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艺术论文范文

2022-05-0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留白艺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理念,即重表现和含蓄,以有限表现无限。中国传统的绘画“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诗画同源的传统,使得水墨之间的空白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魁力。

第一篇:留白艺术论文范文

诗歌《蒹葭》中的留白艺术

摘要:《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开创了我国古代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和美学风格。《诗经·秦风·蒹葭》作为《诗经》中的一篇代表作品,其簡洁精彩的语言,朦胧优美的意境、哀而不伤的情感,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诗歌之美。本文主要通过探讨《蒹葭》一诗中“留白”技法的运用,来体会这首诗带给我们诗美洗礼。

关键词:诗经;留白;意境

留白原是指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了让整个作品的画面或章法更为协调、更具美感,而独具匠心地留下相应的空白,让观赏者产生巨大的想像空间。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常用的一个表现手法,不仅广泛运用于比较直观的书画艺术创作,也普遍地体现在中国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当中,让诗歌充满了巨大的张力,散发令人回味的艺术魅力。

作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诗歌巨著——《诗经》,当中有许多诗歌就是成功运用了“留白”的技法,让诗歌更加含蓄隽永,散发出耐人回味的艺术芬芳。《诗经·秦风·蒹葭》就是一首将“留白”技巧运用到了极致的上乘之作。

《蒹葭》这首诗歌给读者留下的最大印象是诗歌营造的那种含蓄朦胧的气氛所产生的美感。全诗共三节,每一节的内容几乎一致,只改动了几个关键的字。这体现了《诗经》回环往复,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特点。诗歌大体的内容是讲述一个青年,在一条两岸芦苇茂盛的河边,思念追寻自己心上人的事。芦苇萋萋,河水潺湲,秋气萧瑟,白露为霜,就是在这样一个“伤秋”的环境和季节里,心上人若隐若现,若即若离,飘忽不定,朦胧迷离,令主人公想见不能见,想得而不可得。这含蓄迷离的绝美意象,离不开诗歌“留白”手法的纯熟运用,借用晚唐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的一句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具体来讲,《蒹葭》的“留白”给人留下的巨大想象空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歌的环境创设虚实结合,“留白”效果明显。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歌艺术美学的一个特点。东晋的陶渊明,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唐代的王维孟浩然,都是其中的翘楚。然而诗中有画的“始祖”,还当推《诗经》。《蒹葭》一诗,寥寥数笔,就勾勒了一幅“秋日河畔追爱图”,秋天迂回的河流、寥远的沙洲,茂盛的芦苇,这些都是具有典型特征的实景,构成了诗歌当中的主体意象。除此而外的其他景物,诗歌没有交代,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境由心生,象由心造,每一个读者根据主观感受,去发挥延伸,进而产生无所穷尽的艺术张力。

其次,诗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写意而非写实的。我们不知道主人公与被追寻的爱人,谁是男谁是女,也不知道“心爱的人”外貌形象、穿着打扮。作者只营造了这样一个诗意的氛围,把上述写实的东西交给读者去“再塑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之美就在于能够激发读者的主观再发挥。男性读者可能会把诗歌当中“被追寻之人”想象成一位绝色美女,明眸善睐,顾盼生情,着轻纱舞长袖,在河边徐徐漫步,于芦苇中乍隐还现;若是女性读者,或者就会把“被追寻之人”想象成一位意气书生,风流才子,在河边若有所思,款款而行……不论什么人,什么样的心境,都能在诗歌当中得到投射,找到共鸣,这才叫有灵魂的诗。

另外,诗歌的背景、情节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令人产生巨大的想象空间。解读诗歌,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而通过背景,结合诗歌内容,去剖析作者于诗歌中包蕴的情感。但是,《蒹葭》这首诗,我们却无从了解诗歌的背景,当然也没有必要了解诗歌的背景;诗歌是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的,《蒹葭》也和许多抒情诗一样,把情节表现得至简,却把情感,酝酿得至浓。背景、情节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没有伤害到诗歌之美,反而将朦胧含蓄的蕴藉之美演绎到极致,诗歌当中那种望而不得、追而不至的情绪,深深感染着每一个读者。

总之,《蒹葭》这首诗,能够成为《诗经》中的名篇,流传千古,自有它的绝妙之处,而“留白”技法的成功运用,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这样的创作手法,不仅成就了《诗经》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且也深远地影响着我国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甚至对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向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丽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析《诗经·秦风·蒹葭》的空白美[J].山花,2009(12):120-121.

