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融资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企业融资及合理有效融资结构的现实意义(一)企业融资流向是社会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资金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资金的流向具有引导和配置其他资源的作用。社会资源配置也体现出了市场经济的良好的资源竞争导向,通常资金的流向导向使整个社会的资源进行了优化的配置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一篇:企业融资论文范文

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研究综述

【摘要】在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这一问题上,学界对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大体一致,但不同学者有其独有的创新点,其中又对外债融资和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更为细致。应进一步拓宽外债融资途径,天津东疆港和上海自贸区在外债融资上有所突破。在进行租赁资产证券化时,建议选择特殊目的信托模式,并且结合发起人目的,合理进行证券化交易设计。同时,获得政府支持、设专项基金、兼营保理业务等融资渠道也受到学界关注。

【关键词】融资租赁 外债 资产证券化

自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同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2015年商务部修订《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以来,融资租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天津、上海等自由贸易区,也针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行了相应改革。然而,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问题仍然制约着本行业发展,学界对本问题的基本认识大体相同,即认为融资渠道单一,以短期资金为主,数额有限,方式上除传统的自我增资、银行贷款外,信托、同行拆借、股票发行、债券极有限,故应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债券、保理、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和借取外债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笔者选取2013年~2016年期间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在内容排序上,以同类问题的观点比较为主,兼之文献发表的先后,且着重介绍各位学者独有的创新点。

一、融资渠道之一:外债融资

宏观上,在符合外汇管理须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这一目标的前提下,外债融资可以合理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微观上,外债融资在利于融资租赁公司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利于开展国际融资租赁业务等,而外资恰好有进入我国融资租赁业这一需求,故对本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

在问题分析上,胡军伟(2013)和张光明(2015)、胥良(2014)持不同看法。胡军伟认为:境外融资受政府对外债和对外担保的限制,政策存在差异。其中对外资公司仅明确了租赁业务,且其风险资产有限定,故金融租赁公司有融资优势。因此,拓展融资渠道需政府支持,鼓励进行中长期债务融资,可放宽航空租赁业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等证券的条件。[1]张光明则认为:从相关数据可看出,2001年至2012年,因政策之故,中资和外资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境外融资情况区别极大,后者更简便和容易。[2]胥良和张光明结论一致,目前普通外资企业借用外债的最高规模常为其资本金的2倍,而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不超过净资产10倍,借用外债的条件比普通外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更宽松。[3]可明显看出,虽然胡军伟文章有其合理性,但仅就此处而论,其论证不够周全。我国不仅对外资公司有风险资产10倍的限定,对金融租赁公司也有8倍的限定[4],两者区别并不大,故不能仅看到我国对外资公司的限定。相比而言,加以数据明显更具说服力。

在具体建议上,王力等(2014)认为:应逐步解除对境外融资的限制,鼓励企业境外投资、兼并重组、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引入境外资金,鼓励在境外设立项目公司。[5]黄圣(2014)对外债融资的程序有更深入研究,他肯定了上海自贸区深化外债管理方式的改革,因其促进了跨境融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了外汇债务成本。且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可作为资产证券化(ABS)中的SPV,令其交易结构设计更具灵活性,应推进ABS发展。[6]笔者认为,谈及外债的引入量,还须结合我国外汇管理需求等众多情况进行研究,这是任重道远的任务,法学界或经济学界均难以独立地且仅针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

二、融资渠道之二:租赁资产证券化

融资租赁出租人购置租赁物的成本,需要通过长期收取租金来收回,这是制约融资租赁发展的一大瓶颈,若以收益权为基础资产进行租赁资产证券化(ABS),加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出租人可提前收回成本并再次投资,自然利于本行业发展。然而,不能空谈ABS的优点,还应细化至特殊目的主体的选择、交易结构的合理构建等问题上,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

