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审计重要性作为审计风险的重要判断标准,贯穿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全流程;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关键因素。由于重要性、重要性水平在术语方面的高度相近,导致在理解审计准则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表述时出现认知偏差甚至理解错误。

第一篇:审计重要性论文范文

风险导向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关系

一、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的具体内涵

尽管目前对重要性原则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认识基本一致,即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那么该信息就是重要的。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公布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指出,重要性涉及的财务资料误报的数量或性质不论是个别的还是合计的,作为这种误报的结果将会对人们依据这些资料做出尽可能合理的判断或决策产生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将重要性定义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在理解重要性的具体内涵时,必须认识到由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成本的限制,财务报表审计只能起到合理保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站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上,考虑在具体的审计环境下,财务报表的某项错报是否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所以运用重要性的关键是确定多少金额及以上的错报会影响到信息需求者的决策。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结合重要性标准的具体含义做进一步延伸界定为重要性水平,这也是审计实务工作者对重要性的习惯性表述,而这种做法与重要性的含义逻辑上一致。因为重要性标准是如果一项错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相关决策影响程度大,在临界点之上的错报是重要的。反之该项错报不重要。所以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重要性程度较高,审计人员必须调整和设计审计程序,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查出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某一特定的被审计单位而言,出具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而报表中的错报漏报到多大程度会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决策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尺度只有管理当局最清楚。但这个客观的重要性水平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标准,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具有不可确知性,只能利用对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职业判断进行评估。且目前也没有尺度去评价CPA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是接近还是偏离客观重要性水平,所以伴随CPA这种职业判断的审计风险接踵而来,不仅如此,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容许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用统一的量化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来指导审计实务,将承担一定的审计风险,实践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注册会计师承担审计风险存在必然联系。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较高的鉴证业务,CPA应当确定一个合理、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CPA考虑到审计成本、会计师事务所对待风险的态度及审计失败承受能力的大小确定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应足够低。审计实务中,将审计风险分为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前者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可能性,与被审计单位本身所面临的环境相关,财务报表本身并不能反映诸如战略风险、经营风险等因素,所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评估必须利用系统观方法把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宏观因素融入到财务报表整体层次中,如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素,然后将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联系起来。针对具体认定层次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CPA通过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序,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控制检查风险水平,所以从审计人员角度看,确定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但能否查出各个认定层次的错报漏报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这本质上属于审计检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进行恰当评估基础上,只有将审计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之内,才能达到审计后的报表容许的错报或漏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审计风险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二、审计程序的界定

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终都是在为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范围的大小服务。而随着审计程序实施范围的不断加深及对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的不断了解,注册会计师不断修正审计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水平。所以审计程序范围与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水平具有相对应的关系。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程序按实施的目的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风险评估程序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进行恰当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和导向,获得包括对企业外部、内部环境的风险的初步了解和识别,并根据初步评估结果,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程序,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的结果,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新理念是增强风险评估的新导向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针对性。如果初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较高,则CPA应实施更多实质性测试而相应减少控制测试的范围,把从宏观着眼识别和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微观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相联系,通过实施具体的细节测试和分析性测试,将认定层次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控制检查风险水平,通过将组成财务报表三个认定层次的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或漏报查出,才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风险也能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

三、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与审计程序的关系

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检查风险是指CPA未能发现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可能性小,即该错报在重要性水平之下,这样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检查风险水平会很低。如果注册会计师发现某项认定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认定发生超过重要性水平的错报的可能性大,CPA需要实施的审计范围就越大,实施的审计程序类型就要更多一些。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低,CPA估计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偏高,虽然重要性水平判断风险增加,但由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降低,也可抵消重要性水平估计偏高所带来的审计判断风险,从而使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融合前者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界定评定重要性水平、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和检查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