[2]李涛.距离产生美——《诗经·秦风·蒹葭》的审美生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15(2):90-92.

(作者单位: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2015级12班)

作者:邓钰沁

第二篇:怀古诗“留白”艺术赏析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理念,即重表现和含蓄,以有限表现无限。中国传统的绘画“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诗画同源的传统,使得水墨之间的空白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魁力。结合对唐代诗歌作品的解析,探讨“留白”技法在文学作品鉴赏中传达出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及艺术价值。

关键词:怀古诗;留白;赏析;意境

“留白”,雅称“余玉”,就是在整幅画面中刻意留出必要的空白,借以表达一种“空灵”美,以期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和思索的余地。“留白”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语言,古老的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手法,称之为“计白当黑”。在虚白的背景上突出集中地表现人、物的状态,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的表现形式特征,目的、内容、形式得以高度统一。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之一,画面中留白部分即是“虚”是“无”,与物象的“实”(即“有”)体内容相依相存,“虚”从“实”来,“无”中生“有”。为了突出主体而留出大片空白,自从黑来,自与黑是正反对比的辩证关系。没有白的形态变化,黑色的形象也就无所依托,所谓“黑以白现”就是这个道理。老子很早就提出了“有无相生”的命题:“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十一章)以车轮、器皿、房子为喻,说明“无”与“有”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典籍中,也对“留白”问题多有精辟的论述与探讨:所谓“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清邓石如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笪重光《画筌》),清代张式《画谭》云:“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这种“以无胜有,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显示了中国传统艺术智慧,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西方社会追求对客观物象形貌的精细刻画与模仿,讲究再现。由于历史、政治和地域等诸元素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有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标准和理念,那就是重表现和含蓄,长于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局部”来表现“整体”,以“虚”来表现“实”,追求“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这种潜在的审美标准广泛地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这一特点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不仅产生了难以计数的作品,而且随之形成了深刻独到、科学全面的理论体系。按照前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的体裁也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不断地丰富、发展、完善,形成了从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为主流体裁的衍变路线。在以上诸文体中,唐诗空前繁荣,题材广泛。而含蓄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总体特征之一,对于篇幅有限的古典诗歌来说,含蓄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正是在中华民族传统而独特的审美思想的观照下,“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唐诗形成了趋于含蓄朦胧的“空白”意识,如“不全之全”、“黑白渗透”、“朦胧模糊”、“虚实”、“有无”等,以传达审美过程中的言外之意、无言之旨。这种空白的含义既指视觉形象、艺术结构的形式空白,又有寓寄的、情感的、意境的内容空白。这些“空白”意识与文学意境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一体,融会贯通,客观上增加了鉴赏文学作品的难度;另一方面又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文学审美的趣味性,试结合具体的诗歌作品分别论述如下。

苏子在《赤壁赋》里感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辛弃疾《永遇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杨慎《临江仙》),都表现了古人对时过境迁的感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即使曾经赫一时的繁华,也终究不可避免地湮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物是人非或物人皆非的沧桑之变,自然容易引发骚人墨客几多今昔之叹与慷慨悲歌。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原为楚国金陵邑。建安十七年(212)孙权重建并更名石头城,是建康西部的防守要塞,相传诸葛亮曾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六朝统治者都视之为重地,到唐初已是废城荒草,“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成为历代诗人凭吊历史沧桑的对象。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于和州刺史任上罢归路过金陵,感慨六朝兴亡,作《金陵五题》以引古鉴今。《石头城》是组诗的第一首,也是最好的一首,历来备受赞誉。