马广奇等(2015)对ABS存在的问题有较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在产品信用增级问题上,外部信用增级虽操作简单,但成本较高,且使产品信用严重依赖于担保人,故主要靠内部增级。国内外评级均有以下缺陷:发起人付费模式可能导致评级机构为盈利讨好客户;依赖于模型且不详尽;依赖于财务报表等历史数据,有滞后性和顺应经济周期性。他建议提高证券化产品流动性,做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由于发起人以将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为主,故须培育中间级和劣后级投资者;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开拓ABS境外市场。[7]徐翀等(2015)则在具体建议上更有独到之处,认为应扩大资产证券化规模;拓宽资产种类,丰富完善多层次产品体系,鼓励开展飞机、船舶、海工设备、“三农”等租赁资产证券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目前业务主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而交易所市场的风险隔离作用尚未有法律认可,应在各个发行市场上充分利用信托模式的优势,促进交易结构清晰、风险隔离,推动发起人自主选择市场;解决税收问题。[8]张刚(2016)详细论证了ABS程序中特殊目的主体的选择,他认为:首先,部分国家通过单独立法,确定特殊目的公司(SPC)不同于一般公司,保证风险隔离的实现,但我国未就SPC单独立法,且立法难度较大,故SPC模式在我国不具可行性。其次,采用有限合伙制亦不可行,该制度是为获税收优惠而生,但现已不可行,且该制度有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不能有效实现风险隔离。最后,由于我国信托具有较好社会和法律基础、具权利重构和风险隔离功能,受益权具可分割性和流通性,且特殊目的信托模式的试点时间较长、能合理避税、有资产管理有效性,故此模式可行。应发挥信托的通道作用和风险隔离功能,在操作和产品设计上保障ABS运作;逐步改变我国金融业现有的分业经营与监管格局,放开信托经营牌照发放。[9]

细至租赁资产证券化,吕振艳等(2013)表示了肯定,欧美经验表明,其利于资产负债组合的管理,能推动交易。[10]王冠凤等(2014)认为:应建立资产交易统一市场;设计合适产品,以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为导向来确定融资租赁资产价格;以结构性融资方式开展高端设备租赁。[11]高雅洁(2015)认为:应允许部分优质且有证券化经验的公司先行先试。[12]冯曰欣等(2016)认为:以银行短期贷款为主的融资,融资成本高而使租金高,行业发展受制于银行供给和国家货币政策;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主因系资产证券化不足,虽已开展保理、资产转让业务,但因交易条件高,受监管和市场影响大,数量有限。应允许所有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本、开展租赁资产证券化。[13]许屹(2016)认为:以融资租赁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现金流很稳定,即使发起人遇财务困境,融资资产也能控制损失,产品信用风险水平较易控制。然大型设备等租赁资产较集中,且融资设备的变现能力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因此构建资产池时须考虑资产多元化,且从较长经济周期评估相关信用风险。[14]

杨健等(2014)和章连标等(2015)就本问题进行了更详实的论证,其中杨健等认为:特殊目的信托(SPT)相比特殊目的公司(SPC),更适合船舶融资租赁的出租人进行同种类的资产证券化,出租人所持资产标的额大,无需过于多元化资产组合和证券发行。同时,SPT不存在被强制申请破产之风险,且受托人对信托资产享有所有权,内在法律结构设计完全符合风险隔离要求。[15]而章连标等认为:投资者目的是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进行最大化的资本增值,租赁资产证券化符合投资人需要,出租人进行租赁资产证券化的三大动因是融资需求、转移风险和租赁资产出表,因此证券化交易设计可根据企业主要目的的不同而有别,如A公司有各种期限的租赁资产,且市场利率高使较长期限产品成本高,故需考虑证券存续期限,采用滚动发行控制好成本和证券化期限,并将基金子公司和证券公司作为SPV双层结构;而B公司主要目的是融资,更注重资金成本和尽量避免折价发行,且其资产的规模、期限均较标准,可将SPV双层结构换成信托计划,简化过程、降低成本;若C公司自身融资渠道多、可行,其主要目的是转移风险,则需保证资产真实出售。[16]相比而言,杨健等的文章以船舶融资租赁为主体,而章连标等的文章则用例子进一步说明证券化交易设计的可选择性。

