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学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自学能力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大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之间的关系,就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篇:大学学生论文范文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

摘 要: 建立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档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基础前沿工作。我们应认识到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基本构架,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管理,并认识到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关键词: 高校诚信档案 诚信缺失 档案建立和管理

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新生事物,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给社会精神以极大冲击,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信用体系受到严重挑战,构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既是人事档案材料的补充,更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成为当前高校档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基础前沿工作,很多高校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现我就建立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必要性、内容、特点作初步探析,并对如何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它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活动中的诚信缺失。

随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改革,高校普遍采用了量化考评办法,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奖学金、评比先进、入党、就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有的学生在这些利益面前就失去了信用,靠作弊取得更好的成绩,以获得更好等级的奖学金,获得更多的荣誉和表彰。抄袭作业甚至抄袭论文的时有发生。

(二)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有少数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他们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是他们却把父母给的学费挪作他用,大肆挥霍,并以家庭经济困难为由不交学费,既欺骗家长,又欺骗学校。还有一些大学生弄虚作假,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加上学生生源所在地方政府的某些办事人员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心态,出具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虚假证明,给学校特困生的认定更增加了难度。

(三)交往活动中的诚信缺失。

一些大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诚信缺失,做人不真诚,心口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功利思想日趋增长,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动机不纯,虚荣心强;对他人不开诚布公,言行不一致,隐瞒欺骗。

(四)求职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有些大学毕业生为了有效地推销自己,违背诚信,挖空心思编造“辉煌经历”,造假证书,伪造优秀履历,以吸引和打动用人单位。少数大学生缺乏诚信观念,契约意识淡薄,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后,找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就不辞而别,而且想方设法逃避违约责任。对于毁约的学生,用人单位最多只能追究他们的经济责任。人走岗位在,为了填补空缺,又必须从头再来,可是时间晚了,毕业生多半已经与别的单位签订了合同,而一旦选中了那些有约在身的,等于挖别人的墙角,新一轮违约由此产生,造成恶性循环。这些违约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一方面使自己的个人诚信度打了折扣,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用人计划的完成,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秩序,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不再愿意承担起培养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责任。

二、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管理

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诚信问题,我认为,改变目前高校诚信缺失问题应该采取“两手抓”,一手抓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这属于软件范畴,另一手抓大学生诚信考核档案,这属于硬件范畴,也是最能见效的途径,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一)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基本构架。

高校学生诚信档案作为学生档案的有利补充,既与普通学生档案有联系,又与之有区别,为此,建立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基本内容应侧重包括:1.基本信息:包括大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特长、学生证编号、家庭信息、个人联系方式等。2.在校期间的信用记录:如学费交纳记录、学生承诺书、助学金贷款及还贷情况、获奖学金情况、借阅图书归还记录、勤工助学情况、考试作弊记录等。学生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行为等,以及参加重要实验、科研论文获奖情况。如有恶意欠费、骗贷及骗取他人钱财或借钱不还的行为等需重点记录。3.实习就业信息: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工作业绩等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向用人单位提供信息真实情况等。同时,还可以记录学生升学、就业、待业等毕业去向信息。

(二)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诚信档案作为一种偏重于学生日常行为的考察,记录大多数为动态数据,将学生诚信档案与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应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基础数据的采集。基础数据的填写应由学生自行填写,辅导员予以审核,审核过程也是对学生的诚信的一个审查,初步建立诚信基础档案。2.诚信档案的日常管理。动态数据的采集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由辅导员负责采集本系(院)学生诚信信息,并进行填报:对获得奖励、助人为乐、捐款捐物等诚信记录,应及时记录;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由辅导员深入细致地调查核实后,实事求是在学生诚信档案中作记录,做到慎重、细致、公正,并同时让学生深刻认识和反省到自身违背诚信的事实,避免以后在诚信档案中多增加一条不光彩记录。3.毕业时诚信档案的处理。诚信档案是学生在高校入学期间的诚信情况反映,对以后的学习工作起了重要参考作用。为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学生诚信档案在学生毕业时应装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就业推荐的必备材料之一,供用人单位查询。学校有义务告知学生本人诚信档案的记录情况,如果对记载的内容产生争议,由学生工作部门认真审核并负责协调,对属实的记录坚决予以保留。4.实现电子化管理。由于学生诚信档案为一人一档,数量庞大,内容繁多,如果单纯采取纸质档案卡或档案袋,则无法清楚和及时记录随时发生的动态数据,为此,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电子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辅导员有不同权限的账号进入,更新基本情况和诚信考核数据,既便于档案的及时更新,又便于相关部门的审核和用人单位的查询,搭建一个高效、互动的平台。

