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论文范文

2022-05-1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体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问题的提出高校体育是整个高等教育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正确认识和发挥体育精神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在高校建设中有重要意义。一位美国学者曾写道,体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推动人实现社会化的进程中,体育教育是一个必要教育环节,促使自然人变成合格的社会公民。

第一篇:大学生体育论文范文

体育锻炼对西安高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

【内容摘要】通过对西安市高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质状况调查研究,旨在获取西安市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成分状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研究其变化规律,为科学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多的学生主要是以增加体质和减肥健美为主要目的;随着运动次数的提高、体脂百分比就越少,而LBW(瘦体重)和BMR(瘦体重/身高)则趋于增高,表明通过较多系统的体育锻炼、可降低体脂、增加去脂体重,这也说明每周锻炼次数较多的大学生从体重,身体形态及运动能力都要好于锻炼较少的大学生;从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标看,运动次数的多的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要好,所以建议适当增加运动次数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很重要;要适当增加体育课的可选项目,以丰富女大学的运动锻炼项目,提高其运动兴趣;每周运动次数多得女大学生心肺机能大于运动次数少的女大学生;应该加大校园体育锻炼的场馆及设施;应该积极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女大学生体质监测

【关 键 词】体育锻炼 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 身体成分

一、前言

2007年4月,国家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标准》实施对中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质监测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近年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因为大学生是我国以后社会主要的人才保障,所以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07年西安高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不及格率较高,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而女大学生情况较严重,现代女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女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如何在大学学习期间不断地加强和提高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提高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每一所高校都不容忽视的问题[1]。为了全面了解西安市高校在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联系陕西省体科所于,2009年4月在西安市首次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质进行了调查。旨在获取西安市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成分状况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研究其变化规律,为科学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可靠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西安市高校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本次测试共计300人,有效样本280人,共在4个高校测试,具有代表性。

(二)测试方法。采用韩国杰文公司生产的DX-200体成分分测试仪,测试身体内各种成分的重量和比例。用电子台阶试验测试仪(TZCS-3)和肺活量测试仪,测台阶指数和肺活量。

(三)问卷调查法。对测定对象进行锻炼次数、体育锻炼动机、体育环境等方面的调查。

(四)数理统计。由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常规方法计算均值±标准差(±s),进行t检验,确定差异的显著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锻炼次数

根据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不小于半小时)进行分组,每周三次以上为N1组共有50人,每周1到2次为N2组共有90人,每周少于一次为N3组共有140人,见表1

表1

组 占总人数百分率

N1 17.86%

N2 32.14%

N3 50%

从表1结果表明,每周参加锻炼次数的人数随着锻炼次数而减少,说明女大学生的参加锻炼热情不高,体育健身的概念薄弱及其他各种原因。

(二)锻炼动机见表2

表2

锻炼动机 N1 N2N3

增强体质 20%20% 10%

减肥健美 40%35% 12%

娱乐 15%15% 11%

考试 25%28% 60%

其他 5% 2% 7%

表2结果表明,在N1和N2组体育锻炼的目的以增加体质和减肥健美为主要目的,在N2组有一部分有以参开考试为目的,在N3组中主要以考试为主要目的,不难看出在参加锻炼次数较多N1组大学生有较强的体育锻炼健身健体的概念,而N2组有部分和N3组大部分大学生主要以体育考试为目的,体育健身概念相对薄弱。

(三)体育环境见

表3

锻炼场所 N1 N2N3

学校操场 45%65% 70%

室内体育馆40%15% 5%

公园 10%8%5%

街道 15%12% 20%

表3结果表明N1、N2、N3组大学生主要学校操场为主要锻炼场所,室内场馆是这N1、N2组学生的其次选择,N3组学生去街道也较多,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场所主要以操场和室内馆为主,也就是以校园为主,N3组的学生街道也较多,这说明可能某些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个人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有关,但可以说明的是都基本以学校的场地为主,所以要加强室内馆的建设和开放,增加操场的运动场地建设,及校园健身设施的建设。

(四)身体成分

注:△:和N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N1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和N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N2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4表明,身高三个组没有显著性性差异,体重N2、N3和N1有显著性差异,N2和N3没有显著性差异,F%、LBW、BMR三个指标表现出N2和N1呈显著性差异,N3和N1呈极显著性差异,N2和N3呈显著性差异,按每周运动次数不同,不同级别大学生身体成分状况见表四、结果表明,脂肪百分比以运动次数最多组值最低,按此排列顺序依次为N1、N2、N3,进一步证实了随着运动次数的提高,体脂百分比就越少,LBW则相反,N1组LBW为50.36kg,而N2组到47.34kg,N3为53.18kg,即随着运动次数的提高,LBW逐渐增加,BMR也随着运动次数的提高呈增高的趋势。研究也表明去脂体重与人的运动能力、体力在很多项目上有关,任何一个运动员增加其肌肉在体质量中所占的比例,都将改进他的运动潜能[2]。据国内外研究报道,瘦体重和肌肉重量与机体各种代谢有关,特别是与无氧代谢能力和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较多系统的体育锻炼,可降低体脂,增加去脂体重,可有效增加肌肉的质量。这也说明每周锻炼次数较多的大学生从体重,身体形态及运动能力都要好于锻炼较少的大学生。

