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大学生健康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深度调研,为高等院校进一步深化健康干预改革提供相应参考依据。随机选取我省四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能测试调研的方式对大学生当前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联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等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

第一篇:大学生健康论文范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策略研究

摘 要:体质健康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而大学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体质健康状况甚至会对一个人的终生产生直接影响。从近几年这本院校学生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看,体测标准的颁布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测试前准备不充分、测试中监管不力或操作不规范、测试后没有分析等等,本通过对近几年的体测成绩进行调查分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问题,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推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提升大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质健康、大学生、现状、策略

2019 年 10 月教育部通过官网发布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意见》,《意见》向全国的本科院校下达了“严把毕业出口关,本科生体育考核不达标不能毕业”的指令,全力提高学校培养质量,引导学生更重视平时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虽然多些年来我国政府和研究人员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 20 年下滑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本研究以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8-2020 年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寻求健康促进的教学模式和路径研究提供数据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

收集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8-2020学年大一至大三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从总体数据以及各个项目的单项数据来进行分析。

1.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表格对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

2结果分析

2018年大一新生2012人,其中男生1317人,女生695人;大二学生1651人,其中男生1037人,女生614人;大三学生1401人,其中男生904人,女生497人。

2020年大一新生2599人,其中男生1844人,女生755人;大二学生2086人,其中男生1371人,女生715人;大三学生1840人,其中男生1205人,女生635人。

从表182和202可见,2018学年及2020学年男女学生体质平均分均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超过及格线,但从数据表中能看出大三学年男生普遍体质下降,未达到及格线标准;肺活量平均值达到及格范围(男生≥3200 ,女生≥2000),但是距离良好(男生≥4300 ,女生≥3000)有很大的差距;由表184和204可见,接近1/3的学生体重趋于不正常,偏瘦或者偏胖,其中偏胖中男生居多;立定跳远男女生的平均值也均在及格范围(男生210cm-246cm ,女生151cm-178cm);50米男女生的平均成绩均在及格范围(男生7.3s-9.1s,女生8.5s-10.3s);女生800米平均成绩处于不及格范围(女生>274s),男生 1000米平均成绩也处于及格范围内(男生>272s);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在及格范围(男生3.7cm-17.6cm,女生6cm-18.9cm);女生仰卧起坐平均成绩在30-40个之间,为及格范围,女生达到及格范围,但是男生引体向上平均成绩在4-5个之间,低于5个记作零分,男生超过一半的人引体向上得零分。

二、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个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因住集体宿舍,同学相互间干扰大,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都无法得到保障。根据调查,睡眠困难,睡眠片断化以及早醒等睡眠障碍的学生约占32.5%。一些学生在饮食卫生方面存在问题,如,饥饱无节制、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甚至有学生出现酒瘾、烟草依赖等。有学生玩网游戏、看电影、看书等至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致使早晨难以起床,影响吃早餐及上课,而且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2.无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有相当部分大学生没有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他们虽然对各类体育比赛很关心,很热衷,但自己却很少有主动锻炼身体的行动。每日重复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成一线的单调生活。有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测试中,测试几次都无法通过,甚至出现有学生找人代测的现象。

3.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根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对运动保健、心理保健、卫生保健和营养保健等方面懂的知识甚少,更无从谈自身的保健。对如何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等更是缺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学生普遍缺乏自觉地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和自身调节,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身心健康的综合的素质与技能。

(二)学校因素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1.学校生活环境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有些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生活空间狭小,教室、宿舍过于拥挤。锻炼身体实施落后、缺乏,场地狭小。饭堂、厕所的卫生设施缺乏,学校医疗卫生设施落后,缺乏起码的服务精神。一些高校盲目扩招,学校硬软件无以为继,学校拥挤不堪。

