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作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工作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就业工作是高校发展生命线。两者作为高校各项工作中两个重要的部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党建和就业工作的重要关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方式,以期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并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篇:大学生工作论文范文

志愿服务工作搭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摘 要:在介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志愿服务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影响和平台作用,同时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高等学校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争取外部支持,从而加快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者;新平台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目前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更充分表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共中央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大学生生源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这些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既有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和思维敏捷的优点,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变得十分重要起来。如何加强实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大课题,也是共青团工作的一大课题。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在教育中偏重于智育培养,重才轻德,这种教育缺陷产生了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好坏的判断偏差。教育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还只停留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政治理论课、时事讲座等灌输式教育,空洞的说教、抽象的理论远远多于对实践的具体指导。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使思想工作人性化,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注重实践环节,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我国传统的灌输、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下显得单薄乏力,因此挖掘与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就成为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

二、志愿服务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搭建平台

(一)志愿服务工作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意识

志愿服务工作极少是个体行为,往往依托于集体开展,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工作需要团队中每位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这就要求大学生志愿者有大局观,掌握协同工作的方法,并且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解决冲突的办法。志愿服务除了可以帮助他人,更能培养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意识。

(二)志愿服务工作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

志愿服务工作分担的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工作,大学生通过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增强自身的社会归属感及责任感。如在北京奥运会、哈尔滨大冬会中,志愿者承担了新闻运行、竞赛助理、观众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就要求志愿者要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状态下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不轻易放弃。大学生把这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工作态度带到日后的工作中,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志愿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多地接触社会

大学生要将自己的所学、所长付诸实践,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进入社会,只有进入社会,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服务于社会,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志愿者活动给青年一个直接接触社会的良好机会,譬如在北京奥运会、哈尔滨大冬会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每天服务赛会、接待观众,接触到了社会上各色的人、事、物,对社会状况、国情和民情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提高了对人、对事、对社会的判断力,以及处理常规事件的能力。志愿者还通过服务活动,认识到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体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评价,亲身体验和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必定有所帮助。参加志愿服务工作还可以激发他们对自身进行反省和正确评估,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需求来改造自己。

(四)志愿服务工作促使大学生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树立时代新风尚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潮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偏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志愿者不为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实际行动教育并感染着周围的人,营造着和谐的社会氛围,树立时代新风尚。与此同时,这对树立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而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一)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理念在大学生中的推广,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宣传、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的宗旨、内容、方式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充分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所搭建的平台,让志愿服务工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宣传、大力推广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各种渠道表扬、鼓励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加强联系,促进高等院校志愿服务工作健康发展。争取高校党政领导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得到教务、就业、后勤等相关部门的广泛认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加强与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其他志愿者组织共享资源,与小学、社区、敬老院等单位建立关系,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定点、定时地开展家教、美化环境、法律咨询、科普宣传、文艺演出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广大农村开展了科技宣传、文艺演出、法律援助、敬老服务、助残服务、扶贫帮困等多项活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受锻炼、长才干。

(三)建立完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体系,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目前,志愿服务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学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也不例外,很多青年志愿者协会刚刚建立起来,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组织相对来说也较少,而且志愿服务工作缺乏健全的法律和法规保障。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工作的巨大作用,建立完备的志愿者培训、管理、激励机制,使志愿者在整个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得到必要的保障,使志愿者感受到服务中的快乐,感受到社会和个人对自己付出的认可和尊重,给志愿者活动发展与成熟培育一片沃土,使志愿服务工作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态势。

参考文献:

[1]北京志愿者协会.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2]江汛清.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志愿服务与义工建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和谐社区与志愿服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5]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6]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组委会.第24届世界大學生冬季运动会志愿者培训指南,2009.

作者:高 菲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互相促进的探讨

摘 要: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就业工作是高校发展生命线。两者作为高校各项工作中两个重要的部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党建和就业工作的重要关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方式,以期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并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党建工作 就业工作 互相促进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仅是党在新世纪教育目标的要求,而且是党的事业继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育发展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高校就业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中的重要工作,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互相促进的工作方法。本文分析了两者的重要关系,探讨了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途径,以期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并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一、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学生党员在就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而毕业生党员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先进分子,在专业技能和品德方面都得到了学校和企业的认可,所以很多企业往往在招聘的时候优先录用党员,甚至在招聘条件中限定必须为党员。在这种影响下,部分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成功率和就业层次,对入党相当的积极。还有一部分学生本人的入党意愿并不强烈,但父母却很重视,通常是在父母的规劝甚至压力逼迫下,被动地递交了入党申请,这类学生一般缺乏自主精神和内在积极性[1]。这些都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动机相背离。而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和完成上级下达的发展学生党员比例的任务,对学生入党的标准有所降低,学生党员的质量也有一定的下降。而在毕业前,学生党员多忙于实习和找工作,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有所减弱,较难在同学中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联系师生的作用也相对减弱,甚至于有些学生党员还出现了违法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影响了高校的党建和就业工作。