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如果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偏高,CPA实际面临的审计风险水平超过了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根据初步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的审计程序将不再适用,如果可能,可以一方面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另一方面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降低检查风险。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则报表中容忍的错报数额越大,CPA承担的审计风险越小,反之越高。所以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水平成反向关系。但CPA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一定要客观,且不可人为降低审计风险水平而提高重要性水平金额。这样反而加大了CPA承担的审计风险水平。CPA在审计开始时,确定两个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初步评出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不同情况下,可能会修正初始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进而分配到各个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会不同。针对各个认定层次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会受到影响,注册会计师收集到的审计证据也会多寡不均。这样注册会计师承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会不同,当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评估较高时,CPA所承担各个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必须降下来。两者成反向关系基础上才能保证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最低。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重心,确定或修正计划阶段所估计的重要性水平的客观性,通过实施两个层次的审计程序,在无法改变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的前提下,改变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水平从而将认定层次所包含的错报或漏报降低在重要性水平之下,整个财务报表层次的错报或漏报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下。能合理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成为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及CPA专业胜任能力和考验审计质量的关键尺度与决定性因素。以CPA动态分析重大错报为依据调整重要性水平,要求CPA根据重大错报风险的实际变化通过调节检查风险水平来修正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从而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之内,审计任务就能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程庆:《论现代审计中一个重要概念——重要性》,《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5期。

[2]张楚荣:《重要性理论在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

[3]赖秋萍:《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要素》,《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10期。

(编辑 熊年春)

作者: 颜赛燕

第二篇:审计重要性、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辨析

【摘要】审计重要性作为审计风险的重要判断标准, 贯穿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全流程; 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 是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关键因素。 由于重要性、重要性水平在术语方面的高度相近, 导致在理解审计准则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表述时出现认知偏差甚至理解错误。 厘清审计重要性、重要性水平的区别与联系, 论述和明确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对于清晰认知审计术语、理解审计准则和指导审计实践而言,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重要性水平;审计效率;审计质量

一、引言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理论与实务的重要术语, 其与审计风险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是指导审计人员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实施审计程序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 随着现代企业业务经营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审计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对审计实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与方法要求。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審计主体的审计风险, 提升审计效率并确保审计质量, 需要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要素及经营业务进行重要性判断, 以确定合理的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 通过设置重要性水平阈值来调整审计证据的搜集量和审计程序的实施程度。 故审计重要性判定和审计风险评估是审计实施中的核心工作,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1] 。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规定: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 审计风险就越低; 重要性水平越低, 审计风险就越高。” 该表述强调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但之后的表述是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在当前审计实务和教学过程中, 不断出现对重要性、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关系解析的一些混淆和误解[2] : 一是在概念与审计应用中, 将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混为一谈; 二是在关系分析中, 简单地认为重要性、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之间均为反向关系, 甚至出现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之间同时存在正向和反向关系的不严谨论断[3] 。 这两类问题均会影响对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的正确认知, 甚至出现审计逻辑推导的悖论, 但现有研究对此问题的解析尚不系统和清晰。

本文旨在厘清重要性、重要性水平概念, 深入揭示二者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这对正确理解审计术语、准确把握审计准则和科学实施审计程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二、审计重要性与重要性水平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与内涵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 审计重要性理论产生的前提是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和抽样技术的使用, 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对审计范围及审计证据进行判定和采用, 能够更为客观和审慎地评估被审单位的审计风险, 从而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而重要性原则始终贯穿于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实务的全过程, 其既是会计信息确认和披露的“门槛”, 也是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的核心关键[4] 。

国内外各类审计机构对审计重要性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相关界定, 具体如表1所示。

由上述关于审计重要性的概念与内涵表述可知, 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审计重要性与错报、漏报的判断紧密相关, 即对财务报表及财务信息存在失真可能性的一种估计。 而“重要”与否的判断标准则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 “质”是指哪些财务信息或要素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 而“量”则是指超过可接受的错漏报程度时所对应财务信息或要素的量化金额或“阈值”——重要性水平。 二是审计重要性是一种专业判断和主观判断, 即在一定的审计环境下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要素进行的一种风险判断, 是审计人员基于多数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视角来考虑财务信息要素风险程度的“高”与“低”[5] 。

