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艺术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童真艺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随着电视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幼儿与成人的同质化倾向也日益严重。它综合体现在幼儿语言、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等各个方面。本文以此为中心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找准根源,并提出相应策略,有效发挥电视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电视之于幼儿的同质化效应。

第一篇:童真艺术论文范文

70年童真的回眸与凝望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儿童电影经历了成长期(1949-1966)、萧条期(1966-1976)、繁荣期(20世纪80、90年代)和蓬勃发展期(21世纪以来)。成长期的中国儿童电影呈现出了全新的人物形象、浓重的政治化色彩的艺术特征,在战争小英雄、神话、童话故事和校园题材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萧条期的中国儿童电影存在严重的政治化、概念化倾向,作品数量少,质量不高;繁荣期的中国儿童电影艺术特征表现为题材的多样化、思想的纵深化、人物的个性化,在校园生活、科学幻想等方面收获颇丰;蓬勃发展期的中国儿童题材多样繁荣,关注普通人物,电影理论向深层发展,但类型化趋势日益显现,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在校园、体育音乐等题材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儿童电影;成长期;萧条期;繁荣期;蓬勃发展期

关于“儿童电影”这个概念,目前评论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论述的“儿童电影”,大致采用了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的观点,即以儿童为主要角色、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故事片。在近百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的进程中,根据各个时期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时期(1922-1949)、成长期(1949-1966)、萧条期(1966-1976)、繁荣期(20世纪80、90年代)、蓬勃发展期(21世纪以来)。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概况。

一、成长期(“十七年”)

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整体风貌的改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儿童电影的创作者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和电影素材。另一方面,三大电影制片厂的成立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1949年4月成立的中央电影管理局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对新中国电影的相关问题做出了决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生产计划。这些因素,客观上为中国儿童电影的成长提供了沃土。但同时,新中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澤东思想为文艺路线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在艺术批评标准中强调了政治标准的重要性,新中国的电影创作表现出了明确政治目的性,因此电影作品不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儿童电影也不例外。

新中国的儿童电影表现出了如下的艺术特征:

一是全新的人物形象。解放前中国儿童电影中人物形象多是流浪儿、孤儿,比如《孤儿救祖记》(1923)、《迷途的羔羊》(1936)等,这和动荡时局造成的家破人亡、骨肉分离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社会秩序逐步稳定。中国儿童电影中的主角是在党的关怀下新一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儿童。《为孩子们祝福》(1954)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电影,影片对新中国的儿童崭新面貌的歌颂,为新中国儿童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浓重的政治化色彩。“十七年”的儿童电影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过分追求艺术为政治服务的标准,使得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在主题表现、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带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比如成长型主题的广泛运用,在这类电影中宣传政治观念、改造旧思想的目的非常明确。《罗小林的决心》(1955)中的少先队员罗小林常常因为看新鲜事忘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后来他在工人叔叔、同学和妈妈等人的帮助下,改掉了坏毛病,成为了一个按时作息的好学生。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同样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1949-1966年的十七年间,是中国儿童电影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共拍摄儿童电影40部,出现了《鸡毛信》《小兵张嘎》等一些影响至今的优秀影片。它们根据题材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战争小英雄电影。战争题材的电影有《红孩子》《鸡毛信》《小兵张嘎》等8部,影片中的小英雄形象,以自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革命理想和信念的忠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鸡毛信》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影片成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小英雄海娃的形象,他遇到鬼子时最初的害怕、继而的冷静、丢失鸡毛信时的惊慌等,让观众对置身在与敌斗争中的孩子承受的重负以及由这种重负带来的心理变化和成长感同身受。

二是童话、神话题材电影。该类影片共有6部,分别是《小白兔》《小梅的梦》《风筝》《马兰花》《宝葫芦的秘密》和《小铃铛》。《小白兔》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童话电影。《小梅的梦》《风筝》《宝葫芦的故事》《小铃铛》等则是借助“梦境”展开幻想,创造神奇的童话世界。

三是校园题材电影。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大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儿童,引导儿童克服缺点,成长为新时代的儿童。《祖国的花朵》(1955)是新中国第一部校园题材儿童故事片,影片讲述的是落后生杨永丽、江林,在志愿军叔叔和班主任冯老师的教导下、在全班同学的热心帮助下改正自身缺点,成为了少先队员。此后《罗小林的决心》《哥哥和妹妹》等都延续了相同的表现主题和先进帮后进的模式。

整体上来看,“十七年”儿童电影由于时代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的政治政策和文艺方针,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较多的政治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创作过度重视政治标准、刻意淡化感情、对人物的内心缺少深入挖掘等问题,但“十七年”儿童电影也在积极的探索中,比如对多种题材的开拓,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拍摄角度、镜头的尝试等,可惜的是这种原本应当继续下去的有益探索被接下来的十年“文革”打断了。

二、萧条期(“文革”十年)

其实,从1951年毛泽东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开始,“十七年”的电影发展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1965年,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和随之而来的批判运动,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许多知名电影人遭受迫害,被迫远离电影事业;电影制作、发行等相关部门被关停;“十七年”中国儿童电影在艺术上的有益探索被迫中断。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进入到了萧条期。