(五)肺活量及心血管见表5

表5

指标NI N2N3

肺活量 2600±121.11 2500±110.67△2487±108.89△△*

台阶指数55±2.3550±2.55△ 43±2.71△△*

注:△:和N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N1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和N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N2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从表5可以看出,肺活量和台阶指数三个组都呈现出,N2和N1呈显著性差异,N3和N1呈极显著性差异,N3和N2呈显著性差异,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较好地反映呼吸肌的强弱、肺与胸廓的发育状况及就越好。肺活量是反映人体呼吸机能的客观指标。它能较好地反映呼吸机能的客观指标。它能较好地反映呼吸肌的强弱、肺与胸廓的发育状况及肺的容量。故肺活量与瘦体重的关系极为密切[3,台阶实验指数主要反映学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并间接推出受测机体的耐力。从表五可以看出肺活量指数上看呈现N1>N2>N3的变化,这说明参锻炼次数多得女生的呼吸机能好,从表五可以看出,这三组大学生在台阶实验指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说明参加锻炼次数多女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要好。综合这三组女大学生肺活量指标、台阶实验指数比较结果,说明参见体育锻炼次数的多得女生生理机能要优于锻炼次数少的女生。

四、结论

1.适当增加运动次数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很重要

2.要适当增加体育课的可选项目,以丰富女大学的运动锻炼项目,提高其运动兴趣

3.每周运动次数多得女大学生心肺机能大于运动次数少的女大学生

4.应该加大校园体育锻炼的场馆及设施

5.应该积极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女大学生体质监测

参考文献:

[1]杨现新等,大众健身操改善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态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

[2]彭红.男子铅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组成及分布与不同运动水平关系得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27(11).

[3]杨俊敏.新疆蒙古族城乡与中国成年人身体形态指标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916-919.

作者:王小刚

第二篇:大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综述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体育是整个高等教育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正确认识和发挥体育精神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在高校建设中有重要意义。一位美国学者曾写道,体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推动人实现社会化的进程中,体育教育是一个必要教育环节,促使自然人变成合格的社会公民。体育教育在教育学生,构建和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规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替代的。近些年高校体育教学过于强调体育技能性教学,对于体育精神的融入和渗透则相对忽视,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综合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且这一现象削弱了高校体育精神的发展。加之西方外来文化冲击我国的思想意识,大学生首当其冲。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导致我国大学生人文精神发生严重变异。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发展和完善校园体育文化能在强化学生身体健康基础上,提高其品质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对于大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研究可谓迫在眉睫。

2 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内涵综述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必须要正确认识并发挥其对个人社会化的主导作用。古往今来诸多学者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内涵有独到见解,“祖国至上、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核,是中华民族不断实践积累总结而成的民族精神与体育精神的结晶,也是中国体育的灵魂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践行目标与发展路径也是相通的。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续创新,发扬光大”。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徐健和薛培育指出大学生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一种,属于体育文化范畴。体育精神在长期的体育运动中产生,跨越了民族和国家,是整个人类宇宙高贵品质的体现。体育精神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并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和其它意识形态一样,体育精神也具有能动性,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也是一种心理资源。体育精神是“健康向上”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生命状态,有时甚至可以扭转个人的命运。

3 弘扬大学生体育精神發展体育文化原因

3.1 必要性

就体育精神对人精神状态的影响而言,体育精神是支撑学生锲而不舍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重要动力来源,是必不可少的。在体育精神的带动下,学生通过不断的体育训练,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其他各方面素质。作为高校的一员,我们肩负承担祖国未来发展的使命,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应高度重视的。大学生的肩上担着祖国伟大复兴的重责,担任着强大祖国的责任,因此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并且是必不可少的。

3.2 重要性

伴随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日益攀升,对体育精神的培育更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重视优秀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体育精神的展现既是对我国体育整体面貌的体现,也是对体育知识和体育道德水平的反映。体育精神,对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体育发展的动力与基础,对行为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4 新时代弘扬大学生体育精神发展体育文化的举措

