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企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林业企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如何倡导绿色环保型的文化.形成开放与合作的思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强烈的团体意识、竞争意识。从而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加快林业企业的发展步伐。

第一篇:林业企业论文范文

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差异分析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依据。它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划分,如管理对象、管理职能、经营方式、经营行业等,按不同形式划分的企业财务管理有诸多共同点,但也存在许多差异。本文仅就按经营行业形式划分的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指生产经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林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差异进行探讨,并着重探讨分析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

一、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经营资产并购的或有事项风险不同

工业企业的经营资产一般不涉及生物资产,即使有涉及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产权也非常明晰,虽然在经营资产并购过程中要求具备很强的行业技术和财务管理等专业水平,但一般不存在或易于避免经营资产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或有事项风险。

林业企业的经营资产涉及生物资产,由于林业行业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对于连绵不断的山场划分带有强烈的人为操作性,虽说林业主管部门采用了许多林业管理技术,尽可能做到合理划分林班,其中难免受制图比例、行政区划、地理状况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山场的小班基本情况一览表、山场地形图等往往难以一一对应,这就给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或有事项风险。它不仅需要林业技术和财务管理等专业人员协同工作,在经营资产的并购前进行精细的外业调查、测算和认真的内业校对、分析,还需要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密切配合,理清完整的内勤和外业等明细资料,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并购交易前对内勤和外业等明细资料、相关的并购合同及山场进行实地复核确认,这样才有可能控制和避免因“纸上谈兵”或“指东划西”等现象带来的或有事项风险。即便如此,因为我国的林权改革之路尚属探索阶段,仍有可能存在如自留山划分、插花山归属、林地范围内夹带经济林或竹林等其它的经营林种、并购经营资产的当地村民代表确认山场林权转让手续的真实性等产权争议,林业企业经营资产并购的或有事项风险仍然客观存在。林业企业的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应从经营资产并购的源头防范和控制相关风险,对于并购后发现已经存在的相关产权纠纷,要认真学习并深入了解、掌握林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把握有利时机,及时协调解决,努力争取把经营资产并购的或有事项风险降到最低。

二、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产品生产的量化与预算管理不同

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一般都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操作性强,精细化程度相对较高,作为财务预算管理起点的生产预算管理的可控程度及准确率也同样很高,产品生产的量化和预算管理都可以做到比较准确。林业企业产品生产(即木材生产)的设计程序却非常特殊,虽然整体流程具有其科学合理性,但是目前组织木材生产必须先取得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其中重点依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技术规定审查林分的起源、年龄、树种及经营方式等是否符合审批条件,并分解下达采伐指标,也就是受到采伐指标的限制。然后再由林业主管部门下属的设计中心(有些地方允许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规定负责对采伐山场进行伐区设计,由于目前的林业金费采取源头征收方式,林业金费与伐区设计量直接挂钩,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林业企业的生产自主性受到极大限制,与工业企业的真正自主生产经营存在天壤之别,产品生产的量化管理变成不可控,预算管理的准确度也就大大下降。林业企业的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应精心钻研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专业判断与预算能力,努力争取在将来的林改中能影响并提高伐区设计的准确性,提高产品生产的量化和预算管理,降低林业经营风险。

三、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应收款项的管理与控制不同

工业企业一般是发展相对成熟的行业,有较为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经济规模和经营方式多种多样,随之而形成应收款项的原因和风险虽然各不一样,但一般都有一个量化积累过程。林业企业所处的市场化程度相对不高,个体私营业主和民营资本所占的比重大,数量分散且形式多样,与其签订的销售合同履约和保障力都相对较低,而每份合同的金额又比较大,应收款项的风险也就加大。现在普遍推行的“包产包销”方式,由同一个承包方负责木材的生产与销售,因大多数个体私营业主的资金实力不够强大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劳务工资一般按生产进度预支和结算,而销售款项却在理论和事实上都比较滞后,绝大多数承包方不能在合同签订时立即交清高额的木材包销款项。由于受行业的市场化竞争程度的影响,林业企业的预付款项也比较多,特别是经营木材或木片加工、贸易和采取“包产包销”方式经营的林业企业尤其突出。