“文革”时期的中国儿童电影,呈现鲜明的政治化、概念化的艺术特征。“三突出”的艺术创作标准,加上简单苛刻的审查制度,使得电影创作人轻易不敢触碰现实题材,创作现实题材影片中要体现“两条路线天天讲”和“阶级斗争无处不在”的政治要求。以相对较好的《闪闪的红星》为例,影片筹拍阶段就被定性:“这是儿童片,但不是一般的儿童片,不能向《小兵张嘎》靠,也不要追求情节的惊险、紧张,不搞一般的儿童趣味,而要追求冬子的思想风貌和内心世界,要抒革命情、阶级情,塑造完整的、光辉的、没有缺点的儿童团形象。”[1]53因此,影片中二元对立的模式使得人物性格较为单一,缺乏对人物内心的挖掘,敌我双方人物缺乏人情味。

1966年到1972年的七年间,中国大陆没有拍摄一部儿童电影。“文革”十年间产生的14部儿童电影大多集中在后三年,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阶级斗争题材电影。在这14部作品中,大部分电影都是描写阶级斗争的。《向阳院的故事》讲述了退休老工人石爷爷带领孩子们学雷锋,在建筑工地劳动,受到了同院具有反动立场的胡守礼的反对。在粉碎胡守礼的反动阴谋中,石爷爷身受重伤,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深受教育。《渡口》和《小螺号》都是讲的红小兵和敌特的斗争故事。二是战争题材电影。《闪闪的红星》《黄河少年》《烽火少年》三部作品都是关于战争的电影。《闪闪的红星》是“文革”十年中儿童电影的最大收获。影片中满山鲜艳的映山红、缓缓驶在江水中的竹排,还有那首动听的《映山红》歌曲,都为这部充满激烈斗争的影片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

三、繁荣期(20世纪80、90年代)

政治体制的改变、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儿童电影的发展给予了诸多的支持和帮助,1981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1985年,中国电影“童牛奖”设立。1989年,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创办。国外优秀的影片的引进、外国先进的电影理论和电影技术的译介、中外电影交流活动的增多,都为中国儿童电影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儿童电影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时代。

这一时期的中国儿童电影在电影题材、内容、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理论批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具体表现为:

(一)题材的多样化

除了延续了以往的战争题材、校园题材和童话、神话等题材外,由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电影在对社会各方面进行关注后,开拓出许多前所未有的题材。科幻题材电影是这一时期的一大收获,《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疯狂的兔子》等影片虽然技术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们所做的探索为以后中国儿童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青春影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们的思想面貌,探讨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失踪的女中学生》(1986)揭示了当时社会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早恋,对中学生青春期心理活动有较多的关注。《绿色钱包》(1981)涉及到了少年管教这个特殊的社会人群。《小刺猬奏鸣曲》(1983)、《小城牧歌》(1998)等影片的拍摄,引发了电影节“动物热”的潮流。《候补队员》(1983)、《滑板梦之队》(1996)、《冰上小虎队》(1998年)等电影展现了儿童体育的多个方面和儿童的拼搏精神。

(二)思想的纵深化

宽松的政治环境,主体意识开始复苏,使得人们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真正意识到儿童更应该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符合自身年龄特征的活生生的人。本着这一创作理念,这一时期的中国儿童电影在主题内容、人物内心的挖掘等方面向纵深发展。如《我的九月》(1990)电影中主人公安建军历经的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与自我缺点斗争并取得胜利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安建军和刘庆来,反映出社会生活中两类人的活法,但我们也无意过多谴责刘庆来,观众对他会有自己的判断。”[2]73导演在轻描淡写间让观众对人格、社会道德等人文问题多了一些思考。

(三)人物的个性化

改革开放以后,观念和意识的更新,尤其是政治标准束缚的突破,使中国儿童电影中的儿童形象塑造也由集体走向个体,越来越多地注重个体生命的特征,重新回归儿童个体本身,儿童人物形象也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性的特点。从《红衣少女》中大方开朗、爱说爱笑、对社会充满好奇和思考的高一女生安然开始,《我和我的同学》中的布兰、《多梦时节》中的罗菲、《哦,香雪》中的香雪等形象,他们身上张扬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深受当代少年儿童喜爱,成为了这一时期儿童电影人物长廊中的典型。

20世纪80、90年代儿童电影总体发展状况是共拍摄了223部影片,这二十年的影片数量远远超过了过去50年的数量之和,不仅数量之多,质量也有了保证。《哦,香雪》《火焰山来的鼓手》《天堂回信》连续三年在柏林儿童电影节获奖。这一时期的影片按题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校园生活。在20世纪80、90 年代,创作者们对校园题材的电影做了多种创新尝试,拓展了校园电影的题材。比如《最长的彩虹》就是讲述火车流动小学生活的故事,这里的校园不再仅仅指向固定的、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创作者还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儿童校园生活的多面性,并把校园主题向深处开掘,力图更加真实、更加生动地展现儿童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候补队员》(1983)、《红衣少女》(1985)、《我和我的同学们》(1986)等影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他们成长的烦恼、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理想和价值的思索、对亲情和友情的渴望、懵懂的青春情感等等。

