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战略论文范文

2022-05-0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民营企业创业时期融资问题(一)民营企业创业时期融资困难具体如下:(1)企业创业初期在市场变化及经济波动中适应力较差,令其经营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倒闭率,金融机构对其进行贷款融资时当然有所限制。(2)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可供参考的经营历史,商誉不足,因此,在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上有很大的困难。

第一篇:融资战略论文范文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战略研究

【摘要】 本文从国有企业融资模式的现状出发,对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发展历程及融资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以及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分析,从制度基础、银企关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融资方式;战略研究

一、国有企业融资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国企改革和脱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80%以上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从现阶段看,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脱困的基础还不牢固,企业改制不彻底,还未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影响了国有企业进一步获得资金支持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企业负债过度,悬空、逃废银行贷款现象严重,造成银企关系紧张,间接融资受到影响。国有企业的负债率普遍过高,平均负债率达70%,归还银行贷款本息的能力弱,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个别企业借破产、改制之机恶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层出不穷,造成银企关系越来越紧张,银行“惜贷”倾向明显,国有企业间接融资受到限制。

二、国有企业的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是指企业获取资金的形式、手段和渠道。依照不同的标准,企业融资方式一般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境内融资和境外融资。同时,由于我国的具体特征,各种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影响,因此,融资种类中还包括政策性融资,这也是中国具体国情所特有的。以下结合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各种融资方式。

(一)直接融资

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相互之间直接进行协议,或者前者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后者发行的有价证券,实现资金转移,从而完成资金融通的过程。包括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个人信用等,主要是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具有财务风险较高、缺乏广泛的社会信用、企业债发行行政规制过严、企业债券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滞后等特点。

(二)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银行机构(包括各种信用社)中介职能而获取资金的形式。

1.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间接融资的问题。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尽管市场化转变的步伐已迈得相当大,但政府干预或导向的力量仍在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在资金供给、资金价格和资金流向等方面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与融资选择。事实上,银行与企业之间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产权独立和交易,以致企业的融资行为出现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非理性、银行对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企业融资行为行政化的扭曲。

2.非上市企业偏好银行融资方式的原因分析。国有企业间接融资行为的异化,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预算约束软化造成的。预算约束是指企业的支出不得大于其货币存量和企业收入之和,也就是必须由自己的收入弥补自己的支出。银行预算约束软化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模糊不清,银行与企业产权的非独立性、非明晰化,具体表现在产权关系不明、产权主体虚设。一方面,他们行使资金使用、占用、支配权,另一方面,却不承担投资或企业亏损的经济责任,企业盈亏和他们自身利益无多大直接关系。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前提下,仅仅强调所有权公有是不够的。

(三)境内融资和境外融资

以上提到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主要针对的融资区域在国内,也就是境内融资;如果融资区域在海外,那就是境外融资,境外融资对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境外融资最主要的方式是境外上市,即通过在境外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中国证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企业海外新上市(IPO)的数量为48家,筹资金额约70亿美元;2004年的数量为84家,筹资金额111.5亿美元,尤其是2005年,由于有交通银行、中国神华集团、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企业,使得这一年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筹资额达到了206. 47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在海外上市的近310多家中国企业的市值已经达到了3 700亿美元,为深沪两市A、B市场可流通市值的2.39倍,其中80%都是有垄断性资源的优质国有企业。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规模都呈现升级趋势,大型国企现身于其中的次数越来越多,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很高。如前几年上市的中电信、中石化、中联通,2005年上市的中建行,2006年上市的中行、工行等,都是为国家创利的骨干企业或各行各业的领头雁。二是融资规模越来越大。2004年融资规模比2003年增长了59%,2005年比2004年几乎增长一倍。三是上市地点相对集中,美国、香港两地是国企海外上市的首选地,尤其香港已成国企境外上市的主要舞台。四是海外上市越来越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例如国务院专门制定的《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等法律、法规。