2.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不适应社会发展,且枯燥乏味,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失去学习的兴趣。考核过度重视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学以致用和能力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致使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高校的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方式随心所欲;体育锻炼时间过少,锻炼场所拥挤,收费场地日益增多,大学生离普及体育锻炼相去甚远。大學校园中文化活动不多,才艺活动甚少,无法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一些高校里,夜晚上网玩游戏、看网络电影蔚然成风。

3.学校精神生活的影响。高校的精神环境是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与手段。但高校里的不良风气的持续蔓延,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如,大学生中的消费攀比、社会上的腐化风气都在影响着高校,致使一些大学生不注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而热衷于投机取巧,谋取捷径。

作者:林军

第二篇: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及健康干预措施研究

摘 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深度调研,为高等院校进一步深化健康干预改革提供相应参考依据。随机选取我省四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能测试调研的方式对大学生当前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联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等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

关键词:体质健康 高等教育 健康干预

体质的形成和衰退受遗传、精神状态、生活及饮食条件、地理环境、疾病、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个时期的生长发育是否健康,体型是否匀称,体重是否在合理范围等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都产生重要影响。肥胖、超重及胆固醇超标等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我省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从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的视角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改革及制定相关健康干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文所选1000名研究对象均为我省在校大学生,其中涉及我省综合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农林大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年龄在18~24岁之间,平均年龄(21.5±2.1)岁。所选调查对象均为本科在校大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一是体能调研。根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所选研究对象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试,测试项目主要包括50m、1000m、肺活量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分别比较在校学生的体质达标情况。二是文献研究。查阅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超重指标、肥胖因素、体育锻炼认知以及健康生命质量等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检测细则》对所选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的准确测量,并结合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进行体重标准分类,具体判断标准为:BMI<18.5 kg/m2表示体重过低,18.5kg/m2≤BMI<24.0 kg/m2表示体重正常,24.0 kg/m2≤BMI<28.0 kg/m2表示体重超重,28 kg/m2≤BMI表示肥胖。体重测量采用标准体重秤测量,身高测量采用SZF-1型身高坐高计测量,体重计和身高计的测量精确度分别为0.1kg、0.1cm。如果实际测得的体重超过了科学制定身高对应标准体重的20%即可将其归为肥胖。本研究中将超重与肥胖归为同一个测量指标。

3.研究内容

根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所选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的测量,本研究所用体质检测仪器均由国家教委推荐的体质检测设备仪器生产厂家生产,确保了本次课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学生健康标准对其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大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

经统计分析处理,大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与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13.742,P<0.05),但是在大学生的年龄、年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不同性别肥胖组和对照组血胆固醇水平比较结果

随机选取肥胖组学生,并选取正常体重学生作为对照组,经数据统计分析,肥胖组的男生血胆固醇水平与肥胖组女生的血胆固醇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肥胖组男生的血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男生,肥胖组女生的血胆固醇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女生,肥胖组男生的血胆固醇差异与对照组男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u=6.82,P<0.05)。肥胖组女生与对照组女生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6.65,P<0.05)。肥胖组学生的血胆固醇水平远远超过对照组学生,其中肥胖组男生的血胆固醇水平大约是对照组男生的1.45倍,而肥胖组女生的血胆固醇水平超过了对照组女生的1.5倍。

3.大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测量结果

学生的体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身体素质,体质测量结果显示,男生群体中,50m、1000m、肺活量体重指数和坐位体前屈测量中优秀人数所占比例略少,其中及格人数比例较多,说明男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女生群体中,不及格人数比例明显多于男生,说明女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较差,不同性别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对比差异显著(P<0.05)。