三、融资渠道之三:其他渠道

除外债融资和租赁资产证券化外,学者们还有其它拓宽融资渠道的建议,如齐芬霞(2013)认为:对于重点项目,可采用项目融资租赁融资,还可通过中期票据或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融资,政府应支持保险公司以债权、股权或债转股等方式投资,直接向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或成立专项基金,支持其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17]张志坚(2015)认为:政府应出台优惠信贷政策,提供较长期低息贷款。[18]李宁等(2015)认为:应引导企业和保理的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向境外国家贷款;引导各种所有制资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入本行业。[19]鲁振宇等(2014)认为:可由国家设立高新产业基金或指定国家政策性银行承担资金供给,采取统一授信或对逐个融资租赁项目直接融资,并对资金进行政策贴息,降低其资金成本。[20]

黄颖(2014)肯定了天津东疆港的改革,她认为:金融租赁公司的同业拆借仅系权宜之计,建议以东疆企业为主,和其它企业共建该行业的同业拆借市场。此外,东疆港的SPV模式有别于传统,要求出租人先在东疆港注册SPV公司,除税收优惠外,该模式系由公司直接向境外订购飞机,外管局将放宽外汇额度的审批条件,便于公司进行低成本的外币融资。[21]

纵观近年来的研究,大部分学者仅单纯肯定了外债融资和租赁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渠道,概括性地提出建议,论述未能全面,且缺乏可行性分析,如“应允许所有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结论绝不可一言概之,否则不具备说服力。笔者希望今后的学者能通过本文大概获知近年研究成果,并在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拓展这一问题中,寻找细处并进行更全面、说服力更足的论证,最终为本问题的解决提出更具备可行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胡军伟.《飞机融资租赁与融资渠道》[J].浙江金融,2013年8月,第37-40、48页.

[2]张光明.《贸易与金融的结合——我国国际融资租赁浅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5期,第69-71页.

[3]胥良.《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外债管理政策亟待调整》[J].上海金融,2014年第6期,第107-109页.

[4]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公司资本净额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而根据《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公司包括担保余额在内的风险资产不得超过资本总额的10倍.

[5]王力,祝玉坤,胡春梅.《中国租赁业的融资问题——基于全产业链视角》[J].银行家,2014年10月,第83-85页.

[6]黄圣.《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34期,第72-76页.

[7]马广奇,李洁.《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推进与创新》[J].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第8期,第59-62页.

[8]徐翀,李明星.《金融租赁资产的证券化》[J].中国金融,2015年第4期,第59-60页.

[9]张刚.《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特殊目的信托》[J].南方金融,2016年02期,第75-79页.

[10]吕振艳,杜国臣.《国际融资租赁市场的新发展与启示》[J].经济纵横,2013年第8期,第116-120页.

[11]王冠凤,郭羽诞.《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融资租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年第1期,第15-17页.

[12]高雅洁.《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统计,2015年5月,第47-49页.

[13]冯曰欣,刘砚平.《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东岳论丛,2016年3 月(第37 卷/第3期),第125-132页.

[14]许屹.《中国资产证券化不同路径及其成效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04期,第189-191页.

[15]杨健,洪捷超.《融资租赁的资产证券化模式与法律风险控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6卷第2期,第184- 188页.

[16]章连标,朱志鹏,陈梦蕾.《租赁资产证券化动因及其交易结构设计》[J].当代经济,2015年第30期,第139-141页.

[17]齐芬霞.《山西发展融资租赁业的主要思路》[J].理论探索,2013年第3期,第105-108页.

[18]张志坚.《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23-126、166页.

[19]李宁,孙丹丹.《融资租赁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天津东疆为案例》[J].银行家,2015年7月,第116-118页.

[20]鲁振宇,孙超平.《基于融资租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化解路径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11月,第115-119页.