(四)政策性融资

政策性融资是根据国家的政策,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政策性银行或其他银行对一定的项目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以低利率甚至无息贷款的形式,其针对性强,发挥金融作用强。政策性融资适用于具有行业或产业优势、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通常要求企业运行良好,且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基础管理完善等等。政策性融资成本低,风险小,缺点是适用面窄,金额小,时间较长,环节众多,手续繁杂,有一定的规模限制。

(五)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适用于融资租赁交易的租赁物为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具备以下内涵:一是融资与融物的双重功能;二是承租人选定拟租赁物,由出租人出资购买;三是供货方、出租方、承租方三方当事人的基本经济关系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四是租赁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必须明确;五是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对租赁物有购买选择权。

融资租赁在国有企业融资中的优势:融资租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承租人无需立即支付所需机器设备的全部价款,就可利用租赁物所产生的利润支付租金。另外,融资租赁还具有对企业信用要求较低、还款方式灵活的特点。而国有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用于采购机器设备,这与融资租赁方式恰好相吻合。融资租赁的特征决定了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六)引进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与发行人具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按照发行人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署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我国在新股发行中引入战略投资者,允许战略投资者在发行人发行新股中参与申购。主承销商负责确定一般法人投资者,每一发行人都在股票发行公告中给予其战略投资者一个明确细化的界定。

具体来讲,战略投资者就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

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增资扩股或出售国有股权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达到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产品水平、扩大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

三、对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若干思考

(一)国有企业融资行为规范的制度基础

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市场融资制度的基本特点是资金配置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即社会资金配置都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之上,市场作为一种组织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交易的结合点。

1.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产权制度改革。要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必须划清产权,建立法人产权制度,承认法人所有权和投资者所有权。

(1)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只有采用资本市场主导型治理方式,才可以利用退出威胁等手段,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约束企业内部人。这样,资本市场就能成为传递企业真实信息、正确评价公司资产价格从而有利于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竞争性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接管、破产机制才能相应建立。(2)只有引入私人(或法人)股东和机构投资者股东后,调整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才有实际意义。在引入新股东、降低国有股权的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企业隐性负债的缘故,从国有企业中退出必然要发生一些费用,可称为退出成本。

2.管理制度改革。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首先要建立的制度,国有企业由于存在“目标函数

异化”和“委托人监督机制虚置”等特殊问题,因而需要一种制度的重新安排。

(1)国有企业目标单一化。国有企业要实现目标单一化,首先要改善目前负债率高、财务状况恶劣的现状。由于隐性负债对政府—企业间关系影响较大,并由此引发出预算软约束及信用廉价等问题,从而使负债率过高,财务状况恶化,因此“显化”并解决隐性负债成为关键。(2)对股权代表的制度安排。应打破现行的利益格局,进行股权分散化,同样的国有股,可由不同的股权代表分散持有,包括行业部门、地方政府、企业法人等。对不同行业和类型的国有企业设计不同的持股结构和持股比例,这样可以实现股权代表之间的互相制约,以形成一种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新的均衡状态。

(二)重塑银企关系,硬化银行对企业的约束机制

具体而言,就是要使新型的银企关系有如下几个特征。

1.经济行为的独立性。银行与企业都是具有独立行使一切经济权利的行为主体,银行与企业可以自由地相互选择,不受对方或其它外部因素的干预和影响,而法律和体制对这种独立性予以保护,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最基本的特征。

2.利益驱动性。银行和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一切经济行为都以利益驱动为目标,银行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完全以自身利益出发选择企业作为贷款对象,企业也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赚取更高的收益作为借款的出发点,任何非功利性行为都被视为无效活动而遭到排斥,这是维持银企关系的原动力。

3.资金安全性。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经济主体,作为以自己的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独立法人,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是首要的前提,银行的借贷行为首先要考察贷款企业的信誉、实力及项目的可行性;企业作为经营商品的经济主体,作为独立的法人,借款也要充分考察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还款能力,这是银企关系正常发展的基本前提。