三、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目前,我们在上海、重庆、云南等地区的高校对高校学生诚信档案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反映得到的积极意义如下。

(一)学生诚信档案可以规范助学贷款管理,防范和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

学生诚信档案是申领助学金的重要参考依据和通道,国家教育助学机构及学校通过学生诚信档案可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思想品德、信用状况等资料进行分析,为助学贷款提供依据,了解发放对象的情况,有效控制助学贷款风险;通过学生诚信档案可以对贷款学生进行全程监管,在出现违法诚信现象的情况下,有权改变发放的贷款,这样能有效防范贷款风险。学生诚信档案放入个人档案进入用人单位后,用人单位可以此敦促学生还款,避免出现恶意拖欠的情况,使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良性循环,使助学贷款能服务于更多的贫困学生。

(二)使高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作为重头戏,是高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出现的种种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到高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尤其是毕业生就业问题中,一些用人单位面对学生虚假简历、从业后的不诚信行为等,对该校毕业生乃至这所学校的认可度降低,不敢也不愿意引进该校毕业生,导致该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影响高校的招生工作与正常发展。学生诚信档案作为筛选合适人才作依据,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表现等,形成完整配套的综合素质档案材料,既能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毕业生的真实信息,又让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使用,为毕业生提供比较权威的鉴定材料,成为第二个“身份证明”。这样,毕业生的就业信誉度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能更好地推进学校声誉度。用人单位通过档案材料的获取,及时将素质培养方面的信息反馈给学校,可使学校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培养各种人才,形成毕业生爱校护校,用人单位更满意学校毕业生的良性循环链条。

(三)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的局限性。

1.目前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和普遍的发展,使得高校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一项相对孤立的工作,在今后如何把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和个人档案、人事制度及社会的整个信用体系紧密联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高校诚信档案管理缺乏法律保障。我国目前现行的法律对信用档案管理还没有规定,在高校档案管理办法中也没有提及。诚信档案在建立、管理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学生的一些個人隐私,为此带来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由谁来承担?诚信档案记录的情况,是否可以作为发行贷款、经济处罚等的依据,其权威性和真实性由谁来鉴定?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立法予以明确规定,否则诚信档案就只能是游离于主流档案管理的一种探索。

3.高校诚信档案作为一种高校诚信教育的配套手段并不是万能的,诚信缺失是全社会共同出现的问题,高校诚信档案从管理对象、管理阶段上来说都是有局限性的,期冀于一种手段是相当单薄的,只有在社会各方面建立起诚信的基石,才能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诚信社会。

参考文献:

[1]许勤.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对策[J].甘肃教育,2008,(1).

[2]马凤仙.构建大学生诚信档案之我见[J].兰台世界,2008,(6).

[3]欧阳琳.建立诚信档案搞好助学贷款[J].云南档案,2009,(1).

[4]胡映君.构建大学生诚信档案策略研究[J].兰台世界,2009,(3).

[4]谢鹏.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与求职就业作用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9,(8).

