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

2024-05-14

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精选九篇)

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 篇1

关键词:思想建设,集体力量,关爱帮助

对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转变过程, 教师要摆正师生的位置, 认清与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 相信学生, 关爱学生, 从心底产生与学生交友的愿望, 能做到这些, 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尊重, 因而就能尊重老师, 理解老师的用心, 向老师敞开心扉。

提起莫同学, 每一位教过他的老师脑海里都会想起那个从读小学到初二一共转了17次学的男孩:上课爱睡觉, 经常迟到、旷课, 性格孤僻, 通过一年的帮教工作, 莫某不仅坚持读完了初三, 而且顺利进入了一所技术学校继续读书。在与他的交往中, 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进行教育。

1.善用班集体力量, 影响学生

中途转学来到我所带的班级后, 莫某久久不能融入这个班集体:课间同学们在打闹时, 他就一个人坐在窗边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 所有的课外活动, 他都是一个人待在一边, 他不会主动与同学们交流, 即使同学问话, 他也是爱理不理的。这一切表现都让他与这个班显得格格不入, 不和谐。为此我召开了班干会, 让同学们说说他的一些表现, 其中一位班干说的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他说:“老师, 虽然他不喜欢跟我们一起玩, 但是当我们玩得很开心的时候, 我发现他有时也在看着我们。”过后我特别留意班级男生打篮球的时候, 他总是坐在篮下看, 精彩时他还拍手, 这说明他对篮球感兴趣。篮球, 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我让学生们平时打球的时候主动邀请他一起参加。经过同学们的努力, 一天, 有位班干气喘吁吁地跑来找我, “金老师, 我们成功了, 莫某终于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来了, 不信你到球场去看, 他正和我们班的男同学在打球呢”。我喜出望外地向篮球场跑去, 看到球场上身手矫健的他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来, 同学们在一起谈篮球时他偶尔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班还组织了篮球比赛, 他也积极地参加;在学校举行的篮球比赛中, 同学们都极力推荐他作为我们班的一名队员, 在比赛过程中, 他表现得非常出色, 与队员们努力拼搏, 最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为此我专门召开了一个以《最让你感动的是》为主题的班会, 许多同学都提到了他, 从此, 我发现他渐渐地融入了班集体。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儿童如果在安全、爱、尊重、自主等基本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 就会导致心理不健康。班集体蕴涵着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巨大潜力和独特机制。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所具有的相互关爱、尊重的人际关系, 是满足问题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营养;集体成员的评价有利于培养问题学生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与集体中同伴的交往可以促进他们社会性健康的发展;犯了错误能得到宽容和善意的批评帮助而学会自我教育。

2.多方面关爱帮助, 感染学生

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 我发现莫某转学了12次, 父母离异。多次转学带来的自卑感, 亲情缺失导致行为的偏差, 让莫某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教师如果要真正走进他的心灵, 首先就要理解他、尊重他, 信任他, 多从他的角度了解他的心理。在教学活动中, 我发现, 一个亲切的微笑, 一句由衷的赞美, 一个信任的眼神, 这些看似细微、点滴的一举一动, 都会长久地鼓舞和激励他;当仅仅给了他一个“支点”———担任班级体育委员, 却能使他感到莫大的荣幸, 因为这是来自于老师的信任。刚开始他不接受这份工作, 他说:“老师, 你不用抬举我, 从我读书到现在, 所有人都看不起我, 就连我的父母都觉得我是个孬种, 什么事都干不好, 你还是换人吧。”我找他做了许多思想工作, 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你说你没有优点只是你没有认真去发现, 你喜欢篮球, 是不是?”“是。”“你是班级的一名篮球队员。”“是。”“你和你的队员一起努力拼搏, 在学校举行的篮球比赛中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是。”“这算不算优点?”他点了点头, “老师, 你觉得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吗?”“能, 所以我才让你担此任务呀。”“谢谢你, 老师。”然后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便飞奔出办公室的大门。在工作中, 他尽心尽职;班上一些同学不喜欢运动, 他就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同学们进行一些小组间的比赛;当同学们长跑坚持不了的时候, 他会在旁边加油鼓励……后来, 同学们都亲热地叫他大哥。

从能坚持准时到校, 尽可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些工作任务, 他迈出了前进中的重要一步, 许多坏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纠正了。但由于基础较差, 尽管他很努力, 但不少科目成绩仍很不理想, 他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因此, 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成了重中之重, 分析他各科的学习情况, 并和各科任老师一起帮他补落下的功课, 同时指定一些学生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帮助, 对他近期内认真听讲、准时到校等行为在班会上作了表扬, 并要求他继续发扬。为了增强他的信心, 平时我努力找到他身上的成功点、闪光点, 有时甚至用放大镜看待他身上的长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情感沟通和交往, 在经常的表扬和鼓励声中, 日渐一日, 他逐渐找回了信心。