(二)审计重要性及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1. 审计重要性判断。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通过审计重要性的应用可以确定审计范围并明确审计重点, 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并获取有效的审计证据, 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和提升合理保证。 审计重要性的判断始终贯穿于审计计划的编制、风险评估程序的实施、审计证据的获取、审计意见的出具等审计全过程, 脱离审计重要性的审计工作是无意义的[6] 。 根据相关审计准则中“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做出的错(漏)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的论述, 对于审计重要性的判断和应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从内、外审计环境评估来看,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重要性判断时, 需充分考虑审计机构所面临的内部、外部审计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被审单位所处的产业和行业环境、经营环境、公司治理和公司文化等。 内部环境主要指与审计机构自身紧密相关的审计组织水平、审计人力资源、审计实施时限和审计技术工具、审计专业水平等资源条件的约束因素等。 审计环境因素的复杂程度会使审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各类不确定的审计风险, 从而影响审计质量, 因此, 提升审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迫在眉睫。

二是从错(漏)报程度判断来看,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7] , 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漏)报主要包括报表项目金额的错(漏)报和报表披露的错(漏)报, 审计重要性判断是需要将性质(定性)和金额(定量)两方面结合来对被审单位的账户、交易及财务报表披露进行的一种错(漏)报程度判断。 一般而言, 金额大的错(漏)报要比金额小的错(漏)报更为重要。 但需要指出的是, 某些错(漏)报不能只看其金额大小, 而应看其错(漏)报的“性质”[如舞弊或违法行为、合同存在严重瑕疵或有损失等错(漏)报]和程度, 即被审单位的错(漏)报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或行为。 故财务报表中的某项错(漏)报足以影响或改变财务报表使用者相关决策时, 即需要认定该项错(漏)报是重要的, 而不能只单纯从错(漏)报项目的金额进行判断。

2. 审计重要性及重要性水平应用。 当审计人员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 针对不同错(漏)报可能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判断时, 需对错(漏)报的程度设置一个阈值即临界点, 超过临界点的错(漏)报是重要的, 反之则该项错(漏)报并不重要。 因超过临界点水平的错(漏)报事项, 其重要性程度也较高, 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关注并及时调整和完善审计程序、审计资源, 从而提升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保证程度, 给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客观、可信的审计判断。 这个临界点即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被视为重要性原则实施操作的细化, 即重要性判断实施时的量化“标尺”和“刻度”, 也是一种习惯性的审计术语表述。 在审计实务中, 重要性水平实质上是对被审单位会计信息中可能存在的错(漏)报事项金额的最大容忍度——临界点, 也是衡量是否构成错判的具体指标, 故重要性水平的实质是对错(漏)报事项进行金额判断时所使用的一种量化标定工具, 是审计重要性的量化体现[8] 。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中规定: “注册会计师应合理利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依据, 并使用固定比率和变动比率来确定会计報表层面的重要性。 判断依据通常包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即明确了重要性水平工具的使用方式应为比率方式, 应用对象应为财务报表中各项目以及关联的各类交易、账户、列报等要素, 而计算依据(基准)则为总资产、营业收入等反映财务报表及其使用者需求的财务数据等。 常规性重要性水平比率参考值如表2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 重要性水平工具类似于天秤中的平衡砝码器, 其设置的高与低将会直接影响对审计证据量的需求。 一般而言, 重要性水平设定越低, 所需的审计证据量就越多; 重要性水平设定越高, 所需的审计证据量就越少。 另外, 过高或过低的重要性水平设置, 都可能会影响审计风险。 过高的重要性水平设置, 有可能会遗漏错(漏)报的项目或交易, 从而降低审计质量并增大审计风险, 即依赖过度风险; 过低的重要性水平设置, 会增加审计程序实施的工作量和审计资源, 从而可能会降低审计效率, 即依赖不足风险。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审计风险内涵及其三要素认知

审计风险是与审计过程紧密相关的重要术语,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提到: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根据国内外审计准则和理念, 审计风险取决于三类风险要素, 其风险模型为: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 但由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不可分割性, 故一般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统称为重大错报风险(RMM)。