林业企业应强化财务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和资金支付审批制度等内控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跟踪承包方的生产与销售情况,加强伐区的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林业生产标准,严防抚育间伐山场的违规采伐现象,控制抚育间伐木材的无证流失,严格规范木片发货审批程序,严格控制预付款项,密切关注“包产包销”木材的无证发运情况,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有关的木材调运码单、检尺码单、检疫码单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及时监管和控制应收款项,从源头控制应收款项的风险。一般情况下,采取“包产包销” 经营方式的林业企业,只有在做到合同签订之后收到大部分(一般为包销合同总价款的50%以上)的货款保证金,余款可以视具体情况按照销售进度(一般在销量达到包销合同总数量的30%-50%时必须全部结清包销款项)结算,这样才能较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应收款项的风险。

四、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不可预见费用的预算与管理不同

工业企业一般不存在不可预见费用,即使存在部分意外开支也大都可以划归为或有事项费用,事前有较可靠的证据或经验供预见、分析和判断,虽然存在无法在事前估计结果和估算费用的现象,但是发生的概率较低,且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预算和管理也就相对简单。

林业企业普遍存在不可预见费用,且在事前无法作出任何可靠的预见和判断,无法估算不可预见费用的金额,即使借助历史经验推算,准确率也非常低,基本上无参考价值。林业企业不可预见费用的主要构成包括:“三防损失”(即:森林资源的病虫害防护损失、森林资源的火灾防护损失、森林资源的盗砍滥伐防护损失)、木材生产的过路过田补偿费等。这些费用受农业生产、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社会环境、经济水平、法制规范等诸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它不仅需要林业企业的高度重视与防范,还依赖于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密切配合,加强社会的法制治理,才有可能降低甚至于避免相关的损失。林业企业应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队伍,加大和充实森林资源的管护力量,强化森林资源的管护宣传力度,增强林区的巡查监管,争取当地林业执法部门的支持,建立联防协管机制,严厉打击森林违法犯罪分子,努力降低“三防损失”,降低林业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工业企业与林业企业资产经营与管理的方式不同

工业企业一般都是直接通过对主要资产的经营,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创造利润。经营资产的运转周期相对较短,对资产的保管、摊销、盘点等管理工作都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都是在企业内部或可以控制的企业外部区域进行。

林业企业的生物资产是具有生命的劳动对象,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了它的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它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都随其自身生长的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是一次性消耗并终止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它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林业企业需要对这些主要的资产(指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长期的培育,运转周期长达几十年,且在经过培育、郁闭成林和采伐等阶段后可以直接形成产品,对资产的保管和盘点等管理工作都是在没有围墙的“露天仓库”(即企业不可完全控制的外部区域)进行,资产管理的难度远远大于工业企业。首先,林业企业在资产的量化管理上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林业企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用面积或蓄积量单位计量,精确度都不高,且经营资产价值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业三防工作”的防护效果,所以在资产的保管和盘点管理工作上受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较大,计量的准确性也就大打折扣。其次,林业企业目前在对资产的保管和盘点等管理工作过程中所能采用的科学可行的技术操作方法不多,甚至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专业人员的经验判断,这就进一步给林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风险。林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严格完善实物资产的监督和控制程序,提高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效力,严防资产的非经营性损失。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 杜 昌)

作者:吴洁彬

第二篇:浅论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林业企业文化建设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如何倡导绿色环保型的文化.形成开放与合作的思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强烈的团体意识、竞争意识。从而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加快林业企业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现代林业建设;林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1 林业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原因

随着木材市场的开放,进口木材的增多,加上市场进入疲软状态,使得林业企业陷入了一个经营的困难期,尤其是那些规模小、独立性强的中小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加上产品雷同现象十分普遍.而且这些产品多属中低档产品,科技含量低。林业企业走入困境。现代林业建设以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只有进行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建设才能促进现代林业建设的进行。另外环境恶化境污染、生态被破坏、沙尘暴肆虐对我们来说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面对每年相当于一个福建省面积被风沙吞噬的现状。林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们把目光聚焦在林业身上,此时。林业企业更加举步维艰。生态危机给林业企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林业企业要积极努力,从文化建设的高度上着手推动企业发展,以发展带动企业走出困境。