没能高兴多久, 他故态复萌:有一天, 他整天不来学校上课, 又没有办法联系到他家长, 下午放学后, 我到他家作了家访, 知道我来了, 他才从床上爬起来, 但他跟我说了声对不起, 我觉得他还有救, 我叫他下楼, 一起聊了很久, 他觉得努力并不见效, 有些彷徨, 干脆不来学校上课了。我告诉他,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必须经过长期锲而不舍的努力。然后我给他讲了爱迪生为了灯丝的选材而经历了上千次失败的实验;张海迪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刻苦学习等一些感人事例, 后来我给他送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渐渐地, 他又开始努力了。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不良行为, 绝非一朝一夕间形成的, 而是因长期的教育不当或受不良社会风气等原因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这种痼疾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并非易事。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他们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他们一次次战胜自己, 并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垃圾放对了地方就会变成资源, 资源放错了地方就会变成垃圾”。复旦大学的一位著名教授曾说:“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 只要用对了方法, 每个人都有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因此, 教师要用爱心教育学生。教师的信任与关爱是一份尊重, 是一份责任, 更是一份温馨, 一股幸福, 一股能够浸润学生心灵的暖流, 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 促其奋发向上。

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 篇2

梦想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一个奋斗生存的目标。梦想再大也不嫌大,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一意孤行会浪费有效地时间,合理的计划与安排才会有成就的希望。梦想是大家对美好事物或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有了梦想才会成就成功的你。然而追逐梦想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毅力,更多的是经验方法的追寻。梦想离我们并不遥远,需要的是寻找开启梦想大门的钥匙。

2014年建造师的考试即将开始,考生们等待已久的决战即将到来。参考的人们都盼望着能够注册成功,这就是他们短期的梦想,但是这条追寻过程是最为艰辛的。每一年都会有很多考生后悔莫及,每一次考试结束后都会有部分考生们抱怨命题。这样的后果导致梦想与你失之交臂,等待的只有再一次的考试。

一二级建造师证是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必需品,有了证件才会有上岗就业的机会。这一梦想的实现将会成就未来的前途,但是方法不恰当会让很多考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埋头苦读是好,也够刻苦,但是没有正确的复习体系这些付出都将会成为徒劳。教学助手的选择是必备的,老师会帮助考生们分析考试形势,还会为考生们介绍最合理的复习方法。今年教材的改版更是让考生头疼,103网校就为考生们独家推出了新的教学讲解视频,考生们可以在权威老师的指引下完成复习工作。这一方法的寻求就是开启梦想大门的钥匙。

开启心灵的钥匙 篇3

关键词:爱;尊重;信任c

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爱,孩子更需要爱,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也是获取为师之乐的最大保证。初为幼儿教师的我,在播撒爱的实践我尝到了慈爱化解顽石的甜头,也深深体味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乐趣,对孩子心灵的呵护,给孩子更多的信任与鼓励,这才是教育中最神圣的爱,也是为师者最大的快乐。

“爱是一门艺术。”“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的爱,我们的孩子才是快乐的,才是幸福的。然而,现实中往往爱好孩子容易,爱调皮不听话的孩子难,我们不仅要爱“白天鹅”,更要爱“丑小鸭”,调皮的孩子更加需要师爱的呵护。

提起我们班的陈××,了解的都知道,他坐不住、站不牢,上课不停地捣乱,不认真听讲,还总是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天天教育,时时提醒,但陈××仍我行我素,毫无没有一丝改变。一次,在孩子们准备做操时,他又在那捣乱了,一个人蜷在地上,一会儿动动这个小朋友,一会儿戳戳那个小朋友,见到这种情况,我慢慢向他走过去,心中的怒火顿时涌上心头,即将走到他的面前时,我大声喊道:“陈××,你站起来!”只见他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呆呆地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胆怯和无助,突然之间我的心理产生了一种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在这时,我突然心平气和了下来,我走到他面前,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陈××,你看全园的小朋友都在这儿做操,你们是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你们要给他们做榜样,你想不想让其他的小朋友向你学习,你愿不愿意做他们的榜样?”只见他高兴地点着头答应了一声:“嗯!”听到他的回答,我心里很高兴。接着我对他说:“要做榜样,做操时老师看你的表现了啦。希望你能做一个小朋友喜欢,老师也喜欢的孩子。”他满口答应。接下来他的表现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每节操的每一个动作他都做得很到位,身边的小朋友们向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也是大吃一惊,这是他从开学到现在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站得笔直,做了一遍早操。我心里激动万分,做完早操,我立刻当着全班幼儿的面骄傲地告诉大家:“陈××今天是最棒的。他是我最喜欢的小朋友。”听到我这么说,陈××天真的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明白了陈××虽然调皮,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小男孩儿,只要给他足够的爱和信任,我想不久的将来,陈××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见人爱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成长中的巨人,都具有很大的创造力和潜力,我们应该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因为教育是一片饱含情感的空间,也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天地。陈××的自由散漫经日积月累已成为一种习惯,一次两次的鼓励和提醒不可能让他瞬间得到彻底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传递出更多的爱,来慢慢的影响他,感化他。付出爱心是当好教师的关键和前提,我们深深地知道,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孩子,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喜欢孩子,爱护孩子,爱是开启幼儿幼小心灵的钥匙。

