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和开展一度遭遇了较多的困难。本文就从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角度出发,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展开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

第一篇: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

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践

摘 要: 本文通过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理论分析和运用释例,对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中任务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思想政治课 任务引领教学模式 任务评价方式

在以往的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运用探索过程中发现,如果教学任务设计是合理运用这一模式的前提,那么任务评价方式则是达成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制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的评价方式才有实现任务的可能性。以下即从运用任务引领模式的环境分析出发,探讨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运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标准的问题。

1.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任务引领模式的环境分析

现阶段高职学生的特质为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运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提供了的客观依据。通过持续的观察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和相同专业学生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方面是生源学业水平和个性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是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及对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普遍趋于增强。从理论上说,学生的差异性更能突出采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中评价方式的优越特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逐步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中任务评价标准的意义分析

在运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的实践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既要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升理论水平过程中的变化发展,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又要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运用中学生任务的设计更容易多样化,评价方式却往往容易程式化,造成评价标准模糊和操作困难,或以简单粗放的过于笼统的方式评价任务,形成虎头蛇尾的不平衡状态。因此,确立合理的趋向可操作性任务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便成为更好地运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3.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任务评价指标及标准的运用分析

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评价阶段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目的和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设置和评价结果反馈。考虑到实际运用中学生对评价的感受,借鉴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之一的教师需要制定出每一个任务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并在给学生布置任务的同时即告之所提取的评价的具体指标和标准,使之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以避免学生总体学习方向的误差。任务评价的另一个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评价时一般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活动小组互相评价为主。教师需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评价对象。由于对任务完成的评价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学生也能够从中体验和明确评价本身是一种导向和参考标准,而不是严苛的考核,它仅仅是完成任务的技术指引而不是唯一标准。

4.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评价指标及标准的运用释例

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为例,阐释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评价指标及标准如何指引和评价学生任务的具体方法,即通过一个任务设计方案和对应的评价方案,以表格的直观形式明确了任务内容和评价标准。

在任务开始前向学生提供一个任务表,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全国和所在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信息、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主要表现列举和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主客观原因列举。需要注意的是:(1)教师引领学生提取来自官方网站或民间有影响力的调查机构的最新数据;(2)以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或高职生就业情况调查表为替代;(3)所选就业人数和年份数据是动态的,体现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全国和所在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趋势;(4)本级学生毕业年的数据可由入学人数推导得出;(5)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两项内容,也可以专业和学校类别替代地区范围的选择;(6)提示学生做就业环境背景分析,分析和思考多种影响就业的主客观因素。

与此同时向学生提供一个评价表:《任务评价标准及指标列表》(见下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关数据的提取、筛选和填写。这样,从前端的任务要求中学生已明确任务的内容,即通过查找资料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并参与课堂展示与辩论;从与任务同时展示的评价指标及标准表中学生即已明确任务的评价标准,从而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及时调整个人或小组完成任务的方向和方法,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

任务评价标准及指标列表

5.结语

目前将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思政课教学中仍然属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对学生学习任务的评价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研究,包括评价的标准和指标有待细化和量化。由于本课程毕竟不同于工学类或信息类学科,评价的指标值体现的是一种引领方式,是一种过程评价,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把握。在教学实践中,评价标准和指标值还需要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亚玲.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现状及特点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3(01).

[2]侯建军,卢海娣.北京大学引领式网络教学的实践.继续教育,2012(08).

[3]李孟君.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的构建与运用.成才之路,2011(23).

作者:张燕云

第二篇:任务驱动引领下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和开展一度遭遇了较多的困难。本文就从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角度出发,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展开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农村

信息技术在义务教育阶段地位堪忧,尤以农村为重,信息技术课时少、设备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做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成了每一位信息教师关注的教育问题。

一、任务驱动,构建强烈的问题动机

构建主义理论下的任务驱动教学主张以“提出任务、解决任务、提出新任务”的方式完成既有的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紧紧围绕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心理下,可以主动的、自主的、合作的投入到任务活动中去,学生完成了某项驱动任务,也就完成了相关的知识学习。任务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既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住了由表及里的学习顺序,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有关内容时,结合之前的教学情况,笔者认识到农村学生在图片调整中会出现更多问题,即便教师一再强调,这些问题仍会多次出现。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有关的学习内容放到几张不同图片中,有的图片过大或过小、有的、颠倒、有的颜色偏亮或偏暗、也有的透明度不够。教师可以先行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发现这些图片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中选择自己会处理的部分自行处理,这样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接受较大难度的任务挑战,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可以选择诸如放大或缩小、图片颠倒到等操作简单的任务。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在难点之处借助教材助其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全体学生均可以在课堂上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任务。