三、讨论

1.高等院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随着人才竞争和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要求人们必须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和建设事业的未来,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外,而良好的体质与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为国家健康工作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得出在校大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测量结果不容乐观,且肥胖与血胆固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分别检测肥胖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血胆固醇水平,其中肥胖组学生的血胆固醇水平均远远超过对照组,尤其是女生肥胖组,其血胆固醇水平几乎是对照组的1.5倍,说明肥胖与血胆固醇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超重肥胖与成年期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化性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数据统计,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正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人口基数较大,预计今后我国肥胖者患病率将出现较大增长。因此,积极探索并分析行之有效的防治青春期肥胖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表明了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血胆固醇水平,二者还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此外,由于男生的性格较为好动,比较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女生的性格较为温婉,不喜欢过多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女生的身体素质明显弱于男生,从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看,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测量结果显示,在关于50m、800m、1000m、肺活量体能测试及坐位体前屈等身体素质测量中,身体素质较为优秀的人数比例较少,多数学生处于及格标准,但有部分学生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且男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测量结果明显优于女生,说明高等院校体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2.实施健康干预的策略探究

一是加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重视。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国家教育部应倡导在高校积极开设乒乓球、轮滑、太极拳、健美操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使其充分领会到终身体育意识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国家对体育运动改革的投入不仅能够增加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也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氛围。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双重效果。从当前大学生体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加强大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意识,只有深入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对运动锻炼的重视,社会、学校、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增加运动时间,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比如,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体质测量、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积极开展举办身体素质宣传讲座等活动,从多角度、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

二是完善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高校应该重视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如采取多部门联合监测体系,可将校体育教研部、校学工处、校医院等,每年对在校大学生实行健康普查和体能监测,构建统一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档案,并将监测数据输入统一数据库,应用FNN模型预测和评价大学生体质,以便全面评判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根据其身心发育特点及其体质健康状况,调整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是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充分结合当前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正确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竞技运动逐渐转变到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的轨道上来。每周两节体育课的体育教学模式远不能满足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应把课外活动开展和课内教学相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例如课外技能竞赛和课外体能竞赛等等,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实现学生的健康体能全面提升。变革传统体育考核模式,实施体育考核模式创新,灌输终身体育的主流意识,完成高等院校长远的体育教学目标。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监测

从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肥胖、体虚、贫血在现代大学生体质监测中并不少见,尤其是肥胖的学生,其心理压力较大,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担心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另一方面是运动过程较常人更加艰难,高脂肪量常常造成肥胖学生运动过程出现气喘气急、体力不支等状况,因此,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自主锻炼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应用FNN模型预测和评价大学生体质,科学、智能、多维度地评估大学生体质的内在实质,为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判断标准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洋.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时空,2013,11(8):41-44.

[2]唐月香.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9(11):193-195.

[3]蓝照光.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开展体能训练探究[J].高教论坛,2015,01:56-58.

[4]唐艳婕.着力思考如何提高大学生早锻炼的积极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1169,1158.

作者:黄国梅 车素云 胡德泉

第三篇: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健康素养,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 168位大学生的数据,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素养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搜寻、健康素养都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健康信息行为;健康水平;健康素养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2.013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 Differences on

Actual Health Lev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Health Literacy and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Fu Shaoxiong1Hu Yuan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Key words〕undergraduate students;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health level;health literacy

當前,建设“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1]。公众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健康信息是指与公众疾病、养生、营养、身心健康等相关的信息[2]。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则指针对具体事件或情境,用户在获取、澄清及确认与健康相关知识或信息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3]。传统实体健康信息服务已不再能满足大学生对隐私、成本、时效等方面的需求,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健康信息搜寻[4]。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中大学生及高中学历群体占比超过80%,其中大学生群体偏好生理健康信息[5]。健康信息行为是包括个体的健康信息意识和需求在内的个体对健康信息进行查寻、获取、评价和利用的一系列信息行为[6]。通过对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Health Information Behavior,HIB)的动机与影响作用进行探究,有助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管理的优化与健康认知的改善,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国内外对大学生群体的健康信息行为进行了深入探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性别、年龄、健康水平、城乡差异、受教育水平、健康关注度等人口统计学角度对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二是从网络健康媒介、客户端等健康信息搜寻工具角度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模式进行分析。国内外虽关注了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对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但是研究中健康水平大都基于用户对自身健康的主观判断[3,7-8],缺乏与第三方真实健康数据的结合。但是与第三方数据的结合,有助于揭示健康行为与健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如Nature于7月10日最新发表了关于健康质量指数(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通过身高、体重等计算)与性别、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运动、性别、身高、体重等数据全部源于Azumio Argus的健康APP[9]。