二是革命战争。在20世纪后二十年拍摄了共24部(80年代15部,90年代9部)战争题材电影,而这些战争题材电影和以往相比则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魔窟中的幻想》(1986)从梦境和监狱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战争受害者的小萝卜头的形象。在监牢中出生的小萝卜头,9岁的他见到了真正的世界,却是他幼小生命被敌人残忍地终结之时。战争的残酷及带给孩子们的深深伤害,在这部影片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三毛從军记》(1992)则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了无家可归的三毛参军入伍后的一系列滑稽可笑而又心酸的故事。

三是科学幻想。截止20世纪末,中国儿童电影中真正称得上是科学幻想电影的仍然很少,只有《霹雳贝贝》(1987)、《大气层消失》(1990)、《魔表》(1990)、《疯狂的兔子》(1997)4部影片。《霹雳贝贝》是中国的第一部儿童科学幻想电影,影片讲述了贝贝因为身上带电而引发的一系列尴尬无奈和烦恼的事情。影片将科学幻想建立在日常生活的情景基础之上,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是本片的主要内容,这让儿童在观影的过程中没有疏离感。

四是人物传记。这一时期的人物传记电影共有《少年彭德怀》(1985)、《风雨故园》(1991)、《人之初》(1992)、《二小放牛郎》(1992)、《孙文少年行》(1995)、《少年雷锋》(1996)、《刘胡兰》(1996)、《没有完成的日记》(1991)8部影片。这些人物传记类电影采用纪实的叙事风格、朴实的视听语言,让观众了解伟人、名人成长过程中的诸多艰辛以及他们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对观众尤其是他们中的儿童自身的成长不无启发作用。

五是社会问题。这一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涉及到儿童的问题也有许多,比如儿童犯罪问题、早恋问题、父母离婚、犯罪对儿童的影响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当这些问题进入到电影的表达视野中后,我们姑且把此类电影叫做儿童“社会问题”电影。《少年犯》(1985)则把目光直接对准管教所的犯罪少年,深入探讨了他们犯罪的原因。《为什么生我》(1984)中松松面对再婚的妈妈和不能给予自己温暖的爸爸,只能无望地发出“早知道这样,你们为什么生我”的责问。《失去的梦》(1990)讲述了望子成龙的母亲对还是小学生的儿子严加管教,不幸失手打死了亲生儿子的故事,提醒人们重视教育子女的正确方式。《远山姐弟》《哦,香雪》《一个都不能少》等既有对农村儿童教育落后现状的忧虑,又有对城乡对比中而引发城乡差异的忧思。

四、蓬勃发展期(21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政策的扶持、国际交流合作的频繁与深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都为中国儿童电影事业带来了高度发展的契机,也使得中国儿童电影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我们必须看到,2002年以来,产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冲击力很大,因为儿童电影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支持,市场化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电影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在尴尬和阵痛中缓慢前行。“根据调查我国儿童电影每年立项和投拍的数量每年都达到几百部,只是大多数都没能和观众见面,还有一些只能在进不了院线的情况下,选择电影频道播出。”[3]26

新世纪以来的儿童电影,在艺术风格方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多样题材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钢琴少年的烦恼》(2010)讲述了少年钢琴家成名之路,专注于他童年、少年的艰辛与苦恼一面的展现,让当下注重全方位开发孩子兴趣的父母有所深思。《琴动我心》(2011)则是对曾经破碎的家庭中夫妻父女关系重新修复的讲述。《包裹》不仅讲述了支教老师的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还关注到了不恰当的捐助对小山村的不良影响,主题较为深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栀子花开》等一系列青春片大潮般涌现出来,让我们了解到70、80、90、2000后的不一样的青春风采。

二是普通人物的关照。新世纪的儿童电影将视角更多地转向了普通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亲人、老师身上,侧重从普通人物的视角关照世界,挖掘普通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塑造出了许多平凡但伟大的普通人物形象,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我们天上见》(2009)影片用较为简单的镜头语言和近乎平淡的故事情节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生活在南方小城的一位小女孩小兰和姥爷的故事。影片中普通却真实的情节让我们体会到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曾经有过的真情、深爱与温暖。

三是理论批评的深层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儿童电影理论批评向更深层次发展,不仅关注儿童电影本体创作,比如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郑欢欢的《儿童电影:儿童世界的影像表达》(2009)、彭笑远的《中国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史研究》(2015)等从不同侧面对儿童电影做了专门研究。其次对整个儿童电影产业的发展也进行了争论,儿童电影理论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以儿童电影的出路问题为例,王强的《突破限制儿童电影发展的三大瓶颈》、黄新萍的《儿童电影:老少咸宜是关键》等文章实际上是主张儿童电影走向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王擎的《儿童电影产业化?》则旗帜鲜明地表达了目前阶段儿童电影产业化的不可能。周星的《儿童电影现状与发展问题的认识》、马力的《儿童电影须找到商品与艺术属性的平衡点》等则从对儿童电影发展的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对儿童电影的出路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四是类型化趋势的显现。中国电影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但另一方面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也使得国产电影逐渐走上类型化的发展道路。这在近几年来的国产青春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7亿元的票房收入引爆了国产青春片的投拍热潮。据统计:“2014-2016年度院线上映影片共计60余部,其中票房突破亿元大关的影片达30余部。”[4]111但这种狂潮在2016年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2018年更是黯然退潮。