(二)毕业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指导相互促进的效果不够明显。

在日常工作中,毕业生党建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措施较少,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特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施却相对滞后,党支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的外延上缺乏拓展,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客观上使一些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是空洞的说教。而且党建中的理想信念教育针对的群体是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普通同学一般不参与其中,造成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效果有限,这也容易导致理想信念淡化、党员意识淡薄。尤其是学生在实习期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家庭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与信念受到了冲击,毕业生党员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立场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负面的影响。没有政治经验和深厚理论功底的大学生党员缺乏对社会思潮从理论上进行理智和正确的分析的能力,相反却很容易被思潮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形势,不能自觉地将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与祖国、人民和党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选择符合个人、家庭、社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

(三)就业工作与学生党建工作部门协同合作较少,党员信息库在就业中的作用还不明显。

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的“出口”工作,党建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目前在很多高校这两项工作涉及的部门还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很难实现党建为就业保驾护航的良好局面。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党员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更多考虑的是用人单位、学校教师、就业工作人员、就业协会学生和兄弟院校同仁等进行全员化的就业工作,对党建和就业相结合以互相促进的设想还比较欠缺。再者,用人单位希望学校能够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但是学校容易忽视这个角度来参考和比较,也没能注意建立相关的信息库,往往更注重平时的成绩、工作情况、专业和辅导员推荐。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汇报和考察统计,也是衡量学生优秀程度和性格特点的一个重要的方面[2]。由于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结合不够,党建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四)学校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够,毕业生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把毕业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就业率上,甚至默许学生翘课外出实习。在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对毕业班党组织的要求降低了,党组织对普通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也松懈了。一方面,集中学习、教育的机会减少,另一方面,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不能引起毕业生党员的关注和兴趣。毕业生党员处于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特殊阶段,各方面压力都较大,关注点渐渐由日常学习和课外活动转移到了参加各类招聘会、企业实习上,对于党内事务的参与热情不高,党员的纪律观念开始淡化。而部分高校的组织生活仍停留在传统的发展党员、学习文件上,没有迎合毕业班学生的特殊需求,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学生党建工作未能全面渗透到具体的实践、实习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降低了学生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3]。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互相促进的相关措施

党建是基础,就业问题关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高校在注重提高毕业生党员综合素质的同时,通过党建,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优势作用,势必影响未来高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党建工作者与就业工作者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将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都上一新台阶。

(一)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就业观的教育。

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应该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我们应该把就业观的教育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结合的切入点。在党建的理论课堂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是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的。现在国家提倡支援西部计划,鼓励学生下基层就业,去欠发达地区就业,这是一种就业的趋势,这能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增强就业指导思想的可接受性。在党建理论课堂中要将这种思想结合进教育内容,使就业的这个指导思想更生动形象、更直接地为学生所认识和接受[4]。同时,在党员教育过程中积极融入道德观念教育,尤其是结合毕业生党员的现状,融入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发挥学生党员教育“群体效应”与自我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探索推进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就业的发展。

(二)建立毕业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信息库。

毕业生党员信息库除包括毕业生思想动态、历年表现、考察情况、特长特点外,还应包括就业意向、就业现状。这样,无论是用人单位需要学校推荐,还是学校收集到相关信息,主动向不同单位推荐合适人选,对于学校的就业工作,都是非常有效和方便的,能使毕业生拥有最佳的机会,从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且,通过信息库,能方便地统计毕业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就业率、就业层次等方面情况和数据,为高校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而建立信息库,从另一层面上而言,也是对毕业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信息的全面概括和集中,便于党组织对其进行考察和总结评定。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库有利于随时统计毕业生党员的就业基本情况、就业率、就业层次等,为学校党建和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5]。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准确地推荐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提高推荐的成功率,从而大大提高就业率。

(三)发挥毕业生党员的榜样和媒介作用。

毕业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具有表率作用,同时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纽带,扮演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角色,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和作用,能对就业工作产生非常好的效果[6]。现在高校中普遍推行的“朋辈辅导”也同样适合于就业和党建的结合。通过对毕业生党员的就业相关思想的教育,以及他们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再由他们和其他普通同学沟通、交流,或者以自己的事例来做榜样,对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而学生中一些建议和思想,也能及时反映到就业工作人员中,以使其能更加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达到就业的全员化效应。