为解决上述局限性,本文立足用户健康水平,基于第三方的真实体测数据,通过体测数据反映大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实现了实际健康水平与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的有效关联。通过问卷调查,以武汉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基于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双重视角,来研究健康信息行为对大学生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关注程度,为移动医疗服务商、高校健康服务部门优化健康信息服务提供指导性建议。

1相关研究

11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国内外针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已较为成熟,借助访谈、实验、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针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公共卫生等领域,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健康信息搜寻内容、健康信息搜寻平台或模式等方面。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健康信息需求,推动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的开展。相关研究如表1所示。

12网络环境下的用户健康素养研究

健康素养是指认识到健康信息需求,发现有关的信息源并使用它来搜寻相关信息,对信息的质量以及特定情境下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分析、理解并运用信息做出可靠健康决策的相关能力[17]。健康素养的关键在于健康信息的获取与利用,直接关系健康信息的传播与使用[18]。面对日益专业与复杂的健康信息环境,用户需要提高健康素养以增强获取与利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健康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个体层面疾病的控制与预防。付少雄等[19]指出健康素养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会受到体制、个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体制因素包括教育体系、医疗体系、文化背景、社会和文化环境等,个人因素涉及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职业等)、家庭收入与规模、沟通技巧和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18]。健康素养也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存在显著关系,如张敏等[20]基于网络健康信息搜寻情境,指出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检索素养会影响健康信息搜寻过程与结果。Vjean等[21]与Quinn等[22]分析了健康素养在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用户情感上的作用。

健康素养的高低会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并且健康素养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使用网络进行健康信息搜寻,相关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如李信等[23]指出不同健康素养水平的大学生在网络健康信息搜寻的搜寻态度、搜寻渠道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Hamzah等[24]发现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信息搜寻成正相关,通过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管理。

13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水平

以往研究通过访谈、实验、问卷调查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证实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与健康信息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周晓英等[5]指出健康水平会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频次产生影响,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越少的大学生通常认为自身拥有较好的健康状况。刘鑫[8]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差异,而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新媒体中的健康信息搜寻。Yilma[11]通过构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指出不同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具有差异性。上述研究虽探究了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水平之间的互相影响,但是研究结论基于用户的主观表述,影响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基于以上分析,虽然国内外在用户健康信息行为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然而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研究不全面,研究方法局限性较强,并未结合真实的健康数据去探讨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对其健康水平的影响。同时,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健康问题与健康信息行為日益受到关注,有必要对健康信息行为与大学生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这能够从用户角度为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理论依据:第一,不同健康水平的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具有差异性[3,11],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产生影响[8,11];第二,健康素养的高低会对大学的健康信息获取与利用造成影响[17,19,23-24],从而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第三,健康素养的高低会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意愿、搜寻渠道等方面产生影响[18,21-24],从而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第四,在健康信息搜寻过程中,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评价与利用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这可能会提高健康素养[25]。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大学生的真实体测数据,来考察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同时,分析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对大学生的健康水平的交互作用。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22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问卷对大学生群体的健康信息搜寻频次(每周不到1次=1,每周1~2次=2,每周3~5次=3,每天都在搜寻=4)、健康素养(通过李克特7级量表对测量项进行测量)、基本信息(性别、学号)进行测量。本文利用健康信息搜寻频次来局部衡量健康信息搜寻行为,采用体测数据来推断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体测成绩能从侧面反映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体测数据包含体测总成绩、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以及5 000米跑成绩。在问卷正式发放之前,对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预调研,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中的题项表述进行完善。正式问卷通过武汉大学体育部的问卷发放平台进行发布,本问卷及体测数据仅用作学术研究。问卷发放时间段为2017年4~5月,回收问卷累计1 953份。由于在问卷平台上进行了完整性设置,问卷必须完整填写才能提交,所以1 953份问卷均为完整问卷。体测数据为武汉大学2016年度本科生体育测试的真实数据。

