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隐性的,其危害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贫困大学生的成才。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等策略,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路径。

第一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 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很大的、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建和谐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阐述了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工作建议以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校园; 贫困大学生; 就业工作; 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不仅是社会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庞大,在社会经济结构性调整和人力资源需求增加有限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攀升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贫困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国家下大力气建设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使得贫困学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问题已经有了较大改观。与此同时,贫困学生就业难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贫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来愈成为制约其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关注贫困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课题之一。

一、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加巨大。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贫困大学生入学难和读书难的问题已逐渐改观,与之相比,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仍是高校就业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我国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7年扩招起,贫困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是大学生中重要的群体。以2006年为例,全国高校共有在校生1700多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在20%~30%之间。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必然要求。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减少社会不平等,贫困阶层提升自己。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被贫困家庭视为改变命运的捷径,但如果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将动摇人们对教育甚至社会公正的信心。高校贫困学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对贫困学生施以援手,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必然要求。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因素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社会、家庭和个人三大方面因素。

1.社会因素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预计2008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64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仍维持在90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已超过新成长劳动力半数、新增就业岗位半数。劳动保障部连续几年对全国103个城市就业市场抽样表明,需求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岗位约占总岗位的22%左右,2008年解决高校毕业生供求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的任务非常艰巨。

(2)高校在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误区目前,高校的贫困生政策重点仍然放在物质和资金资助上,“奖、贷、助、补、减、免、缓”等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较多,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较少。同时,一些高校的贫困生就业工作还很不平衡,侧重就业指导,忽视心理辅导,教学方法单一;侧重普遍教育,忽视个别教育,针对性不强;侧重就业安置,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片面追求就业率。

(3)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存在误区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有意无意的在求职者中寻找高分毕业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而贫困毕业生具备这些条件者较少,被企业拒之门外,失去了一些就业的机会。

(4)其他不和谐社会因素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急功近利的思想,某些社会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社会腐败问题等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例如,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大部分贫困生本想通过就业改变命运,然而现实和理想有时差距甚远。

2.家庭因素

(1)经济因素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巨大近几年毕业生求职成本(形象包装、制作简历、电话费、门票费、路费、食宿费等)不断攀升,贫困家庭再支付了高额的学费后,已无力支付学生用于求职的费用。求职投入上缺乏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

(2)贫困家庭社会关系少,缩小了毕业生就业渠道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关系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有数据表明,通过朋友介绍工作,一般成功率达34%;通过亲属介绍工作,一般成功率在27%。学生毕业求职,通过朋友和亲属介绍找到理想的工作是两条重要途径。与普通毕业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关系少或过于简单,在就业途径选择上的余地也就少了。

3.个人因素

(1)成绩因素贫困大学生中除了个别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外,其他大多数表现平平。大部分贫困学生在校期间一边学习,一边打工,难以安心学习,学习成绩不佳,而且由于基础原因,外语、计算机水平有限,这些都在就业时成为一道门槛。

(2)择业期望值高,择业观不合理贫困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家庭是四处举债读书,学生希望尽快收回高昂的教育成本获得高回报;有的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读书意味着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可以衣锦还乡、光耀门庭。择业期望值较高和不良的择业观使许多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3)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综合素质欠缺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在进入高校以后,由于贫富差距的明显,更容易导致他们的自卑心理。又因为经济或心理原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失去了许多锻炼机会,造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综合素质欠缺,这必然会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处于劣势。

三、新形势下,高校开展“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全员参与

首先,高校要从感情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每一位贫困毕业生;其次,切实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要调动全校上下的力量,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再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的支持,从而在政策、经费、服务、项目等环节上得到更多的帮助。

2.深化改革,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高校要结合国家现有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整合各方面力量,制定适合校情的贫困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出台优惠政策,为贫困学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加大对贫困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支持,拓宽勤工助学渠道,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与自助机会。同时,要教育贫困大学生以适当方式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感恩意识的培养。

3.努力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就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减少人情因素,对待毕业生要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互相帮助和支持,让贫困大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消除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精神上的自封自闭等消极影响,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经济保障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就业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4.采取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贫困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合理定位,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观,要选择能发挥作用、有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岗位;引导学生拓展就业思路,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去、到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同时,在心理素质上提供咨询与辅导服务,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以形成面对就业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心态。