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然而,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孩子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课间活动时,陈××站在我身后好久,突然轻声地对我说:“老师,我给你捶捶背好吗?”真不敢相信这是从陈××的口中说出的话,我稍一愣神,继而迅速的转身蹲下来享受着这份纯真的爱。这一幕真的让我好感动,更让旁边一位老师投来认可和羡慕的目光。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只要爱孩子,就能赢得孩子们的拥护和爱戴,孩子的爱是真挚的,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最可贵的。

我是一位普通的幼儿教师,没有光辉的历程,没有丰硕的业绩,平凡得就像那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就是在看似平淡如水的教育历程中,我的心却实实在在感到了满足与充实。我想,那便是心中的那颗逐渐成长的爱心。我愿把我的爱的涓涓细流注入每个孩子的心田,浇灌出累累硕果。

真爱——开启特殊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篇4

用爱心和耐心拨动弱智生求知的琴弦

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 就等于无水之地, 爱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为师爱生是天职。作为班主任, 我们就更应该有爱生的情感。爱一个活泼聪明的孩子, 所有的人都能做到, 在深爱个体学生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关注特殊群体——弱智生, 多给他们一点爱的阳光雨露, 滋润他们茁壮成长, 使他们的身心趋于健全。

白翔是我班一个特殊的孩子, 弱智, 患有严重的多动症, 整天流着口水, 衣服胸前总是湿漉漉的一片。上课很少能安稳坐一节课, 当你正讲到精彩处, 忽然会听到他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 有时你听到某处有“骚动”, 必是他趁你不注意“自主”地离开座位去“拜访”别人。且“游手好闲”, 不是去翻这个同学的书包, 就是去打那个同学的耳光, 随便进出教室, 如出入无人之地。常常使上课的老师没有好心情。有些老师万般无奈, 只得放任自流。但就是这样一位学生, 我从来也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上课前, 为他准备学习用具;课堂中, 尽可能地吸引他的注意力, 使他参与学习;明知提问他不会有答案, 可还是把许多宝贵的时间留给他……其他科目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在我的语文课却很少有此类现象。生活中, 我时刻教育提醒其他孩子,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付出就有收获, 五年过去了, 这个孩子和我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 不管心里有什么话, 都会向我诉说。尽管我知道他每次断断续续的诉说毫无新意, 但我都是他最忠实的听众。新课程提倡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有一件事情更加使我认识到:关注一个特殊孩子, 公平地对待一个特殊孩子是多么重要!

十月十三日建队日活动到了, 我校举行“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 班里的同学一致要求别让白翔参加, 因为平时他体育课都不上, 训练时推推搡搡, 打打闹闹, 广播操也不会做, 如果让他参加, 会影响比赛成绩的。是啊, 这是实情啊!为了班级的荣誉, 是该考虑的。还没等我开口, “不行, 我也要参加!我不捣乱……”白翔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这目光刺得我心痛。当他知道我允许他参加比赛时, 立刻咧开嘴开心地笑了, 口水长长地挂在胸前……

比赛开始了, 我班的队伍刚出发, 全校学生中立刻引起了骚动, 静穆的操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我知道, 那是“白翔效应”。果然, 只见平时路都走不稳的白翔, 雄赳赳、气昂昂地跟在队伍最后。喝彩声, 鼓掌声, 加油声不绝于耳。这个平时有严重缺陷的孩子, 此时是那样的投入:尽管他的动作是那么的不协调, 尽管他的表演是那么的可笑, 引得观众爆发出一阵一阵地轰笑。可他全然不顾, 努力地做着每一个动作。看着看着, 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被这个弱智孩子深深地感动了:他正用全力来证明自己———他也是为集体着想的人, 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此时的比赛结果又算什么呢?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谁又会在乎名次的前后呢?