[21]黄颖.《天津东疆港融资租赁业SPV贸易模式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4年10月,第80-83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南沙自贸区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及其风险控制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受2016年度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pdjh2016b0203。

作者简介:胡亘周(1990-),男,广东江门人,硕士,广东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法;官招阳(1991-),男,广东韶关人,硕士,广东财经大学民商法专业,研究方向:金融法。

作者:胡亘周 官招阳

第二篇:企业融资与企业风险管理探讨

一、企业融资及合理有效融资结构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融资流向是社会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资金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资金的流向具有引导和配置其他资源的作用。社会资源配置也体现出了市场经济的良好的资源竞争导向,通常资金的流向导向使整个社会的资源进行了优化的配置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融资为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和支持。

(二)企业融资结构变化对企业会带来巨大影响 企业融资给企业带来了资金的支持和长远发展的动力。良好的融资结构可以使企业资金发挥更高的效率。企业融资过程中从资金的不同来源视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中外源融资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自身而言,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同时也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的融资结构可以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企业良好的融资结构对于企业的发展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企业融资结构变化会对国家或地区造成巨大影响 从宏观上讲,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总体经济布局和总体经济的增长与长期稳定。资金流向的导向不仅体现在企业项目选择和企业间利用效率的选择,同样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和资金的导向问题。即便是在河南省不同地区企业的资金流向也存在巨大的市场导向作用。

因此,研究河南企业融资结构的现状,可以对河南企业的经营效率的提高、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善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等实际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操作上的指南;同时可以为河南的发展和利用证券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的改革实践开拓一种新的思路。

二、国内外融资理论发展对河南企业融资的影响与借鉴

(一)相关融资理论分析 国外的融资理论有其特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假设,不会也不可能完全适宜我国企业,而国内企业对企业融资的研究过多的是一种普遍性的上市公司或中小企业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域性的研究较少,国内外融资理论的发展同样可以影响并可以借鉴到河南地方性企业的融资问题上。通过对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论: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获得一些节税利益,所以企业应保持一定的债务比例;只有当债务融资超过一定点时,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增加才会抵消企业的节税利益;重要的融资方式是债务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一方面具有激励管理者提高效率的作用,从而会降低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另一方面债务融资向市场传递了一种正面的信号。因此,企业融资的优先顺序为:首先是内源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对企业融资结构有很大影响。 要把融资结构理论应用于实践,就必须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制度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完善程度等因素。资本市场成熟度相对越高,其资本资源配置效率也就越高,就会给优化融资结构构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从而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融资结构地区比较及对河南企业融资的启示 通过对发达国家或地区融资结构比较,不难得出发展我省企业融资的基本的思路:(1)注重自身发展,实现资金供给,这是一个长远规划的内容。为此,无论在政策上,制度的制定上,都必须转变思想,以实现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全国资本市场的资金更多地流向河南企业。同时,做好有潜质企业的培育和政策的扶持。(2)以内源性资金的供给为优先选择资金来源渠道,改变企业经营的理念,融资的理念,以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来开展有效的资金筹集。(3)大力发展更多的资金供给渠道的模式,在利用好本地金融机构的资金外,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使河南人民能从扶持自己本省企业的同时获得财产性收入,既富民,又富企业,使整个地区的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4)利用地区优势,以带动整个省份经济的发展。中原经济拥有巨大的开放潜能,例如利用旅游资源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带动相应的工业、农业的发展,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政府可以考虑积极开放一些能活跃本省经济的相关资金市场,而中原钢材期货交易市场的成功模式是建立其他融资渠道的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河南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一)河南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通过企业调研,发现河南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着以下问题:(1)河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金短期问题,而企业资金的合法有效取得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2)河南企业存在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由于资本市场的准入制度以及河南企业自身地区发展的限制,整个社会资源有限,加之国家在相关扶持政策上还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导致河南企业在融资的渠道来源方面仅有少数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也相对有限,民间资金的供给也缺乏力度,使得河南企业在资金的取得来源渠道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甚至于有些信贷担保机构不顾风险开展非法的资金运作。(3)河南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河南企业即使在取得资金后,但明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其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明显体现就是资金的回报利润率相对偏低,一些企业资金出现闲置的状况,而一些企业却没有可以能发挥高效利用的资金,资金缺口却很大。(4)河南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风险控制管理薄弱的问题。河南企业在资金的风险控制管理方面还存在管理薄弱的问题,例如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对资金的使用开展合理的预算、使用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控制制度加以约束,出现了资金浪费,甚至被贪污挪用的现象;资金的使用没有很好的绩效评价体系等。