2002年以来,中国产业化改革的进程,对中国儿童电影产生了震荡似的影响,仅靠政府拨款支持发展的儿童电影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这一变革,此间儿童片的数量不断增长,但是质量的提高速度却远远落后于数量的增长速度。整体上的发展状况如下:

一是校园题材方面。新世纪以来,校园题材仍然是儿童电影的热点,但相较于以前,影片视野更加开阔,人物形象塑造更为细腻,内涵更为深刻。

在新世纪的都市校园电影里,新型的师生关系、性格各异的同学、学生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等都在电影中有所表现。《花儿怒放》(2002)讲述的是師生共同成长的故事。类似题材的电影还有《网络少年》(2006)、《无声的河》(2008)等。

农村校园题材不再仅仅限于关注农村教育中失学、贫困等问题,而是从一些日常小事入手,深挖主题,塑造农村儿童新形象。《走路上学》讲述了怒江边上的傈僳族男孩瓦娃和姐姐娜香因为溜索过江去学校而发生的不幸故事。影片风格平缓克制,没有刻意展示贫困和艰辛状态,而是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和感受,在具体细腻的细节中让观众体会儿童对知识的向往和亲情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至关重要地位。

二是家庭亲情题材方面。家庭亲情在21世纪的儿童电影中,不再一味地从贫困、苦难、疾病等角度出发,而是更注重生活细节的刻画,讲究成人和兒童之间的平等地位,重视家庭温情的主题表达。《寻找声音的耳朵》(2014)讲述了小男孩小聃拥有一双纯真、空灵的耳朵,但当他从郊区农村来到市中心的学校一段时间后,他的耳朵突然暂时性失聪了。影片从儿童视角出发,在美丽的田园风光、悠扬的童声、欢快的歌舞中探讨儿童成长、家庭亲情,呼吁人们在充满压力、浮躁的社会中找寻失落的童真。

三是体育音乐题材方面。1996年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召开,引发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同时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家庭收入的提高,使得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对儿童体育、音乐、美术等兴趣的培养,因此,21世纪中国儿童体育音乐题材的电影也层出不穷。“2000-2010年间,共拍摄了94部音、体、美题材的儿童片,不仅在数量上超过20%,而且作品的影响力也居于首位。”[5]318

中国作为一个武术强国, 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新世纪的武术题材电影作品主要有《我最棒》(2003)、《寻找成龙》(2009)、《功夫少年》(2011)、《龙拳小子》(2016)等多部电影。

据统计,仅在2000-2010年11年间,“球类运动始终是少年儿童喜爱的经典体育项目,在广大中小学体育活动中普及率较高,涉及球类运动的儿童片共计19部。”[5]318这些影片包括足球、篮球、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众多球类。另外,《跑向明天》(2003)、《黑蛋,快跑》(2008)、《冰球小王子》(2014)等影片则对田径、围棋、自行车、冰球等多种体育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音乐歌舞题材的影片因为形式的活泼深受儿童的欢迎,《寒号鸟》(2003)、《校园故事》(2007)、《炫舞青春》(2010)、《塔克拉玛干的鼓声》(2017)等影片进行了积极探索,把当代的音乐、舞蹈等流行元素运用到电影当中,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

四是动物自然题材方面。《白天鹅的故事》(2000)、《会飞的花花》(2003)、《鸟岛》(2008)、《金牌流浪狗》(2014)等影片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的影片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动物,把动物看做是人类的朋友,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或者表现儿童从小动物那里得到的情感抚慰,借此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同时传递爱护动物、回归自然的理念。《哥哥树》(2004)、《冬天的童话》(2006)、《绿色的远方》(2007)、《海上有片红树林》(2008)、《鹰笛·雪莲》(2015)等影片则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空气污染的严重等问题日益严重进行了关注。

总之,21世纪的儿童电影在质量和数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创作题材、类型的丰富到市场发行的开发、扩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儿童电影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市场的严峻挑战,如何在这种挑战中保持高质量的繁荣发展趋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袁成亮.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诞生记[J].党史纵览,2007(11).

[2]尹力.我的九月——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J].电影艺术,1991(03)

[3]曲树伟.2010年—2015年我国儿童电影发展的喜与忧[J].中国电影市场,2016(5).

[4]侯霞.2014-2016年度国产青春电影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引导机制[J].山东青年,2016(11).