这件事将使我时刻提醒自己: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句口头语, 正常孩子需要关注, 弱智孩子更需要关注!它让我懂得了教育工作的持久性, 懂得了公平对每个孩子的重要性, 更懂得了爱弱智孩子的崇高性。

用爱心和耐心演奏后进生转化的美妙乐声

陶行知说过:“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如果说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是班级中表面上的后进生, 那么思想上处于落后的学生则是一个班级潜伏着的后进生, 这种学生更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的关爱与帮助。

袁继聪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 但也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后进生”。上课小动作特别多, 不出5分钟, 他就坐不住了, 身体向前后转个不停, 也不知在看什么。一双手一刻也闲不住, 一会儿去摸张三的头, 张三不理他, 过一会儿又去捅李四, 李四白他一眼, 他就自个儿低着头玩着什么。课间活动, 他的顽皮劲就更别提了, 告他状的同学是络绎不绝。打骂欺负同学的事时有发生。这样的事处理多了, 我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严厉了, 可效果依然。有一天, 袁继聪同桌的家长找到我, 要求给他的孩子调座位。原来, 袁继聪上课时不专心, 老用铅笔戳同桌的脸、手, 还留下了几道伤痕, 下课以后不准她跟别人玩, 还必须叫他“老爷”。这还了得, 一年级的学生竟然有如此恶劣行径, 看来, 不请家长是不行了。

我原以为, 像袁继聪这样霸道的孩子, 肯定是家长娇惯所致。当我见到他的妈妈时, 发现情况比我想象的复杂得多。她知道儿子在校的表现, 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哭着对我说:“杨老师, 请你一定要帮帮聪聪, 这孩子从小手就欠, 爱惹是生非, 你不知道, 他上了三年幼儿园, 换了三个班。”我吃了一惊:“为什么要换班呢?”“还不是他的种种坏毛病吗?其实, 我和他爸爸一点都不娇惯他, 教育他一点都不手软, 可他就是不长记性, 打过没几天就又犯了。老师, 你一定得帮帮他。”这位母亲已泣不成声了。看来, 这孩子调皮捣蛋、不长记性不但与天性有关, 与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在了解了孩子的这些情况之后, 我建议家长对孩子要多关心、体贴, 多给他温暖, 以后千万不要再打骂, 让孩子得到家庭真切的爱。同时我也决心改换办法, 不正面批评, 抽出一段时间, 注意他的行为, 看他究竟喜欢什么。课余时间, 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蹦跳, 就送他一根跳绳, 教他学跳绳。果然, 他很快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下课后就到操场去跳绳, 和同学打闹的事件明显少了。为了纠正他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气, 特意把他的座位排在最前面, 一旦发现他思想分散, 也不大声斥责, 而用手势、眼神提示他注意。在课堂上, 只要发现他有一丝进步, 我都要大力表扬。之后再找他谈话, 提醒他还要改正某一个缺点, 如果改好了, 更会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慢慢地, 这个孩子变得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了, 和我也亲近多了。平时, 我喜欢搜集一些古今中外刻苦学习的名人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发现他听得最专注, 就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转转, 给孩子买一些适合的书看。我班召开主题班队会“雷锋故事我知道”, 要求孩子们讲自己搜集到的雷锋故事。袁继聪表现得特别积极。只见他捧着一本厚厚的《革命先烈故事》走上讲台, 讲起了雷锋故事中《苦难的童年》, 朗读非常流利, 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变得异常安静, 都被他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故事讲完了, 教室里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 他的心情格外激动。

如今, 这个孩子已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学生。从这个同学的转变经历来看, 要改变一个孩子的恶习, 固然需要克服消极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挖掘和调动其积极因素, 关键在于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孩子、热爱孩子, 与孩子交朋友, 做到“童心”不衰, 要经常在孩子们中间, 想他们所想, 急他们所急。从这个学生身上, 我进一步懂得:对待后进生, 我们应多一份爱心, 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耐心, 少一份嫌弃;多一份赞赏, 少一份指责。我始终相信:爱是教育后进生的重要源泉, 爱心是成功的基础, 耐心是成功的保证。

用爱心和耐心扬起内向生自信的风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让每个孩子都心情舒畅, 挺起自信的胸膛”。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宗旨。我努力让每个学生在我的爱心和耐心的赏识下萌发自信的胚芽, 更努力地为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让他们在自己良好的表现中滋长信心的青枝绿叶, 释放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扬起自信的风帆。一句句鼓励的话语, 一个个轻轻地抚摩, 一次次亲切的微笑……学生所感受到的无不是老师对他们真正的爱, 正是在这爱中, 学生看到了希望, 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用行动为自己铺设了一条光明之路。

