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现象——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2-12-02

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且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 它对职业院校校风校貌的形成, 班级风气班貌的导向, 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怎样正确认识, 有效引导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 是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不一定是学校管理者、教师愿意看到的, 但该现象也不会因管理者、教师的主观意愿而消失。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可能会促进校风校貌, 学风学貌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但也极有可能成为发展的阻力。因此以班级为组织单位的正确管理与引导, 就成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 这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 更是任课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非正式群体, 也叫做非正式组织。它是自发的、松散的、无固定组织系统的, 由人们之间的观念、兴趣、爱好等趋同性结合而成的一种集合体。它基于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 是一种正常、客观的存在, 更是由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等主观原因, 社会发展等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学生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消极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 怎样因势利导,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动力, 就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 职业院校的扩招,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早熟, 自我意识逐渐成熟, 课业负担与高中学生相比较轻, 有更多闲暇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职业院校学生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且频繁, 促使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与以往相比, 类型更多, 也更为复杂, 具有日趋难以管理的趋势。这些现象却并未引起管理者、教师的足够重视。为了实现新时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必须认真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 力求找出其中的规律, 分析有效的管理办法, 确保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职非正式群体存在的现状调查

为了对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有更为全面、客观的了解, 笔者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从中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计542人, 共回收有效试卷516份, 其中男生175人, 女生341人, 农村学生299人, 城镇学生217人。经过调查发现, 高职院校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已成为普遍现象, 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 非正式群体数量众多, 人数覆盖面相对较广。三个年级存在的非正式群体人数已超过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半数, 且多为3—5人, 因为学校多采用住宿制, 呈现出以宿舍为单位的特点, 相对而言, 二年级的非正式群体个数最多, 且在大三的群体数量, 较大于大一大二。 (2) 非正式群体学习风气较差。在关于学习风气的调查中, 男女生非正式群体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男生所在的非正式群体的学生风气明显低于女生。男生认为他们所在群体的学风以“较差”和“很差”为主, 共占74%, 而女生占60%;男女生认为学风“一般”的分别占到8%和21%, 而良好的只有女生群体占到19%, 越到高年级, 学生学风越差;男生中学习的学生明显受到其他男生排斥。 (3) 非正式群体的兴趣爱好广泛, 但活动以学习为目的的很少。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的收益主要集中在“兴趣培养”和“交友”方面, 对于“学习”方面, 仅有5%的学生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帮助,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职院校学习氛围差的问题。 (4) 非正式群体成员纪律观念淡漠, 校规校纪约束力调查。在被问及“学校的约束力大吗”的问题时, 一多半的学生都认为学校的约束力是显而易见的, 在“非常大”“比较大”的约束力之下, 非正式群体仍然表现出无视学风校风的现象, 究竟应该怎样做, 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班级的作用呢?

二、高职非正式群体的分类与特点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 列举出了在学生群体中存在范围较大、人数较多的非正式群体类型, 并分析了各自群体的特点。 (1) 兴趣型。随着社会的发展,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 社会生活方式的开放性、多样化和社会化给学生提供了交往的客观条件, 使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学校学习压力的相对减小 (相对于高中而言) , 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 学生更乐于将闲暇的时间用在感兴趣的活动上, 或者出于对就业的考虑, 积极投身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中, 于是多种形式的兴趣娱乐群体应运而生。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 职业院校的多种兴趣班, 为这些群体的存在提供了保障, 因此深得学生的喜爱。这些成员地位平等, 没有核心人物, 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往往是从兴趣爱好出发, 自发自愿的形成的团体, 活动的随意性极强。“学生的非正式组织绝大多数是由同龄人参加的, 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当, 共同接受同一时代和类似环境的熏陶, 形成了相似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正是通过组织内和组织间的交往、交叉影响, 使他们在语言、衣着、音乐、舞蹈等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爱好, 形成了青少年们的时尚, 并凝聚为青少年的亚文化。”[1] (2) 核心型。成员内部存在一个或者几个“领导”, 对其他成员有较强的支配性, 活动目的性明显, 成员常被“领导”的意志左右;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 学生将时间更多的放在了人际交往上, 在阅读学生的作文周记时, 许多学生都感慨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 因此, 学校中的人际交往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至内心都占有重要的比重, 甚至已经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极为重要的标准。极端利己的学生只是少数, 极端利他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多数学生都把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互利当作交往的价值尺度, 小团体意识强烈, 集体意识淡漠, 以哥们义气代替了集体利益, 认为这才是最正确的相处之道。而在交往中, 他们逐渐产生了群体中的“强者” (所谓的强者, 有的是能带给成员安全感, 有的是有较强的支配性, 类似于“主心骨”的感觉) , 由于强者的产生具有自发性、自愿性的特点, 水到渠成,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服从小团体中所谓的“强者”, 久而久之, “领导”的统领地位逐渐被确立且认可。 (3) 网络型。近些年, 互联网逐渐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 网络成为学生交流、联络、娱乐甚至学习的重要平台。随着手机上网业务的普及, 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 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更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他们组成群体, 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欢乐。但是过分依赖网络的结果是, 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愿意动脑, 甚至坐享其成;部分学生更愿意沉溺在网络中, 甚至对现实产生恐惧, 以一年级学生为例, 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用来上网, 85%以上的学生都会聊QQ或者上飞信、微信、阅读小说等。网络在带来大量便捷的同时, 不可避免的因为学生自控能力差, 需要情感寄托等原因, 造成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而不可自拔的现状。自卫型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或根本没有学习意识, 他们较为主观的排斥学习, 排斥教师学习方面的关心问询, 久而久之, 形成一定人数的“反学习群体”;面对教师的强制性管理, 或学习方面的过度关心, 他们会共同抵制, 甚至是用破坏课堂和谐的方式。这类学生较为敏感多疑, 甚至分辨不清善意与恶意的差别, 只是一味的反抗。早恋型学生自身心理生理的发展, 决定了他们对异性交往的渴求, 因此在学生中有早恋的现象。经过笔者的观察, 发现学生中早恋的人数越来越多, 这些有“朋友”的学生自发的联系起来, 相互沟通, 交流情感体验, 分享对方的秘密, 久而久之形成群体。因为年龄小的缘故, 这个群体中的许多学生, 把“男 (女) 朋友”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严重的干扰了在校的学习与生活。

