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宽容开启心灵之窗教学案例

2024-04-30

用宽容开启心灵之窗教学案例(精选6篇)

篇1:用宽容开启心灵之窗教学案例

用宽容开启心灵之窗教学案例

一、案例陈述

冯斌同学,是我教书这几年印象最深的学生,因为他不但是一

个最让我头痛的学生,也是一个给我很大启发的学生。冯斌的例子有点特别,因为他不是一个常见的双差生。他头脑很灵活,懒懒散散的,学习成绩却稳居前十,但行为纪律、思想品德却特让我头痛。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迟到;上课不是趴桌子就是说小话甚至玩手机;做作业要看心情;在宿舍里经常抽烟;从不参加值日和大扫除,卫生委员常向我投诉;头发和指甲老是留得好长,每次仪容仪表大检查,我就会因为他而“遭殃”;从来不会向老师打招呼,有时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不但不理不采连站都不站起来,找他谈心无论你问他多少声他都不理不睬,真拿他没办法。因为头发一事已见了几次领导和一次家长但也还是治标不治本。

二、分析原因

冯斌的事让我这个新上任的班主任常常迷惑和头痛甚至厌烦,但为人师又不能让他就这样荒废下去。刚开始时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数落着他的不是和耐心的教导他该如何改变自己,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但却取得了反效果,他对我这个班主任越来越反感,当时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委屈。后来我从领导那里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心里也豁然开朗起来。为了更好的做好冯斌同学的转化工作,我让同学带我去他家进行了家访,家访的所见所闻让我很吃惊。冯同学家在我市的高级住宅区,可以说家境很好,按理如此宽裕的家境,孩子的品德修养应该很好才对啊,真的奇怪。当这栋高尚住宅被打开时我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高档的家具和电器四周乱七八糟的堆满了衣服、鞋子、一次性饭盒、食品袋还有剩饭剩菜。地面肮脏这是不用说的拉,更要命的是整间屋子隐隐散发出异味。冯斌和他父母都不在家,为我开门的是他的外婆,一位上了年纪而且腿很不灵便的老人。从老人家的口中我得知,冯斌还有个读初中的弟弟,父母常年在外地忙生意,很难回来一次,有时甚至过节也不回,把孩子托付给七十多岁的外婆,每个月寄些钱回来就了事了。刚好最近外婆腿有问题,住院了,没法照顾两个小孩,所以才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为了既能安心工作也能约束好两个孩子,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全寄宿的学校,只有礼拜可以放假回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不但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和言传身教,而且养成了放荡自由的坏习惯。冯斌同学从小就被父母宠着,父母对他百依百顺,他是一个连扫地都不会的富家子弟,在如此看来,他在校会参加劳动那才是怪事。每到礼拜这两个小孩就像脱了缰绳的马不知溜到哪里去了,网吧、游戏机室和歌舞厅就是他们常出去的场所,玩累了才回家,虽然外婆会经常对着他们唠唠叨叨,但两个小孩就当没听见。外婆向我埋怨道:诶,赚是赚得多了,两个小孩的前途却就要毁了。如此看来,这并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事了,我必须找到他的家长。