我班有一位男孩叫黄博, 个小、胆小、孤僻, 上课总是低着头, 下课自己玩, 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老师提问他, 他什么也不说, 再问就哭起来。面对这样一个有“个性”的学生, 我不断亲近、表扬、肯定他, 并让他当他所在的合作小组的小组长。慢慢地他敢发言了, 学习也主动多了。一次家长会后我对她妈妈说:“黄博近来进步挺大。”她妈妈高兴地说:“我也发现了, 自从他当小组长以后, 爱上学了, 心情也不错。”“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虽然不易, 但还是可以转变的。作为班主任, 我们就要面向每一个孩子, 使他们都能扬起希望的风帆。

周贺是个非常内向、性格腼腆的女孩, 她以前从不举手。但她很喜欢班级, 很乐意为班级服务, 人缘很好。在一次班干部选举中, 她被选中了。但是她胆量很小, 不敢管理别人。我组织学生在班级开展“找找咱班的小星星”活动中, 暗示同学们给她提了不少优点, 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在课余, 我一次又一次跟她谈心,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周贺终于战胜了自己, 克服了畏惧心理, 融入到课堂中, 变得积极和大胆。不仅如此, 我把班级的各项活动如班会、队会交给她主持。如今, 这个孩子已成为一名优秀的中队干部。今年“六一”被光荣地评为校级“优秀班干部”。

班主任工作辛苦、琐碎, 有时还不被人理解, 尤其是班里出现特殊学生时, 对班主任的考验更是艰巨的。然而这份工作又是愉快的, 崇高的。这份愉悦和崇高的感受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感动, 它如蒙蒙细雨, 湿漉漉地滋润着种子的梦境;如融融春意, 暖洋洋地慰藉着我的心灵。花有花的光彩, 叶有叶的荣耀, 根也有根的感受。做一名班主任, 我真的很快乐。

关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篇5

关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黑龙江省宾县第四中学张国徽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诸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

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对自己班的学生充满着爱。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曾说过:“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的心也会消融” 爱,可以创造奇迹。不仅可以挽救一个堕落的灵魂,也可以让弱者奏出强者之音。因而班主任必须对自己班的学生充满着爱。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生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教育之果。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炽热的情感去热爱每一个学生。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高扬同学是2003届毕业生,他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有一天,他来到我面前唯唯诺诺的说:“老师我不想念了”。听了她的话我感到很诧异!为什么一个爱学习的学生会说出这种话来?我说:“为什么?能谈谈吗?”可是不管我怎样追问他都是不吭声„„!事后,我认真反思了刚才的经过,意识到他一定有难言之隐,于是我采取了侧面进攻,迂回包抄的战略方法。经过多方了解我终于掌握了他的具体情况,他是单亲家庭,父亲病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庭无经济来源,家庭生活靠母亲捡废品来维持。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进行了家访,然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通过多次的接触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我又通过社会上的关系帮他母亲介绍了一份工作,帮他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在学校帮他申请了困难补助,并在课余时间知道他学习,并和他一起研究学习技巧、方法。自那以后,他彻底安下心来、学习也更加刻苦了;成绩有明显提高。在2003年的中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实现了他的高中梦!

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拓展英语知识面,锻炼学生思维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中介。所以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和积极情感的培养。可见学生心理是学习的重要因素。美国语言教育学家Krashen(1985)也认为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一股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外显的和潜在的积极品质,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在英语学习中,帮助孩子培养积极情绪,挖掘内在潜能,实现语言能力和品格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如何巧妙地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二、巧用积极心理学,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1.以各种形式介绍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生活习惯都是陌生的。教师如果想教好这门功课的话,就必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动脑筋。教师可通过问题设置,与同学们讨论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等方法来介绍背景知识。教师也可利用实物、多媒体图片、歌曲、视频短片或者游戏等加深对阅读背景的了解,以此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好奇心会驱使学生阅读文章,并配合教学活动深入了解材料以探个究竟。比如,新目标九年级上册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 阅读 Full Moon, Full Feelings.这一课中,在阅读前播放一段《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生动地再现了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传说故事,减轻学生对阅读英语篇章的焦虑,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这样让学生在实在形象的画面中学习用英语描述整个故事,更深刻地记忆shut down, flew up, called out, laid out等重点词组,从而更好地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紧扣Full moon, full feeling(满满的月亮,满满的情思)这个主题,为枯燥的语言知识学习增添了生趣。另外,让学生有话可讲,给他们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灵活运用教材教法,创设多样活动,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要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需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并利用教学内容的积极意义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体会积极的情感。还需要博览群书融会贯通,创设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针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增减一些课本内容,而不必照本宣科。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对话、讨论、角色朗读、辩论比赛、表演、抢答等等活动,有时还结合课文内容编写剧本 ,表演短剧,扩写短文,说顺口溜,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充实课堂内容,这种寓教于乐的阅读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共同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以读促说,以读促写,锻炼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开发智力。例如,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9 Section B阅读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对篇章阅读完成后进行知识抢答的形式进行改错句子,让学生在快乐中地完成2C的练习,巩固有关新加坡的知识,加深对英语篇章的理解。增加了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在趣味的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知识。