作者:王 琨

第二篇: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自学能力

摘 要: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大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之间的关系,就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自学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1 信息素养的内涵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的定义是“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确定、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信息素养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谁掌握了信息,就意味着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在数字化环境下,科研、教学的有效性极大地依赖人们的信息生存能力,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来检索、分析、组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知识的发现、利用和创造不再仅仅依赖于“好的大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且极大地依赖于人们能否有效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系统。任何人如果没有有效的、并且持续更新的信息生存能力,他就失去了有效进行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资格。

2 大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和现状

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学习,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观。大学不同于中学灌输式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见表1)。

由此可见,大学生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大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通过自学能力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竞争。自学能力是获取新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包括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辨别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更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他们独立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法宝。

3 信息素养和自学能力的关系

3.1 信息素养是自学能力的基础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为了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学教育逐渐在“专业教育”、“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向素质教育转化,信息检索、分析、组织和利用能力,即信息素养被誉为“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已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常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存、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素养,是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一定的的信息素养,大学生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充分调动自身的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捕捉和挖掘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搜集和利用信息,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信息素养反映在鉴别信息过程中的能力

大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学习时,面对浩如烟海的大量信息,如何鉴别信息的时效性、真伪性、价值性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事实上,大学生的每次阅读过程,都是对海量信息的提炼过程,是对有价值信息的筛选过程。是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实现学习目标和主动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例如;一些大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精华部分写成读书笔记。大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也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鉴别的过程。这种鉴别信息的能力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表明自学能力越强,反之,学习效率就越低,表明自学能力越差。

3.3 信息素养反映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的能力

大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仅仅凭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在课后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国际国内该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新动向,拓展专业领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方式已多样化,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庞杂繁多,要在各种不同的信息源中有效地进行获取、分析、评价、重组,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有一种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有效地捕捉信息,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才能把专业知识学通、学精,并运用于实践,才能进行创新。将来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信息素养是自主学习和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必备技能。

3.4 信息素养反映在具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能力

大学生在毕业前都要写毕业论文,这是离校之前的一次课题研究工作的实习。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也是检验其学习成绩和自学能力好坏的标准之一,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任何课题研究,首先都要查阅资料,这是科研工作的先期工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题,在设计方案之前, 都要查阅资料和搜索相关信息。了解自己的课题以前有没有人搞过,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和动态,有些什么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等等。在各种不同的信息源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在写论文时,知道在引用或转载别人文章时应指明出处,如果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写出的论文既符合要求水平也较高。

4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4.1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校园文化的学术性和创新性,可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热情,组织学生成立“读者协会”或“文学社”以读书兴趣为号召力, 以“提高自学能力”为宗旨,招募成员,适时地进行一些有益的社会调查、学术交流会、演讲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等,然后影响和带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读书文化氛围,让学生关注社会最新发展和热点话题,树立信息意识,不断捕捉对自己有利的各种信息,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也锻炼了其综合素质。

4.2 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道德的教育

大学生在撰写论文、调查报告或参加某一征文活动时,常常有直接从网上下载几篇相关的文章,取其中的某些段落拼凑在一起,有些甚至仅对所下载文章的略加修改就署上自己的名字,完成以后也不标明参考文献的出处等现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懂信息道德。道德是人们在日常行为中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准则。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具有的道德。信息道德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和总和。[2]对他们进行信息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十分重要,告诉他们什么是信息道德和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常识。指导学生在利用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时,要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切忌剽窃他人成果;教育他们自觉抵制黄色的不健康的带有反动言论或腐朽的伪科学内容的读物或信息。使他们合理合法地利用和提供信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以后,应该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让学生搞清楚什么叫科研,应该怎么搞科研,先确定一个课题,然后围绕这个课题进行研究。首先是需要查找相关资料、以便从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对它进行了解和把握。因此他们根据已掌握的文献检索方法搜集信息,在各种不同的信息源中有效地进行获取、分析、评价、重组,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在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时,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学生自己做调查、查资料、做实验、创作学术论文,这一科研训练过程中,在实践中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4.4 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具备多种资源优势,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其首要任务。