4.有效约束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破产机制的存在,使企业在无法偿债或有意赖账不还的情况下,银行就可以依法要求对该企业实施破产来迫使其还债,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样,就会使无法偿债或有意赖账的债务人受到惩罚,强化债权约束,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从而使正常的信用秩序或经济秩序得到维护。

5.竞争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交易行为的达成是双方自由选择的结果:银行选择资信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企业选择效率高,实力强的银行,从而使银企关系中存在着广泛的竞争性。

(三)完善资本市场结构,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反映了我国经济体系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彻底改变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在硬化公司外部约束的基础上,建立上市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增强公司自身积累的能力,使公司融资行为趋向合理,融资结构得到优化,这也是上市公司可持续融资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1.改善上市公司股权资本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改善股权资本结构主要的问题就是降低国有股比例。过高的国有股比例,使得政府仍然在国有企业中指手划脚,企业仍无法摆脱行政束缚。而政府由于其社会管理者的职能,既无能力也无激励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经营企业,一旦企业经营亏损,责任者既无义务也无能力承担亏损责任,而且国有股产权代表不清,使得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2.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中国目前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中,中小投资者较多,机构投资者较少,短期投资者较多,长期投资者较少,造成中国股市的投机性比较强,投资者缺乏监控企业的激励。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如建立投资基金,放宽各类保险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入市的限制等。在企业经营欠佳时,不是简单地抛售其所持股票,而是尽可能行使基金股权,改组企业的董事会,更换不称职的经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3.加强投资银行、会计、评估、法律等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范。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的作用尤其重要。目前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投资银行已演变为主要从事企业并购的投资顾问和理财顾问等高智商业务的高级中介机构,成为市场经济中实现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特殊机构和产业。同时,会计、评估、法律等中介机构也与企业的直接融资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这类机构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包装上市”、信息造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中介机构有关。只有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建设和规范,尽快实现股票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和防范企业不规范的融资行为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 曹斌.中国筹资现状简析[J].经济师,2008(6):65-66.

[2] 陈真子.经济体制改革条件下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方小霞.中国企业融资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4] 国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误区[DB/OL].www.studa.net.2008.

[5] 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问题研究[DB/OL].www.chinaue.com.2008.

[6] 蒋其发.不完全合同理论与风险成因[J].经济建筑,2008(6).

[7] 李江.金融发展学[M].科学出版社,2005.

[8] 李宁.国有企业现阶段融资结构成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3(8):58-59.

[9] 李妍.拓宽国有企业筹资渠道的途径[J].现代企业,2008(5):45-46.

[10] 马小会.论企业筹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统计与咨询,2008(2):56-57.

[11] 潘峰.有效建立国有企业投融资控制机制[J].风险防范,2008(6).

[12] 苏戈锋.国有企业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4):110-111.

[13] 孙莹.完善滨海新区企业直接融资体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96-97.

[14] 孙忠强,刘旭生.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2000(4):86-87.

[15] 唐建新,李青原.资本结构、金融中介和公司治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2(2).

[16]王春世,崔柏波.中小企业筹资问题探讨[J].经济管理,2008(6):80-82.

[17] 北宁.项目融资模式的基本原则[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7).

[18] 杨运杰.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效率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86.

[19] 杨秀云,鲁政委,李晓玲.国有企业融资次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6):31-33.

[20] 战明华,杨义群.国有企业融资结构变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1(3):97-101.