三、采取措施和取得效果

我拨通了冯斌在外地工作的父亲的电话,劝他来一趟学校,想不到他却以工作忙为由推脱。我真的忍无可忍了,愤怒的嚷道:“你究竟是要现在的赚大钱还是要你儿子将来的穷途末路,有你这样当父亲的吗?”我当时竟敢这样斥家长,现在想想也还为自己的一时鲁莽而害怕,不过也因为这句话,他的父亲终于出现在学校。我和冯斌的父亲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我把冯斌在学校和在家的行为表现详尽的告诉他,并从现在的表现去剖析冯斌的将来。他父亲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经过交谈,他对他忙于工作而疏忽孩子的事也深感自责。过了不久,为了照顾好两个孩子冯斌的父母把工作地点转移回从化,妈妈也不再去工作了,呆在家里教育小孩,也经常和我进行交流。教育孩子需要通过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所以在学校我们做老师的不敢放松。我不再对他的行为一味的埋怨、反感和不耐烦,而是宽容的有耐心的是教育他。他迟到了,我不再罚他扫地而是叫考勤员提醒他并吩咐他的舍友准时叫他起床。他能够准时上课,我就会在全班及时表扬他,这不但鼓励了他也督促了他。逐渐,他很少迟到,偶尔吃了,他会主动找考勤员,然后自觉的为班上做一些事。每到搞大清洁,我不再只督促学生们做事,自己也参加在其中,学生们也更加勤快起来,连冯斌也不例外,他不会拖地,同学没笑他而是手把手的教他。后来他妈妈打电话我,很自豪的和我说起冯斌竟帮他打扫卫生。对于他的长头发,我不再单枪匹马的去催促,而是做好他的几个“死党”的思想工作,他们都玩在一块,一起去剪头发当然没问题拉。学习上,他思维比较活跃,只不过太懒散了,除了多激励他,在课堂上我还经常提问他,表扬他。他没交作业,我不再骂他,而是叫科代表提醒他。其他同学也经常向他请教问题,这使得他很有成就感,做作业也起劲了很多,生怕人家问他答不上。班上一些和他成绩差不多的同学还进行了成绩大比拼,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这使得他的成绩不断的上升,考大学的信心越来越坚定,行为方面也不再散漫了。到了高三开学时他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了,学习好纪律好不用说,他还帮我管起了纪律,懂得主动去关心人,见到老师都会问好。他有这样的变化家长和老师们都好高兴。在写高考理想时,他对我说:“少一点发火,多一点忍耐;少一点急躁,多一点耐性;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关爱和宽容。谢谢你一直对我的关照和宽容,也因为你我才得到真正的父母的爱,谢谢!”从冯斌身上我学会了关爱和宽容,我也应该感谢他!

篇2:用宽容开启心灵之窗教学案例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对于班级工作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来说,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立,需要班主任付出真情,用真情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和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

总结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际都是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为基础的。一个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形象威严,对学生的教育称作教诲、训导。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教育是单向的流动,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主观感受被忽略,情感的交流被抑制,师生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当今的教育,要求班主任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这就需要班主任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要善于倾听,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看,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会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经过时,我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课间和学生一起活动时,不小心碰倒了他们,我会真诚地说声“对不起”。这样做,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从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甚至是常有的事,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训斥,或者挖苦、讽刺学生,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总是冷静对待,给他们辩解申诉的机会和权利,用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耐心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这样做,学生也就更加敬佩爱戴班主任,更加热爱这个班集体,不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更促进了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信任学生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朋友之间、夫妻之间是这样,师生之间也是这样。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师生双方能够实现心与心相知、相融和相通的前提。在实践中,班主任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感光显影”,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班主任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广泛地接触学生,善于注意学生的表现以及变化的心理状态,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启发、引导、教育;再次,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情况,创造各种条件,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生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前年苹果艺术节,我市举办了“小巧手”剪纸比赛,要层层选拔、择优报送。 我在班里公布了这一消息,提出了自由报名、竞争参与的要求。报名一开始,就气氛热烈,学生们争先恐后,要为班级争荣誉,为自己争名次。但人称“小巧手”的王斓同学却欲举手而未举手,没有报名。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她,而她却瞪着一双大眼睛一直望着我。于是,我向这位腼腆的小姑娘投去了信任的目光,热情地问道:“王斓,你是有名的‘小巧手’,为什么不敢举手?”她说:“我想为班级拿名次,可又怕竞争激烈拿不到。”我充满信心地鼓励她,又像是对大家说:“王斓聪明手巧,一定会成功的。”教室里先是短暂的寂静,接着就是雷鸣般的掌声。老师信任的目光、同学信赖的掌声使王斓在“小巧手”剪纸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还代表全市少先队员给参加苹果艺术节的外国友人做了现场表演。正是由于我对学生的信任,也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尊重,愿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我和学生真正成了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三、关爱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进。只有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比如我班的林倩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性格孤僻,对人冷漠,如果任其性格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该生的发展。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与其交朋友、谈心;活动课,我和她拉手做游戏。最终我用自己的真诚感动了她,帮她打开了心结。现在,她与同学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还能主动给学习困难的同学讲解问题。

然而,作为班主任,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甚至要“偏爱”差生,因为大多数差生缺乏家庭的关爱,较之于好生,差生更需要关心,更需要老师爱的滋润。