4.4.1 要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拥有丰富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有些大学图书馆之间还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从其品质上讲,是通过有效地分析、评价、整合,筛选出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具有“多而精”的特点。网络环境下传播的知识资源,根本无法与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深度相比拟。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4.4.2 要发挥图书馆人才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对馆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高校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后,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拥有一批专业人才。他们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导航员,寻求信息帮助的咨询员。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员,要发挥他们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4.4.3 要发挥图书馆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读书治学的重要场所。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能熏陶人、感染人,也能塑造人、改变人。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方便、舒适的宜人环境,馆内精致的雕塑、伟人画像、名人警言、书画长廊等,充分展现高校图书馆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好场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给大学生的心灵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4.4.4 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施教,低年级同学信息能力较差,主要讲解信息的定义、分类、传播等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介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能够得到的信息服务。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应讲授什么是知识产权,怎样使用专业数据库,怎样分析、评价和整合信息,将信息素养教育结合专业课程来进行,既可以利用信息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丹.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6,(4).

[2] 赵玉光等.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阅读行为内在联系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5).

[3] 孙洁滨.试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信息道德教育[J].河北科技图苑,2007,(1).

作者:肖卫红

第三篇:逐层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创业

摘 要:高校毕业生连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加大,政府、社会和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逐层、分步推进式的创业教育能够筛选出有兴趣创业的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相关创业的有关活动,经过创业导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帮扶从而促使学生创业成功。基于这种情况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讲述在高校层面逐层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逐层推进

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2013年、2014年连创新高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即失业是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现实。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还牵扯到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国家、社会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13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然而社会所需求的工作岗位和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的工作岗位相差较大,使得毕业生理想和现实落差巨大,从而使毕业生找不到自认为合适自己的工作。因此,科学合理地引导大学生创业不失为解决自身就业和带动他人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

大学生群体大多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适合创业或者都会创业成功,因此多种渠道逐层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对于高校来说刻不容缓。大学生创业一般分为两种“生存型创业”和“机会行创业”经过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进行的创业基本属于生存型创业,因此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生存型创业进行指导和引导,使得大学生能够创业成功。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课程里面涵盖了创业教育,但只把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指导的一个部分进行讲解。创业教育课程中仅局限于一些创业流程教育,并没有分层次和人群进行进一步推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成功的可能性。在大学中切合实际地进行多方位逐层推进创业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以黄河科技学院逐层推进创业教育过程为例对于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分析。

第一步,通过全校广泛、普及性的针对不同层次和方向的学生进行创业基础指导课程讲授,使得各个层次和专业的同学对于创业的内涵与意义、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流程、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制作创业计划书等过程有实质性的认知。使得学生对利用本专业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有所了解。

在开展全校普及性创业教育之前,职业指导中心的职业指导人员根据学校以往创业成功的资料收集整理撰写出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分析整理归纳出不同方向和专业的学生创业规律、特点。根据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并且结合国家和本省市针对不同方向创业的优惠政策,总结出各个专业创业的大致方法、方向和各种扶持政策。实际课程讲述时根据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创业的特点,适时引用本专业创业成功的例子并针对举例进行详细的创业剖析说明。在课程中适当进行有针对性和侧重性的创业引导,如给机械制造和计算机方向的本科学生讲述创业课程时,就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大家进行技术创业而对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科方面的学生则鼓励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子商务方向创业。在课程最后进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中,大学生通过自己或参与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强化创业步骤的认识,增强创业的认知度,使同学们认识到整个创业过程大致分为几个步骤和阶段,在每个阶段创业者主要做什么事情。通过全校广泛的创业教育活动,不但使创业教育深入人心而且可以初步分年级和专业筛选出有创业意向和想法的同学对他们留档备案,以便进一步进行跟踪指导。

第二步,在创业教育结束后,由职业指导老师或班级辅导员推荐有创业意向或创业想法的学生加入学校职业指导中心下属的创业协会、生涯发展协会;或建议其选修有关的创业课程;或参加学校相关单位组织的二课活动。如学校职业指导中心定期举办的“创业大讲堂”、“校友企业家论坛”、创业沙龙和营销俱乐部实践训练营等活动。创业协会和生涯发展协会会定期举办一些关于个人生涯发展规划的活动或创业的实践活动,如在校园内定期进行的跳蚤市场;外出为某个品牌进行市场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对一些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其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等。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同学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又让他们认识到市场的风险性、可预测性,增强对市场的敏感性判断等各项技能。定期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和一些营销专家、管理学专家讲授创业历程,企业营销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让有创业意向的同学积累创业所需的各个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能正确认识和理性看待创业。

