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健康教育开启幼儿心灵之门

2023-02-20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

为使幼儿性格开朗、达到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要求, 有较好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可以分以下几方面进行:

1热爱关心幼儿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 只有爱护幼儿, 才能了解, 接纳幼儿的一切, 包括他们的优点与弱点。 班里有这样一个小男孩:性格内向, 不善言语。班里的小朋友在开心快乐的游戏时, 他却在哭闹, 搞恶作剧, 故意吵同伴, 引起同伴的不满。 为此, 我经常找他谈心, 跟他讲道理, 说好话。 可是, 收效甚微。 后来, 我了解到他从小就寄养在爷爷奶奶家。 爸爸妈妈在生下他半岁后就去外地工作了, 一年最多也就回来一次。 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 为此, 我特地给他父母打电话, 与他们进行交流, 并希望他们能经常回家看望孩子, 多给孩子打电话。 同时, 我也给了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当孩子闹情绪时, 我给他及时的勾通抚慰, 当孩子犯错时, 我及时给予纠正提醒。 秋游时, 我特意准备了一些他喜欢的零食, 让他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并组织小朋友和他一起玩游戏, 过马路时我牵着他的小手, 让他不再觉得孤独, 让他感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爱, 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一段时间过去了, 他快乐了, 活泼了, 大哭大闹的现象少了, 攻击性行为也少了很多, 在爱的怀抱下, 有了可喜的转变。 这让我认识到:要想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我们老师是要不断地付出自己的爱心, 特别是对那些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 以及平时不太活泼, 比较胆小、表现不出众的孩子, 老师更应该给于他们全部的爱, 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田, 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老师的爱。 他们才会有健全的心理, 才会有安全感, 才能适应环境。

2平等对待幼儿

幼儿有个性的差异。 如:性格有活泼开朗的, 有非常内向、不多言辞的, 有做事细致的, 有做事粗糙的等等。 因此教师就应该要从心里上理解、了解幼儿的需要、智力、能力、兴趣、每个幼儿的个性, 支持每个幼儿的发现。 如在组织幼儿表演时, 我便会给每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教师应该努力给予每个孩子以公平的爱, 不论家庭条件优越与否, 不论聪明能干与否, 不论漂亮可爱与否, 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 让孩子们在我们爱的沐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人的自尊是从幼儿时代就开始滋生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 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识都是很独特的, 即使是面对不爱学习, 不喜欢坐下来背死书的孩子, 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 同时要正确对待每个孩子的个别差异, 耐心引导孩子, 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社会和学习的关系。 孩子在没有压力、没有歧视的前提下, 才会是身心健康的;积极努力的;勇于向上的。

3创设健康环境

首先, 为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由于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 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 智力潜能也不尽相同, 有的幼儿先天聪慧, 口齿伶俐, 有的幼儿活泼开朗, 爱好广泛, 有的幼儿则孤僻保守, 不善言谈, 教师应细心观察记录, 了解幼儿, 用心接纳每一个幼儿。 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 有的教师情绪沮丧时, 态度粗暴生硬;情绪愉快时, 就无原则地迁就容忍。 教师的情绪波动最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 所以教师应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 使幼儿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

其次, 给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 为幼儿心理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要为幼儿提供充满生机、能陶冶心灵的自然环境, 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陶冶他们的情操, 培养其审美情趣。

最后, 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游戏场所, 以及有吸引力的玩具, 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 自由快乐地游戏。 幼儿只有在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活动中, 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 用他们的快乐感染周边。

4建立良好同伴关系

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空间。 让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自由交往, 这将使他们的交往技能得到飞速的发展。 人们总是愿意和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品行端正的人交往, 因此教师应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 让幼儿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 那些身体发育有缺陷或能力偏低的幼儿, 大多性格孤僻, 他们或被同伴忽视或被同伴嘲笑。这时的幼儿应受到关注, 首先家长要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孩子的缺陷, 教师在平时活动中, 要经常鼓励儿童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快乐。 教师要将培养幼儿良好同伴关系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通过五个教育领域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 教育幼儿、指导幼儿。 并通过角色扮演法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如:娃娃家, 教师请幼儿在娃娃家角色里面扮演各种人物与其他幼儿进行互相合作交流, 使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将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构进行正确的迁移, 提高幼儿交往能力以便其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家园同步教育

教师在进一步作好家园共育、保育结合的同时, 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的大环境, 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到同步、共育的作用, 实现家园共育重要性。

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对于家庭和幼儿园而言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 在家中, 家长应让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利用开放日, 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玩, 从而增进教师、家长、孩子之间的感情, 达到使家长乐于与幼儿园配合的目的。 同时, 整合家庭教育资源, 达成有效的家园合力, 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并发挥其作用, 形成教育合力,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 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只要教师明确目标, 努力工作, 不懈探索必将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上一篇:基于PCA-DEA模型的河北省物流效率分析下一篇:浅谈“心动物理课堂”的特征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