我们班的江浩同学母亲早亡,父亲是一位商人,常年不在家,而继母刚生了一个小孩,忙于照顾小孩和做家务,两人都没有时间来管他。所以在学校时,他总是无心学习,书也不带,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和同学说话,作业也从不交。轮到他做值日时从来不扫地,班里有什么活动也不参与,整天就是一幅吊儿郎当的样子,非常懒散。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交流、沟通,运用具体事例说明知识的重要性,让他对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活上,衣服脏了,我给他洗;头发长了,我带他理。对江浩,我采用了“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的方式鼓励同学和他交朋友,使他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同学没有拒绝他,班集体欢迎他,从而唤起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平时,当他取得好成绩,哪怕是交一次作业或是扫一次地,我都会在班上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更上一层楼;当他做错事时,我会耐心地与他沟通,帮助他明辨是非;当他感情受到伤害时,我会给予关怀爱护……渐渐地,他在上课时能发言了,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了。现在,他还当选为班上的劳动委员。

篇3:让尊重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

一、理解、信任学困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关心与爱护, 也希望和老师交朋友。因此, 老师应真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 有事与其共同商讨, 以理服人, 循循善诱, 使他们确实感到老师是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人。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接受老师的教导。反之, 如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损害, 人格受到侮辱, 他们的上进心就会受到伤害。从而对老师不信任, 甚至产生严重的对抗、抵制和反感情绪。

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姆说:“若老师能努力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的关心, 学生们会心境开阔, 成绩会迅速提高, 形成竞争向上的学习风气。”其实, 平等待人本身就是一种尊重。对班里的同学, 不论能力大小、成绩好坏, 都应一视同仁, 公平合理地处理班内事务。决不能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或老师的喜好去办事, 这样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损害老师的形象, 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辩证地看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俗话说,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老师在做管理工作或教学工作时, 对一些不遵守纪律、生活散漫、道德品质较差的学生, 要抓住时机, 摸清情况, 找出原因, 因势利导, 在尊重的前提下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并肯定他们在其他方面的长处,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既全面发展, 又学有所长。如果一味地冷嘲热讽、训斥、体罚、打骂、歧视甚至侮辱学生, 或放弃不管, 会使他们丧失进取心, 破罐子破摔, 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这样既不利于解决问题, 又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也有损于老师的形象。对成绩较差、有自卑心理的同学, 决不能流露出冷漠、轻视的表情, 以防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事实证明, 越是学习差、有自卑心理的同学, 越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作为老师, 必须了解情况, 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不能使这些学生自暴自弃, 学习成绩停滞不前。老师只有尊重、爱护学困生, 才能得到他们的尊敬和爱戴,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从而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

四、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喜欢被人鼓励和表扬是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 老师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 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其他正当行为的直接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是对学生最有效、最切实可行的尊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需要层次论”中, 也强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表扬的心理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适时、得体的鼓励和表扬常常能赢得学生的心, 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自觉遵守纪律, 从严要求自己。只要留心观察, 每个学困生都有值得赞扬的地方, 比如有的同学热爱劳动, 有的同学诚实、勇敢, 遵守纪律, 有的同学乐于助人, 有的同学擅长体育、美术等。老师要积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全面发展。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 对学生要适时适地地进行赞扬和鼓励, 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之窗

第一,社会大环境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心理成熟早,生理营养过剩。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逆反心理严重,好模仿,好奇心强。

第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个女孩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长只顾挣钱,上幼儿园的时候,她便跟奶奶生活。奶奶年迈,很少在情感上关心她,这也许造成她心理偏差,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注意。

第三,我采取谈心引导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我等待了二天,利用这两天使她的心情趋于平静。在她的心理对我没有防备之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找到她,与她促膝而坐,这样在情感上缩短了师生距离。但她对老师仍胆怯、恐慌、害怕。我避而不谈早恋一事,而问班级情况及她学习生活状况。之后我似有经意地问她咱班哪个男孩更出色。她脱口说出了那个男孩名。我则肯定地点点头说:他的确不错。我见她露出一种惊异目光。之后我诚恳地对她说:“请你帮老师去发现一下他的缺点”,并交给她一个小本子,让她在上面记下男孩缺点。我又拿出一本关于中学生心理、生理的书让她回去好好读一读。并告诉她,如你觉得男孩没缺点之后再来找老师。从这之后,我经常在学习、生活、思想上给她更多的爱心与照顾。一个月后,我在办公桌上收到一封她的信。信中写道:“老师,谢谢您。是您帮我走出情感误区,是您在我人生的转折点给我指引了方向。您是我最知心的朋友。请您及时指出我的不足,以便使我有更大进步。”