作者:刘正昶

第二篇:民营企业融资战略浅析

一、民营企业创业时期融资问题

(一)民营企业创业时期融资困难 具体如下:

(1)企业创业初期在市场变化及经济波动中适应力较差,令其经营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倒闭率,金融机构对其进行贷款融资时当然有所限制。

(2)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可供参考的经营历史,商誉不足,因此,在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上有很大的困难。

(3)由于每次贷款金额较小,銀行处理信贷项目的运作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的兴趣。

(4)中小企业多数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关财会信息的资料,也是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发放贷款的原因。

(二)民营企业创业时期融资方式 主要包括:

(1)自有财产抵押贷款。创业者以其所拥有的财产作抵押,作为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银行作为一个经营性的金融企业必须对其放出的贷款取得一定的保障。银行能接受的抵押物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具有流通性的股票、债券、金银首饰等动产;专有技术、专利权和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等。一般银行会根据专有评估机构对抵押物的评估价值按一定的折扣核定担保金额。

(2)担保贷款。一般来说,担保人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被接受为担保人的角色。正如创业时期的企业难以得到银行业的贷款一样,他们要找到愿意提供担保的担保人也并不容易。专业的担保公司对于创业公司则是可考虑的选择。当然,担保公司在提供担保的时候,实际上承担了信贷风险,因此,作为一种金融服务,担保公司需要对贷款人收取一定的担保费用,通过担保公司取得的贷款成本因而提高。

(3)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由专业投资人向成长性高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所投入的一种资本。风险投资一般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尽管风险投资是一种股权投资,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并长期保持企业的所有权,也不是为了控股,更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是通过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把投资企业做大。然后通过公开上市(IPO)、兼并收购或其他方式退出,在产权流动中实现投资回报。从风险投资的目的可见,想吸引这类资金的企业必须是有成熟的投资和经营方向、较规范的运作模式,并且有较明显的高成长潜力。风险投资较重视的项目一般都是高科技产业项目,这类项目如果能成功上市的话,将可以带来可观的利润,但是风险投资成功率也比较低。

(4)民间借贷。许多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都只能通过向亲戚朋友借贷的方式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民间借贷对于投资方来说,风险肯定较之存银行大得多,自然要求回报率也比较高,其利率水平也受市场供求的影响。

(5)其他融资方式。政府为了支持中小企业而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比如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专门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门为中小企业“走出去”准备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此外,一些地方设立的科技工业园等为了吸引并扶持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采取以低价提供土地、减免若干年厂房租金等办法为企业提供支持,这些都是间接的政策性融资便利。

二、民营企业新环境下融资战略

(一)融资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 具体如下:

(1)越来越完善的法律环境。尽管目前国内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但基本上在国内的经济活动已经是有法可依,商业活动也有了一个基本规则。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商业活动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少。

(2)越来越市场化的银行体系。国内银行业近年来实行了很积极的改革措施,包括在业务上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在信贷管理上努力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严格信贷风险控制、严格信贷发放的审批程序等。由于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的重要性。中央银行在强调信贷政策时也会照顾到政府的产业政策,这种政策导向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很有利的,对于资产经营状况好的民营企业,按正常程序寻求银行的帮助是完全可能的。

(3)不断走向成熟的国内股票市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设立股票市场以来,为企业筹集资金数亿元。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包括民营企业控股的股份公司有资格申请上市;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对原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兼并的办法间接取得上市资格等。

(4)越来越近的海外市场融资。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感兴趣,海外金融市场欢迎中国企业去上市或提供其他融资方便,如香港地区、新加坡、美国等。鉴于国内股票市场轮候等待上市的队伍过长,国内有关机构对于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也采取越来越松的政策。所以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也可以考虑海外上市的道路。

(5)越来越多的融资工具可供选择。信托投资近年来成为民营企业的另一种融资工具。国内公司债券市场也将进一步发展,以优化国内企业的融资结构。

(二)民营企业新环境下融资战略 具体如下:

(1)逐步规范化运作,完善管理制度。一般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财、物关系缺乏独立性。其结果是:首先,潜在外部投资人由于信息缺乏,无法了解资金的使用去向,担心出现道德风险,从而无法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其次,内部控制人有可能操纵财务报表,自由现金在家族企业之间随意调拨,资产和盈利以各种隐蔽的渠道流向内部控制人的腰包,投资人的收益难以实现。很显然,外部投资者一般不会在信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向企业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更多地依靠内部资金。