(二)河南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原因剖析 河南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且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企业融资能力较差,对资金需求和使用没有合理规划,计划不周;企业融资的使用和投资项目的风险控制不到位;河南企业融资金融体系不健全,品种单纯不丰富;河南企业发展的内源性力量欠缺又得不到有效的政府政策扶持和倾斜;河南地方经济发展薄弱、不均衡,地区间缺少资金的有效流动;各个部门对资金风险的有效控制管理薄弱,没有形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更缺乏制度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河南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与风险因素构成 影响河南企业融资结构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行业特点、市场利率水平、税费政策和政府导向等。影响河南企业融资结构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有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盈利能力、非债务避税、企业的股权结构、管理者的偏好等。而影响河南企业融资的风险因素则包括有政策因素、市场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和财务风险因素等。这些影响因素的构成使得企业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因素的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有利的因素和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

四、河南企业融资效率提升措施

(一)优化河南企业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河南企业资金的效率性问题,河南企业可以从企业的规模及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度的负债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河南企业的融资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极度偏高或偏低都会造成对企业资金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优化河南省股权融资结构 河南省企业的股权融资从整个绩效增长的状况来看存在效率低下,甚至是业绩的负增长的状况;优化股权融资结构,提高河南企业的股权融资效率,是提升河南企业融资整体融资效率的一个关键。

(三)降低河南企业融资成本 提升河南企业的融资效率,还必须从降低融资成本着手开展工作,河南企业必须通过合理预算,确定公司的融资规模和结构比例,使得筹集的资金的预期总收益大于融资总成本时才是有效的融资。所以,河南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对资金的需求并合理预算资金的成本和收益状况来开展企业合理的融资活动。

(四)加强河南企业自身治理能力 公司治理能力的加强要包括许多的方面,主要涉及公司内部的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规范和建设问题。河南企业在自身的治理水平提高的同时必将伴随着企业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效率的提升。

(五)有效控制河南企业资金风险 河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风险的问题,应考虑多种融资模式和渠道以规避一定的风险。河南省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必须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均衡性问题,把融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从而提高公司的融资效率,增强河南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显然,建立适合河南省情的企业融资结构模式将有利于企业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纠正河南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的偏差和认识误区,从最佳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最低的角度来重新引导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错误理念和行为;改善河南企业外源融资中尤其依靠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的现状,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的效能,加大和改进河南资本市场的有效利用和潜能的开发;河南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低下,这与河南企业经营绩效不高,经营风险普遍较大,有很大的关联度,应在提高河南企业自身竞争实力上下功夫;河南地域和资源优势长期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需要进一步地开发和宣传,以保证河南省经济持续有效地增长;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减少和控制河南企业融资环节的各种风险。

五、基于战略角度的河南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构建

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相关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而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已不仅仅是融资单方面的控制和管理的问题,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构建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构建河南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用战略发展的眼光从企业融资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管理。首先,应建立企业的综合信息库信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各个企业在资金相关联的信息库,形成一定的数据库信息以便利用。其次,在辨析企业的所有风险后,制定可行的风险管理战略,在遇到资金风险的各种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测,以便在发生风险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然后,制定企业对风险战略管理的实施方案,在所有的风险处理过程中不单单是企业自身的方案选择,还要考虑到本地区、本行业所受到的影响,以免会出现顾及一个或个别个体而损失更多的局面。最后,对监控风险和风险管理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做出持续性的改进。在这个环节上,可以考虑选用并建立一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风险的指标并逐渐形成制度加以约束。 当然,在此环节还需对融资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实施评价,以促进企业在风险管理水平问题上的整体提高。同时,还需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制定一套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阶段的风险鉴别和监控体系,以降低和控制企业的资金风险,并形成制度而不断地完善和严格地执行。

参考文献:

[1]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马建春:《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与企业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孔德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策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4]李志刚、迟宪良、穆春舟:《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9期。

(编辑 杜 昌)

作者:张俊霞

第三篇: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与企业融资约束

作者简介:果婕欣(1990-),女,汉,黑龙江齐齐哈尔,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价值管理。