5.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择业过程遇到的问题

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尽力为其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工作实训达到培养贫困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能力的目的;通过提供免费的外语和计算机等级培训等,促使其掌握现代应用技术;引导他们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以扩大知识领域,锻炼交往能力,锻造健康心理。

6.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为贫困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建立贫困家庭毕业生信息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其就业;深入开展走访用人单位工作,邀请他们走进学校,为贫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广泛发动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重点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免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提供远程面试;做好贫困大学生毕业跟踪服务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就业是民生之本”。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采取有效措施对贫困毕业生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全方位、系统周全地帮助贫困毕业生实现就业,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立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初探[J].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6):43-44.

[2]唐国胜,刘国普.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究——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J].职业圈,2007(15):22-23.

[3]徐晓宁,陈银凤. 贫困大学生就业障碍分析及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7(2):93-95.

[4]陈德明,张革华. 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构建学校支持体系[J].前沿,2004(10):153-154.

[责任编辑:成方哲]

作者:崔 征

第二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与对策

摘要: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隐性的,其危害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贫困大学生的成才。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等策略,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对策

所谓高校贫困大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及其相关生活费用的学生,或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据统计,我国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占在校生总人数的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总数将近300万。近几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专家学者注意到贫困大学生这类群体的特殊心理状况。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能够自强不息、刻苦上进。但也存在着一定数量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这些贫困生表现出自卑、多疑、脆弱、敏感、焦虑、孤僻等不良心理,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心理失衡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心生恨意,个别的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必须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个体自身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群体发展的影响,寻找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的误区,形成健康的人格结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素质。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形成的原因

心理贫困是物质贫困的延续,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而出现心理贫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来自经济的窘迫、社会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等外部原因,也有来自贫困大学生较差的心理素质这个内部原因。

1.经济压力

按现行的收费制度,学生正常完成学业大致需5万—8万,这对农村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对城镇的部分学生来说,因家长已下岗或正面临下岗的危险,也同样十分困难。贫困生由于经济贫困,他们吃的、穿的、用的不如别人,更不敢参加一些需要花钱的集体活动。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会演变成自卑心理。由于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产生了自己样样不如别人的心理,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成为和自己同学一样的人,从而丧失了自信心,对未来的前景非常悲观,精神萎靡、怨天尤人。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或不发达农村的学生,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已经可以熟练掌握的一些设备,如电脑、手机等还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使用。当他们来到一个与过去大相径庭的新的环境,巨大的生活反差使他们对新的环境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那么这种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而产生的压力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是高校贫困生的一个最大的压力。

2.心理压力

贫困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乡往往都是天之骄子,具有一定的优越感。但当他们来到大学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从一个闭塞、落后的地区到了物质、精神生活相对富裕的城市,他们面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世界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由于贫困地区教育条件的限制,贫困大学生在知识面和对新事物的认识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现实与自我想象的冲突,造成他们心理的较大落差,进而产生消极的自我否定心理,认为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产生了负罪感。

3.学习压力

贫困大学生把取得高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通过发愤学习而努力成才,彻底改变现实命运,所以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大多数贫困生来自文化教育环境相对较差的偏远地区,这样使学生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再加上一些地方受条件所限,外语、计算机、体育、美术和音乐等相关课程不能充分开展,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外语与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同学有很大差距,没有可以表现的特长,产生自卑心理。而现实生活中,贫困生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在拼命学习以期获得奖学金的同时又不断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较高的学习目标需要付出相对多的学习时间和因勤工俭学而不能保障学习时间的矛盾,使贫困生身心俱疲,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久而久之,部分贫困学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人格发生变化,出现精神病症状。

4.人际交往压力

贫困大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但由于整日为学习、生活奔波,而且缺乏扩大交往的经济实力,使贫困生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并产生心理障碍。有的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有些贫困生在面对困难压力时,常常会表现为敏感多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痛苦孤独,他们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封闭自己,不愿和别人接触,独来独往,结果变得越来越孤独,长此下去会导致他们缺乏友谊、远离群体、孤独、沉默;还有些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另外,与普通学生在生活习惯、言行举止,甚至艺术修养上的差异,也常使贫困大学生相形见绌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暗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对策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应结合国情以及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把经济救助与心理救助有机结合起来。