[5]侯克明,等.儿童电影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论坛文集[G].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

作者:张云

第二篇:电视与童真的逝去

摘要随着电视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幼儿与成人的同质化倾向也日益严重。它综合体现在幼儿语言、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等各个方面。本文以此为中心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找准根源,并提出相应策略,有效发挥电视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电视之于幼儿的同质化效应。

TV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Analysis on the Homogenization of Child and Adult Based on TV

YU Zhijing

(Hangzhou Preschool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Key wordsTV; child; childhood; homogenization

1 电视对幼儿同质化发展倾向的影响

1.1 成人电视节目对幼儿同质化发展倾向的影响

成人电视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占有最大比例,它以其通俗易懂的图象世界与崭新的传播模式向幼儿一览无余地泄露着成人的秘密。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幼儿耳濡目染的多是反映成人生活、情感的视听形式,极易引发幼儿思想早熟、行为老成。无怪乎美国社会学者尼尔·波茨蔓在历数“消逝的儿童”时大声疾呼,电视文化破坏了童年生态,使童真从媒体消失殆尽。

1.1.1 电视剧的影响

时下,泛滥成灾的成人电视剧充斥着孩子的眼球。幼儿由于对事物是非良莠缺乏独立的分辨能力,普遍以这些电视提供的样本作为行为和思维的规范,进行大规模的相互认同和模仿。尤其是电视剧中的暴力镜头和有关情感的不雅画面,对于人格未定型、身心不成熟的学前儿童来说更是一种可怕的诱惑和暗示。近年来在我国未成年人当中,犯罪低龄化、手段成人化以及在两性行为上普遍提前和极大随意性的趋势便是证明。可以说,面向成人的电视剧将成人世界的“秘密”——性、毒品、暴力等毫无保留地展露了给幼儿,迎合了幼儿的猎奇心理,驱使幼儿不断寻求通向成人特权的通道。

1.1.2 综合教育类电视节目的影响

这一类电视节目涵盖面较广,包括时事新闻、法制宣传、科技文化、自然科学、民生休闲等题材在内的一系列教育电视节目。它所容纳的知识类型多样、视野开阔,为幼儿提供了富足的文化学习资源。然而处于学前阶段的儿童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知识背景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对外部世界与成人思想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和经验又是极为有限的,他们只会简单区分真善美假恶丑,肤浅理解电视内容,但却容易记住令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内容与举止行为。

另一方面,也极易形成幼儿自以为是的孤傲性格。越来越多的幼儿每天不间断地接受各类综合教育节目的“洗脑”,大量关于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信息使多数幼儿从心理、生理上超前进入了成人世界。而无形中,父母、教师在他们心中的权威形象开始让位于电视权威,幼儿不由地产生“我已经是大人了”的想法,自以为是地做起了“小大人”。

再者,但凡综合教育类节目,大都暗含着某一社会化倾向,这在约定俗成的性别角色观念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电视文化所赞同和传播的性别角色定型的强力影响下,幼儿的性别角色观念表现出一种“窄化”趋势,幼儿更容易关注自己是否能成为媒介中的典型的男人或女人,而忽略发展自身潜质、才能和个性。

1.1.3 娱乐综艺节目的影响

如今《非诚勿扰》、《相亲才会赢》等许多受到成人欢迎、甚至狂热追捧的娱乐综艺节目同样成为幼儿的最爱。在这个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综艺娱乐大舞台上,孩子们一方面接受着高雅、纯净艺术的熏陶,一方面也被多元的时尚、概念所牵引,甚至遭受垃圾文化的侵袭。

1.1.4 电视广告的影响

在铺天盖地的成人广告的视觉冲击下,背诵广告词一直是幼儿的拿手好戏。“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如今已在幼儿中广泛流传为“收礼只收人民币”),诸如此类经典广告语,在孩子呀呀学语之初就出现在他们童稚的声音里。请客送礼、拉关系、通过物质的交往去获取利益和友谊,这一类成人化的庸俗人际交往方式,不断干扰着孩子原本单纯、自然的生存环境。

1.2 儿童电视节目对幼儿同质化发展倾向的影响

研究中通过对幼儿的个别访谈笔者了解到,现在的许多幼儿并不喜欢看儿童电视节目,但却能说出一大堆成人电视的片名和剧情,这个结果在今天看来似乎有其必然性。当前儿童电视节目的编导者基本上都是成人,他们以成人的社会视角、思维方式“规范”着孩子们充满童趣的内心世界,使儿童电视节目处于极为不自然的状态。

1.2.1 电视剧的影响

今天的儿童电视剧缺乏几乎人人都在标榜和呼吁却鲜有实现的真正的童真和童趣,而更崇尚人工之美。节目中编导们自己的主观煽情,偶尔评述性的解说词也显露了大人之于孩子的话语霸权的痕迹。大人用文字和视听语言过多地介入儿童的本真状态,天性的流畅被蹩脚的人工程序改写,孩子表情丰富的五官充满了镜头感。终于,编导们实现了“编导”,并称之为“塑造”。孩子们用统一的表演腔说话,表情也千篇一律,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界限由此变得越来越模糊。

1.2.2 卡通、动画节目的影响

一直以来动画都是儿童的专利,它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单纯的推理方式传授科普知识颂扬人类美德,具有积极意义。早期国外引进的《猫和老鼠》、《机器猫》等一类作品,虽然娱乐性较强,也有搞笑成分,但整体风格并不低俗。直到日本动画《蜡笔小新》异常火爆于荧幕时,人们对动画作品的众多不满才大规模爆发。一时间,报刊电视网络对这个人小鬼大、好色、爱撒谎、对现实社会的阴暗理解深刻、行为乖张的5岁男童掀起了铺天盖地的批判,与此同时“小新”儿童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他们揖别天真、走向成熟的举动令人瞠目。此外一些含暴力倾向的动画作品也使幼儿在认知上对暴力行为形成合理化,滋生凡事都欲用暴力解决的不良行为习惯。适合幼儿的动画作品越来越少,幼儿沉迷其中,受其影响也在所难免了。

