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教育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的论文

2024-04-24

用情感教育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的论文(精选9篇)

篇1:用情感教育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的论文

用情感教育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的论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困生”大多数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果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力,自觉地调整学习策略,下意识地磨砺意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教与学就会获得和谐发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相反,如果学生以消极的情感态度对待学习,那么,教师的一切努力只能是徒劳。以下是培养学困生情感的主要对策:

1.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学课产生兴趣,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才能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每次接新班,拿到各位同学基础成绩时,笔者都会详细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不单单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还包括他们的性格和家庭状况。

今年所接的初一(3)、(6)班,经过了解,共有13位同学来自外省市,部分同学的父母收入不高,日夜为了生活而操劳,很难顾及到孩子的学业,也很难给小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谈不上辅导小孩的英语学习。这些同学在校表现得比较自卑,也很敏感,在英语课上不敢发言,更不想谈论关于自己家庭的情况。在上myroom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当我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我的房间很小,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这个开场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好奇心,但更重要的是赶走了这些民工子女的自卑感:原来老师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也是很差的!我发现那堂课上,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姜..同学表现得自信多了,从不举手的她举起了手,用不太流利的英语介绍自己的房间。当我对她说很好时,她涨红了小脸,激动不已。

2.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情感修养,做学困生的榜样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

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无论有什么事困扰着我,我总是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自始自终热情饱满,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3.多表扬、鼓励,排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比优秀生复杂得多,经常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对自己学习英语的信心保持不住。教师对他们要有耐心地进行长期的帮教工作。

在转化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多对其表扬、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畏惧、自卑、自暴自弃等不健康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放下包袱,满怀信心地学习英语。

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将“pleasetryit!”,“comeon,ibelieveyoucan!”,“verygood!”,“welldone!”等鼓励的话挂在嘴上。在批改作业时,对于学困生的要求和强化组的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笔者会尽量把他们的评分等级打高点,在作业本中写一些“excellent!”,“itdoesn’tmatter,workharder!”,“don’tworry,ibelieveyoucandoitbetternexttime.”等,还有激励性和赞赏性的评语:“你进步了!你是聪明的学生,继续努力,老师相信和期盼你的进步,不要让我这个朋友失望哦!”这使他们很有成就感和受赏识感。这些唤起学困生的学习信心,能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

4.创造机会,展示自我,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指出:“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们做,甚至是一些难题也让他们进行尝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笔者把学困生与优秀生编为一组,让他们一起开展朗读、操练、会话表演、游戏、竞赛等课堂活动。让优秀生带着学困生一起参与,锻炼学困生敢开口,敢参与的胆量,并及时客观地给予表演和鼓励,让学困生更多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他们会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教学中的全过程,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每一阶段考试后,笔者都会分别找学困生座谈,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并布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这样有任务,有目标,学困生就有压力,有适当压力才会有动力。在课外,我也经常组织学困生参加学习心得交流会。刚开始让优秀生谈学习方法,学困生来听。过一段时间,当有个别学困生有较大进步时,就让他们给其它的学困生介绍近阶段的学习情况,学习心得,学习感受。随着介绍经验的学困生的人数增加,学困生感受到的成功体验就越多,从而推动学困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由此可见,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

总之,只要教师尊重学困生,做到真正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与英语学困生进行情感沟通,致力于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英语学困生定会“亲其师,信其道”,对他所教的英语学科感兴趣。从而自觉,刻苦地学习英语,促使其自身英语成绩的转化,同时使整体英语成绩得以提高。

篇2:用情感教育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的论文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对于班级工作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来说,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立,需要班主任付出真情,用真情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和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

