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项目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如何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和效益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一篇:建筑项目论文范文

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目前建筑企业管理和建筑项目管理的现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建筑项目;工程管理

0引言

建筑项目工程是建筑企业的利益来源。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需要把建筑工程管理做到位,只有这样在建筑行业中才能够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如何做好建筑项目的管理和建筑企业管理,是目前建筑行业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筑企业的管理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建筑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不仅需要规划和组织其运动过程,还要做好指挥和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利于实现建筑企业活动的目标,并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1建筑企业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1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建设项目存在许多问题,如只注重质量,忽略安全性,价格最低并包死价。中标后,许多建筑企业可能无法花太多钱购买安全管理设备,这样很容易导致导致施工现场不能井然有序的进行,安全防护做不到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进而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施工人员对相关安全防护知识认识不到位,并且对重大危害源认识不足。自我防范意识差,并且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出现违章施工作业的情况。

(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在各个施工现场和生产线上却没有具体执行。并且,企业的管理层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大力支持,使安全管理环节薄弱。

(4)在信息化方面的管理水平不足。目前,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方面的管理水平很不足,直接导致实际管理效果不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足;无法应用信息化管理网络,导致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信息化技术应用技术不足, 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

1.2.建筑企业管理缺陷

(1)缺乏储备人才。有些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并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是依靠行政命令或领导者的关系进行运作,这使得项目部门开工后,缺乏储备技术人员,在工程中即便遇到了问题,也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处理。在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也得不到及时的发现,这严重的影响了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部分企业施工人数过多,对于施工人员只注重人员数量,忽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导致频繁事故发生的原因。

(2)有的建筑企业只注重租赁设备,而忽略了本单位机械设备却一直闲置的现象,这会造成设备资源的固化,得不偿失。

(3)在管理上部分企业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会出现一味的追求速度,忽略质量急功近利的现象。

(4)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不够。现在,没有确切的法律法规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所具体的规定,这就使得建设单位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退化了他们的责任感,这就很难再调动他们参与项目工程管理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就算一些建筑单位对参与管理工作表现的很积极,但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他们仅凭着各自的管理经验来进行,法律依据对其根本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发展和进步有很大的制约。

2.建筑企业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

2.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设立安全保障基金,未建立安全保障基金施工企业,不能承包项目,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全监督机构应当严格审查和监督安全管理经费的分配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

2.2针对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问题

对于施工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的培训,尤其是对于新录用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在上岗前进行培训,待培训考核合格后再允许上岗。目前的培训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施工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这些基本知识都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掌握。另外,对于工作人员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建筑企业应该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对工作人員进行培训,并对多起频繁出现的事故进行安全防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2.3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不到位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依法监督,如果企业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不到位,将进行停工,罚款,暂停生产安全许可等行政处罚,并对建筑企业依法追究其责任。

2.4管理新技术创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4D模型技术的提出为施工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可能。4D模型以三维模型为基础,添加时间因素,以动态三维方式显示模型的形成过程。4D模型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是基于建筑的三维模型,以施工进度为时间因素,将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展过程形象的展示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是一种可视化的媒介,使用户能够看到建筑施工的模拟过程,而且可以自动优化和控制整个规划过程。4D模型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建造的各个结构部分、结构构件、结构与材料、施工过程与场地布置等多种复杂的相互依赖的关系都能在4D模型中展现,并研究了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施工效率的影响。通过动态模拟相应的变更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2.5加强经营目标的可持续化

在建筑企业管理中需要加强经营目标的可持续化,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是建筑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可持续生态发展,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提高人类发展的效率,还可以在生态和谐发展中发挥作用,使社会更加公平,实现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

3.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项目管理观念和项目工程管理观念。

这就需要让社会对项目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加以认识和认可,要求有关部门做好该领域的宣传教育,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同时项目管理方面也要加强其教育和培训,使社会更加认可建筑项目管理的工作。

3.2 建立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对于发达国家,其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相对先进,许多国外企业和管理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但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仍然不足,导致许多企业无法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管理系统。因此,国家和政府应积极招揽这一领域的人才并进行研究,使企业可以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

3.3 走出去和外企竞争。

我国的项目管理企业应以国外为重点,向具有先进项目管理水平的国家学习,以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这就要求企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竞争中向其他企业学习,补充和完善自己,从而可以提高自身水平,使企业得以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管理和建设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我们需要了解项目管理现状的不足之处,通过了解管理工作的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从而使建筑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建成.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J].今日科苑.2009.(13).