1.2.3 娱乐综艺节目的影响

当前,号称专门为低幼儿童、学前儿童精心制作的所谓适合他们的综艺娱乐栏目无论在形式设计还是内容安排上都隐约可见编导们煞费苦心的成人意图,“童真童趣”背后隐藏着成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童言无忌”随处可见被编导们诱导出来的所谓“童言”。儿童节目中的小主持人语言神态成熟老炼,全然没有孩子应有的顽皮和生动。我们的孩子正带着一颗尚未成熟的心在亦步亦趋中迈向成人世界。

1.2.4 电视广告的影响

儿童电视广告指的是由儿童参与拍摄制作的广告和以儿童为产品推销对象的广告。纷繁的广告画面和广告语言,会诱使幼儿消费欲望膨胀,它对幼儿的影响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幼儿作为现实和未来的消费者,在与儿童广告的接触过程中逐步学到必要的消费知识,使他们成年后的消费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宣传新产品的同时也在向幼儿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消费与满足是时尚与品位的象征,勤俭有节制的美德,则被鄙视与唾弃。长此以往,幼儿易产生爱慕虚荣、追求奢华享乐的心理,并逐渐被物质和现实的成人世界所同化。

综上所述,电视对幼儿同质化发展倾向的影响综合体现在幼儿语言、行为方式、思维方法、娱乐口味等各个方面,它是不同类电视节目影响合力的结果。于是,许多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了成人自说自话,独自舞蹈而被儿童厌弃的屏幕垃圾。

2 电视时代下的幼儿与成人同质化发展倾向原因分析

2.1 电视及电视节目本身

就电视及电视节目本身而言,其鲜艳的画面、生动的色彩、刺激的音效等信息传播方式极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幼儿愈是迷恋,受其影响愈深。

2.2 受众群体

从受众群体幼儿自身来讲,他们天生具有对未知事物的强烈求知欲,对电视传播的各类知识、信息有着本能的渴求,而媒介技术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种渴求。同时,这一本能的信息接收过程又影响着幼儿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幼儿由此表现出的超越其自身年龄特点的言行举动也就存在其必然性了。

2.3 媒介与受众群体的契合

在媒介本身与受众群体的契合方面,首先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占较大比例,多数家庭孩子因无法找到同龄玩伴而感到寂寞,为缓解孤独他们往往选择移情于电视。由此幼儿与屏幕的接触机会大大增加,来自成人社会的不良信息随之趁虚而入。更深层面来讲,电视对幼儿童真概念的“颠覆”或“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一个社会环境作用力的结果,也就是说历史的现实的文化背景的推动力,已远远超过了电视技术本身对幼儿的诱惑与影响。

2.4 电视节目的创编

应该说,儿童电视节目的创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事业,这要求儿童电视节目制作人具备相当程度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综合知识以及视听语言方面的专业知识。而真正具备这样条件的人才在儿童电视领域十分匮乏,多数创作和节目编导人员对儿童的特殊心理及当前儿童电视的发展趋势均缺乏足够认知,并缺少对儿童发自内心的尊重,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儿童电视越来越远离儿童的收视心理,越来越无法与儿童“同心”。

3 应对策略

3.1 成人的控制和指导

成人应肩负起“守门者”的职责,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及知识经验的积累情况,为幼儿选择适合其理解水平、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肯定品质和精神、不违背现代社会德道观念的电视节目,最大限度控制电视中不良诱因对幼儿的影响。并尽可能陪同幼儿共同看电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电视内容,提高和培养其鉴赏、抵抗诱惑、明辨是非的能力。总之,在对幼儿收看电视的监督管理上,宜疏不宜堵,因为与其不顾孩子的自身需要和选择强硬禁止孩子看电视,倒不如积极地、有的放矢地利用电视媒体,充分发挥电视的效能。

3.2 加强儿童电视创作队伍建设

前已述及,幼儿与成人的同质化倾向很大程度受电视节目创作和编排的影响,针对于此,加强儿童电(下转第254页)(上接第240页)视创作队伍建设,树立以儿童为本的创作理念就显得更为重要。儿童节目制作必须从成人的艺术趣味和价值标准中摆脱出来,从儿童的喜好需求出发进行内容选择和操作,尊重儿童个性发展,以儿童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展现儿童的心灵。电视制作者完全可以把话语权交给孩子自己,保持孩子的原生态。早期国内央视的《大风车》和英国BBC动画《天线宝宝》两档儿童节目就做得比较到位。借鉴西方优秀儿童节目的模式,结合中国特点,相信不难制作出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幼儿身心的儿童电视节目。

儿童电视广告也是如此。将广告做成卡通形象或其他动物、人偶形象,会更生动有趣,使儿童电视广告真正具有儿童特点,自然远离成人社会。电视广告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儿童电视广告的管理,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此外,成人应积极引导并鼓励幼儿多收看优秀的公益广告,或以一些制作精良的广告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3.3 增强传统信息传播媒介的吸引力