总结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际都是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为基础的。一个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级,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老师是高高在上的,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形象威严,对学生的教育称作教诲、训导。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教育是单向的流动,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主观感受被忽略,情感的交流被抑制,师生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当今的教育,要求班主任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这就需要班主任放下架子,摆脱居高临下的姿态,在实施教育的具体过程中,要善于倾听,了解学生怎么想、怎么看,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会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如学生的学习用品掉在地上,碰巧经过时,我不是旁若无人地走过去,而是帮他捡起来;课间和学生一起活动时,不小心碰倒了他们,我会真诚地说声“对不起”。这样做,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从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甚至是常有的事,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训斥,或者挖苦、讽刺学生,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总是冷静对待,给他们辩解申诉的机会和权利,用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耐心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这样做,学生也就更加敬佩爱戴班主任,更加热爱这个班集体,不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更促进了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信任学生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朋友之间、夫妻之间是这样,师生之间也是这样。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师生双方能够实现心与心相知、相融和相通的前提。在实践中,班主任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感光显影”,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班主任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广泛地接触学生,善于注意学生的表现以及变化的心理状态,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启发、引导、教育;再次,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情况,创造各种条件,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生活,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前年苹果艺术节,我市举办了“小巧手”剪纸比赛,要层层选拔、择优报送。 我在班里公布了这一消息,提出了自由报名、竞争参与的要求。报名一开始,就气氛热烈,学生们争先恐后,要为班级争荣誉,为自己争名次。但人称“小巧手”的王斓同学却欲举手而未举手,没有报名。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她,而她却瞪着一双大眼睛一直望着我。于是,我向这位腼腆的小姑娘投去了信任的目光,热情地问道:“王斓,你是有名的‘小巧手’,为什么不敢举手?”她说:“我想为班级拿名次,可又怕竞争激烈拿不到。”我充满信心地鼓励她,又像是对大家说:“王斓聪明手巧,一定会成功的。”教室里先是短暂的寂静,接着就是雷鸣般的掌声。老师信任的目光、同学信赖的掌声使王斓在“小巧手”剪纸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还代表全市少先队员给参加苹果艺术节的外国友人做了现场表演。正是由于我对学生的信任,也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尊重,愿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我和学生真正成了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三、关爱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进。只有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比如我班的林倩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性格孤僻,对人冷漠,如果任其性格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该生的发展。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与其交朋友、谈心;活动课,我和她拉手做游戏。最终我用自己的真诚感动了她,帮她打开了心结。现在,她与同学的关系变得融洽了,还能主动给学习困难的同学讲解问题。

然而,作为班主任,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甚至要“偏爱”差生,因为大多数差生缺乏家庭的关爱,较之于好生,差生更需要关心,更需要老师爱的滋润。

我们班的江浩同学母亲早亡,父亲是一位商人,常年不在家,而继母刚生了一个小孩,忙于照顾小孩和做家务,两人都没有时间来管他。所以在学校时,他总是无心学习,书也不带,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和同学说话,作业也从不交。轮到他做值日时从来不扫地,班里有什么活动也不参与,整天就是一幅吊儿郎当的样子,非常懒散。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交流、沟通,运用具体事例说明知识的重要性,让他对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活上,衣服脏了,我给他洗;头发长了,我带他理。对江浩,我采用了“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的方式鼓励同学和他交朋友,使他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同学没有拒绝他,班集体欢迎他,从而唤起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平时,当他取得好成绩,哪怕是交一次作业或是扫一次地,我都会在班上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更上一层楼;当他做错事时,我会耐心地与他沟通,帮助他明辨是非;当他感情受到伤害时,我会给予关怀爱护……渐渐地,他在上课时能发言了,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了。现在,他还当选为班上的劳动委员。

篇3:让尊重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

一、理解、信任学困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关心与爱护, 也希望和老师交朋友。因此, 老师应真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 有事与其共同商讨, 以理服人, 循循善诱, 使他们确实感到老师是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人。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接受老师的教导。反之, 如果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损害, 人格受到侮辱, 他们的上进心就会受到伤害。从而对老师不信任, 甚至产生严重的对抗、抵制和反感情绪。

