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1

一、微课“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主题突出,内容精悍:微课程解决的问题来源于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主要是为了突出某个知识点,反映课堂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微课程的内容更精简,主题更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使用方便:“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内容具体、直观生动,易于学生接受。

4)传播多样:由于微课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教学内容易表达、教学成果易转化;也由于其操作简单、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易于通过网上视频、手机、微博等传播。

在立体构成教学中,“微课”的核心是组建相关教学视频,还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知识点拓展、制作技能、基础造型训练等。用课程内容的环节做到知识点细化讲解、主题分类讲解达到灵活多变串联式“小课堂”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

二、嵌入课堂,让主题知识专向化

立体构成的教学其目的是为了与三维设计相关的设计方向奠定基础,如环艺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与造型基础有关的专业方向做铺垫。在课堂教学中是以点得构成、面的构成、线的构成、包括综合构成,给学生讲解,立体构成在三维空间的设计方法和审美规律。但是在课堂中针对某一个专业方向的细化分析是比较难做到的。比如环艺设计里的建筑方向设计。如何将立体构成的造型基础转换成建筑外观设计成品,可通过微课方式讲解。使得学生能理解到造型基础与现实设计的转换过程。

微课的制作简单方便,一般有手机就可以制作,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创造了依据。“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本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进行的教与学活动。因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记录下教学分解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反复练习。比如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肌理制作效果是比较短暂的教学制作过程,如果光是在课堂上学生看教师制作肌理效果,可能由于时间过短学生记不住整个制作过程和细节,那么利用微课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更好的反复观看其制作的过程,为学生提高巩固教学的依据。在学生反馈课程中学生也可以用手机视频记录下自己在创作新肌理效果的全过程,供教师评分和与同学们分享创新成果。

立体构成教学中包括了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立体知识拓展和立体构成制作。微课教学可针对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做到,因学生兴趣加强学习,如学生对知识拓展部分感兴趣可通过微课形式深入了解各个知识点,当学生对于立体构成制作技能有特别研究的可通过微课学习,并拓展和延伸。立体构成教学中知识拓展部分在整个课程的前部分包含在概论这一章节,在这一章节里,给学生传达的是知识普及的基本要点,容易形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束缚,但是对于开放性的知识点和新的观点理论,学生可通过微课的方式了解新的知识理论观点,这不影响学生对于新观点和传统知识点的碰撞。立体构成中的材料与技术运用是让学生理解各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制作技能,在教学中教师给学习讲解各类材料的制作特点和设计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制作出各类材质的效果。学生从课外能收集的材料比较有限,可尝试的实践方法也会受限制,如果通过微课教学,学生可以从微课教学中看到各材料的优劣避免在制作效果时发生不必要的错误,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作品的成功率。

总结,微课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拓展空间,将微课引入立体构成教学中,既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将立体构成教材中的材质应用设计这一难点分解解答,对于难理解的立体构成的审美难点也可通过微课教学制作成微课形式

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新目的。当然在课程微化的同时,我们在课堂小结时,还要把微化的课程进行整合,使微化的内容整体化,使碎片化的内容系统化。虽然,微课是现代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但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其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摘要:立体构成教学是整个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为各设计院校必修课程之一,作为设计基础的立体构成,在教学中其内容围绕着对材料的形态、构造基础、肌理、空间、美感形式以及物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在多年的教学中这门课程注重,材料的运用和造型设计这两方面的教学训练。通过教学训练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知识点与技能训练并存。近年来微课教学这一新教学方法在立体构成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中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微课课堂得到了补充,主要体现在立体构成的知识拓展和立体构成制作技能这两方面。

关键词:微课,立体构成,知识拓展,制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浅谈“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刘西玲常多贵2015年8月《科技展望》

[2] 微课“七步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作者李红霞2015年9月《现代教育技术》

[3] 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作者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2014年7月《中国电化教育》

上一篇:点燃孩子爱的心灯下一篇:广电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的研究与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