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论文范文

2022-05-08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高校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相辅相成,抓党建是为了促发展,抓发展必须要强党建。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为指导,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党建与发展的有机结合点,积极探索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党建引领和服务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第一篇:高校论文范文

强化高校后勤管理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扩大与提高,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高校后勤经营服务过程中在处理好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成本管理机制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后勤管理 改革 成本管理

一、公寓强化管理的新探索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随着我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公寓管理为重点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学校扩招后得以更好地集中精力抓教学、抓科研,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加快实现向重点大学迈进的步伐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强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这种冲击伴随着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教学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已经成为新时期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1、开放的社会与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学生们受各种思潮影响程度大,观念多元化现象突出。社会各路商家都把校园视为有利可图的市场,纷纷抢占有利地势,在学校四周建起了稠密的娱乐场所、商业网点。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以及市场经济直接表现出来的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2、学生生员复杂也加大了工作难度。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试型的强化教育导致了对德育教育和政治要求相对放松,使得他们当中相当一部份人素质不高。另外,扩招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相对低素质的人群在急剧扩大。学校抓思想、保稳定的压力也越加沉重。

3、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淡化了学生对学校的依附。近几年各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改革全面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收费上学等等与后勤社会化交织在一起,大学生与社会结合得更加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不可低估。学生平等的、独立的意识增强了,传统的学生依赖学校的心理在淡化,出现了在心理和感情上分离或游离于学校的倾向。

4、改革后的公寓工作人员思想还没到位,因管理和服务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公寓管理人员,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原本与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却常常因把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而制造出种种对立情绪。

后勤社会化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难题,这一现象,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对此,许多高校针对新情况、新挑战,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高校的后勤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真心关爱学生。如今,大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如果因为我们的责任或者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学生们的成长,不仅对不起他们家长,也对不起我们肩负的责任。后勤服务工作也要转变观念,继续深化改革,针对目前工作上存在的不足,认真研究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引进竞争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把学生公寓区建设成为学校省心、学生称心、家长放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文明生活小区,为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一)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定额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

高校后勤近年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合同制约关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务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项目任务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定额,则是学校后勤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后勤服务中各项资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规律、合理规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以节约后勤服务消耗,为学校合理确定服务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成为学校评定后勤实体服务成果及业绩评价的尺度,从而增强后勤服务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后勤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建立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形成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甲乙双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细算、严格履行双方协议,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场。这既是甲乙双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过甲乙双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努力共同实现的,其衡量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与质量标准,只能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将绩效考评引入成本管理,是本着“坚持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绩效考评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的动力和热情,同时依据客观量化的绩效考评指标及奖惩措施,促使后勤服务成本管理不断规范,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在确定绩效考评指标时,应把财务绩效指标与管理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根据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成本管理目标的不同,其绩效考评指标应有区分;同时还应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如:对后勤水电服务项目的绩效考评,既要对水电成本的计量及成本费用率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又要把握学校各方面对水电服务的认可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以此激励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三)发挥经济责任制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作用

经济责任制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准则,也是规范服务成本管理的依据,更是考核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依据。因此后勤各实体都应根据本单位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及细则,并按全面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实施成本控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和充实。如:学生公寓的服务成本,在确定服务成本范围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履行的经济责任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成本管理是体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效益的增长,而完善经济责任制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

三、结束语

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改革求发展的思想观念,抢抓机遇,扎实进取,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的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參考文献:

[1]李波.浅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J].现代经济,2007,(6).

[2]杜红霞.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及出路[N].长沙大学学报,2007,(7).

作者:李铁钢

第二篇: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摘要: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相辅相成,抓党建是为了促发展,抓发展必须要强党建。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为指导,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党建与发展的有机结合点,积极探索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增强党建引领和服务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党建;事业发展;党建工作

1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逻辑关系

1.1党的建设高质量成效是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还是要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引领高校事业发展。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是新时代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就是必须要以党建的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高校党建工作责任要求更加明显,抓好党的建设高质量成效是第一责任,推进事业发展取得高质量发展也是职责要求。而一手抓好党建,一手抓好发展,两手都要抓好,这让很多人认为抓党建影响了事业发展。这种误区是因为没有深刻理解抓好党建与推进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高校党建是党的整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意识形态斗争的阵地和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高地,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尤为严峻,要保证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更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只有抓好党的建设,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四个服务”要求的人才[1]。

1.2党建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抓发展必须要强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当代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所有发展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与此同时,随着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因管党治党“宽、松、软”导致的腐败、“四风”、“两面人”等问题,不仅直接恶化了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 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倘若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不但國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将化为泡影,而且之前积累的发展优势也会一朝尽失。为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既是党长期执政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与命脉之所在。高校党建是党的整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意识形态斗争的阵地和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高地,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尤为严峻,要保证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更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建设摆上突出位置。

2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

2.1深化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落实党建责任

思想高度、认识深度决定实践力度。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 融合,必须首先解决高校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问题。一是“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高校党组织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深刻体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对党忠诚、在党为党,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理念,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一起推进落实。二是坚持从“四个服从”的高度看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服从”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党都要无条件服从、创造性地推进落实,这既是党

的纪律要求,也是作为党员干部的职责本分。三是坚持从高校领导班子的职责分工看问题,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责任。社会主义高校姓“党”、姓“社”,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围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同心同向、密切合作,党组织书记要担负起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推动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