[2]刘德强,黄金,张晓波.浅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

[3]张火明.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作者:杨汶

第二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项目进度控制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如何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和效益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是尤为关键的部分,而作为一个运转中的动态系统,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质量与进度这两个指标即矛盾又统一,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做好进质量与进度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以此来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度控制

一、质量管理与进度控制的重要意义

施工的质量与进度是工程建筑中核心部分,二者之间缺一不可。首先建筑工程具有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资金大、人员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而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工程项目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监督、组织、协调、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在科学有效的管理下,可以更好的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其次,就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而言,其是保证工程项目按照施工计划顺利施工的重要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等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与进度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和必要,质量管理和进度控制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因素分析

(一)人员组织管理因素

建筑施工内容复杂,环节众多,建设周期较长,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若缺乏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支撑,缺乏充足的管理人才供应,将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针对上述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问题,需要相关领导人员提认识,从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管理入手,有效提升整体工程管理质量。

(二)施工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一旦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将会对整个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在不同施工阶段,所用的施工材料也各不相同,如何做好施工采购管理,确保材料得到有效充足的供应同时,又不会出现材料库存积压,在此基础之上,还能够有效减少材料运输成本,提升材料采购的性价比,已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一)加强工程建设组织人员管理

首先,应建立一个健全的工程管理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可分三层,最高层为管理决策层,负责机构宏观目标制定,具体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总工等。中级管理层包括多个管理部门,例如施工材料供应部们、财务部门、施工安全生产部门等,负责施工管理各项事务;劳务作业层,具体包括各种施工队。其次,应从采取外部招聘或内部选拔方式,不断壮大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保障质量管理人才充足供应。最后,应加强管理人员技能能力培训,从而保障各项工程质量管理环节工作内容得到有效落实,提高管理质量水平。

(二)加强施工材料采购管理

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管理时,需要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成本,二是材料质量,并在实际管理中,尽最大能力保障二者能够兼得,不仅能够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又能够保障材料本身质量,从而确保整体工程建设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材料采购管理时,需要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项目本身的采购模式。若施工材料较为琐碎,数量相对较少,可以选择JIT就地采购模式,通过与施工场地附近的材料供应商做好沟通与联系,结合实际施工进度,保障施工材料交付及时,不会出现质量、种类偏差。若施工材料在项目管理中处于决定性作用,且用量较大,例如混凝土材料、钢筋材料、模板等,在材料采购上,应充分发挥公司自有供应链采购模式,通过提前做好材料采购单价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选择,并提前与供应商做好材料采购供应流程商讨,确定关键材料供应的核心节点,建立清晰明了的供需关系,可大幅提升材料采购管理的质量。

(三)建立完善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项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活动,其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系统复杂的特点,因此,想要更好的保证质量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必须针对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和需求,制定完善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利用制度来指导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利用制度也可以约束质量管理行为,进而确保质量管理整体水平。对此,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由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2]。针对监督管理部门,施工企业应该明确其管理责任、管理义务、管理目标、管理要求等,制定详细的规章条例,保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范要求开展管理工作。施工企业也可以对相应的管理人员实行个人责任制制度,个人责任制,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一旦发生管理问题能够迅速落实到个人并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原因,同时可追究个人责任,这样对管理人员可以起到震慑与约束作用。

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进度管理控制措施

(一)制定相关工程项目目标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目标的制定尤为关键,无论是大工程还是小工程,有了工程目标,才能明确项目建设的方向,同时工程质量目标也是衡量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的首要标准。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建筑工程进度进行控制,在工程建设前,施工企业就必须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工程项目目标。目标的制定需要结合工程需求、工程要求、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综合确定,保证工程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工程进度目标才有意义,可针对项目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考核。

(二)编制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还应考虑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合同要求,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与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要求处于相互一致的状态。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保障建筑物业主自身利益,逐步提升建筑业主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滿意程度。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角度出发,进度计划与施工进度管理控制存在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为此,必须按照前期规划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模式,并结合相应计划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模式进行反复调整,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顺利开展,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按期竣工。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来说,在编制相应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这就应按照相应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确保相应施工进度计划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在编制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相关人员应结合各方面信息资料收集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同时加强管控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力度。如果建筑工程施工时需要变更某一施工环节,则需要相关人员利用一系列施工进度计划分析建筑工程某一施工环节发生变化的原因。并结合相应分析结果和各项因素变化情况制定有效控制措施。

五、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程中,质量和进度是项目建设中最关键要素之一,只有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合理控制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才能够更好的保证项目整体建设水平,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既要做好质量管理,又要做好进度控制工作,使得质量与进度二者之间能够协同发展,这对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水平,以及促进施工企业良好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泽民.工程项目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的管理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164+192.

[2]沈兴林.新能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项目进度控制[J].智能城市,2018,4(03):74.