3.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归因

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说,英语是一门难懂的学科,英语阅读更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期待成功又不得之后很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特别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诱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归因,避免出现消极的学习状况,牵引他们快乐地阅读英语。积极心理学创始人Seligman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他在后来的研究发现不仅无助可以学习,乐观、快乐也都是可以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在经历一次次阅读答题错误后往往会归结为自己单词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差,学习能力差等消极归因,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若能针对个体,因势利导,让他们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正确地对待失败,积极地看待英语阅读,由“厌学”变“乐学”。这不仅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更是培养了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总结

显然,英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巧妙地运用积极心理学,能有效提高初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我们应把积极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加强学生积极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激发潜能。通过阅读教学,培育学生的“正向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他们从英语学习中找到快乐,并让这种品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作用,使他们更乐观、更坚强、更快乐,更容易接受挑战和挫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2011年.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 篇7

关键词:音乐,教学,心理健康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健康 的心理环境

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本身就是对学生无言的心理辅导。接纳、关心、专注、信任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辅导者, 也是思想的领路人, 更是活动中的好朋友。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能从思想情感、行为上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让音乐课堂努力做到“形式活、兴趣浓、创新多”, 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荷,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求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观念, 实实在在地落实“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将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的首席”, 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真诚的、喜爱的朋友。

例如, 在教学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时, 在节奏创编的这个创作实践活动, 我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 让他们都主动参与到一些小组创编之中, 与大家一起实践、讨论, 我也参与到各个小组, 帮助他们掌握丰富有趣的节奏, 提高音乐的理解能力, 以亲切的面孔, 用平等、亲切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学习,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逐渐高涨。我用关心、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 进而消除心理上的紧张、自我否定的不良情绪。课堂氛围民主, 学生敢表真情、吐直言, 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课堂成了师生共享成功之喜悦, 共担挫折之烦恼的园地。

二、搭建丰富的艺术平台, 锻炼良好 的心理素质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为学生搭建丰富的艺术展示平台, 开展有益的音乐实践活动, 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艺术实践活动, 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情绪, 消除自卑、孤僻、羞怯的心理, 对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非常有益。那些平时比较任性, 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 通过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就会逐渐学会与别人交往, 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例如, 学校通过“雏鹰争章”活动, 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能的平台, 让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 做到班班有歌声, 人人有特长。组织开展个人歌唱比赛、音乐知识竞赛、音乐欣赏专题讨论、合唱比赛, 器乐合奏比赛等一系列音乐课外教学活动, 既有利于学生展示个人才华, 又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每个参加合唱、合奏的学生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 训练并养成统一的节奏、和谐的声音、均衡的声部、一致的速度与力度, 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并保持合唱、合奏在旋律、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 并使其懂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形成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集体。学生们都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纪律的约束, 从而有利于培养遵守纪律, 协调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挖掘音乐的精神内涵, 增强学生 的心理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音乐学习,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感染和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 可以起到通畅精神、道德感化、促进人际关系交往和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挖掘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 如向上的旋律可以使人精神振奋, 欢快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到愉快等,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音乐形象和表现手法, 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

例如, 在教学音乐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 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该作品是贝多芬因耳聋与命运进行搏斗时而创作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休想使我屈服。”在欣赏这部经典的音乐作品时, 学生感受到了一种向前冲击的力量。贝多芬那种顽强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那种百折不回、勇于克服困难的性格和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品质, 深深震撼着他们的心灵。通过学习音乐家们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生活经历, 来教育学生要珍惜幸福生活, 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学生真真切切接触音乐, 感受到音乐的精神魅力, 让他们感受到走进音乐世界, 就意味着充满生机的一切开始了。

寻找开启心灵的钥匙 篇8

一、让所有参与者明确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体者, 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毛泽东语) 作为一校之长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切实唤醒教师、家长、学生真正认识体育的作用与价值, 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深化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几年来, 笔者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制订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 重点围绕“一个目标”, 抓好“两个基本点”。“一个目标”, 即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目标, 增强学生体质, 增进学生健康,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两个基本点”, 一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二是确保学生每天拥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二、努力创设有利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环境

(一) 着力硬件建设

受诸多因素影响, 笔者所在学校一度成为全区软硬件设施最为薄弱的学校。但近年来, 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 学校先后修建了塑胶跑道和悬浮地板运动场, 绿化、美化了操场和学生活动场所, 还因地制宜设置了攀爬梯、高低杠、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 购置了一批体育器材, 完善体育活动设施, 使学校真正成为“处处有健身设施, 时时能快乐活动”的运动乐园。