(四)建立就业工作联动机制,构建学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首先,完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模式,成立“院系就业工作组(比如以学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学习导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就业工作党小组—学生党员—普通学生”的就业工作小组,帮助发布招聘信息和收集学生的就业信息。其次,通过先进党员的就业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帮助同学就业或者下届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促进就业工作的有效实施。再次,学校就业工作者,比如党支部书记和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实习就业单位,或者开通QQ群、论坛、博客,促进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楼,全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最后,开展党员模范活动,开展党员“一帮一”、“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发挥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方面的带头作用。

首先,已毕业的学生党员能够在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印象,为以后的学生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学生党员在就业单位表现优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用人单位也会由点及面地对该校学生表示认可,愿意继续接收同校同专业学生。其次,已毕业的学生党员能够主动地为母校提供就业信息。学校培养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学生党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和回报,毕业生党员在离开学校后仍然能够主动地提供就业信息。

总之,党建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思想保证和基础,就业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毕业生党建与就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将毕业生党建工作视为学校就业工作的延伸,纳入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统筹考虑,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参与就业工作的优势,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将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必能促进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伟.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z1).

[2]朱克勇,卢克祥.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党的建设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谐发展[J].学理论,2010,(11):44-45.

[3]彭锐.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2010,(5):94-95.

[4]丰硕.浅析依托高校党建加强大学生职业化塑造[J].人力资源管理,2010,(6).

[5]胡文淑.高校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双赢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4):85-86.

[6]虞蓉.高校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工作互动的机制探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11).

作者:高翔

第三篇:以辅导员工作视角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深刻变革、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新形势,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重大。从辅导员工作视角对其所面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教育机制创新,提升辅导员素质,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做好日常教育管理,规范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恒爽(1987—),男,山东菏泽人,硕士,遵义医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畅(1984—),女,江西南昌人,硕士,遵义医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技术不断变革、思想日益多元、社会心理问题不断涌现的新挑战,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促进大学生自身和谐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最前沿,熟悉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本文以辅导员工作的视角,从机制、素质提升、党建、日常教育管理、学生干部、校园文化、网络载体等方面探索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加强教育机制创新

由于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多样化,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未能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合不够,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分割,导致各机构只做自己部门的工作,彼此缺乏整体协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二是控制不足,现有机制对于事务类教育工作做得相对较好,但对于教育类工作尚未定性、定量,工作缺乏控制;三是评估不完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来说,各项工作基本是结束即是完成,没有很好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检验工作效果并指导后序工作的开展。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完善与创新,是继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所以,完善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内容包含:一是建立一个决策—领导—实施—作用—效果—反馈—新决策的闭合系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各个要素协调作用,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创新和改革内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体制等,发挥好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三是建立评估机制,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一方面要研究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构建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评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把考评重点从事务性工作转移到综合素质上。此外,还应该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与制度环境,建立与之配套的考评与奖惩体系。四是建立包括队伍、经费和物质保障机制。首先,各单位对辅导员要关心、爱护、培养,落实辅导员的职称、待遇等政策,利用各种方式巩固辅导员队伍,持续提升其工作能力,使之能够专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积极做好经费与物质保障,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育条件,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提升辅导员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障”。长期以来,辅导员工作传承主要靠老辅导员的“传、帮、带”,停留在经验层面,缺少系统化、科学化的培养培训,这种方法虽然也能够帮助新辅导员尽快熟悉工作,但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为了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高素质、高能力的辅导员队伍,必须着力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理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与身心素质。

从辅导员层面来说,辅导员个人要根据“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主动学习,强化自身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从政策层面来说,学校要深入解读中央有关辅导员发展的文件内涵,建立配套制度,为辅导员的能力提高与长远发展做好谋划;要构建辅导员培训制度,依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与需要,辅以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从培训层面来说,辅导员专业化培训不仅要针对辅导员当下的工作,帮助辅导员解决现实难题,还要帮助辅导员提高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引导辅导员成长。这就需要构建包括岗前培训、专题培训、高级研修、学位培养在内的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包括理论学习、务实训练、综合素养提升在内的多角度的培养内容,包括支持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培养骨干辅导员、加强辅导员工作交流在内的多种途径。