调研问卷与体测数据具有共同的身份标识符(学号),通过编写JAVA程序,实现了调研问卷与体测数据的有效关联,然后利用EditPlus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体测数据不完整对应的用户。由于存在2016年下半年入学的本科生,以及部分用户体测数据不完整,问卷用户中有完整体测数据对应的用户为1 168。因此,本文以这1 168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3数据分析

31人口信息统计

在回收问卷中,大学生男、女人数分别为697和471人,各占5967%和4033%。本文根据学号进行年级的判断,其中大四学生最多,占6104%。对于健康信息搜寻频次,每周不到1次的大学生占比最高(4118%),其次是每周都在搜寻1~2次的大学生(2851%)。对于体测总成绩,及格分段的大学生最多(7175%),其次是不及格分段的大学生(1789%)。对于体重,体重正常的大学生最多(7209%),其次是超重的大学生(1583%)。详见表2。

32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体测数据中的肺活量、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以及5 000米跑成绩情况进行了统计。肺活量是反应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关键机能指标之一,调查样本中及格以上的大学生共958人(占8202%),不及格人数占1798%;立定跳远能客观反映人体下肢爆发力水平,其中不及格人数在4项测试中的比例最高(占1858%),而成绩优秀的人数在4项测试中的比例最低(占411%),需要引起学校体育与健康管理部门重视;坐位体前屈能体现髋、腰、躯干等部位的韧带、肌肉与关节的弹性与伸展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健康水平,其中良好分段的比例在4项测试中比例最高(占1524%),及格率为9332%;5 000米属于长跑项目,能有效考察大学生的耐力,大学生在这项测试中表现最佳,其中及格率最低,仅占265%,优秀率最高,达1807%。这与跑步是大学生最易开展的体育锻炼之一,以及当前大学生群体中跑步类健康APP的流行有关。体测项目成绩如图2所示。

33健康信息行为对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

331健康素养的影响作用

本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均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在对健康素养的影响作用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前,首先对问卷中的测量变量进行可靠性检验。本文利用SPSS Statistics 200对变量进行检验与分析,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均达到07以上,且巴利特球度检验值(KMO-Bartletts Test)越接近于1越好,当伴随概率<005时,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中KMO值皆大于07,且在0001水平以下显著,因此本文变量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6]。健康素养根据Enwald等[27]开发的成熟量表进行测量,检验结果见表3。如表所示,结果均达满意水平。

为分析大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健康信息搜寻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对健康素养与健康水平(体测成绩优秀=4,良好=3,及格=2,不及格=1)、体重(体重正常=2,营养不良=1,肥胖=1,超重=1)、体测分项成绩(肺活量、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5 000米跑)、健康信息搜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5,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与体测总成绩产生显著相关,但是与体测单项成绩相关程度不大,仅与坐位体前屈显著相关。同时,健康素养水平与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产生显著相关,这与邓胜利等[24]得出的结论一致,健康素养水平会影响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媒介的选择,从而影响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其中本文用体测总成绩衡量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体测总成绩是体育部门根据各项体测结果乘以相关系数得出的成绩,能够用来衡量大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如表5所示,体测总成绩与体测各项结果在0001水平下显著。

为了进一步探究健康素养对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影响,本文对健康素养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本文取样本中健康素养值的前50%设为具备较高健康素养的大学生,后50%为健康素养

较低的大学生,然后分别对不同健康素养水平下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与健康水平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非标准化系数在001水平下显著。如图3所示,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同时,不同健康素养水平的作用存在差异。健康素养较高的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要显著高于健康素养较低的大学生的健康水平。相较于低健康素养的大学生群体,在高健康素养水平的作用下,随着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的增加,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要更快。