作者:孙凯凯

第三篇:建筑项目管理研究

【摘 要】文主要从项目管理理论方面来研究。首先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项目管理企业结构的转变进行行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企业和项目的关系,项目经理部定位等方面对企业项目管理机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对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结构

1. 企业结构的转变

建筑企业必须坚持劳务层和管理层的分离,由劳务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变。由于建筑产品固定性与施工生产的相对流动性,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必然要走向两层(管理层和劳务层)的分离和转化。这在更深层次上是因为建筑产品虽然具有固定性的特点,但组织施工生产中必需的生产要素以及他们的占有方式和支配方式都是相对流动的本质所决定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的项目需求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及各种资源。与此同时,项目构成的层次性,投入产出的经济性,组织施工的社会性更确定了项目本身必然要求项目部构成人员相对稳定,施工队伍视需要随进随出。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是这个意思。

两层分开的目的是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强,有竞争能力的新的企业组织业态,力争使建筑施工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项目管理科学化、劳务管理基地化、施工队伍专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这样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框架,完成企业由劳务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的转变,使各类企业通过对建筑市场的细分,以不同层次进入市场的不同领域,占领市场,向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

2. 企业各结构层的关系

深入研究企业层,项目层,作业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企业新型项目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不管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新型的民营企业,都必须深入研究企业层,项目层,作业层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新型项目管理机制。即:公司总部为企业战略决策管理层,项目经理部为建筑产品的项目管理层,劳务分包和专业施工者为施工作业层。

企业层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制定企业的战略,建立实现这种战略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的核心资源,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塑造企业的核心文化,获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项目层的主要功能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要求,实施建筑产品施工主体的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

作业层的主要功能是:依据自身资源优势,专业化特征,贯彻执行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接受项目层领导和控制,实现项目的具体目标。实践中,必须要正确处理三者之间关系,建立新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项目管理机制。

3. 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定位

3.1 坚持以矩阵式为主的项目组织结构形式。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项目管理与专业职能部门的矩阵关系。即按照“精干、高效、优化组合、动态管理”的原则,设立强有力的项目经理和精干有效的项目经理部。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两个方面是企业总部的常设专业职能部门和项目部。这两个方面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即项目经理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各专业职能部门是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施工合同签订,企业法人确定项目经理人选后,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需要设置项目经理部各岗位人选。在组织过程中,項目经理和部门协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二者的双重领导。在项目结束后视情况决定留用,解聘等。

3.2 项目经理部的定位。项目经理部的定位应该根据项目的需要,企业的项目管理机制来定位。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的企业中,应该坚持“一次性”的定位,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性组织机构;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中心;项目经理是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这三个“一次性”的目的是真正做到组织机构层次减少,人员配备精干高效,管理对象直接到位。

4. 项目经理负责制

不论是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还是采用项目经营承包的管理机制,项目经理都居于项目管理的主导地位,因此,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十分必要的。就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企业来说:项目经理负责制是以项目经理为主体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也是实施项目管理的关键。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内容包括:企业各层之间的关系,项目经理的地位和素质要求,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项目管理的目标管理体系等。项目经理对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企业法人的授权范围,时间和内容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之竣工验收,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现代管理方法,实施全过程,全面的管理。

5. 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5.1 加强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的力度。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知识方面的需要,今后将重点搞好项目经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WTO基本知识,国家新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信息化管理,计算机应用,以及国际工程承包与国际项目管理等的培训。目的是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知识层次和整体管理素质,使其真正成为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懂法律,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高层次,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人才。

5.2 使项目经理的职业化建设向市场化发展。实施项目管理者市场准入制度,填补了工程建设领域执业资格体系的空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项目管理人才与国际接轨和实现项目经理的职业化建设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按照规定我国建造师分为两级:一级和二级。

6. 项目成本核算制度的发展

项目成本核算制是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程序、方法、内容、责任、成本要求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这是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一个重点核心问题。推行项目管理必须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合理划分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和经济利益。

7. 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项目部要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和安全管理都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点,它是直接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窗口,是项目经理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管理形成建筑工程产品的重要场所。把企业形象战略的基点定位于现场,把施工现场管理视为企业的“窗口”,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8. 企业项目管理机制发展的主要途径

企业项目管理机制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强化项目管理,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企业运营主体的三个升级。

8.1 坚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从本质上讲,企业改制和项目管理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项目管理的调整和生产力发展关系,项目管理的推行将为企业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并巩固和发展企业改革成果;企业机制改革将为项目管理注入动力,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小断提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保证。

8.2 坚持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 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要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目标,综合协调与监督控制;但又由于企业的基点是项目,企业必须为项目创造良好的运作条件,提供优质服务,促进项目管理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青林,项目法施工指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刘新梅,工程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3] 张三力,项目后评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曲泽 王颖 胡胜军

上一篇:班组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营养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