2.2打造专一化、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

在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应当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方向,以红色基因传承与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来保证党务人员的高素质与专业化。第一,组建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均表现出色的人才队伍。高校应该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成立高校党的工作部门,优化健全内部机构,配齐配强党务工作队伍;人员配备方面应大于全校总师生数量的1%,且每个院系必须安排1-2名专职组织员加入。同时结合党组织对党务工作人员的相关要求,优中选优,组建高质量的工作队伍,进而凝聚成以专职为主、强调专兼结合、人员配齐、素质过硬的坚实力量队伍。第二,制订健全的制度与机制。各党务部门相关人员要明确分工,逐一健全培训、奖惩等机制,同时优化设计针对党务人员的“双线”,所谓“双线”指的是职务与职级晋升制度,进而通过各项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党务人员的素质和行为。第三,强化教育,彰显人文情怀。高校应将教育渗透至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培训、进修学习等有效方式,坚定党务人员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改进他们的工作方法[2]。另外,高校还要彰显人文情怀,重视关心党务人员,及时了解他们的难处并给予帮助,进而有效提升党务工作队伍的凝聚力。

2.3有效衔接机制是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推动党的建设取得高质量成效与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衔接,是促进高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方法路径,是落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重要方法。首先是党的建设高质量成效与事业发展高质量成效的有效衔接。注重发挥系(部)教师党支部的作用,将其列入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主题,强化党支部对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的把关作用。要强化院(系)党的领导,发挥院系教师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督促其履行政治责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把握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的政治原则、立场和方向。其次,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学校与院系两级管理效能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任何一种理论体系,只有回归到社会实践本身,才能实现对理论形态的自我‘扬弃’”。高校党组织唯有按照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提供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遵循教育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创新,才能实现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有机统一,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振涛.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5(1):121-125.

[2]龚建东.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融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6):318-319.

作者:王艺霏

第三篇:从高校师生关系谈高校师德建设

摘 要: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对师德的含义、师德建设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师德建设 师生关系

在高校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过去,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而今老师这个称号却缺少了神圣感、敬畏感,特别是在高校更显突出。造成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方面的、教师方面的、学生方面的。从社会而言: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的价值观,致使少数缺乏信仰、信念的人们对工作、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出现思想觉悟不高、道德素质下降的现象。有些教师不学无术、不思进取,对学生不负责任、应付差事、工作散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教师群体在社会上的形象。高校师生关系不良,教师乃是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师德建设也成了高校必抓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师德的内涵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育部早就提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

高校教师不仅是大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更应该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高校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及民族素质的提高。所以,高校教师更应加强师德建设。我国教师法也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江泽民同志曾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志当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总体要求。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师德论坛上也指出:“人民教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提高师德水平,以德从教则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青年学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首先有利于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需要。高科技时代,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必须依靠科技强国,必须依靠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德才兼备”是合格人才的标志。只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其次有利于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高校教师要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就要教师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在师生交往中,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予学生心理上的理解支持、学业上的帮助,教书育人,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要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加强教师师德,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诲学生、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师生之间避免发生冲突给学生、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教师道德品质的提高,“行为世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社会文明的发展。教师要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明礼诚信、严于律己、团结合作。高尚的师德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对青年学生对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了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不仅可以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也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是高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是好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专家、教授、优秀教师。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加。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在高校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不道德的思想观念,一些腐败现象也出现在校园之中。某些教师甚至认为自己是学生的“老板”,学生是自己的私有物,是可以由他任意处置的,由此出现了个别教授不正当对待学生,受学生指责的现象。有的教师不注重师表形象,为师不严,只知道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从个人本位出发重视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追求个人名利,忽视责任与义务,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协调性差,人际关系紧张。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心、事业心。“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流动的水。”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新知识层出不穷。不学习的人好比无水之源,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教师治学不严、执教不力、知识贫乏陈旧,结果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在新时期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制定确实可行的措施,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四、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

搞好师德建设是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性工程,也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只有采取措施把师德建设提高到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上来,针对性地加强引导,师德建设才会为高校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高校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高校要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高校,以人为本就要重视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作为教育者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教会学生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诚信之人。那么,教师要做到这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因此,高校要根据时代要求,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职业道德责任,启发师德觉悟,培养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确立师德信念,形成“献身教育光荣,教书育人光荣,师德高尚光荣”的校园氛围。大力宣传师德教育先进典范人物,就拿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在校内曾掀起学习中文系书记郭奎生的浪潮,学习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一心为学生服务的执着精神。由此带动全校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形成了良好的师德氛围,促进学校的师德建设的完善和发展。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校青年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可塑性。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教师自己就要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教师要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施以真诚无私的爱,才能建立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大学合并,大学城建设加快,大学生数量逐步增多而教师并没有完全相应地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的有效性减少。同时高校教师还要承担着份量不轻的科研任务,也不可避免地减少了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精力。这就使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出现疏远、淡薄。师生之间如果出现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就容易导致出现一些危机事件。所以高校要建立有效措施,缓解师生之间沟通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工具进行沟通。再者学校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高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师德建设一方面提高教师修养,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今大学生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生浮躁、急功近利,上大学就为混个文凭,逃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成风。另外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教师的尊重。

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重视。辨证地讲,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高校师德建设起到正反馈的作用。学生对于教师的尊敬是提醒教师时刻保持教师身份的一面镜子。学生对于教师的一声亲切的称呼、一个敬礼都会在无形之中规范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高校要时常开展尊师活动,使学生懂得尊重所有劳动者、尊重老师,使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良好的师德不仅可以影响和教育学生,而且会带动整个学校的道德建设,进而影响和促进全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因此,高校加强师德建设,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师德论坛会议上的讲话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

3.胡钦太.拓宽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视野[J].中国高等教育,2002(23)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濮阳 457000)(责编:贾伟)

作者:徐献红

上一篇:银行论文范文下一篇:石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