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姆说:“若老师能努力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的关心, 学生们会心境开阔, 成绩会迅速提高, 形成竞争向上的学习风气。”其实, 平等待人本身就是一种尊重。对班里的同学, 不论能力大小、成绩好坏, 都应一视同仁, 公平合理地处理班内事务。决不能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或老师的喜好去办事, 这样会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损害老师的形象, 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辩证地看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俗话说,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老师在做管理工作或教学工作时, 对一些不遵守纪律、生活散漫、道德品质较差的学生, 要抓住时机, 摸清情况, 找出原因, 因势利导, 在尊重的前提下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并肯定他们在其他方面的长处,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既全面发展, 又学有所长。如果一味地冷嘲热讽、训斥、体罚、打骂、歧视甚至侮辱学生, 或放弃不管, 会使他们丧失进取心, 破罐子破摔, 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这样既不利于解决问题, 又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也有损于老师的形象。对成绩较差、有自卑心理的同学, 决不能流露出冷漠、轻视的表情, 以防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事实证明, 越是学习差、有自卑心理的同学, 越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作为老师, 必须了解情况, 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不能使这些学生自暴自弃, 学习成绩停滞不前。老师只有尊重、爱护学困生, 才能得到他们的尊敬和爱戴,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从而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

四、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喜欢被人鼓励和表扬是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 老师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 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其他正当行为的直接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是对学生最有效、最切实可行的尊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需要层次论”中, 也强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表扬的心理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适时、得体的鼓励和表扬常常能赢得学生的心, 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自觉遵守纪律, 从严要求自己。只要留心观察, 每个学困生都有值得赞扬的地方, 比如有的同学热爱劳动, 有的同学诚实、勇敢, 遵守纪律, 有的同学乐于助人, 有的同学擅长体育、美术等。老师要积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全面发展。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 对学生要适时适地地进行赞扬和鼓励, 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用情感教育开启学困生的心灵之窗

关键词:学困生;情感教育;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77-1

一、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为,才能由怕学、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每次接新班,拿到各位同学基础成绩时,笔者都会详细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不单单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还包括他们的性格和家庭状况。

经过了解,今年所接的初二(2)班,共有13位同学来自外省市,部分同学的父母收入不高,日夜为了生活而操劳,很难顾及到孩子的学业,也很难给小孩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谈不上辅导小孩的语文学习。这些同学在校表现得比较自卑,也很敏感,在语文课上不敢发言,更不想谈论关于自己家庭的情况。在上《故宫博物院》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当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的房间很小,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这个开场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好奇心,但更重要的是赶走了这些民工子女的自卑感:原来老师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也是很差的!我发现那堂课上,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姜同学表现得自信多了,从不举手的她举起了手,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介绍自己的房间。当我对她说“很好”时,她涨红了小脸,激动不已。

二、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情感修养,做学困生的榜样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

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无论有什么事困扰着我,我总是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自始自终热情饱满,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多表扬鼓励,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

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比优秀生复杂得多,经常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对自己学习语文的信心保持不住。教师对他们要有耐心地进行长期的帮教工作。

在转化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多对其表扬、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畏惧、自卑、自暴自弃等不健康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放下包袱,满怀信心地学习语文。

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将“请你试试看”,“来吧,我们相信你能行”,“很好”,“做得很好”等鼓励的话挂在嘴上。在批改作业时,对于学困生的要求和强化组的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笔者会尽量把他们的评分等级打高点,在作业本中写一些“棒极了”,“没关系,再加把劲”,“不要担心,我相信你下次会做的更好”等,还有激励性和赞赏性的评语:“你进步了!你是聪明的学生,继续努力,老师相信和期盼你的进步,不要让我这个朋友失望哦!”这使他们很有成就感和受赏识感。这些都能唤起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创造机会,展示自我,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时刻把学困生放在心上,要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们做,甚至一些难题也让他们进行尝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笔者把学困生与优秀生编为一组,让他们一起开展朗读、操练、会话表演、游戏、竞赛等课堂活动。让优秀生带着学困生一起参与,锻炼学困生敢开口,敢参与的胆量,并及时客观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困生更多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提供机会,让学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他们会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篇5:用宽容开启心灵之窗教学案例