首句石头城的地形之险见于言外。用“故”用“空”,时间与空间结合,唤起沧桑怅惘、苍莽悲凉的吊古意识。围绕故都的群山依旧,而那些国家久已不复存在了。这里曾经被诗家称为“金粉六朝”,但由于荒淫误国、相继迁灭,“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已经败落成一座“空城”,人事不修则险地又何足恃。“潮”水拍打着“空城”不见回应,方知昔日的车水马龙、纸醉金迷不再,只好惆怅地“寂寞回”,凄凉的潮声恰似失落的叹息。这两句总写江山依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盛衰浮沉,寂寞的是山、是潮、是月,是诗人、是历史。山在、江在、月在、空城在,虽然“青山依旧在”,但已是“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了:人不在、风流不在、繁华不在,王朝不在、时代不在。巨大的时空反差冰冷无情,正如矗立在面前的那堆废弃乱石。

三四句写月照空城,以明月作为古今治乱兴亡的见证,抒发更为深沉的感喟。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只有那一轮明月照常从“淮水东边”升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过来看一眼废墟遗迹。横贯石头城的秦淮河,曾经是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桨声灯影、彻夜笙歌,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吊古之情,从“围故国”的山、“打空城”的潮到照“女墙”的月而推向高潮,一切都包蓄熔铸在具体意象之中,意境较李白《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更厚重、更深邃。

这首诗咏叹石头城,表面看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怀、字字真情,景中寓情言外见意。六朝相继多少风流事,诗人并未涉及城内的草木人事,而是写城外沉寂的群山、凄凉的潮声、朦胧的清月。周边景物表面上似无关古城历史,实则每一句里都隐含着常与变、瞬息与永恒之间的对比。诗人把四周群山、

潮水、当空皓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自然又巧妙地融入变与不变的哲学之思。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仅二十八字,似“空”实赡,含蓄隽永、力透古今,境界雄浑莽苍、深邃幽远,读来悲凉之气彻骨。

《金陵五题》自序:“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日:《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唐诗品汇》载:山水月色皆无异于东晋,而“东晋之宗庙、宫室、英雄豪杰,俱不可见矣。意在言外,寄有于无”。《增订唐诗摘钞》云:“寓炎凉之情在景中。”清沈德潜评:“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思之。”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题三闾大夫庙》是戴叔伦大历中出仕湖南期间,路过三闾庙时所作的五绝,被称为近体诗中的头号微型盆景。三闾大夫是爱国诗人屈原的官衔,三闾大夫庙即屈子祠,在湖南泪罗县汨罗江边玉笥山上。屈原忠君爱国,却两遭楚怀王、顷襄王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都,屈原极度绝望,自沉汨罗江殉国。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沅江、湘江是屈原第二次流放地的两条主要河流,其诗篇中多次出现:“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屈原《怀沙》),“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屈原《湘君》)。沅水湘江汹涌深沉的水奔流不息,恰似屈子绵延不绝的深重怨恨,互文借喻。首句高亢如天外奇石直落,次句如浑厚古钟震鸣,开阖呼应,境界阔大纵贯古今。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招致腐朽贵族集团的嫉恨。忠心报国却横遭当道奸臣谗陷,“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汉贾谊《吊屈原赋》)。屈子“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哀愤慨和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弥漫在天地间。首句中“流”字实是水、“怨”双关,意谓屈子深重的愁怨,任那沅、湘两江之水流淌了千年也洗刷不尽。这样屈原的悲剧似乎跨越了时空距离而永恒,表达了长久以来人们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与赞颂。李瑛认为:“首二句悬空落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妙,已称绝调。”(清李瑛《诗法易简录》)洵为中肯之评。