三、应对高职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策略

(一) 在指导思想上, 应该针对不同倾向性的非正式群体, 加以区别对待

教师与管理者在面对非正式群体时采取的行为虽然多种多样, 但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出三个类型:一种类型是视而不见型, 只要不出事, 只要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就听之任之, 有了事才象征性的管一管;一种类型是只看到非正式群体的消极方面, 排斥态度已经先入为主, 主观的将他们视为正式群体的对立面, 看不到他们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力, 对其进行粗暴的干涉, 指责批评的意味居多;还有一种类型是只看到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因此盲目的支持、毫无原则立场的肯定, 从而滋生了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 而管理者或教师却毫不知情, 甚至因此影响了正式群体, 乃至整个班级的发展。

这三种类型都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非正式群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具体问题应采取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 应该充分肯定他们的存在价值和自身的长处, 让他们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 从而帮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自信、找到被认可被需要的感觉, 并在原有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 帮助他们确立更高的目标, 并做他们坚实的后盾;促进其与正式群体的目标逐渐趋向一致。对于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应该扬长避短, 努力使他们向正式群体靠拢,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与主动的向心力。对于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监督和引导, 通过合适的活动, 一步步扭转他们的消极意识, 帮助他们走向积极乐观的轨道。

(二) 从内心出发, 真正关爱非正式群体的学生

随着职业院校大扩招, 多数教师明显感到生源质量大幅下滑, 学生较以前更难管理, 因此在面对学生中自发形成的小团体时, 部分教师先入为主, 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主观认为他们一定是“差学生”, 是难以管教的学生。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在矫治“学习困难学生”方面取得的成就会给我们以启示, 他认为“大多数学生 (也许是90%) 以上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 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2]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层面上, 更不能因为学生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就将他们排除在正式群体之外。[3]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布等进行了有趣的实验。他们在某校的某个班级进行心理测验, 之后向教师提供了一份“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经过几个月后的跟踪调查, 发现名单上的学生这几个月进步很大, 而实际这份名单只是随机选取, 并没有任何的科学调查依据, 这个实验常非常好的证明了教师的爱和期待对学生成长的巨大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不难看出,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起点, 更是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4]

(三) 发挥核心人物的积极作用, 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 在群体内部有着强大的号召力与示范表率的作用, 他们对内部成员的影响力, 甚至超过老师同学的评价与认可, 因此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倡导“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正面教育, 教学中要注意了解核心人物的性格、兴趣、爱好、思想、行为方式等, 采用正确的方式, 肯定其优点, 并指出其缺点, 发挥其在课堂上的正面作用;注意吸收并采纳核心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确立其在课堂上、班级中, 在正式群体中的地位, 对那些个人素质较好的核心成员, 可培养成课代表或班委会成员, 通过正面形象的确立, 增加班集体的吸引力。笔者学校的书法教师就成功运用了这一方法。08--12班的班长, 因为一次书法作业的代写风波, 与书法教师有了矛盾, 上课时喊“起立”阴阳怪气, 带头不带书法用具, 甚至在课堂上搞怪, 阻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 课下, 教师注意对该生的扭转工作, 通过聊天、指正书写问题等方式, 不仅让该生爱上了书法课, 甚至在毕业后都经常保持联系。正是因为对“核心成员”的成功转化, 书法教师发现再在该班上课时, 许多以前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开始听课了, 该班的课堂纪律也因为班长的督促, 而变得“格外的好”, 让教师真正体会到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吸引力。

四、小结

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调查, 笔者确定非正式群体在高职院校中的存在既具有客观必然性, 也具有主观能动性, 并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生源的不断扩大, 呈现出日益复杂与多样的趋势, 需要教师、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与正确引导。本文所提出的观点, 也许存在许多的瑕疵, 但毕竟是笔者多年教学真实体会, 并与所掌握的知识相结合的研究所得, 希望能对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调查了高职非正式群体的现状, 对该现象进行分类并归纳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以期能对高职院校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非正式群体,拉萨师专

注释

1[1]徐宝芹.高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湖南教育, 2005, (7) :11.

2[2]王在勇.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58.

3[3]谢希德.教育文摘周报[N].教育文摘周报, 2005.21.

4[4]王意娟.“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转化工作之我见[J].湖南教育, 2007, (10) :10.

上一篇:网络不正当竞争中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规制下一篇: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与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