当前,增强传统信息传播媒介的吸引力,使之更迎合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身心发展特点,应该成为我们的努力方向,而这样的改革更多要依靠整个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成人应鼓励幼儿将宝贵的时间更多地用于阅读、求知、游戏等其他有益活动,扩大幼儿在生活中的现实经验。或许幼儿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喜欢电视,更多的是因为寂寞或缺少填满他们幼小心灵的有益活动。只要成人肯花心思去安排,寻找各种有趣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和感性认识,也许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乐意对着一台冰冷、没有感情的电视机。

4 结语

我们再也无法回避当前在电视媒介影响下幼儿与成人间日益严重的同质化倾向的事实,然而电视媒介信息作为幼儿须臾不可分离的“社会空气”,对幼儿心智早熟产生的催化效应又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人都不能幻想蒙住孩子的双眼,重蹈古人因噎废食的悲剧。因此,我们只能强调成人教育者、电视工作者的责任,最大限度维护幼儿的童真不受电视的侵蚀和消解。对于电视技术这一被众人批判的“带电源的毒品”,我们应当理性面对,而非如波茨蔓所言的“试图消除技术或寻求一种不需要技术的生活方式”。技术不是罪过,电视不应毁灭,电视可以驯化为幼儿的益友和童年生活的伙伴。从儿童是成人附庸的理念中解脱出来,恢复幼儿主体性地位,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有效促进幼儿异质化的健康成长,才是电视技术对幼儿的要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1.

[2][美]尼尔·波茨曼著.童年的消逝[M].萧昭君,译.台湾远流出版社公司,1994.

[3]张先翱.大众传媒与儿童发展[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1.

[4]卜卫.进入“地球村”[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4.

[5]卜卫.儿童电视谁是主体[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2).

作者:余致静

第三篇:捕捉童真视角让学多元课堂

【摘 要】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它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进行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具体可从 “与教材亲密对话”“ 与同伴有效交流”“与问题直面碰撞”和“与情境充分感悟”四个维度来展开。

【关键词】童真视角 多元课堂 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体验学习”“ 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实践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一线教师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亲近教材——让学于“自主”

翻阅《品德与社会》教材,会发现“图文结合”是它的主要呈现方式。随着年段的递升,文字材料逐渐增多,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主题,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教材中都有编排。如何利用这一学生最直接的课程资源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研读教材,从而确定哪些内容是学生通过教材可以自己获得的新知。当然,这个过程不只是简单的阅读,而应是与教材的个性对话。

以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为例。该课的“知识窗”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以及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每一个历史事件都用简短的文字作了最精要的概述。教学中,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地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视角感知历史事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走近这些历史事件的:(1)认识孙中山,感受“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2)过渡:辛亥革命之后,有许多革命志士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他们在不断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3)学生自由地从书本中获取历史信息。(4)学生独立完成学习收获与困惑记录单。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细致的课堂观察,让自主学习层层推进,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收获。在成果汇报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兴致盎然,对历史事件的意义也能准确地概括。记录单最后一项的“事件提问”,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启迪他们思考并强调“我”对事件的看法。整个交流过程,“事件提问”环节学生最感兴趣,而且气氛非常热烈,原因在于学生自主提问,其余学生现场解答。

生1:中共一大是7月23日召开的,为什么后来要把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纪念日定在7月1日?

生2:“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都在1号,党的纪念日也就定在了1号。

生3:定在一个月的起始日期,便于记忆。

生4:在建党90周年的相关电视报道中,我了解到每年7月1日的“纪念日”并不是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采用以上“事件提问和现场解答”的方式似乎有点冒险,但是学生都是有着鲜明个性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应该是个体的学习与思考,应避免不假思索的照本阅读。

二、相约同伴——让学于“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对品德学科来说是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很多信息与资源可以通过同伴间的分享获得,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科负担,也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的“成就园”,用一张张振奋人心的图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课前,笔者就有意识地考虑到这一板块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前小调查,将他们的收集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课前调查单是这样设计的: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着祖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你知道哪些新成就?可以从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医疗、教育等方面选择其中的两点展开收集,并列举两项成果,也可以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课堂教学中,“祖国母亲成就多”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了。第一次合作:由课前预先分好的6人小组组成,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交流活动。在同伴的汇报中,学生们再次感受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各行各业取得的瞩目成就,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次合作:围绕主题再次组织交流,学生按课前选择的“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医疗、教育及其他”等内容组成主题小组,再次交流合作,并组织材料小组汇报。这一次小组合作更具有针对性,学习任务也更明确,由于调查的是相同主题,学生们更有话可说。下面列举两个小组的汇报情况。

小组1:我们小组汇报的是航天科技的成就。从“神舟五号”第一次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到“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这些都是中国航天历史性的时刻(小组汇报员介绍的同时,收集到相关图片资料的小组成员同步展示)。

小组2:我们小组汇报的是农业方面的成就。2011年9月,袁隆平指导的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造了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的最高纪录,我们小组成员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关于超级杂交水稻的视频,一起来感受这一项伟大的成就。