从这一案例中,让我深深感悟到师爱在德育工作中的重大作用。我是用真心真意地爱帮助了我的学生,使她们亲其师、信其道。也正因为真挚的师爱使我和她的心贴近了,大大减轻了她对我的抵触情绪,最后真正从误区中走出。可见爱,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力量。是爱打开了学生心灵的天窗,是爱沟通了学生的情感,是爱架起了师生情感的桥梁,也正是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正如教育家李燕所说:“爱为师德之本,无爱便无教育。爱可以塑造人类美好的心灵,爱可以开启人类的智慧,爱可以开阔人的胸怀。作为一名教师,要给最真挚的爱去从事他的事业,要用最广阔的爱去与学生沟通,要把最无私的爱奉献给他的学生。”

站在新世纪的征程中,望着那冉冉升起的“太阳”,请用我们教师神圣而永恒的爱去打开那一扇扇充满希望的窗扉。

篇5:用宽容开启心灵之窗教学案例

从我得知我不能上高中的那刻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个声音:我完了。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很努力,为的就是能够按更高台阶去走。上高中,读大学!因为生病休学,只能和高中擦肩而过,便觉得我的世界,我的理想,我所计划的蓝图完全破灭。这么多年,这么努力,到头来就这样?我无法接受。真的好像走到了低谷,看不到任何光亮!

可以说上职校是迫于无奈。而且我总觉得很丢人。我知道我的想法很不正确,可我就是这样想的。我一直认为职校能有什么好学生,只有学习不好的才会来这。可今天我想从内心发出一种声音“职校的孩子照样可以成才”而且明天的路,未来,照样那么辉煌!丝毫不逊色!因为自己经历了,才会这样说。才发现自己原来的观点是那样不正确,太片面化了!

上职校是我无悔的选择。从步入职校大门的那刻起,我就告诉自己,无论在哪个学校,我都会好好表现,上进心是我必备的武器!可以说我不聪明,但我最具有的一点就是‘我会下功夫去学习,会去努力’我就喜欢我这一点。因为喜欢演讲,性格嘛,算是挺开朗的!特别喜欢旅游。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导游这个专业。您还别说,还真挺适合我的。大家都知道当导游,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导游证,才可以从事这个职业,而且导游证还特别难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顺利通过!当导游证挂在胸前,我知道我付出了多少,这看来都是值得的!是的,成功属于努力的人!

特别庆幸,在今年的五月份,我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导游大赛。真的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在最耀眼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展现导游青春的魅力!从三月份到五月份,准备了2个月,努力了2个月,拼搏了2个月。8篇导游词全部背过。上网查资料,看视频。就准备导游词来说吧:就很麻烦。看导游词,看视频,然后截取视频里优美的讲解语句,再摘抄下来,再与搜到的内容相结合,修成一篇完整的导游词。有时候一篇导游词要经过很多次修改。8篇全部如此。

准备好之后才能开始下一步的背诵讲解。我不知道我用了多长时间,一篇又一篇的去背。而且余下的时间,还要再看题库里的3套复习题,厚厚的3套题同样需要你重复的背诵,才能记住。这个准备的过程中,真的需要一种耐心跟坚持。你知道吗?

当你一遍又一遍讲的时候,其实讲的会越来越没劲,会讲的很生硬,死板。内心就会产生

一种焦躁,而我是那种特别喜欢用心灵去发出真实东西的那种人,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感动自己,体会到那种美,怎么去感染游客呢?所以就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就告诉自己,既然要去比赛,就要好好的,不要让时间与金钱白白的浪费。耐下心来,把它换成是一种享受的讲解。

想起自己6点钟在操场一个人在大树下讲导游词。清晨,那么美!那么清新的时刻,蓝天之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在操场上,用心的,用最美的声音讲解着每一篇导游词,还真是一种享受呢!真的,自己都会沉浸在其中!想起在酒店,睡不着觉,便起来准备导游词。为了不打扰同学休息,自己到厕所复习背题的场景,自己都能被自己感动!因为我这个人吧,背东西总会大声去背,要不然一点也背不下去啊。所以只能将自己“隔离”—去厕所。坐在马桶上背题,还真是另一种韵味呢!