三、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当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提高大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发挥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引导作用。近年来,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考察、培养,发展标准上的工作越来越完善,但在学生党员继续教育上存在松懈现象,导致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针对性,学生党支部及党员的作用得不到同步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和体现。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必须积极探索,转变工作方法。首先,在认识上要克服党建中重定性、轻定量,只讲投入、不讲效益的片面性,要学会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分析,合理安排,增强实效性。其次,在教育形式上要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和传媒发展迅速的形势,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学生党员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要在党组织活动与专业学习的结合点上寻求创新。如通过征文比赛、辩论比赛、观看革命题材影片、党的知识竞赛、参观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形式,进一步启发、教育、锻炼学生党员。要善于应用新兴媒体,办好党建网站,建立网上学生党员信箱,开通学生党员QQ群等,形成党员教育管理的线上线下互动,为学生党建打开新视野、开辟新空间。再次,党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党支部要进行经常性的调研活动,加强与学生党员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如针对不同的教育主题而灵活地采取多元的教育组织形式,在推进学生党建进社团、进宿舍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最后,要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检查和落实,规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做好日常教育管理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下,以学生事务为基础,寓服务于学生事务是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范畴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学生事务如勤工助学管理、贫困学生资助、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等纳入了学生管理的范畴。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必须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不断发展的社会因素等情况,以多种形式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首先,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的本质与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是简单的对事的管理,更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处罚和表彰。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思想引导作用,更要施以必要而有效的外在管理约束作用,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科学的方法,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注意少用只讲大道理的单向说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学生个体与群体的现实特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增强工作动力,所用的工作理论要符合实际,不能坐而论道而不见工作实效;更不能对工作实效性低的现象置若罔闻,脱离客观现实高估实际工作效果,要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化学生个体思想行为和学生群体风气上。最后,工作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二者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在工作实践中围绕社会大背景和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的愿景,切实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让他们了解和接受学校加强管理工作的目的和目标,了解和感受学校加强学生思想和行为规范与他们的发展愿望是一致的,从而消除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消极对抗情绪,切实提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五、规范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中比较活跃的一个群体,是高校优秀学生的代表,他们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关键力量,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有力支持。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辅导员在工作当中,要构建和完善与学生干部有关的各方面规章制度,包含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制度等,并依照制度执行,不断地在实践当中完善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选拔、竞争机制。要明确选拔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保证选用的学生干部靠得住、用得上、有潜力,建立学生干部的整体威信,实现学生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营造学生干部的竞争氛围,增强其竞争意识,利用正当竞争提高其敢于挑战困难和面对挫折的进取之心,以此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优化和素质提升。此外,在任用学生干部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干部,给予其充分的信任与理解。与此同时,要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其成长成才成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舞台,给予学生干部参与部分学生工作决策、实施的机会,还要建立辅导员与学生干部之间良好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朋友式关系,实现情感激励。其次,重视学生干部入职后的培训工作。学生干部的培训涉及政治理论、方式方法、思想心态等多个方面,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训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包括授课、座谈、社会实践、团体训练等。引导学生挖掘自我发展要求的内驱力和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唤醒学生干部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求知欲,使学生干部重视自身工作和任务,珍惜机会和资源,用内化的信念去指导行为是学生干部培养的关键。最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学生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对学生干部在思想水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专业业绩、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实行合理的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给予学生干部最大的发挥空间,以帮助其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并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心。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其渗透性强、影响持久、生动直观的特点,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得教育形式生动、有活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陶冶与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任务,必须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考虑。首先,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要结合本学校的历史和社区环境的特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内传媒的管理和引导,从深层次上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既使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又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校园文化的浸润和熏染中得到矫正性的引导。其次,在校园文化特色上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定位、学校文化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的定位,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统筹规划、狠抓落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有序进行,使校园文化制度真正起到规范师生言行的作用。最后,校园文化建设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处于教育环境的地位,它的实现需要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双重参与。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加强个人修养、优化知识结构,从强化个人品德修养和举止言谈等方面,锤炼高尚师德,有效增强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七、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一方面要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渠道、方式、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科学驾驭新媒体,发挥好网络载体作用,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要在学校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想和风气,整合学工部、团委、学院等学生管理服务部门的资源,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网站,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媒介;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使之成为思想交流、意见反馈、心理咨询、排忧解难的沟通平台;要构建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公众宣传平台,建立大学生线上精神家园。其次,要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联系到一起。一要方便学生的学习。高校可以在学校主页开设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栏目,并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增强网络的吸引力。二要服务学生的生活。学校主页可以开设图书馆模块,开设与学校食堂、寝室相关的栏目,开设网上信箱等,服务学生,收集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的服务质量。三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开设心理咨询板块、毕业生就业专栏,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就业创业提供开拓平台。最后,辅导员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教育平台。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监管,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新媒体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疏导;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大学生网络素质培养课程,培养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识别能力,增强对网络负面消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积极提升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其政治意识和判断力,使其自觉养成网络自律意识,遵循网络道德。

综合来讲,加强教育者素质、完善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媒介与手段,起到的主要是外部促进作用,从根本上来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终实现是以大学生的自我接受为基础,进而实现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利用内化的知识指导自身行为。这就需要我们辅导员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需求和全面发展为导向,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禧,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郭建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叶进等.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沿革与探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冯军,孙媛媛.高校辅导员如何打造高效率学生干部团队[J].文教资料,2009(25).

[5]常敏.新媒体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8).

[6]王树欣,张琳.高校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7).

作者:李恒爽 刘畅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营销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