二、问题先导,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身为一名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并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应该挖掘学生内在的需求,即学生想要的是什么。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在他们的内心隐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能量,那就是探究的本能,而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本末倒置,将知识教学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真正需求。借助问题先导,通过设疑和解疑,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比如在初学算法时,学生普遍认为算法枯燥无味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加之农村学生在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任何与算法相关的信息,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算法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先导的教学模式,从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对接下来所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在讨论和探究中共同解决问题,以此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入如下问题情境:“商人带着一只狼、一只羊和一袋青菜要过河,每次只能带一样,在商人不在情况下,狼吃羊,羊吃菜,商人该如何做才能将他们全都带到河对岸呢?”情境下衍生出来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种强烈的问题氛围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均得以不同程度的发散和成长。

三、游戏竞赛,在竞技中快速的发展

在初中信息课堂上,教师最怕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上网、玩游戏、看小说,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常常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其中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有所不足,在自制力上方面问题更是严重凸显,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师会提出各种各样严厉的禁止事项,但是这种过于严厉的制止却让学生变得缩头缩脑,不仅没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信息技术课成为了学习的负担。事实上,教师完全可以转换思路,充分利用初中生热爱竞争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各类游戏竞赛类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实现沉浸式学习,也以此较好的维持课堂纪律。

比如,在“文件夾的路径”一课教学中,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会按部就班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从一个看似与学生毫无关系的文件堆中找到一个更是毫无用处的文件,这样的教学方法最终一定是低效的。教师可以将文件名稍作整理,将文件路径涉及到的文件名依次改为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县、××镇、××村,然后将找文件这样一个学习活动变为“回家”游戏,学生按照上述要求寻找回家的路,最终看谁先回到家,这样的游戏带有一定的竞技性,符合初中生的性格心理,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有关学习的无趣,相反,学生的兴趣心理和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正是在激烈的竞争游戏中,学生才能得以高效的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

四、个别辅导,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信息技术在多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也会有部分学生会对信息技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个别辅导式教学模式,即将爱好信息技术的学生组成一个兴趣学习小组,在既有学习任务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结合兴趣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高对这些学生的学习要求,并适当为其拓展知识内容,令其学习兴趣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当然,除了教师对兴趣小组学生的个别辅导,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帮扶式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小组成员可以在课余时间互相讨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共同努力和探究中促进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有效发展。

比如在学习了“程序设计”有关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兴趣小组学习实际学习情况,适当为其拓展与程序设计有关的学习内容,亲自引导和鼓励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并打破农村学生信息闭塞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各类有关比赛的信息,鼓励他们参与市级中小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奥林匹克信息学联赛等,使其特长拥有一个发展的平台。

总之,农村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抓紧改革,果断创新,在不断探索中教好这门课,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促使其信息技术素养得以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卫海凤,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如何做到有效教学[J],读写算,2021,(10)

[2]朱春宇,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21,(01)

作者:娄国栋

第三篇: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制冷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围绕任务展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其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该教学摸式,从课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到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运作,都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所以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高职制冷空调技术专业《小型制冷装置实训》课程为例,对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小型制冷装置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任务引领;制冷实训;教学;探索

制冷与空调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技术,随着制冷和空调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制冷与空调技术理论和实际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来服务于工业生产、建筑环境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要速度、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对现代高职教育培养要求,改革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倡导任务引领型的课改工作已迫在眉睫。

制冷空调专业理论教学中的制冷设备的原理、基础知识、系统部件的故障判断与维护方法等内容专业性很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学习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型制冷装置实训》课程是本专业实习课程,是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为使学生全员掌握教学内容,在本课程中应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方法,通过一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学到一些知识、技能,获得实际的工作能力。使学生对实训内容理解深刻、接受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任务引领型教学