仰望屈庙附近的枫树“层林尽染”如火,“(枫)玉霜后叶丹可爱,故骚人多称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屈原《招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千载而下三间庙周围的景色依然是江碧枫丹、风摇叶落的画卷。作者追昔抚今,化用屈原诗中的名句,结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自然流出。落日余晖下,秋风拂过枫林落叶纷纷发出萧萧低吟,似也在诉说屈子千年的冤屈与不平。红叶飘坠如在眼前,簌簌作响似垂耳际。此时、此地、此景、此情,更觉幽怨绵延,无限伤感化入秋日寥廓苍穹。“以景截情”,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余韵难歇,深远的情思融会在特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身临其境而韵味绵绵。后两句由虚转实,以一幅秋景紧承前句之“怨”,含蓄点染,空际传神,深化了对屈原的不尽悼念之情,意超言外。“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唐杜甫《梦李白》),暗用《招魂》语含蓄自然。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称:“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钟惺认为:“此诗岂尽三闾,如此一结,便不可测。”(明钟惺《唐诗归》)施补华评:“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包容性的艺术。本诗未述屈子生平业绩、庙宇砖瓦梁椽,而以屈原诗篇语词绘眼前景,字面上不及屈原而意义紧联着屈原。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意绪,一腔幽思含蕴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一唱三叹,情不能已。这首小诗语短情长、语浅情深、语近情遥,虽只寥寥二十字,却兼备明朗与含蓄之长,成为咏屈原的诗文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他的不幸遭遇令司马迁无限景仰与同情,诗人戴叔伦也情承一脉:“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唐戴叔伦《湘中怀古》)。

诗歌中的“留白”艺术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四十章),“无”中生“有”,“无”是“有”中的“无”,非绝对意义上的“无”。同样,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虚”其实也是“实”、是“有”,也非绝对意义上的“无”。清人戴熙云:“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肆力在实处,而索趣在虚处”。“留白”技法从形式上的空白逐渐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的空白,水墨之间的空白就开始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李戏鱼在《中国画论·神韵说》指出“诗之妙处在无字句处”,李白在《玉阶怨》中对女子在室内的两个细微动作的描写,足以引导读者感受人物内心千回百转的不尽幽怨。“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无比憎恶、对生灵涂炭的深切同情汹涌澎湃。“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诗歌重在抒写人的主体心灵,由于自身体裁的特点,加之中国重含蓄蕴藉的审美观念根深蒂固,因此推崇有所保留的写意、造境,借助于意象、依靠必要的“留白”,以极具暗示性和模糊性的象征意义,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或者更为广博深刻的蕴涵。“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清袁枚《随园诗话》),梅圣俞说:“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清郑燮《原诗》)大师们都一致肯定了“留白”艺术的重要审美价值与普遍存在性。这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艰,若不堪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境界,“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的艺术方法,留给读者一定的咀嚼、品味的“空白”余地,引导读者在曲径通幽、迷离恍惚中领略“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的求索之乐趣,从而最大程度地获得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历来重视虚与实的结合,注重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宋代包恢说:“诗有表里浅深,人直见其表面浅者,孰为能见其里而深者哉犹之花焉,心其华彩光焰,含蕴蕴藉,隐然潜寓嗜反少,何也?知花斯知诗矣。”(宋包恢《书徐致远无弦稿后》)“空白”可以使文章虚实相生、富有张力,利于打开读者的情感闸门,推动、诱导他们进行开创性的想象和联想活动,实现“第二次创造”。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过:“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法国马拉美《关于文学的发展》)读者的“猜想”解读,将大大丰富甚至超越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本原意义,一切已经被表现在作品中的东西将被发掘出来,作家、艺术家有意留下的空白、间隙、象外之意、盲外之情,活跃在读者的心际,从而可能远远超越作品表现的限度。读者在“空白”中的再创造,把创作与欣赏、读者与作者联结起来,共同创造、丰富余味无穷的深邃意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窦娥冤》语),是意境的艺术魅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凝聚着艺术家匠心的“留白”艺术,正是解读作品深层含义的密码。正是借助“留白”艺术,那些注重“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经典作品,才越发绽放出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二):形势门[M],仿宋建康府学刊本,光绪十三年,