4.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体育精神

成都体育学院崔秀然在《体育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精神中彰显的和平友爱、刻苦务实、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相一致。体育精神中同样包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当人民参与或观赏国际体育赛事时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得参与者或观赏者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次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

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可考虑以“体育精神”为切入点,将其深深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体育课程项目建设,提供知行结合的载体。分层结构体育项目功能,有序提升学生的认知。

(2)以丰富的体育活动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社团的职能优化,下沉体育精神的影响。

4.2 推进高校体育制度建设,带动体育精神健康发展

4.3 完善高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1)体现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优势,引导社团活动的方向。

(2)与大型体育赛事联系,充分拓展教育的现实载体。

4.4 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促进体育精神传承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诠释校训精神内涵。

(2)开展专项教育,进一步学习校训精神。

(3)强化榜样示范,进一步感受校训精神魅力。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作者: 田伟华

第三篇:体育舞蹈对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舞蹈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针对大学生体育素养薄弱的情况,通过学习体育舞蹈的运动形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为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舞蹈 大学生 体育素养

1. 引言

体育舞蹈,又称为“国际标准舞”,是由交谊舞转化而来。结合了舞蹈、音乐、服装、造型、舞台表演等多种形式,其运动存在托举、跳跃等高难度技术动作;包含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更具有编排与创新要素;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运动项目。体育素养,主要包含学生对体育健身的认识、运动技能的提高、运动习惯的培养、运动心理健康和品质性格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等几大方面的培养。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提升体育素养具有着极高影响力。因此研究体育舞蹈对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意义重大。

2.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2.1 何为体育素养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素养“在不同的领域得出了不同的概念。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孟泽认为体育素养是基于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形成,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品德这五部分组成的。

2.2 体育舞蹈培养了学生哪些体育素养

2.2.1 体育知识

体育知识,是指通过体育锻炼、基本知识的学习,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获取对体育运动规律在精神、心理上的正确反映,并将其转化为文化角度上的知识。

体育舞蹈是一种动静结合、动中寻求平衡和情感表现力的现代运动项目,其运动过程充满了律动美和运动美,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多了一些美学元素。学习体育舞蹈,一是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基本的生理常识,能科学、有计划地安排体育锻炼。二是能够促进学生对美育的认知,通过把控身体的协调性、享受音乐的节奏感和展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力和美育感知力。三是能够提高学生对相关体育舞蹈人文知识的关注,对重大体育舞蹈事件有所了解,具备体育舞蹈赛事的欣赏能力和初步评价能力。

2.2.2 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是指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中能掌握和有效地完成某个体育项目的能力和技术。

体育舞蹈是一项多舞种的运动项目,每个舞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都各有所不同。体育舞蹈教育功能具有广泛性,一是能够让学生掌握两种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掌握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二是学生日常训练,以小团体的形式展开训练,能够加强学生对安排训练强度、内容的组织能力。三是体育舞蹈是一项竞技类运动项目,比赛中选手通过展示基本步伐的熟练度和舞蹈编排的新颖程度来取得优异成绩;而体育舞蹈的编排,恰恰是考验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四是学生还可以通过观赏体育舞蹈赛事,来提高对运动技能的鉴赏能力。

2.2.3 体育行为

体育行为,是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体育舞蹈中需要舞者时刻保持昂首挺胸、沉肩提臀等严格的身体姿态,长期练习不但可以改变身体形态,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极具感染力的运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更能展现魅力。在日常行为中可以发现,会舞蹈的人比普通人更敢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这些身体形态、表现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会使大学生更加自信。长期练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习惯,养成积极的体育行为方式。

2.2.4 体质水平

体质水平,是指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育舞蹈作为中强度有氧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它的合理强度与我们常规的体育运动项目相比,更能够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促使身体新陈代谢,提高大学生的生理机体机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产生良好的体质健康效果。

2.2.5 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竞赛中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经常参加体育舞蹈比赛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体育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进行大强度训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体育舞蹈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接受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培养学生克服自身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乃至终身。

3. 小結

体育舞蹈是一项具有健身、娱乐、竞技、社交、教育等多种功能的体育项目。从健身角度来看,它融健身、健心于一体,不受场地和器材的制约,运动负荷量也相对较小。随着人们对体质健康的更加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舞蹈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从教育角度来看,通过体育舞蹈运动形式来提升体育素养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除了能够对学生身心上产生良好影响之外,还能有效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由此看来,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对高校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能够起到较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泽,王松丛.浅谈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51-52.

[2] 吴梦莹. 武汉市大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3]刘志平. 简论体育舞蹈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的实现策略[J]. 青少年体育, 2020(9):36-37.

作者:易悦婷 杨海鹏

上一篇:建筑环境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钢结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