比赛的 文明演讲稿:用善良开启心灵之窗

不觉间,我已匆匆走过××个春秋。匆匆的脚步,如水的岁月,冲淡了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但是,惟独留下了那扇我用心底的那份,用善良开启的明镜的心窗。

每天都经过那幢小小的阁楼,我都会仔细地欣赏那满墙的爬山虎。我领略着那四季不变的绿色,那勃勃的生机,更有那点点绿芽探春的调皮,那条条青枝待春的灵动,那片片绿叶迎秋的潇洒,那丝丝墨枝送冬的希冀。

满墙的爬山虎交织成了一张严密的密的网,那扇陈旧而孤零的窗就身在其中,宛如一只久经沧桑的眼眸,那灰色的窗帘亦是那浑浊的泪,把本属于窗内的那份阳光全挡在了外面。

轻轻摇响车铃,出现了一幅令人略有所思的画面:一个满头华发的老人打开了那窗,眼里满溢着的是惊喜与兴奋,可随即又是满目的失望无奈与忧愁。接着她便又放下了窗帘,再次关上了那扇点缀在绿茵丛中的依稀的小窗。

我震慑于老人的孤独与辛酸。可怜的老人,多么像我年迈的奶奶,一人独守旧屋,而每次回家都能看到她满脸的辛酸泪。

我慈祥的奶奶此刻一定在屋门口惦念着我吧,亦如那位窗内的老人一定在思念着自己的儿女吧。

夕阳苦苦挽着树梢,久久不肯离去,难道是在等待着什么吗?

再次摇响车铃,给窗内的老人一个灿烂的微笑,洒一抹绚丽的色彩。无需过多的言语,那扇窗会多次的打开。微笑和铃声成了我和老人每日的特殊的问候。

我用我心底里那份小小的善良,轻轻叩开了老人内心孤独的窗,裁一副精美的窗帘,装点那份美好,让阳光照射进老人的心底。善良的梦

坐看庭前花开花落,黛玉葬花,含情脉脉,这是善心所在;李剑英用16秒实现了人生的最大 价值,这是善心所在;丛飞,用爱心感动了中国,这是善心所在。

善良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至高至真的心理,每一份善良都是一个美丽的梦,为人感动。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黛玉红颜薄命,这正如枝头的花,有着最辉煌的艳丽也有着衰败的悲惨的结局。黛玉怜花,步履轻盈,携花袋,提花锄,温文尔雅捡拾着落红,吹落沾上的碎泥,将它们的美丽收藏于地底。飘零入水的花瓣在她多愁的目光中愈飘愈远。正是这份善心酝酿了一个美妙的梦,溪水中的花瓣将流入这美梦,定格在黛玉葬花这一幕。

“七尺之躯搏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李剑英在跳伞与迫降的16秒生死抉择时毅然选择了后者。望着下方密集的村庄,他沉勇地作出了决断,可幸的是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全,不幸的是我们的英雄湮灭在了冲天的火光中,但正是这一无畏的牺牲铸就了光辉的军魂。正是善心缔造了这么一个伟大的梦,那漫天的火光印证了梦的绚烂,定格在李剑英驾机迫降的那一幕。

“首善丛飞,从未停止过的爱心。”丛飞,一个感动中国的大善人。将每次演出的所得倾尽捐给失学儿童,哪怕是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也未停止过他的爱心。在他离开的那一刻,脸上也始终洋溢着微笑。正是善心充盈着这可歌可泣的梦,他那安详的微笑就是梦的和弦,这梦定格在丛飞始终微笑的那一幕。

善是葬花的真情流露,善是16秒的生死抉择,善是生命不息爱心不已。世界需要善良,生活呼唤善良,让善良永驻我们的心间,一起构铸我们善良的梦。

篇6:用倾听、宽容感化学生心灵.

无锡市仓下中学 陈琴玉

在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确如此,师生之间误会-沟通-融洽的转化过程,关键在于沟通,在于心与心的交流。“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如何营造师生和谐的心灵沟通,感化学生的心灵,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师更深的思考。显然学会倾听、宽容学生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大法宝。