332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作用

为分析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对健康信息搜寻频次与健康水平、体重、体测分项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与体测总成绩显著相关,但是与体测单项成绩相关性不显著,仅与5 000米跑显著相关。这与李世明等[28]得出的结论一致,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会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健康信息搜寻作为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也会对健康水平产生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对大学生健康水平的影响,本文对健康信息搜寻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本文取样本中健康信息搜寻

频次的前50%设为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高的大学生,后50%为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低的大学生,然后分别对不同健康信息搜寻频次下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与健康水平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非标准化系数在005水平下显著。如图4所示,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作用,同时,不同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健康素养较低的情况下,在较高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的作用下,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高的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要高于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低的大学生。但是,对于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提升对于健康水平的作用要高于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高的大学生群体。

4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文基于武汉大学体育部的真实体测数据,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交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41健康素养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产生影响

当前健康信息搜寻媒介日趋多元化,线上包含各类网络健康社区、健康APP、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线下包括健康类教育活动、健康类图书与报纸、健康类电视与广播节目。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媒介的选取[25],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的用户会更倾向于使用网络进行健康信息搜寻[29]。而对于大学生群体,网络的高效与私密性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健康信息需求,大學生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健康信息搜寻[4,23,25]。低健康素养者在日常生活中健康信息的获取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如健康信息质量判断、健康信息术语理解能力不足等,这都会对健康水平与健康信息搜寻产生影响。同时,不同健康水平下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也会具有差异性[11],后续可进一步探究不同健康水平下健康素养的影响作用。

42健康信息搜尋行为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与健康素养产生影响

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的增加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健康信息搜寻在满足大学生健康信息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搜寻信息源、评价、理解与使用健康信息的能力,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健康信息搜寻的频次反映了大学生的健康态度,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高的大学生更加善于健康管理,对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也较高[6],这会长期反映在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上。良好健康信息搜寻习惯的养成与健康信息搜寻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得大学生受益终生[23,28]。同时,健康信息行为与实际健康水平之间的关联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健康信息行为与实际健康水平可能是间接关系,如健康信息行为能提升个体对保持健康和应对疾病的能力,进而提升了健康水平。而健康信息行为与大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相关度较大,大学生在患病后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和搜索很可能会高于平常,后续可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作为变量,深入分析在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健康信息行为差异。

5结语

本文探究了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素养与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搜寻频次和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同时,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在高健康素养水平的作用下,随着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的增加,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要更快;健康信息搜寻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也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不同健康信息搜寻频次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对于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提升对于健康水平的影响要高于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低的大学生群体。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引入健康信息行为研究,分析了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之间的影响作用,丰富与完善了信息行为理论。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未步入过社会的群体,健康信息行为有着其特殊性,有必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同时,通过探究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本文希望能提升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首先,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应引起高校健康管理与体育部门的重视,健康管理部门可以面向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较低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体育部门可以利用健康信息行为与体测总成绩的显著相关性,通过促进大学生健康素养,来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其次,高校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可以基于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差异,通过举办健康素养知识、健康信息搜寻竞赛等健康活动,设置健康公益书架,完善不同媒介(包括图书、手册、影音资料等)、多种形式(包含文字、语音、视觉等)的馆藏资源,来满足大学生的不同健康信息需求偏好,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能力。

本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补充与完善。首先是研究对象,本文仅以武汉大学的本科生为样本,学校的类型(综合类、理工类等)与地域(南北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水平,未来可以扩展研究对象,对其它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是研究变量,本文仅探讨了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搜寻对健康水平的影响,未来可以扩展研究变量,探究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因素、健康信息平台等对大学生实际健康水平的交互影响。同时,本文仅用健康信息搜寻频次说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后续研究将继续探究健康信息搜寻时间、媒介等因素的影响作用。而且体育成绩只能反映健康水平的一个方面,后续研究可以结合体检报告等方式衡量实际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2016-07-01.

[2]李月琳,蔡文娟.国外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9):128-132.