2 目前林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林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且在近两三年内没有对企业文化进行持续、深入、有效地传播和推广,具体措施不足。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也认识不足,企业员工的企业价值观尚未形成统一,企业文化观念也没有深入员工心中,不能自觉规范员工自身的行为,不能使其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2.2 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及其创业集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形成的经营理念,然后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林业企业如果只注重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就是没有意义的.也是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对林业企业形成推动力,对林业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3 缺乏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现在的林业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很多带有雷同性,没有突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没有生命力。现代企业文化是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要基于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自己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

2.4 缺少开拓和创新的思维

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即已建立起企业文化就不能轻易更改,以免影响企业的稳定。然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与时俱进,变革创新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文化中的某些思想观念已不再适应当前或未来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摒弃、改造或创新。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可能走向衰落或灭亡。我国林业企业曾经认为林业“资源丰富,取之不尽”,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理念,面对今天资源匮乏的不利形势,如不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塑造新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实现在新世纪的腾飞发展。

3 对于构建基于现代林业建设的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3.1 树立和谐与统一的理念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一直以粗放的外延发展为特征,通过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大量森林遭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林产品品种少,质量差,档次低,含金量低,有效需求不足。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林业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经营观念,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逐步建立起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造、采、运加工一条龙,林、工、商一体化,技、工、贸,内外型相结合的林业新体制。知识经济时代是社会全面知识化的时代,是重视学习、重视创新的时代。因此在林业企业管理巾要树立和谐统一的观念,寻求个人、组织、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追求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3.2 倡导绿色环保型的文化

林业企业文化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应表现为一种绿色文化、环保文化、回归自然的文化,是人性的复归。先人早就懂得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认为种树可以致富。造林就是造福。而如今,许多地方已青山不在.绿水断流。保护森林,保护水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林业氽业更应适应这一时代趋势生产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环保型绿色产品,依靠绿色文化这张牌,使林业企业走出低谷,走出困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3 形成开放与合作的思维

改革开放已进行了30年,现代林业建设正在全国展开,林业企业应以开放合作的姿态走出国门,学习国外林业企业丰富的管理经营经验和理念,加强科技交流,人员往来,这不只是技术学习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环保意识的灌输。只有这种环保意识在员工脑海巾留下深深的烙印,林业员工们才会想尽办法,努力降低林业原材料的消耗,增加产出。使有限的森林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林业企业要从过去主要依赖国内资源,逐渐发展成为依赖国内和国际两种文化资源,做到天下财富,为我所用;天下人才,为我从善。凡是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付诸于实践的文化企业,才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树锋.关于现代林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

[2]周灯君.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巾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6,(2).

[3]梁继英.深化企业文化创新,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新疆林业,2008,(5).

[4]建华.与时俱进,建立林业企业文化[J]新疆林业,2002,(4).

[5]周家才.浅谈企业文化的事体性、特殊性和层次性[J].中国林业企业,2003,(5).

作者:李明

第三篇:林业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探究

[摘 要] 随着林业企业政策性停伐,如何在结构性调整、观念的转变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立足发展,必须要有先知先觉的意识。文章认为,通过提前预警,及时预测并提前做好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及所带来的损失,才能保证林业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财务运营过程进行监控和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5.104

1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目前林业企业的经营环境愈来愈复杂多变,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属于事后控制,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反应。而通过财务预警系统提供信息给监控部门,在财务危机尚未爆发前传递危机信号给经营者,适时、准确地对企业财务失败进行预测分析,是市场竞争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林业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

1.1 建立林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财务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近两年导致企业“灰犀牛”现象的原因多数由于对企业的风险视而不见,这说明企业的调控手段还不完善,未建立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动态监测及预警机制,从而造成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甚至资不抵债而面临破产。风险客观存在,但通过信息量化,提前预警、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可有效督促管理层采取措施应对危机,不断提高资本结构的优化升级。而财务预警体系是通过对林业日常财务活动情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利用多个财务数据比率进行汇总,并从财务角度预测危机,发现风险,控制问题进一步扩大,降低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因此,为使林业企业更好地适应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预警体系是企业最佳选择。

