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以H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

2022-09-11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的相关概念

学术活动生产着和创造着知识成果, 一方面是满足人们的知识和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为我们物质生产服务的。学术活动的知识贡献和知识本身的生产率决定于学术生产的能力。一般来说, 学术生产力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术知识不断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二是学术知识本身自有的生产能力。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是指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和学术知识本身的生产能力。

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的相关的产出状况, 经过笔者上文一系列的对学术生产力等相关概念的了解分析, 认为研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状况很难量化成具体的指标去测量, 不像国民生产总值 (GPD) 的测量具有具体的测量标准。而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则是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重要的学术产出, 同样也是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值得我们去重视和深思的。所以本研究主要通过对H师范大学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术论文产出状况和辅之相应的访谈来探讨H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存在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的统计与评价

本研究通过在CNKI中国知识资料总库对H师范大学近五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的检索来探讨H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的产出状况。

近五年, H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共毕业的硕士生共27人, 其中一人因故延长修业年限, 但因其是硕士论文答辩未参加致其延迟毕业而且具有学术产出, 所以增加1人, 一共统计28人的学术论文的产出状况。在对H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28人在CNKI中国知识资料总库的高级检索中, 2013级5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共发表15篇学术论文;2014级5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共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2015级6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共发表了9篇学术论文;2016级5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共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而2017级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可能因为刚入学一年, 所以暂无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年H师范大学28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共发表了43篇学术论文, 其中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CSSCI收录期刊及在国内一级及以上期刊 (标准) 发表论文数为11篇。本研究也对近五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表的学术论文也进行了阅读和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比如说:论文题目较为陈旧;论文参考文献较陈旧;学术论文的复制情况较为严重;学术论文发表渠道不正确等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不高的原因。而研究生学术生产力产出水平不高与研究生自身的培养模式有较大的关系。所以本研究拟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出相应的提高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的意见。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的提高

一方面通过对H师范大学近五年来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再结合一直存在着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水平不太高的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分析收集到的几所不同高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了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表现格式和章节基本相同, 因为几乎都关联到培养目标的设置——具体的课程呈现——具体的时间安排——学科的专业考核四个环节, 基本上这也就能够涵盖了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目标培养的全过程了。针对这些, 给出以下相应建议。

(一) 培养目标更加清晰

H师范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把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的定位, 考虑到高等教育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所以本研究建议应该把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H师范大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重视研究生学术生产力的产出状况。

(二) 学习年限更加合理

H师范大学高等教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 其中累计在校学习实践为6个月。在特殊情况下, 学生可申请延迟毕业, 延迟时间最多不超过1年。因此H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经过对几所高校的高教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分析比较,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超速发展的发展, 传统的3-4年学制也要顺应趋势, 做出相应的变化。所以部分高校提出2.5学制, 也具有合理性, 是值得探讨和商榷的。

(三) 课程设置更加丰富

1.改变必修课、选修课及研究实践类课程比重, 增加相关实践类课程的比重

很多高校必修课的学分几乎占了总学分的大半, 选修课和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比较少。此比重失调, 说明学生选修课少、选修范围狭小, 这样的话, 选修课程的涉及面也过窄, 同样的, 跨学科的课程甚少, 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等机会较少, 这样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实践能力低下, 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均不高, 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阶段定位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而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去发现真知、摸索真知。不然的话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会很难适应, 不能很好地较快地融入工作中。

2.高度重视研究方法类课程

根据对这几所高校中高等教育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发现了大部分的学校都设立教育研究方法的课程或者其他相近相关的课程, 一些高校把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为必修的课程, 而有的高校则把它作为选修的课程, 这也就直观地说明了高校对于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 所以就会把它们放在不同的位置上。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对学生提高学术生产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要让学生动脑思考研究, 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具有启蒙启迪的作用。所以笔者大力建议H师范大学要提高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比例, 重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

3.增加跨学科类课程的设立

不置可否, 高等教育学专业肯定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 高等教育学在理论中和在实践中均与其他学科知识契合互渗的机会较多, 如果不掌握丰富全面的知识, 了解相关科目最新的科研发展动态, 则会落后于实践, 而落后就要挨打,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这会体现在很多方面。跨学科知识对于充实自身学识、培养学习兴趣都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理论的, 而缺少实践性的内容, 这样的作品是空洞缺乏实践活动支撑的。所以应该大力提高高等教学专业跨学科类课程的设置比例, 让学生更多机会和时间接触跨学科课程的内容。

(四) 专业考核更加严谨

1.提高入门条件

在现阶段报考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初试只需要通过全国政治、英语统考, 再通过教育学统考即可进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复试阶段。这种强度的知识点的考查让很多记忆力好的学生觉得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相对容易, 因此也就是这样造成了本专业入门条件的偏低, 不知不觉就影响了整体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的水平。笔者建议增加专业性知识的考核, 在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笔试阶段增加针对具体专业设置的可选题型, 提高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条件。

2.中期考核落到实处

1986年国家教委明确提出了确立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国家有关部门设立的严格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 但是却有很多高校为了学生能顺利毕业, 使中期考核形式化。中期考核必须引起重视。把不合格者及时淘汰或者重新学习, 中期考核通者继续完成学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水平。

3.严格把关毕业论文

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体现了学生对专业自身的理解和认识的程度, 对学习中遇见学术问题的钻研程度, 体现了自己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互渗融合的程度, 准确地说, 毕业论文是对研究生学习的最好的回报, 它是研究生在学期间重要的学术表现, 毫无疑问的是它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生一般都能通过开题报告、论文评阅、论文答辩毕业论文必经的这三个环节的考核。太容易通过学生可能就不会给予高度的重视, 但是学术论文的撰写、答辩等这些阶段又可能是他们研究生在学期间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可以确定的是不能让毕业论文答辩等各项制度过于形式, 这样毫无意义。浪费时间和精力在这些形式上, 学生并不能学习到真正的有用的能用到学术上的东西。所以毕业论文水平的提高也能表现出学生学术生产力的提高。H师范大学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

摘要:本研究从学术生产力的概念进而探讨出了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的内涵。并对H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进行一系列相关的统计和分析, 发现了H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生产力不太高, 并从培养方案的目标设置——具体课程的呈现——时间安排——终极考核四个环节来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四个专业的建议: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学习年限更加合理、课程设置更加丰富、专业考核更加严谨。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生产力,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德广,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 康玉唐, 胡弼成.部分高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目标和学制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 2002 (06) :19-22.

上一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考下一篇:我国特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量化评价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