(二) 改善环境建设

学校积极营造自然温馨、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

1.营造舆论环境。利用黑板报、展板和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关知识。

2.重视熏陶教育。学校通过电视传媒引导学生感受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更新校园体育标语, 增设体育名人画像和体育格言, 使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 受到体育精神的感染和鼓舞。

三、精心管理大课间体育活动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落实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关键。校长务必要高度重视, 探索并建立适合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

(一) 构建融合性管理机构, 发挥整合功能

学校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实施活动管理的分工负责。

1.校长总负责。校长只要在校, 必须到现场, 以此来提高全校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态度。

2.班主任负责管理。要求班主任要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各班正副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参加活动, 严格管理。

3.体育组制订计划实施现场操作:体育组长具体落实, 对本组成员采取包干负责、分工合作、整体推进的管理机制。体育组成员负责大课间内容的安排、技术指导, 并做好活动情况登记和搞好学期总结测评等。

如今, 学校建立了一个由上到下的管理体系, 逐步形成了校长全面负责、体育组具体牵头主抓、班主任分工负责、其他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层层落实, 齐抓共管, 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 健全创造性管理制度, 形成运行机制

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 不仅需要校长的重视, 还必须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1.制订活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取得实效, 笔者所在学校制订了相应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制度》、《体育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大课间一周、一日活动安排》等管理制度, 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健康发展。

2.建立督查评价制度。评价是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有序、规范开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过程中, 树立“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评价观, 初步制订了系统的监管措施和有效的活动评优细则, 以求将常态日常监督与管理工作落在实处。

(1) 对教师的评价。对参与大课间活动的教师进行考核, 学期末与教师绩效、年度考评和评优评先挂钩, 保证大课间活动时教师协同配合, 确保每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2) 对学生的评价。定期通报学生在活动期间的表现, 并作为学生平时体育成绩、个人评优和操行评定的一部分。学校还制订了最终成绩与进步幅度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 该制度有效克服只看最终结果的弊端, 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和主动性。此外, 学校还根据评价考核的标准对所有班级进行评比, 并且作为文明班级评比的条件之一。

四、提高体育教师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能力

显然,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无法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的。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决定了活动开展的效果。近年来, 学校不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定期开展相关培训, 加强学习运动生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 提升他们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内容设计中的开发能力和指导能力、设计和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体育活动的能力。

五、注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如何使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实效?学校在广泛征求全校师生、家长建议的基础上, 打破了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 让活动丰富起来。

(一) 编排活动内容, 激发参与兴趣

为了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 学校通过不断尝试, 克服场地过小、体育器材相对缺乏等困难, 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精心安排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流程。以下列举其中一个场景。

1.活动开始前。大课间铃声响起, 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 所有班级在指定地点集合出队, 做到快、静、齐, 再有秩序到达操场。

2.师生同做广播操。学校要求全校教师与学生随音乐一起认真做操, 为学生做好表率。整齐划一的师生同场做操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3.分年段活动。各年段按照学校体育组统一编制的活动安排表, 在指定的区域开展属于自己方阵的活动项目。以五月份的大课间为例, 在充满激情的提示语与《阳光体育之歌》的伴奏下, 低年级以激发兴趣为主的游戏性内容, 如“钻小桥”、“小兔跳”等, 形式多样, 定期更换主要内容, 保持低年段学生的活动热情;中、高年段在技巧和难度上略有提高, 以跳短绳、长绳、小篮球、快速仰卧起坐等体育游戏为辅。活动过程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让操场成为快乐的健身场。

(二) 以比赛促训练, 展示活动成果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比赛的“功劳”, 而学校最具特色的就是每月一主题的比赛。

学校每周一至周四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都是以集体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为主, 而周五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常态下都要举办年级、班级、小组或个人的小型对抗赛, 要求人人参与其中。月底由学校组织主题比赛或特色展示, 为每个学生展示自己最出色的一面提供平台。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在活动中演绎着快乐与和谐。

(三) 引入民间体育, 增强人文素养

民间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集地域性、健身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引入民间传统体育, 有利于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 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因此, 学校充分挖掘本地民间体育资源, 积极引入打四角、抓石子、打陀螺、跳格子、滚铁环、拍胸舞等民间体育传统项目。为了把这些项目做得更好, 学校专门聘请有关的农村校外教师, 对大家进行指导和培训, 提高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质量。让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大课间, 走进学生的生活, 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家乡的文化遗产, 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及家乡文化的情感。