1.2 建立林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林业投资现状的必然选择

林业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和设备依赖程度低,资本运营效率低,多数林业企业难以挖掘资本的杠杆效应。2008年投资带动经济发展的政策给林业企业带来了加大投资力度的时机,林业企业在机场设施和产业发展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关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负效应带来风险的必要性凸显。在企业运营中,必须充分考虑经营杠杆的双面性,仅追求经营杠杆利益的结果则会遭受经营杠杆风险的打击。因此,融资的管理决策需要财务预警系统的风险评估,当实现财务杠杆正效应时,实行举债经营,但当出现财务杠杆负效应时,需通过风险提示,解决融资渠道。

通过财务预警分析资金利润率水平,通过稳健的投资组合,尽可能快速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

1.3 建立林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货币资金管理的必然选择

林业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保障是经营稳定、有足够的现金流。但由于林区供热、水电、排污、交通等基础设施及企业办社会公益事业等欠账非常多,虽然账务账面看起来资产结构、产权比率、债权比率还好,但实际上长期积累下来的往来款项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无法处理的呆死账等。这部分损失和因此而产生的机会成本损失都要由林业企业自己背负。在“权责发生制”会计确认原则下,只看到财务报表的利润数字,其隐含的损失和所造成的利润虚增未被关注,造成风险被忽略。林业企业发生财务困境有多方面的原因,通常它的形成是一个“量”到“质”的转变过程,林业财务管理者需提前做好财务危机的规避或延缓财务危机的发生。

1.4 建立林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加强资产管理的必然选择

这里的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和存货资产,资产跌价损失。固定资产因计提折旧,所造成的跌价损失基本都是宏观层面的损失,如政策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等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还有存货资产,尤其是林产工业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存货资产基本都是不易久存的木材,因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造成无转让价值形成的潜亏或无严格的赊销与催收政策,往来款项控制不力,造成呆死账而陷入财务困境。如存货控制不力会造成周转失灵,不重视对非现金资产的管理,库存造成严重浪费。而通过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提醒管理者适时有效地防范、解决问题。

1.5 建立林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优化资本结构的必然选择

通过动态的监控,了解经营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判断负债承受能力,债务资本运用不当可能使其潜在的财务危机随时爆发。根据资产负债表可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第二,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面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第三,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否则将导致企业破产。

2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环境分析

2.1 有效的内控环境是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前提条件

财务预警系统是对原始信息整理、分析基础上的再加工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对原始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的要求同时提高,对内控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林业企业已具备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条件,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质量安全、可靠,可通过分析发生非正常波动原因,自觉完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2.2 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是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前提条件

目前林业财务管理体系已建立了财务预算管理,可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加强对资金管理及控制資金的流向、确定目标的实现,使林业企业管理层能够快速根据预警信息捕捉到风险的蛛丝马迹,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多个财务指标,对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预先提醒,评估损失,依次对风险等级排序,挖掘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风险因素,督促管理部门提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数据,保证转型期的林业资产安全。

3 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3.1 选择模型

构建财务预警系统,首先在分析系统的环境、目标、结构、功能与整个监测和预警系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和选择,构建指标体系。目前,林业企业的财务体系比较复杂,一个指标难以体现,因此,为达到判别效果,需要凭经验在众多的变量、样本、方法及模型中找出最佳组合。可考虑选择多元判定模型,通过多个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数值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

3.2 指标设计

预警指标是基于对财务分析所使用的财务指标建立的,是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的系统指标。

这些指标的设计和筛选首先应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结构、偿债、盈利、运营、发展等方面。其次要考虑可操作和综合全面性,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取舍。通过整理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企业经营环境、行业因素等相关的信息,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3.3 结果检验

一个是准确性检验,另外还要做预测性检验。要对回归模型进行准确性检验,通过抽取数据整理分析,代入模型判断检验,然后考察准确性要求,判断预测的准确度。进行预测性检验的目的是检验预警模型能够提前多久预测财务危机的发生。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虽然大多数预警模型所提供信息只是一种表象,选取的财务变量有其片面性、滞后性和多重共线性特点,但财务预警系统仍然能够结合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客观的综合判断能力来评估潜在风险,利用财务量化指标进行预警。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大部分财务风险的形成与企业财务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有关。因此只有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最终防范并化解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杰.林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J].林业经济,2013(1):123-125.

[2] 裴斐.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5(13).

作者:金德哲

上一篇:风险控制论文范文下一篇:关爱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