任务引领型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蕴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学习任务引领其学习活动,以完成任务为内驱力,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建构知识意义,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任务引领型课程的主要特征

1、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训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2、以岗位技能为导向。就是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其设计原点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材。要针对生源总体状况制定新的教学对策,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动态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对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以多元智能的理论为指导,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使他们都能成才。

4、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要体现本地区的经济特点,兼顾先进性、典型性和通用性,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产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三、任务引领型课程的设计

1、以学生为主体

任务引领型教学设计的活动应以培養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选材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专业方向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

2、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小型制冷装置实训课程以"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要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注重职业情境中的实践智慧的培养,开发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以实训课中"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与检测操作"为例,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对空调器的安装和检测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在设备的安装与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四、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制冷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分体式空调器安装、制冷剂调节的实训课教学中,我使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该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以了解和掌握了分体式空调器的结构和部件的工作原理基础上,通过对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及调节制冷剂的实际操作,使其对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与调节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了使每名参加实训的学生都能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我拟用任务引领教学方法。设计一个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与调节实际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学习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制冷剂调试的实际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从而掌握对小型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操作、管理维护的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打好基础。

实施任务引领型教学的具体操作:

1、提出任务

制冷实训课在制定任务时,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分为阶段性的任务和综合性的任务。例如:在"制冷设备维修技术"的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一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制订了一个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及制冷剂调节。

为使学生理解任务,教师先对任务进行详细的任务描述,使学生明确工作目标,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任务进行展示,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任务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新知识。

2.分析任务。

在这个阶段中,要引导学生将任务一步一步地进行分解,将分体式空调器的安装、制冷剂调节的大任务分解成以下多个小任务:

(1)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组安装;

(2)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组安装;

(3)机组管道连接、排除空气和检漏;

(4)机组电路连接;

(5)机组通电试运行;

(6)机组检测和调试。

引导学生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其目的是将复杂的大问题变成容易解决的小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3.制定计划。

在对任务进行分析之后,师生共同探究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利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6人,各组要推选出一个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由组长组织大家进行任务书的学习和进行组内分工,制定实施计划。

4.任务实施。

各小组将计划在班里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细化计划的实施步骤,确认无误后,开始实施。在学生按照计划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认真巡视各小组的活动过程,指导各小组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过程,使各组的学习过程井然有序按计划完成。

5.提醒注意。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普遍没有注意到,但属于本任务的知识点的问题,予以提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制冷剂气体接管的弯曲要领;排水管的安装要求;捡漏和试运转的操作程序;正常制冷(或制热)时各参数的范围;补充制冷剂要领等。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质疑、探索、讨论、求解,这样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更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强化了对知识整合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独立创新思维的能力。

6.总结点评。

在完成上述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师生互动对工作任务进行总结,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这些技能知识后,能否把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这一步骤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

点评时,让各小组将完成的成果,展示交流,即交流学习成果或学习问题。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竞争的氛围。采用师生互动对各小组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体会合作学习方式的好处,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课后体会与思考

1、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项目,在实习现场进行教学,将学、训、考合成为一体,使技能操作与专业理论相对应,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任务引领、现场教学、做学一体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它是一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和创新的精神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2、课后反思包括教师反思和学生反思两部分。教师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的提高。教师反思的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的把握、教材处理、问題设计与处理、活动方式及程序设计、反思与拓展设计、诊断方式及内容设计、教学策略与机智、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组织,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不足,提出对本节课程的改进设想等;学生反思有利于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查找差距,提升感悟。学生反思的内容可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过程的体验、诊断评价的反馈等方面进行设计。

总之,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实训课程中的运用,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带来了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气氛热烈,老师的授课会受到学生们发自真心的欢迎,课堂秩序良好,而且学习兴致高昂。布置工作任务时,老师在讲台上娓娓道来,学生们坐在课堂内倾心专注,课堂里鸦雀无声,而当师生互动讨论问题时又会雀声四起,师生之间教与学互动亲切自然,教学效果良好。应用任务引领教学法虽然可以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着很大作用,但如何使其更完美,还有待于我们每名教学工作者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职业技术教育》2005.31期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

2.韩国春,邓泽民《职业教育实训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08

作者:齐长庆

上一篇:小学生学习指导论文下一篇:本科药学专业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