对于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不应该以急功近利的作风来对待融资问题,而应该建立一种长期发展战略。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必须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资本运作,应该从里到外营造一个资金愿意流入企业的经营格局。而民营企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投资者越来越理性、银行信贷管理越来越正规、资本市场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规范化运作的企业将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民营企业规范化运作可以说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2)控制财务风险。企业在原始积累时期,通常对风险控制考虑得较少,通常是考虑如何将自己有限的资源,尤其是资金资源使用到极致,获得最大的发展。不过,当完成了原始积累,企业如果不控制财务风险的话,随时都会遭遇灭顶之灾。控制财务风险的首要措施是控制公司的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如何权衡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不给当地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很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困难,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3)尽快走进资本市场。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于许多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国内民营企业来说,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高成长企业当然对资金有高的要求,当企业已无法找到间接融资时,负债率达到高水平,便需要进行股权融资,否则,便不得不减缓发展的速度,甚至最后丧失竞争优势。对于完成了原始积累又处于对资金有很高需求状态的民营企业来说,走进资本市场是继续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企业上市以后,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集资金,因此增加了公司的信贷融资能力。民营企业走进资本市场的市场选择有内地市场、香港地区市场、新加坡市场、美国市场以及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外市场。上市的形式有IPO(首发直接上市)、买卖上市(间接上市)两种形式。

(4)通过并购迅速做大作强。一个企业本身无论怎么样发展都是算术级数的增长,只有通过收购兼并,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才能取得几何级数的增长。我国的产业还处于重新洗牌的过程之中,国有企业将逐步退出绝大多数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可以预见,在不长时间内国内一般竞争性行业将通过竞争、并购经历一次重新洗牌,并购作为一种融资运作战略主要用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以高收益资产收购并控制低收益资产。优秀企业由于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同样的资产产生更高的收益率。这样,优秀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别的资产,不仅可取得经营规模的扩张,还通过资产重组、整合,改善公司的效益,取得资产的增值和更高的回报。二是以高市盈率的资产收购并控制低市盈率的资产。上市公司由于其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方面的优势而得到资本市场较高的价值评估。理性的资产经营者通过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并控制其他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可以使总体平均市盈率较低,为股价的进一步上涨创造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晓宇、张凯、王贺:《基于生命周期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与融资效率研究》,《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第12期。

(编辑 向玉章)

作者:沈建国

第三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对策研究

【摘 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国内外形势下的战略选择。本文讨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境,从依靠政府力量,利用多种渠道等方面作出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困境;融资对策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国际金融危机加深了我们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强化了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巨大,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搶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契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选择。

1.完善我国产业结构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我们依靠制度增长和要素增长,在对外贸易、外汇储备、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众人举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由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由此累计的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也越来越多,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遇到了障碍,整个经济水平的提升受到了制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和传统工业的保护有所加强,制造业的竞争重新成为各个国竞争的角力点,我们赖以依托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地位正逐步丧失。因此,在外贸贸易争端压力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日益加剧的背景条件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产业机构升级是可行的出路,而最有效的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蒸汽机的产生催生了机器制造业,使社会生产方式从手工时代进入到机器大生产时代;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产生创造了电力与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使工业文明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电子革命催生了电子产业,并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使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到电子时代;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网络革命,又引领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所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主动把握时机,选择对本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努力推进本国新一轮产业升级。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困境分析

1.中小企业资金断链的影响。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陈清泰所言:“中小企业不强壮,发展新兴产业只能是一场虚火。”一般说来,大型企业具有资金和行业技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并购,不断为自身发展注入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和技术先进性的显著特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依赖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行业的领头作用。但是,新兴产业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困境,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比例极低,仅占全部中小企业的10%左右,约1/3的中小企业需要从非正规渠道进行融资;约50%以上的中小企业无法依靠外部融资解决资金问题。2008年,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额仅占其贷款总额的0.8%。中小企业资金的断链直接影响到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环节,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过程的阻碍,这也是新兴产业培育所面对的融资困境。