1.完善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

经济上的贫困,是高校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心理脱贫离不开经济援助。我国政府和各高校为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加大了政策的实施。建立“绿色通道”以保证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确保每一位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

国家为使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得起大学,从“奖、贷、助、补、减”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高校应建立“绿色通道”以保证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确保每一位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先自助、后他助”,“有偿在先、无偿在后”,“以酬代补”的原则来建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设法使各种补助通过劳动的方式来兑现,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生获奖受补,以利于克服“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以利于鼓励学生艰苦求学、勤奋上进。要求合理安排、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园和社区参加勤工助学的公益劳动,既获得报酬、弥补经济困难,又得到锻炼、促进学习。让贫困生在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从而享受劳动丰收的喜悦,让他们赢得“自尊、自信”。

2.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重点是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把经济救助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同时得到“脱贫”。

首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不光是贫困大学生,应在所有大学生中开展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要求他们发扬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精神,继承前辈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要让贫困生懂得,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暂时的经济困难并不可怕,而精神上的贫困才是致命的。增强自强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贫困生要转变思想观念,克服依赖心理,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走自食其力的道路。要鼓励贫困生积极走向社会、参与实践、自主创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锻炼中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其次,在学校建立较为完善、详尽的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对学生家庭、社会关系、在校状况等多个角度来了解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情况。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基础仍相当薄弱,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仍需重点扶持。要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应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营造心理咨询氛围,鼓励贫困生积极寻求心理帮助,预防和矫治贫困生的心理障碍。帮助贫困生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性知识,学会正视自己、自我调适,用乐观向上的情感对待暂时的困难,科学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自我排遣。

总之,贫困大学生自卑自闭心理的形成,有着内在、外在等多方面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关心贫困大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强、自立意识,正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解决好贫困生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生是否能健康发展、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还关系到学校稳定、国家发展,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参考文献:

[1] 张佳,夏丹,刘萍.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0,(1).

[2] 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 谈璇.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新医学,2009,(7).

[4] 向建华,郑海祥,尹湘鹏.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9).

作者:宋艳

第三篇:以贫困学生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审视高校贫困学生工作

摘要 贫困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贫困学生个体类型的多样性,导致贫困原因的复杂性与自身问题的差异性,使得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分析了贫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高校贫困学生工作的明显不足,以如何增强贫困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探析了新形势下高校贫困学生工作的新内容。

关键词 贫困学生思想教育 贫困学生能力建设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Examine the Work of Poor Students from the Entry

Point of Poor Students' Capacity Building

YIN Chunyan

(Sydney Institute of Language & Commer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0)

Key words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capacity building of poor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高校贫困学生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也曾明确要求“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因此,高校贫困学生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及和谐校园建设。关注并解决好贫困学生问题,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不仅能体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也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头等大事。

1 贫困学生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得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日益加重,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复杂突出。由于贫困学生面临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因此,贫困学生的问题并非简单的经济困难,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也尤为突出,甚至成为他们求职的瓶颈。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强烈的自尊心理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一种肯定和认同,过度自尊其实掩藏着严重自卑。贫困学生的家庭有着各自不同的不幸,跟其他同龄人相比,他们更为自尊、渴望成功、不甘落后,希望经济上自食其力。但是,他们多数不愿承认贫困的身份,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在接受学校和社会慈善捐助时心里尤为尴尬,一方面,渴望得到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强烈的自尊心理,又不希望自己的贫穷暴露于众,表现出极度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里,在校园“攀比风”的影响下,他们时刻觉得处处低人一等,表现为自我轻视,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1.2 人际交往范围狭窄

大多数的贫困学生会因为贫困的家庭背景而感到自卑、痛苦,对自己缺乏信心,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他们常常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选择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常常独来独往,游离于集体之外,容易被边缘化。久而久之,形成孤僻的性格,缺少知心朋友,人际交往匮乏,从而更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孤僻心理的形成。

