要满足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需而安排多个知识点,其中包括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同时还要考虑到课程前后的衔接知识,所以内容会比较多,而微课只是集中解析一个知识点,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第四,微课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反复修改,因此微课呈现的内容应该较之课堂更完善更精炼。

最后,微课的作用与它存在的方式密切相关。 因为微课是一种视频文件,它往往依附于网络,或者说它更多通过网络传播, 所以微课比传统的课堂教学传播得更广, 接受者更多,并且,学生可以下载以后随时随地播放学习。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搜寻更多的优质微课资源,弥补自己所在地区、学校师资的不足。 由于微课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某种程度上学生可以做到自主的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可谓功不可没。 正因为网络资源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所以,对于偏远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地区,微课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

正因为微课的这些作用,所以从产生以来,它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并制作微课,各级各类学校也投入人力物力研究、制作、使用微课,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微课。 与此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顺势而为,开展了形形式式的微课大赛,进一步推广微课,提高微课的制作水平,推出一批高水准的微课。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 年至今,全国层面的微课大赛就举办了六届。 从中小学到大学,纷纷卷入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热潮。 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例, 比赛时间从2014 年3 月至2015年8 月,比赛得到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分中心、 高等学校及高校教师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响应,各地参赛踊跃。 全国共设31 个省级赛区,1400 多所高校参与比赛,参赛选手逾18000 人,其中高职高专6000 余人,613 件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

在这样的热潮中,我们有必要做一番冷思考。 在讨论研究微课作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持辩证的观点,既要看到微课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忽视它产生出现后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

在当前微课的热潮中,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一哄而上的不良苗头,有些教学单位或者教师为了微课而微课,忽视了教学本来的目的。 因为微课是一个新生事物,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大力弘扬,于是相应的资金和荣誉就向这个领域倾斜。 有的地区还把微课的获奖与职称的评定挂钩, 这吸引了更多教师投入到微课的制作与参赛中,其实他们的目的已经异化。 在此种情境下制作完成的微课,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值得怀疑。 当然,这并不是微课固有的缺陷。 仔细分析微课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它是一种制作好的视频文件,学生学习是通过观看视频来完成的。 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没有和教师的互动,也没有和同学的互动。 跟着微课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在思考的量与质都无法与课堂教学相比较, 毕竟单个学生的思考角度无法与一个班同学的思考角度相比较,有时,角度的多维比是否正确更重要。 单个学生也无法由于不同观点和思想碰撞激发出新的观点。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是不利的。 这或许是微课最明显的不足。 同时,教学不仅是知识点的传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的传授不单是知识点的解疑答惑,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这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 而且,身教的作用要重于言传。 通过微课来学习显然无法感受到教师的“身教”。 在微课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的讲解是严格围绕知识或技能展开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旁逸斜出、丰富多彩无法展示,学生自然也无从领略。

正因为微课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微课在教学中应该处于从属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还得是教师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在涉及具体的知识点的分析的时候可以引进微课作为一种辅助, 也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节奏的一种方式以期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一个主题为阅读李欧梵的文章《重温费穆的〈小城之春〉》,观看费穆的电影《小城之春》,谈谈李欧梵认为费穆的电影《小城之春》的优点,谈谈你认为费穆《小城之春》的不足之处,模仿李欧梵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影评。 在这个主题中李欧梵文章谈及的费穆《小城之春》的优点完全可以用微课来展示,费穆电影的缺点也可以用微课, 但我们无法把费穆的电影用微课来容纳,更重要的是,在有关费穆电影缺点的环节我们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的观点相互碰撞。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树立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评判,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意识。这是观看微课不能达到的。当然,我们可以把微课结合到课堂教学中,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观看教师制作好的有关费穆《小城之春》缺点的微课,也方便学生课后温故而知新。另外,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一般认为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学生未来工作角度考虑,我个人认为,说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而这恰恰是通过微课学习无法培养的, 但如果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有意思的为学生创设条件,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微课在这方面也明显处于弱势。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对微课需要持续地关注和研究,扬长避短,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微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并不是万能药,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辩证地对待微课。

关键词:微课,教学

上一篇:构建“美的课堂”下一篇: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