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班主任:用爱心开启迷茫的心扉

2022-09-11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在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先生最常用的戒尺打手心, 孩子们都乖乖听话, 家长也没有一点意见, 而且孩子们在校不听话, 还要受到家长的斥责。以此为代表的一系列所谓的“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教育,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孩子们个性很强, 仿佛他们什么都知道, 会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各种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你若再用戒尺去打, 那就是体罚。不仅如此, 他们还不断向家长和老师提出要求:您不能这样, 您也不能那样, 你应该怎么样……还有部分学生厌学, 抱着小学或初中毕业就去挣钱的心理在学校混日子, 这种心态怎能学好?就算老师再辛苦, 最多只会得到他们的同情, 他们会大声对你说“老师, 谢谢你, 知道您为我们好, 但我不想学, 您就别操心了。”言出惊人。那么, 怎样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使他们爱学好学, 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呢?——用教师的爱心去换取孩子的真心, 是学生无拘无束, 袒露心声, 形成自尊自信的品质, 创造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你与我”的平等互信的交往互动关系。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真挚的感情可以使人感动, 并能使人的心灵沿着一种特定的轨迹发生深刻的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培养不好的儿童, 没有哪个儿童天生不可教;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不能教的学生。”老师必须以无私的爱心和诚心, 充分的信心和恒心, 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调整自己的心态, 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 走入他们的生活,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细心观察, 找偏差原因, 允许他们犯错误, 允许他们反复和缓慢、逐渐改正。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 多表扬启发, 使他们感到亲切、缩短距离感, 消除他们的顾虑。要少一点冷落和责备, 多一点热情和鼓励。鼓励可变压力为动力。老师一个亲切的笑容, 轻轻的抚摸和赞许的目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给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促使他们兴奋, 积极上进。老师的斥责、埋怨等于在师生之间挖了一道鸿沟, 会使学生产生恐惧, 紧张心理, 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 使信息不易输入, 思路拓展不开。用良好的仪表、友善的态度去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的大脑皮质处于兴奋, 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在舒畅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思考讨论, 精神处于亢奋中, 接受知识也容易。所以, 情感的辐射是维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并使之成为有意义活动的强有力的纽带, 师生间融合的感情必将对推动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爱是一把万能的钥匙, 它能开启人的心灵, 铸就闪亮的灵魂, 把人领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我们在用爱心教育学生时, 要扬长避短, 既不能一时抵制, 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而要积极引导, 给予满腔热情。对学生的宽容和尊重, 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他们会自强不息, 也会从中学会养成宽容和尊重他人的美德。在一人出现失误时, 希望得到他人的宽容, 渴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因为他厌学、学习差。所以, 违反纪律, 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和展示自我树立信心。”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可以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量。我们班有一个名叫平的男孩, 桀骜不驯, 与同学一伙抽烟、打电子游戏, 以老大身份自居。每天不交作业, 上课想睡就睡, 用小刀在桌上刻字, 放学后、节假日就去打电子游戏, 同学有不顺眼的, 就要想方设法整治。问他:“为什么不值日?”答:“愿意, 不为什么。”“为什么损害公物?”“好玩, 前面有同学这么做。”追其究竟, 原来他父母责任心不强, 对他冷漠, 放任他随波逐流。如果此时教师工作简单粗暴, 斥责讥讽。如:“你走还是我走?这课由你给大家上吧!”“不听就滚出去, 全校再也没有你这样讨厌的学生了!”甚至粗暴相待, 这时, 他的对抗性就会更大, 因为他觉得人格受到了侮辱, 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没面子, 无法在全班同学面前抬头。索性破罐子破摔, 抗争到底, 与你对着干, 对着说, 久而久之, 便会产生敌视教师、学校、社会的阴暗心理, 矛盾更加激化, 从而导致对教师的对抗性,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果教师轻描淡写, 那他表面答应, 背后依然我行我素。我发现他对“哥们”讲义气, 重感情, 自我意识强烈, 个性极强。他渴望集体的友谊, 他需要的不只是知识, 更需要一把打开潜能、打开人性特征的钥匙, 这把钥匙就是爱。从爱护他的立场出发, 我采取了一些积极保守的治疗措施, 讲究教育的艺术, 抓住每一个机会多表扬、多激励他。比如一次, 他走进教室, 随手把两张课桌摆齐, 然后坐下, 我不失时机地说“平, 多关心集体, 不愧为班里的老大。”平, 脸红了, 低下了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对待它要极为小心, 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 这样一点点地转化他。最后, 他真的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成为“老大”班长。

当然, 光有一腔热情还是不够的, 还要有耐心和恒心, 有坚持不懈的细心, 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障碍, 逐渐引导他们养成意志坚强、善于自制, 关心他人, 乐于交往的好学生。班上还有一名叫刚的学生, 平时寡言少语, 不爱和同学交往, 不关心集体, 不参加值日, 更别说参加别的活动, 就连老师的提问都懒得回答, 并且旷课。颇有天马行空我独行的劲头, 像是看破了红尘。有一次, 为了一点小事, 他打了班上的同学。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首先与他交谈了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引他说话, 并不提打架的事情。后来, 他主动承认错误, 并且告诉我, 他犯错误也想承认错误, 老师总是说“朽木不可雕”、“不开窍”、“就你特殊”一类粗暴的语言斥责他, 一次次使他自尊心受挫。我赞扬了他勇于讲实话的勇气, 并告诉他:“发生的一切代表过去, 你有能力分辨对错, 我只看你的现在与将来!”他的人格受到了尊重, 心理障碍消除了。此后, 他逐渐进步, 发展成了班上的优秀学生。

上一篇:应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学科建设下一篇: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融入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