对于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或团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规划大赛”和国家的“挑战杯”创业大赛或参与创业协会和生涯协会组织的活动,使得有创业意向的同学确定创业项目。职业指导中心在进行创业项目筛查后会根据不同的创业项目分配适合的创业指导人员或有资格的教师进行创业指导。创业导师会指导创业大学生或创业团队针对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调查分析,确定项目可行后则指导撰写创业规划书,进行创业的初期准备工作。

创业导师在指导创业学生或者团队做好创业规划书后,把创业项目申报职业指导中心,职业指导中心组织校方专家和企业家进行该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给出具体的第三方建议或意见。同时创业导师协调学校和者社会的优势资源对创业学生或创业团队行团队管理、财务和销售方面的专业指导培训,调整其创业心态,增强创业信心,鼓励其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商业运作模式。

第三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对于确定创业的大学生或团队,由创业协会或该项目的指导教师推荐,职业指导中心批准进入学校的创业孵化园,由创业孵化园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和所需通用办公设备,并签署相关协议。

大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入住孵化园后,由孵化园统一根据创业项目的行业特征聘请企业导师或成功创业的校友作为第二创业导师,这样两位创业导师就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对于创业大学生或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存在创业冲动、资金短缺、对于市场判断不准、定位不清、技术、管理和经验不足、盲目投资等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帮扶。例如对于创业初期资金短缺问题校内创业导师就可以利用学校下拨给职业指导中心的专项创业基金,校友、校友会和企业的捐助资金,对此项目有意向的企业或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融资。创业资金可以一次性投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投入。创业资金在投入前即和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约定偿还时间、偿还方式等偿还规则。如是企业投资或者风险投资基金,则按约定回报或进行撤资。大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能够如期按约定归还创业基金或对企业或风险投资基金做出回报,是企业能够良性运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按时归还创业基金或回报投资者这样既能激发创业者或创业团队的责任感,又能培养其诚信和感恩意识。这样也有利于创业基金的良性循环利用和学校孵化园的信誉。在创业大学生或创业团队创业过程中遇到市场定位不清、判断不准、技术、管理和商业经验不足等问题时,校外创业导师可以利用自己在创建或管理企业时判断、定位市场、资金投入、技术、管理、财务、业务渠道扩展等处理企业生存及发展问题的经验指导帮助创业初期的企业处理类似问题。创业导师在进行实际企业操作性指导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进行心里方面的支持辅导。创业指导方式可以采用现场辅导、网络指导、定期巡诊和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进行指导,以便使大学生创业者或团队顺利度过创业初期走向正规。

创业导师在指导创业初期即给大学生创业者或团队约定指导结束时间。创业导师指导的年限一般和资金退出时间相关联,而创业基金进入与退出时间又与企业生存规律相关联。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成立的前三至五年内失败率较高,因此创业资金的注入与退出的总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年,创业导师指导和退出的时间年限也通常为三至五年。

第四步,创业孵化园区每年会根据孵化园区中创业企业的发展情况选出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实力和潜力的企业,由园区进一步进行重点帮扶,通过一到两年的重点帮扶使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后经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和孵化园区共同按照入住时签署的协议进行考评,如达到要求则搬离孵化园区,由孵化园区分不同情况推荐进入郑州市科技园区或者高新开发区等科技聚集区,如达不到要求则组织专家和企业一起联合查找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进一步进行孵化推进。

大学生通过创业不但可以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但是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总体推进较晚,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利的环境因素,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发展不仅仅需要高校的支持,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俊,颜吾芟.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6-98.

[2] 王本贤.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帮扶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2):55-57.

[3] 赵乐发.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08-110.

[4] 焦红艳.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2):14-48.[责任编辑 王晓燕]

作者:崔钢

上一篇:推进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国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