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2022-09-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序言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 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 变革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所以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 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当代社会, 知识的更新是通过信息加工得以实现的。把纷繁无序的信息转化成有序的知识, 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形式。因此, 作为信息化社会人才必备素质之一的信息素养理所当然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 信息素养概念的由来及其内涵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又称信息素质 (information quality) , 其概念是由图书馆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1974年美国信息工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 (P a u l Zurkowski) 首先提出这一概念, 并将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此后, 美国信息学家霍顿 (Horton) (1983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 (1989年) 、德勒 (Doyle) (1992年) 、美国学院和学校协会南部分会 (1996年) 、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 (1997年) 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总之, 信息素养就是指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并可有效的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2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信息素养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使人学会获取、检索、表达、交流信息的技能, 而且还要学会利用信息手段独立进行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学会将已经获得和加工整理后的信息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活动。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是: (1) 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2) 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3) 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4) 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5) 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6) 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7) 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8) 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复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9) 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我们认为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2.1 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捕捉、判断并及时抓住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表现了人们对信息的敏感性和重视程度。信息意识教育要求人们对信息要有科学、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完整理解信息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和作用;信息源的类型、特点;信息交流的形式、类型和模式;信息整序的理论和方法;同时, 还要能够意识到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 并能够将其转变为显在的信息需求。

2.2 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化社会, 在数量庞杂的信息面前,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甄别并获得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信息能力就是人们从事信息活动所必需的技能。信息能力教育也就是培养人们搜集、选择、分析、处理、利用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它包括:掌握信息检索的技术、方法及途径;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检索信息;了解信息分析及研究成果评价的程序、方法与类型;掌握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电子化、有序化的途径和方法;熟悉信息交流的技术、手段和途径等。

2.3 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 它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 当代社会中不良信息泛滥, 信息侵权和信息犯罪现象时有发生。未来社会, 作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他应该不制作、传播、消费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隐私权;不非法进入未经他人获准的系统;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犯罪等。信息道德是信息时代的社会公德, 因此它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

3 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成效关键取决于方法与措施是否得当。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最值得重视。

3.1 提高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前提

目前,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计划中也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类课程, 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软硬件开发等基本技能。但是, 信息素养绝不等同于一种简单的技能。一种技术, 当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认可和运用, 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 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 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信息素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它在人身上的内化和外显。因此, 我们必须从素质、素养和文化的层面上认识和理解信息素养教育, 并制定出明确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开展好信息素养教育。

3.2 开设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开设, 但是, 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小学、初中应侧重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工具的运用、信息的收集与分类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高中应侧重于信息的综合管理、系统化、处理和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大学应该侧重于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 掌握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网络信息检索”的学习, 来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掌握利用网络信息检索获取信息的方法。总之, 各级各类学校结合自身实际,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的信息环境, 分层次开设信息教育课程, 系统的向学生讲授信息知识, 保证小学、中学、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的层次性和连贯性, 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3.3 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是影响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

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信息素养教育要求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熟练运用信息工具 (计算机、网络)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在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 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分析、评价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总之, 教师只有担负起信息素养教育者的角色, 才能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价值, 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

3.4 加强图书馆、资料室、校园网等部门的信息化设施建设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石

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的优劣, 对信息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文献资料、网络是信息的主要载体, 图书馆、资料室、校园网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信息源。随着多种载体文献的出现, 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运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查询和处理信息已经成为可能。这些部门应该尽快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实现网络化, 为学生提供最优的信息环境。其次, 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信息业务的学习, 力求做到随时可以为学生的信息活动提供指导。再次, 还应该加强这些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学生提供最优的服务, 吸引学生利用这些信息载体。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信息素养在人才素质结构中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信息素养概念的又来及其内涵,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最后提出了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检索,信息素养教育

上一篇:《荷》下一篇:浅谈建筑砂浆的构成及技术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