需要指出的是, 在审计风险三要素中,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能控制的风险要素是检查风险。 而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要素构成的重大错报风险, 是审前被审单位财务报表就客观存在重大错(漏)报的可能性, 只能被评估; 评估过程中可将重大错报风险划分为财务报表层次以及交易、账户和列报认定层次。 另外, 在审计风险水平既定的前提下,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即: 评估被审单位的重大错(漏)报风险程度越高,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低; 反之, 评估被审单位的重大错(漏)报风险程度越低,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高。

由于审计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审计全过程, 故需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尽可能系统和合理地认知和判断。 而审计重要性判断及重要性水平, 则恰恰是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重大错(漏)报风险进行客观、系统评估的重要工具, 并同时有效控制审计过程中自身的检查风险, 以达到“知彼”和“知己”的双重目的。

(二)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反向关系表述

基于前述关于审计重要性和重要性水平的术语概念和内涵分析, 重新审视审计准则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 由“重要性水平越高, 审计风险就越低; 重要性水平越低, 审计风险就越高”的表述可知: 该论述的实质是在强调审计重要性的量化工具——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而非在论证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二者间的关系。

为清晰理解和厘清上述论述内涵, 就必须指出“重要性水平”存在两种类型: 一类为计划阶段的重要性水平; 另一类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9] 。 审计准则中表述的“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执行阶段的实际重要性水平, 即审计人员从报表信息使用者需求出发, 基于审计环境评估和审计重要性判断, 认为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编制、信息披露可信度较高, 业务经营和管理的内控实施较为有效, 故可以将被审单位财务报表事项中错(漏)报程度的金额临界点——重要性水平修订为较高金额, 说明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较小; 反之, 则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较大。

本文结合审计实务经验举例说明: 在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人员基于被审单位的经营规模、内控水平及审计环境的初步评估, 认为超过100万元金额的错报可能会对被审单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和行为产生误导, 故100万元这个临界值或阈值即为计划重要性水平。 在审计实施阶段, 假如发现实际项目的可容忍错报临界值应为150万元, 即低于150万元的错报一般不会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 则相关审计程序重点关注150万元以上的项目及交易, 那说明审计人员面临的审计风险是趋降的; 假如在审计实施阶段发现项目实际可容忍错报临界值应为50万元, 即只要超过50万元的错报就有可能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 那么审计人员除了要查出高于100万元的错报, 还要查出50 ~ 100万元的错报, 审计难度加大且面临的审计风险将会趋增, 需要针对50万元以上的项目及交易增加审计程序, 并扩大审计范围, 从而达到降低检查风险的目的。

(三)审计实施流程中三者的相互关系

基于现代审计理念和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可知, 客观和系统评估被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控制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而审计风险的评估, 既是一门技术, 也是一门艺术: 从技术层面考虑, 评估过程中既需要运用到定量工具和模型(如审计抽样、重要性水平等), 也需要运用定性判断(风险评估等); 从艺术层面考虑, 需要将定量和定性方法有机融合, 以合理的审计方案和经济的审计资源实现有效管控审计风险的目的。

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重要性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始终贯穿于审计实施的全流程, 三者之间的传导逻辑为“审计环境评估→审计重要性判断→计划阶段重要性水平→审计测试与执行→审计风险评估→重要性水平调整→审计风险汇总评价”, 重要性水平是联结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键纽带, 其关联关系如图所示。

1. 审计计划与准备阶段。 审计人员需要基于内、外部审计环境评估, 运用重要性原则对被审单位财务报表以及交易、账户、列报认定层次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在此阶段, 重要性判断用来确定审计程序执行方向和审计证据收集的总体范围, 而重要性水平则是审计程序执行的具体尺度, 通过二者的实施来总体认知和把控被审单位的审计风险。 故本阶段的重要性水平是一种计划或估计。