小组合作学习给品德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体现。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由一个个体融入一个小集体,个体智慧与个体智慧、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的碰撞间,“合作”的优越性可见一斑。当然,小组合作学习是要有选择性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小组的组建和明确的分工,并通过一段时间进行分工的迁移,让每一位小组成员体验不同的小组角色,作为教师更应关注小组成员中的“弱势成员”,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分享。

三、直面问题——让学于“探究”

没有问题的教学就等于学习没有了方向性,教学目标也将成为一种摆设。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生成新问题的过程。对于高年级品德课教学,如何提问,提怎样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问题没有探究的价值,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激发不了;问题范围太广,学生会无从下手;问题太深奥,学生苦思冥想却找不到答案。一个问题的引入如果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它必定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伟大领袖毛泽东”板块,通过毛泽东生平的简单介绍、毛泽东纪念堂的图片、歌曲《东方红》和不同时期毛泽东的照片向学生展现了毛泽东艰苦奋斗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探究”的环节。

师:1949年10月1日,一位伟人挥动着巨臂,一声宣告,驱散了神州上空的阴霾,他就是人民领袖毛泽东!今天,在我们身边,你在哪儿看到过毛主席的画像?

生1: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巨幅的毛主席画像。

生2:我在家里的挂历上看到过毛主席的画像。

生3:爸爸的汽车里挂着毛主席的画像。

生4:现在使用的纸质人民币从一元到一百元全部印刷着毛主席的画像。

师: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40年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为什么从来没有改变?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激发,笔者就此顺势引导学生从以下材料中探究:(1)书本25页的内容;(2)学生课前了解到的信息;(3)教师提供的资料包。一个带着问题的自主探究活动开始了,学生或看书或查阅自己带来的材料或打开资料包,在一次次与不同时期毛泽东的接触中,他们心中领袖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一位历史伟人在学生的脑海里变得有质感、有温度。

生1:我从书本毛主席的简介中找到了答案: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

生2:我从歌曲《东方红》的歌词中体会到了人们如此爱戴毛主席的原因: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生3:课前,我了解到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在我国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和水果。

生4:我从资料包里知道了,毛泽东的亲人们追随着他的思想和事业,先后有6人牺牲,其中就包括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岸英。

在关键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探究习得自己的感悟,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一自主探究的过程,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多媒体的介绍和同伴的交流,也许形式丰富了一些,但在学生内心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远远不及问题探究的效果好。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有创意地在课堂活动中予以实施。也许短期没有明显的成效,但日积月累,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感悟情境——让学于“体验”

创设情境能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品德课教学中经常被运用。它能让画面变得直观,让故事变得灵动,让文字变得富有活力。许多对学生内心感悟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效果,如果只凭借媒体的呈现和教师的讲述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中,才能不断生成最珍贵的体验。因为学生通过内心体验而形成的认知,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学习过程成为真正有活力的生命历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教学,在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艰苦卓绝的历程中,“长征”是一个学生比较熟悉也可以重点感悟的教学突破点。课堂教学中第一个教学情境应运而生——“我眼中的长征路”: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中国地形图,上面清晰地标注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路线。(1)画一画,红军长征走过的路;(2)数一数,红军长征途经的省、自治区。第二个教学情境——“老红军眼中的长征路”:(3)听一听,课件播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讲述: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行程二万五千里……第三个教学情境——“历史镜头下的长征路”:(4)算一算,在《过雪山草地》音乐的背景下,多媒体出示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等珍贵的历史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生2:我看到了只有几根铁索的泸定桥。

生3:我看到了茫茫的草地,这里面又暗藏着多少危及红军生命的沼泽和泥潭呢!

课件出示:红军从瑞金出发时大约有86000人,到达延安时只剩下大约6500人,请你算一算,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了长征路上?

生4:大约79500人。

师:正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最后的胜利,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

三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其实是一个整体感悟的过程,“画一画”是对长征路线之长的初步体验;“数一数”是从途经省份之多感受长征的艰辛;“听一听”把历史真人引入课堂,当饱经沧桑的老红军战士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真实的历史数据撞击着每位学生的心灵,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算一算”通过视听媒体再现了部分珍贵的历史镜头,当红军牺牲人数出现的一刹那,所有的学生怔住了。此刻,无须再多的语言描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每位学生的心间。

没有体验的品德教学,学生缺乏真切的感受,学科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体验和感悟的情境与空间。只有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和感悟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才能不断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形成他们独特的真实感受。体验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方式,而在于将体验形成认知,并转化为行动的原动力。

小学品德课程以其独特的学科特性,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育人作用。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从根本上提高了品德教学的实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更让他们体会到了思考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作为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只有从学生的世界出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的方式体验,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生活,才能有效引领学生更好地生活。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三小学 313100)

作者:许健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童真艺术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童真阅读答案范文06-01

童真童趣散文范文06-01

找回童真作文范文06-05

描写童真的诗歌范文06-14

艺术论文范文05-08

写艺术论文范文05-09

皮艺术论文范文05-09

艺术生论文范文05-09

空间艺术论文范文05-09

景观艺术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小米手机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