一、学会倾听——开启学生心灵之锁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和动向,可是我们许多教师,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反而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其实一旦教师放下架子,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接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意,把他当成了朋友,让他感受到老师和他是平等的,这样学生才愿意把心里话讲给老师听,以此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 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朋友式的、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记得我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着大雨,值班老师告诉我,在我班男生宿舍后窗下有一床被子在淋雨。当时学生在上课,我听后赶紧飞奔了去,到那儿一看,被子已湿透了,我把它抱回了宿舍,并发现一个男同学的被子确实不见了。我开始觉得这事有点蹊跷,问他怎么回事,他也感到很惊讶。经过多方查询和证实,我发现这件事是他同桌干的。当时的我很生气,可一想觉得自己应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让他把事情先讲清楚。我把他找到办公室,问他是怎么回事,他立刻低头说:“我错了。”我问他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办法时,他说:“平时同桌经常看不起我,我很生气,就想报复他一下。”我耐心地倾听他讲了以前他们之间一些不愉快的事。听后我认识到这个学生思想很狭隘,必须加以认真引导。我给他讲明了这个事件在班里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报复行为的错误。听后他问我:“老师,你能在同学面前替我保密吗?我怕同学知道后会瞧不起我。”我马上答应了他的请求。经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他真正明白了这一行为是非常不应该的。最后他主动向同桌赔礼道歉,并买了一条新被子还给了同桌。从这以后,他再没有惹起过事端,同学们也反映他变得乐于帮助别人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身心尚处于迅速发育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如果学生犯了一点错误或出了一点事情,老师往往一见面就来个“ 下马威”,声色俱厉地指责,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 你到底是怎么搞的?”“ 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吗?”“ 你 这样做,给班集体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啊!”“ 重型炮弹”的打击,虽使学生往往低下头,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结果反而导致了学生的缄口不言或对抗顶撞。即使学生惧于老师的威严,当面认错,但也是口服心不服,自尊心还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有人说:我们的教育,缺少的不是教育,而是倾听!让我们做个忠实的 “听众”,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和学生交流时,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我们都应该专注地倾听。一个懂得倾听的老师,不会武断地制止学生偏题的发言,他会给学生留足表达的时间;一个懂得倾听的老师,会善于慢慢触摸孩子情绪的温度,能在学生的谬误中发现蕴藏的智慧火花。记住:你的耐心倾听,也一定会让你有惊喜。这种真诚的倾听,会让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顺畅,也会让教师和学生的心靠得更近!

但我们应该明白,倾听,并不单纯指声音,倾听心声才是更深的层次!除交谈外,倾听的形式还有很多,写信,写周记,当然,还有更新的,如网络聊天。

二、学会宽容——唤起学生心灵之洁

教育家马卡连柯主张:教育者需要宽阔的胸怀,不同寻常的忍让精神。这启发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忍让宽容和耐心等品质,拥有一颗宽容之心。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注意自己的外表,首先应当学会宽容。宽容是教师在理智教育中所表现出的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宽容能触动学生的自尊心,最能唤起学生心灵之洁——即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 生改正错误的意志力和积极性。只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这改过自新的空间,使他们在宽容中生活,他们也将学会宽容别人,也会更豁达自信。

当学生犯错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对学生所犯的一些“错误”不性急,不粗暴,采用冷静、耐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慢慢地反省,达到自我认识、自我纠正的态度。宽容能带给学生自尊与自信,是学生快乐的源泉,是学生不断努力和超越自我的原动力,是一种爱的艺术。学生犯了错,教师当众批评,虽能起到警示作用,却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学生破罐子破摔的恶果。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悄悄地指出他的缺点,给他留点面子,他就有可能因心存感激而奋发向上。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一位家境不是很好的学生偷偷拿了班上的1000多元的报刊费,想用来买些吃的、玩的。1000多元,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冠以“小偷”的罪名也不为过,但这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当我了解了这位学生的动机、作案过程后,找了一个无人的 校园角落,与其沟通,说明其行为的危害性,还告诉他,因为他的行为见不得阳光,所以老师特地挑了此处与其谈话,希望他能自我反省,及时改正。这位同学当时就惭愧得低下了头。事后,我让他悄悄地把钱还了出来,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及这件事。这种处理方式,比让他背着处分的痛苦,强压自己来改正错误这种方式有效得多。这样,他就会以自信和快乐的心态而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从内心深处加强了自律的力量和改正错误的决心。后来,这位同学不但不再拿别人的钱物,还积极投身到为他人、集体的服务中来,成为了一 个自信阳光的男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导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宽容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亦应当毫不例外的给予至真至诚的爱。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像利波老板宽容法拉第那样宽容学生的缺点。”是呀,只有宽容,才会有爱迪生,才会有法拉第。心智未成熟的学生,他们好奇、好动,常说错话,做错事。教师应当理解他们,给他们改错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这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期望,从而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难怪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宽容是金”。

当然,教师的宽容也要有度,要严慈相济,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严格的要求去规范学生,方能恰到好处。

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教师要看到每一片绿叶,把饱含智慧的爱献给所有的学生,用真诚的倾听和宽容来滋润每一片绿叶,感化他们的心灵,呵护他们的情感,耐心等待他们的觉悟。

上一篇:钱该怎样花(赛课教案)下一篇:左海海底世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