1.3 综合素质偏低

由于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英语应用能力、文艺特长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培养,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贫困学生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在就业过程中取得成功的机会大大降低,成为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

2 高校帮困工作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贫困学生工作已经得到普遍重视,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为辅的助学体系,使一批批家庭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一直以来,学校往往将对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作为帮困工作的全部来抓,而忽视了帮困工作的育人理念,忽视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2.1 注重经济帮助,“精神扶贫”关心不足

目前,高校实施“奖、贷、助、勤、减”等全方位的助学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在“物质扶贫”的同时,对贫困学生的“精神扶贫”关心不够。帮困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贫困学生资格认定就是一项极其繁琐,它不仅关系到贫困学生受资助的权益,也是高校创建和谐稳定校园的重要环节。既要保证不使一个贫困学生被遗漏的前提下,又要同时兼顾学生的公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济的帮困成为贫困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对贫困学生精神的关怀和思想的引导教育成为附带内容,导致“精神扶贫”成为高校帮困工作的薄弱点。

2.2 单纯地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励志扶贫”缺乏有效渗透

随着贫困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高校普遍存在勤工助学岗位不足,管理监督不够的问题。岗位的开发和提供也简单以帮助贫困学生增加收入,减轻经济压力为目的。对岗位管理比较松,导致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责任意识不高,对岗位重视不够。勤工助学是对贫困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的帮困工作应该很好地利用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经济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劳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因此,帮困工作要将精神帮困、心理帮困与经济帮困相结合,以勤工助学为载体,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励志与感恩回报意识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得贫困学生“脱贫致富”。

2.3 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意识不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高校的帮困工作,对贫困学生能力建设的思考和实践存在明显不足。在就业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高校帮困工作应该加强贫困学生的能力建设,以就业为切入点,早预判早培养,积极思考贫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载体和途径,使贫困学生的培养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 高校贫困学生工作的思考

每一个贫困学生个体的背后都有其特殊性,贫困学生作为未来就业大军的弱势群体,其能力的培养、意志力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全程化的培养目标来指导实际的工作,才能最终实现贫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1 扶贫先扶志,培养正确对待贫困的态度

帮困工作一定要把准脉,找到矛盾的源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正确认识“贫困”不是过错,更不是耻辱,贫困只是一种暂时现象,更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一些正面的励志典型,激励他们学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不低头、不退缩、不自卑,不气馁,提高他们的受挫能力和积极对待贫困的良好心态。在帮困工作中,注意培养和选拔优秀贫困学生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营造“逆境成才更光荣”的氛围。

3.2 能力建设为中心,提高贫困学生综合素质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贫困学生的帮助,最根本的还是应该加强其自身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因此,要尽可能地为贫困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和帮助他们多参加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参与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比如,在帮困育人中,实行贫困学生的自我管理,一方面为贫困学生提供参与工作的平台,另一方面使他们有机会参与管理,由被动的受资助者变成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要学会依靠社会资源,多为贫困学生提供各类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确立全程化的培养目标,强化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贫困学生在就业取向上更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贫困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能力薄弱、不善交际,在求职过程中容易焦虑退缩,表现消极;另一部分贫困学生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就业困难。因此,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实事求是地对客观就业形势进行分析,系统思考自身的就业优势,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准确定位;并且要辩证地看待就业形势中的机遇与挑战,不恐慌,不气馁。其次,积极做好贫困学生的就业规划,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提供分层、分类的就业指导。还要积极联系市场,做好优秀贫困学生的就业推荐,以纠正用人单位对贫困毕业学生的偏见和歧视。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贯穿于整个帮困工作的始终,只有坚持走全程化的培养模式,才能使贫困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具有相当的竞争实力。

总之,高校贫困学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作,而加强贫困学生的能力建设是帮助贫困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只有积极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更有利于贫困学生自身的健康成才,更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郝丽萍.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思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5).

[2]崔征.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3]王青耀.陕西高校贫困生调查及分析.教学研究,2006(1).

[4]李华平.试论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6).

[5]翁铁慧.思考中的前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

作者:尹春艳

上一篇: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幼稚园老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