[3]周晓英,蔡文娟.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J].情报资料工作,2014,(4):50-55.

[4]Okoniewski A E,Lee Y J,Rodriguez M,et al.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of Ethnically Diverse Adolescents[J].Journal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y Health,2014,16(4):652-660.

[5]易观.中国2016医疗健康领域移动用户属性及行为偏好解析[EB/OL].http://www.useit.com.cn/thread-12428-1-1.html,2016-07-01.

[6]李桂玲,兰雪.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信息行为研究框架[J].现代情报,2015,35(12):47-49.

[7]邓胜利,付少雄.用户群体特征差异对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6,(4):5-11.

[8]刘鑫.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取健康信息行为偏向研究[J].东南传播,2015,(12):90-92.

[9]Tim A,Rok S,Jennifer LHicks,et al.Large-Scale Physical Activity Data Reveal Worldwide Activity Inequality[J/OL].Nature,2017.https://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pdf/nature23018.pdf,2017-07-13.

[10]Montagni I,Parizot I,Horgan A,et al.Spanish Students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Mental Health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Seeking[J].Health Informatics Journal,2014,(524-527):57-60.

[11]Yilma T M.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Among College Students:A Cas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C]//Proceedings of the 2016 ACM on Conference on 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d Retrieval.North Carolina:ACM,2016:381-383.

[12]Rowley J,Johnson F,Sbaffi L.Students Trust Judgements in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J].Health Informatics Journal,2015,21(4):316-346.

[13]Chienhuang L,Hungchou L.How Health Information Affects College Students Inclination Toward Variety-Seeking Tendenc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0,51(6):503-508.

[14]Meads C.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Among Middle Eastern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A Systematic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xual Health,2015,27(4):383-395.

[15]Kim S,Yoon J W.Internet Use By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USA Seeking Health Information[J].Asli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4,66(2):118-133.

[16]Dee C,Stanley E E.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of Nursing Students and Clinical Nurses:Implications for Health Sciences Librarians[J].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Jmla,2005,93(2):213-22.

[17]Medical Library Assocation.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EB/OL].https://www.mlanet.org/resources/healthlit/define.html,2017-07-08.

[18] 周晓英,宋丹,张秀梅.健康素养与健康信息传播利用的国家战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5,(4):2-10.

[19]付少雄,邓胜利,陈晓宇.国外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述评[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6,6(3):5-14.

[20]张敏,聂瑞,罗梅芬,等.健康素养对用户健康信息在线搜索行为的影响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7):103-109.

[21]Vjean C C,Bban A.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The Role of Ehealth Literacy[J].Cognitie Creier Comportament,2015,19(4):327-345.

v[22]Quinn S,Bond R,Nugent C.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Literacy,eHealth Literacy and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ur[J/OL].http://www.nuigalway.ie/media/healthpromotionresearchcentre/files/S.-Quinn.pdf,2017-07-11.

[23]李信,李旭晖.面向电子健康素养的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4):44-50.

[24]Hamzah M R,Mohamad E,Abdullah M Y.Influence of Health Literacy on 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Among Students in Public University[J].Jurnal Komunikasi:Malay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6,32(2):405-424.

[25]邓胜利,付少雄,陳晓宇.信息传播媒介对用户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研究——基于健康素养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双重视角[J].情报科学,2017,35(4):126-132.

[26]Fornell C,Larcker D F.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1,18(1):39-50.

[27]Enwald H,Korpelainen R,Kernen A M.Everyday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Among Young Men Compared With Adults With High Risk for Metabolic Syndrome-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16,42(3):344-355.

[28]李世明,杨林林,林洪芹,等.大学生健康与生活方式关系之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1):113-118.

[29]张敏,聂瑞,罗梅芬,等.健康素养对用户健康信息在线搜索行为的影响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7):103-109.

(责任编辑:孙国雷)

作者:付少雄胡媛

上一篇:生活与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心理学学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