摘 要:在企业的社会责任备受重视的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未来的持续增长形成了紧密联系,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或鉴证也会加强,而这一行为将推动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但就现发展不完全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逐步提高对企业融资约束是加强或削弱是目前阶段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审计鉴证

自我国1994年开始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尽管已有20年,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不规范,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非全部经社会责任审计部门(内部或外部)审计或鉴证。国资委于2011年发布《中国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要求2012年全部国有公司要编写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进一步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将逐步完善,逐渐加强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权威性,所以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或鉴证也会加强,而这一行为将推动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但就现发展不完全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逐步提高对企业融资约束是加强或削弱是目前阶段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众多,1984年Myers和Majluf就提出了融资有序理论,该理论指出公司的融资约束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而信息披露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外部融资成本。从所披露的信息内容角度来看,所披露的信息有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类。一般来说,投资者较关注的是企业的财务信息,但事实上,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同样重要,其披露同样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或风险,降低企业交易成本(Fama,1971)。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自然归属于企业非财务信息部分,因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企业融资约束起到一定影响作用。一般而言,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以给银行等债权人以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以有助于他们对公司未来的收入、成本、风险和业绩等做出更好的判断,降低他们评估公司时的不确定性。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公司越容易获得外部资本,融资约束越小。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还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从而使企业更容易或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进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但是,目前在我国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尚处于有待普及阶段,企业出具的社会责任报告并不规范,大部分由非专业人员组成的小组完成报告,因此就该报告的权威性而言,专业性和可信性有待考证。

我国已有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融资约束间关系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何贤杰、肖士盛和陈信元(2012)就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参考了Almeida等(2004)构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以此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而文中更深入探讨了企业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与融资约束间关系,以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作为衡量变量,由此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相对于未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披露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显著较低;与此同时,在披露公司样本中,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文中,衡量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方式是由灵环球责任评级公司对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的评级打分,评级得分越高表示披露质量越高。而肖翔(2013)虽同样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融资约束间关系,但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绩效,而这种绩效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他将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每股社会贡献值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解释变量,选取了深沪A股为样本,得出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越好的企业其融资约束越小,并进一步证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上存在差距:非国有公司比国有公司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而相对于国有公司来说,非国有公司更容易通过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绩效降低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我国学者虽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考虑了其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但大多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及其质量等方面衡量,其样本选取也均与此相符,均未从报告权威性方面,尤其是在是否经过社会责任审计加以区分,由此,本文意图在此方向上有所创新,在样本选择上将对已披露的报告加以区分,分为经过社会责任审计审计的报告和未经社会责任审计的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国外领域虽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但在我国的学术领域中,我国审计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将“社会责任审计”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并不饱满,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我国市场上属于起步推进阶段,案例较为缺乏,有关方面的实证研究很少。我国学者主要是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的国情来研究社会责任审计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韩健春、阳秋林和李东生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论述,但由于社会公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专门技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社会公众就会授权一个有专业技能的第三方对企业的社会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于是产生了社会责任审计(周兰,2009)。因此,我们认为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当经过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经过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报告将更具有社会可信度和权威性,对于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有加强和推进作用。

参考学术界已有文献,我们发现国外在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方面已有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在我国,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推广时间不长,案例和数据较少,其相关研究不是仅仅在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方面流程设计和理论研究上,就是集中在现状研究和预计推广上,均并未与企业相关行为相连进行综合考虑,本文意将在此有所创新,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内部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内容与其他内部审计报告不同在于,不仅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从宏观角度对整个社会以及从微观角度对企业自身解释存在的社会责任质量问题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短期或是长期的危害(完绍芹,2008)。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由内审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更为详尽,质量更好,因此本文欲将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研究由不同审计方所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影响企业融资约束方面是否存在有不同。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何贤杰;肖土盛;陈信元.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分析与启示[J].财会研究.2012.18-25.

[2] 肖翔;孙晓琳;谢诗.企业社会责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3.106-107

[3] 周兰;彭昕.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分析与启示[J].财会月刊.2009.21-22

作者:果婕欣

上一篇:sts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字体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