2. 审计测试与执行阶段。 随着审计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推进, 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业务交易循环、凭证处理、报表编制及其重大错(漏)报风险程度等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了解, 此时需要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计划阶段所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合理, 并根据错(漏)报发现及被审单位发生的重大变化等情况来修正重要性水平, 进而调整后续审计程序、审计范围和审计技术方法等。 該阶段, 对被审单位的审计风险评估是修订重要性水平的依据和基础, 同时, 重要性水平的修正会直接影响审计程序执行和审计范围、审计证据收集的调整等。

3. 审计评价与终结阶段。 在此阶段, 审计人员需要将审计测试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财务报表层次以及交易、账户、列报认定层次的错(漏)报进行汇总, 从数量、金额和性质等方面, 综合评价错(漏)报对财务报表公允性的影响程度和总体审计风险水平, 从而为出具相应的审计意见做好准备。 另外, 审计人员需要再次将错(漏)报数据与执行阶段的重要性水平值进行差异比对, 以便为被审单位后期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合理设定打下基础。

四、展望

在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下, 影响和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越来越复杂,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来提升审计重要性判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是当前审计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另外,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设定与调整贯穿于审计流程始终, 并直接影响到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目标的实现以及审计效率、审计成本和审计效益。 如何更加科学地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计算基数、计算比例和分配规则, 尚缺乏更为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因此, 本文将在今后高度关注以上方面的研究, 探究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手段, 进一步完善审计重要性判断、重要性水平设定模型, 从而有助于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和把控审计风险。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 1 ] 张碧琳.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34 ~ 36.

[ 2 ] 范洪伟.试论审计重要性的内涵与运用[ J].现代商业,2011(12):205 ~ 206.

[ 3 ] 周静.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防范[ J].中外企业家,2019(12):1.

[ 4 ] Keith A. Houghton, Christine Jubb, Michael Kend. Materiality in the Context of Audit:The Real Expectations Gap[ J].Managerial Auditing,2011 (6):482 ~ 500.

[ 5 ] 李晓慧.审计学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 ~ 302.

[ 6 ] 赵富明.财务报表鉴证业务中重要性实质及其应用研究[ J].企业技术开发,2015(28):84 ~ 86.

[ 7 ] 孟宪胜,冀锋昌.审计学: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1 ~ 645.

[ 8 ] 段兴民.审计重要性水平[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10 ~ 13.

[ 9 ] 陈汉文,韩洪灵.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 ~ 304.

作者:梁力军 张莉 刘丽娜

第三篇:浅析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防范

【摘要】完善高效的审计工作是建立公正环境的基础,但目前国内审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审计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风险和问题。本文将对审计的重要性、审计风险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审计风险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防范措施  研究

一、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审计风险问题成因

(一)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重要性是审计工作范围内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其中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自身就包含着重要性这一概念。在计划审计以及就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支持的充分性进行最终评估时,审计的重要性概念非常的突出。在计划以及执行审计过程中,审计测试精确度,应当与财务报表重要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般而言,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对于实务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组织结构逐渐趋于复杂化,而且各项经济事项非常的频繁,对其进行详细的审计几乎不可能。在该种情况下,抽样审计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审计方式,其中重要性概念为有效解决审计人员在大容量抽样决策问题时,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应当合理地确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选择合理、客观以及切合实际的抽样方法,以此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第二,有利于审计工作成本的降低。基于对费用和时间预算层面的全面考虑,实践中审计人员应当对成本、效益进行综合权衡。在重要性原则运用过程中,可适当地减少一些审计程序,最大限度地缩小审计工作的范围,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基础上,使审计人员能够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以免因过分地强调面面俱到而影响综合审计质量、增加审计成本。

第三,有利于审计风险的降低。在抽样审计基础上,通常审计人员应当对没有审计的部分承担相应的风险,其中风险大小与审计重要性的设定和判断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同时,对审计重要性的恰当判断,可以有效降低审计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对于确保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风险问题成因