2.金融机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不对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市场上,除了企业、政府两大融资来源外,还有金融机构这一不容忽视的资金来源。金融机构作为科技金融体系的主要供给方,其核心利益为在融资体系中实现资本增值,取得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这是金融机构参与科技金融市场的主要动力。作为借贷双方的企业与金融机构,是融资市场的核心,融资市场能否繁荣关键在于企业与金融机构能否实现各自的目标,达成双赢,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从金融机构方面来说能否获得与承担风险相适应的收益,相对企业方面来说能否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是关键,当企业的风险过高而金融机构的收益过低时融资将会面临困境。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中小企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企业存活下来的概率极低。学者们认为,这些数字在我国将会更低。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高达11.6%,同期企业平均不良贷款率则仅为2%。可见中小企业风险之高。金融机构需要对风险进行定价,以实现供需平衡,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对利率和收费限制较严格,在无法实行市场化利率的情况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很难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对等,从而出现供不应求的矛盾,造成了金融资产的无法最优化配置。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对策

1.依靠政府政策强大融资力量。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配套的机制还不甚完善,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机制,因其较强的产业引领力,产业聚集力,产业低碳力,产业创新力等,对适应其发展的机制要求更高更严格,应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科学分析,系统研究发展过程中相关机制存在的问题。在不断改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适应机制基础上,依靠政府政策融资,发展壮大其融资力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融资渠道。各级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新能源等出成果造福社会,加大力量为其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各种政策性银行,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各级政府投资或控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政府有关部门投资控制的风险投资公司,这类机构主要支持各地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发展快的中小型企业,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往往不太了解政府的扶持政策,忽视了对政策性融资资金的运用,要详细了解如政策性融资的种类包括:政策性贷款、政策性担保、无偿补助、财政贴息、专项扶持基金、政策性投资等,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设立的基金,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等,借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包括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城建开发公司等多种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运作模式是通过划拨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现金流和资本资产可以打到融资标准的公司,重点将融入的资金用来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市政建设等,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总之,从企业角度来说,应该深入理解中央和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基金,要抓住政府政策融资这个机遇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不断拓宽和多样化,多种创新性的融资渠道区别与传统融资渠道被加以利用,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首先,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高风险等特点,股市融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融资手段。一般來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面对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要高于大型企业,股市融资具有不用偿还本金的特点,这样以来便不会加重融资企业的债务负担,非常符合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筹集资金的需要,目前,我们借鉴国外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经验让高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来筹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资金是极佳的融资方式。

其次,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分类采取适合的融资方式。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为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几大领域。不同领域的新兴产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说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高技术的特点,生物医药产业的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和政府资金支持为主,因其研发周期耗时长和新技术产业化过程复杂导致融资的困难,随着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其本身潜在的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该行业可以利用巨大投资价值这一理念筹集风险投资资金,此外,产权交易在医药产业资产整合的背景下也日渐程为主要的融资渠道。生物医药产业应发挥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综合利用已有融资渠道之外的多种融资渠道。不同的产业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有着各自的资金需求特点和融资偏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应充分考虑到不同融资手段的成本和风险选择适合该领域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

最后,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由中央财政出资或外汇储备出资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并引导社会资本采用标准的市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运作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投入方向。在加大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引进和组建风投公司、创投公司、担保公司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适合的融资渠道主要有股权融资、政策性融资、创新性的债券融资以及多种融资方式之间的组合,其中的股权融资又主要包括公开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创投及私募股权基金和产权交易等主要方式,采用适合的融资方式大力引进天使基金、创业投资资金、私募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到国内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海外上市。

参 考 文 献

[1]袁中华,刘小差.后危机时代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新金融.2010(5)

[2]陈柳钦.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智库版).2010(11)

[3]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N].科技日报.2009(11)

[4]杨硕.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与融资体系研究[D].2008(12)

[5]张丽,孙长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0(2)

[6]徐仕强.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0(6)

[7]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2)

作者:王琼

上一篇:资格制度论文范文下一篇:融资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