(四) 开展特色课程, 助力健康成长

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近年来, 学校将“快乐体育”、“特色体育”等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之中, 开展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活动的内容由各班主任按该班学生的喜好和特长来选定, 有跳竹杆舞、赶猪跑、篮球速递、花样跳绳、一人一毽、韵律操、武术、小足球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学生们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与自信, 身心茁壮成长。

六、结语

学校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坚持学校特色发展的思路, 积极探索实践, 吹响了以“关注师生健康, 共享阳光体育, 塑造阳光人生”为主题的校园阳光体育运动“集结号”, 全面提升了师生的身心素质和健康水平。连续几年, 学生体质测试达标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并呈现逐年提升态势。2013年11月27日, 学校作为丰泽区受检学校之一, 接受国家教育部督导检查团对我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的实地督导评估。其中, 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得到检查组专家、国家督学、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等领导的高度赞誉。

找寻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篇9

【关键词】找寻;开启;爱;引领

一、现状分析

蒋子月,女,11岁,分班时语文43,数学16,全校倒数第二。蒋子月看上去非常老实,其实是个特别懒惰的孩子,她智力稍微偏低(听说小时候去测过智商),自控能力差,上课几乎不听课,爱做小动作,有时趴着睡觉,有时还会惊叫起来。问她什么都不回答,作业经常不做,所有活动都不参加。

二、成因分析

1.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2.基础不够扎实。上课时自控力差,爱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好多基础知识都没掌握牢,也就不能灵活应用。

3.缺乏他人关爱,班里、学校里所有活动她都不参加,导致自卑心理很严重。

应对策略

1.低处着手,感受快乐。为了克服她的自卑心理,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直接从功课上去要求她做到怎样,恐怕有点难,但是作为班主任,我可以从低处着手,先培养她学会合群。我要求她参加早操,做不来就站在队伍后面伸伸手摆摆腿也可;去上体育课,同学跑三圈,她跑一圈,或坚持走三圈。我跟她说:“你可以不跟同学去比,但是你一定要跟自己比,只要比以前有进步,老师、同学就会喜欢你,跟你一起玩。”她看着我,虽然不说话,但是使劲点了点头。每天早操我都站在她旁边鼓励她,指导她做最简单的早操动作。一个月下来,她居然能做一些了,我在班里大大表扬她,同学们也都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那时,她羞涩地笑了。进而我又把要求提高了一点点,她又点点头,笑眯眯地“嗯”了一声。当时我真的是一阵窃喜:“有希望了!”后来要轮到她值日了,我提早告诉她要做好准备,目的使她明白自己是班里一员,值日也要做。她说:“我会的。我已经跟爸爸学过了。”呵,她早就上心了。我摸摸她的脸,笑眯眯地说:“ 蒋子月真乖,老师喜欢你!”一个做操训练,一个跑步活动,一次值日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激发了她的进取精神,增强了学习知识的信心。

2.细心引领,走进语文。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便可激发无休止的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在有经验的教师教育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差生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把学习当作乐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效果才能明显。正常儿童教育是这样,特殊教育也不例外。而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靠老师来创设和营造的。

第一次单元测验,我看她做好了基础题,阅读和写作又空着了。糟糕!我心里咯噔一下,必须要改掉这么坏习惯!我把她叫到讲台上,问她怎么回事,她小心地说:“做不来,怕做错。”我鼓励她说:“不要紧,老师教你做。”于是我一边讲解一边教她做题,第一张试卷在我的帮助下,她居然考了69分,她兴奋得不得了,她家人也非常高兴,一个劲儿地感谢我,说蒋子月从来都没有这么开心过,而且从那以后每天回家就自觉地做作业,不用父母监督了。

3.群策群力,共同进步。表扬的激发效果远大于批评的刺激效果。把简单的题目留给他,让他跳一跳也能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和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评价,并用简短而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他,使他富有自信心,感到“我能行”。当表扬过多,效果不佳时我就一分为二地指出缺点,使她知道自己的不足而鞭策自己发奋努力。

4.家校联合,收获实效。蒋子月爸爸每天放学都来接她回家,我就经常与他沟通交流,向家长传达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改变家长以往简单、溺爱的教育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教育孩子要慎批评、多鼓励,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也密切配合,经常陪着孩子做作业,辅导她,每天检查作业。

收获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心血终于没有白费,期末考试,蒋子月的语文成绩是86,数学是65,其他考查课目成绩均有较大提高。放假那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今天,老师要请蒋子月去吃肯德基。因为她的努力,我们班消灭了不及格,各门功课成绩位于年级前茅,这学期被评为绿色班级。”哗——在一片掌声中,全部同学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她开心得合不拢嘴。我分明看到了她眼里闪着泪花。

上一篇:村庄在哪里下一篇:中国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