从当前审计实践来看,出现审计风险及审计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审计工作独立性差。实践中可以看到,审计对企业或者单位的监督、服务职能行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领导层及管理人员正确决策的做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审计工作的合法合理性,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然而,从实践来看,因审计工作受领导层限制,各项业务的开展也要接受上级部门(审计机关)的指导,双重领导机制下的审计工作,难以真正做到依法办事;加之部门利益或者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以至于审计工作难以确保其独立性,审计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审计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原因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审计工作而言,其业务处理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所以对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要求非常的高。一般而言,审计人员应当具备法律、经济以及管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素养,在取得职业从业资格证以后才能持证上岗。然而,从实践来看却并非如此,尤其表现为审计人员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低、专业技能差以及知识结构单一和只是技能更新速度慢等特点,以至于审计效果不理想。同时,审计执行过程中,部分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在发现问题时因与被审单位、具体人员存在利益关系而放弃追查和揭露;或者因害怕对方打击报复而不作为,以至于审计工作难见成效。

原因三:审计方法以及审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之后。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各很多领域和行业的审计工作中,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措施,比如对财务收支合规性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采用原始的查账方法,只是简单地以账论账,或者以事后财务审计来查错防弊;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方面的风险和问题,比如将财务数据的差异性、准确性作为审计要点,严重忽视了现有资金应用的合理性、高效性,以至于审计深度不够,审计范围非常的窄,而且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无法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以抽样审计法为例,虽然该种审计方法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但是审计人员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所谓的经验来确定或判断样本的规模及其结果,很容易产生审计误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目前来看,审计技术手段非常落后,虽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电算化,但是审计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应用还比较少,而且应用效率非常的低。

二、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审计重要性以及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有效的防范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和重视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对于领导层而言,一定要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审视,应当强化思想层面的重视,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和重视审计工作,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同时,还要改进和完善审计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以此来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单位、企业自上而下,都要对审计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从思想层面上真正地看到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审计工作提供支持,才能避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审计部门应当在维护主体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经济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及内控管理机制,在全面提高经济以及管理效益方面做文章、下功夫。实际操作过程中,审计人员还应当及时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为他们决策的做出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在此过程中,树立设计权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由审计人员直接对单位、企业负责,提高和丰富审计机构的层次,从而使审计工作真正地脱离出来,体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

如上文所示,目前使用较多的审计方法是抽样审计法,所以在样本选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的理念,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各项变动进行确认,以便于查阅和应用。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审计风险防范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审计程序符合现实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监督小组,并且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现实情况,不断改变审计方案。当前国际社会上比较盛行的一种风险防范方法是风险基础审计法,从应用效果来看,比较科学,笔者建议在国内审计领域考虑适当地引进该种审计方法,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并且将各种审计方法有效地应用在审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并以作为审计风险防范和问题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对审计客户进行严格的挑选

在审计客户选择时,应当以品行端正、资信良好的委托单位为宜,这样的客户作弊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审计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问题比较少。如果所选择的单位信誉不好,则可能会在审计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风险问题,甚至会导致审计风险严重失控,处理难度非常的大。与此同时,还应当确保审计客户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详尽说明,以确保审计的高效性。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他们所要面对的行业、领域非常的多,彼此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审计业务非常的复杂,较之于其他行业而言可能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实践中,如果委托单位出现财务问题,则可能会面临着破产,此时投资者会不惜一切手段转移财务压力,审计单位也因此而面临着诉讼。由此可见,在审计风险防范过程中,应当严格挑选合适的审计客户,这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四)对审计过程强化督导和管理

审计过程中,管理层应当对项目组进行质量管控、对业务进行督导和管理。通过网络技术、组织架构以及经费预算等形式,对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的督导。比如,可对审计项目进行编码,其内容有客户类别、年度、内容以及业务承接部门等,采用编码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每一项目组的处理时间以及审计费用核算和审计实时状态管控。

结语:总而言之,审计风险难以避免,而且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的严重,因此应当处理好造成审计风险的各项影响因素,不断创新和改进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才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参考文献

[1]黎红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07).

[2]孙婷婷.浅析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方法[J].商场现代化,2013(07).

[3]《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注册造价师职业道德准则》.

作者简介:裴斐(1972-),男,汉族,吉林集安人,大专学历,中级会计师,审计部项目经理,研究方向:会计学。

作者:裴斐

上一篇: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下一篇:班主任管理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