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2022-10-21

1 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问题

原始人与现代人、西方人与东方人都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 这就是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尤其近些年来, “文化差异”、“文化摩擦”、“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异文化交流”等等词语频频出现使我们外语教学者深深的感受到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近来对教材、教法的批判研究显示, 外语教育并没有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外语教学的内容常常体现为整齐划一性的表述。我们知道, 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看法很容易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但是通过铅字和图片形成的书本印象, 则因其是在全社会层面的整体把握而总是体现为某种固定模式。这种整齐划一性的表述很容易产生对异文化偏见、不能应对复杂现象和实际交际过程的各种变化等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的对“文化”的表述和理解多数都停留在集团类型化的层面上。

其次,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的价值观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实际上我们正是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的。所以,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带有自身的价值观取向 (不可能存在绝对中立的认识) , 我们的认知结果也就无法逃脱被贴上自身“价值观”标签的宿命, 这是进一步形成偏见的主要原因。同时, 受这种现象影响的思维方式也会使我们只知道认识社会的共性文化, 无视其中一个个具体的个性特征。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实际的交际活动与社会整体的“集团文化”和独立个体的“个体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外语教学中文化的教授方式

在当前的外语教育中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问题存在两种对立的看法, 一种是将语言和文化视为固定不变的内容, 以把它们作为互相独立的知识进行教授为教学目标;另一种是将二者视为流动变化的内容以学习者对它们的认知和记述描写为目的。前者认为语言和文化都独立于学习者之外, 所以可以作为独立性的知识、信息提取出来, 教育就是教师将提取物传递给学习者的活动;后者认为语言和文化都内在于学习者, 知识、信息不可能被提取出来, 所以教师的任务不是将它们提取后传递给学习者, 而是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和文化的认知能力。这里我们将后者称为语言和文化的“整合观”。前者的看法虽然也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作为语言学习的目的, 但在文化学习中, 却又把文化作为独立的知识和信息提取出来, 再基于提取结果开展教学。这样一来, 虽然学习者也思考, 但其内容却往往只是局限于非常常识性的集团类型化文化的认知。而后者则不再将语言和文化作为某种可一般化的实体, 而是将目标语言和目标文化被观察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立场认知时产生的认识作为一个个的个体语言和个体文化考虑, 并藉此开展教学。

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 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 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由此, 我们在外语教育中提倡语言和文化的“整合观”, 它与上文提到的专项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对学习者认识的一种记述, 即将文化作为流动变化的东西来考虑, 并不追求其固定实体, 而是以将学习者的自身认知向他人的记述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它并不探究固定文化之所在, 而是探究学习者自身认知的方法及其解释和说明。当学习者与具体对象接触时, 因为有关“社会”的信息全都是解释“社会集团”的物质、行为、精神等的“文化学”知识, 所以很难得到有效帮助。基于此, 我们第一次不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文化”考虑, 而是从“交际场景中对他人的认识”角度来考虑。所以, 在外语教学中, 我们将“文化认知”的主体设定为学习者自身, 针对“学习者如何认知‘交际场景中的他人’”和“这种认知又是如何表述的”等问题展开研究。这样, 教育范式便由将语言和文化以某种形式抽象化、固定化后划一的传授给学习者转变为帮助学习者从自身的观点出发能动地去发现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文化。这样做更有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和展望

首先,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必须了解两国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广博的知识, 要随时注意流行的流行语、外来语等, 不断了解各国社会文化变迁。教师不仅向学生提供文化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表达, 并设法帮助学生避免用中国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国外文化, 使学生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教师, 必须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 还要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引导学生不但应当具有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修养, 而且还应具有两国的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一定学识, 以防汉语对外语交际的干扰。

其次注意实用性, 即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日常交际的需要。要与日常所需密切相关, 与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 只有这样学习动机就会变成强大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学习效率则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 结合学习者的思考和表现的外语教育范式才应该是今后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但是, 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并不是要抹杀教师的作用, 相反, 这实际上更加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 更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不仅要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承担这一重任的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实践进行独立的研究。然后再根据研究成果展开新的实践, 如此形成由实践到研究再由研究回到实践的循环。

摘要: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并造成不同语言习惯, 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但是, 目前对于外语教育内容之一的文化问题一直局限在对社会集团划一的、类型化的介绍, 缺乏个体与个体之间面对面交际的现实性。而且, 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并非如此前的很多尝试那样是可以作为独立于语言的专项能力进行教授的。因此, 有必要重新审视实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并探讨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如何更有效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外语教育,外语教学,跨文化

参考文献

[1]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 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3] 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4] 王福实, 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上一篇: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基于组态王的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