[4]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责任编辑 吴晓红

作者:韩宝江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研究

【摘要】 在高中教学当中,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从古到今,语言交流一直存在,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语言也是一门文化,在语文这门学科当中,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留白”艺术的使用,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融合进“留白”艺术,可以大大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内在含义。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留白艺术 研究

语文学习就是语言学习,语文学科的思想性是很强大的,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展开自由的想象,培养学生积极创造的学习习惯。要带领学生去进行心灵被放飞的体验。语文“留白”艺术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予学生自我想象和自我创新的独立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想象在教师留下的空间里进行翱翔。学生在空白的世界里可以尽情的自我创新,通过自我的体验和感受,获取学习的乐趣。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留白”艺术的运用。

一、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能够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

“留白”艺术的内在含义就是空白和艺术,“留白”艺术是艺术与语文学科的结合,是语言和技术的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运行“留白”艺术,就要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体会。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后,留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想象空间,闭上双眼,尽情发挥自己的联想,把文章中出现的情节融合成自己创作的立体画。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诗词和散文是两个难点,在诗词和散文的教学当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进入诗人和作者的世界。给学生提供出多个情景,让学生进行联想,联想过后让学生用充满诗情画意的的语言来描绘自己联想到的画面,这种方法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是十分有利的。运用“留白”艺术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

从古到今,在语文和语言的学习当中,学和思都是无法分离的,学习的同时就要思考,思考的同时就是在学习,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为学生留出一些知识的空白,学生就会产生探索的兴趣,对学生的敢于质疑精神有着促进作用,运用“留白”艺术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同学一起研究、提问、质疑、解答、发现当中去,对学生能力体系的完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教师留给学生空白的知识,对问题结果不一概而论,不进行总结,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会进行大胆的创新,真正发挥出潜能。当学生敢于质疑和提问的习惯被培养出来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之后进行自我领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二、高中语文教学“留白”策略的实施

(一)对学生课前指导的“留白”

课堂前的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做好课堂前的预习准备可以降低课堂学习的压力,提高课堂听课效果。在教师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不应当只是淡淡说一句话,因为这样会让学生缺乏预习的目标感,在学生心中,预习就成了一种形式。教师应该利用“留白”策略,在明确任务目标的同时,接着在任务范围之内为学生留下充足的可想象空间,这样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预习积极性。

(二)课堂交流讨论的“留白”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总有一个交流讨论的环节。这个交流讨论的时间是短暂的,之后就恢复正常的课堂学习。很多时候讨论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任务,在进行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应当设计好讨论交流的方式,教师要从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只有给予学生有话可说的机会,只有构建出真正有动力的讨论交流,才算是真正的课堂交流的有效“留白”。

(三)自主学习的“留白”

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教,而是培养。真正有内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微微打开一个起点,留给学生的是无尽的探索空间,这就是知识上的“留白”,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

(四)教材的合理“留白”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现在的很多语文教材都有很多“留白”部分,这些“留白”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但是在对这些“留白”的处理上,很多教师却没有处理得当,在教材“留白”的计划中,教师要注重其科学合理性。真正用好这些空白,尽量减少那些没必要的“留白”,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语

教学本身是比较狭窄的,但是教学方式的运用是一望无际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留白”艺术,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核心任务。“留白”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存在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但也需要教师的科学合理运用,虽然基本知识是固定的,但艺术的探索却是永不止步的。相信随着教育方式的创新,“留白”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一定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学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 参 考 文 献 ]

[1]张晓萍.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3,1:18-18.

[2]华前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实践与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5:29.

[3]成国.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浅谈[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5:127-127.

[4]杨卿伟.于无声处听惊雷——浅议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留白艺术[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4:8.

作者:王放

上一篇:新闻理论论文范文下一篇:劳动立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