一、案例陈述

冯斌同学,是我教书这几年印象最深的学生,因为他不但是一

个最让我头痛的学生,也是一个给我很大启发的学生。冯斌的例子有点特别,因为他不是一个常见的双差生。他头脑很灵活,懒懒散散的,学习成绩却稳居前十,但行为纪律、思想品德却特让我头痛。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迟到;上课不是趴桌子就是说小话甚至玩手机;做作业要看心情;在宿舍里经常抽烟;从不参加值日和大扫除,卫生委员常向我投诉;头发和指甲老是留得好长,每次仪容仪表大检查,我就会因为他而“遭殃”;从来不会向老师打招呼,有时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不但不理不采连站都不站起来,找他谈心无论你问他多少声他都不理不睬,真拿他没办法。因为头发一事已见了几次领导和一次家长但也还是治标不治本。

二、分析原因

冯斌的事让我这个新上任的班主任常常迷惑和头痛甚至厌烦,但为人师又不能让他就这样荒废下去。刚开始时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数落着他的不是和耐心的教导他该如何改变自己,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但却取得了反效果,他对我这个班主任越来越反感,当时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委屈。后来我从领导那里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心里也豁然开朗起来。为了更好的做好冯斌同学的转化工作,我让同学带我去他家进行了家访,家访的所见所闻让我很吃惊。冯同学家在我市的高级住宅区,可以说家境很好,按理如此宽裕的家境,孩子的品德修养应该很好才对啊,真的奇怪。当这栋高尚住宅被打开时我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高档的家具和电器四周乱七八糟的堆满了衣服、鞋子、一次性饭盒、食品袋还有剩饭剩菜。地面肮脏这是不用说的拉,更要命的是整间屋子隐隐散发出异味。冯斌和他父母都不在家,为我开门的是他的外婆,一位上了年纪而且腿很不灵便的老人。从老人家的口中我得知,冯斌还有个读初中的弟弟,父母常年在外地忙生意,很难回来一次,有时甚至过节也不回,把孩子托付给七十多岁的外婆,每个月寄些钱回来就了事了。刚好最近外婆腿有问题,住院了,没法照顾两个小孩,所以才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为了既能安心工作也能约束好两个孩子,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全寄宿的学校,只有礼拜可以放假回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不但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和言传身教,而且养成了放荡自由的坏习惯。冯斌同学从小就被父母宠着,父母对他百依百顺,他是一个连扫地都不会的富家子弟,在如此看来,他在校会参加劳动那才是怪事。每到礼拜这两个小孩就像脱了缰绳的马不知溜到哪里去了,网吧、游戏机室和歌舞厅就是他们常出去的场所,玩累了才回家,虽然外婆会经常对着他们唠唠叨叨,但两个小孩就当没听见。外婆向我埋怨道:诶,赚是赚得多了,两个小孩的前途却就要毁了。如此看来,这并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事了,我必须找到他的家长。

三、采取措施和取得效果

篇6:用倾听推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教育部研究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几个方面详细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该实现的发展目标,以及教师在帮助孩子们实现目标时的建议。我经过学习、实践,产生一点感悟,和大家分享,共同提高。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较好地养成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语气,总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便于幼儿理解。特别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子就能理解。这样操作希望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爱说、会说。

记得在区域活动评比那几天,园里老师特忙,早上都提前来到园 里打材料 ,我提前半 个小时来 到园里 ,不一会儿 ,我们班胡思佳就来了,由于她爸爸工作的原因,因此早上老师来了 ,她也就到 了 ,每次都要 带着她干 活 ,当天自然 是我比她来 得早 ,她一下子 冲了进来 ,活动室的 门“嘭”的一 下子, 玻璃都差点打碎了, 我听到这样的响声本来就有点生气, 大早上的就轰隆轰隆的, 而且她一下子扑到我的身旁来 ,伸手就把 一幅图画 放在了我 的脸前 ,把键盘给 挡住了 ,弄得我无法打材料。我特生气地把图画往旁边一摞,继续打我的材料。这时,胡思佳就说:“老师,这是我给你画的图画,你看一下吧。”我不理她,继续打我的材料,把她放在一边。她就继续说:“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你就看一眼嘛,行吗,好老师。”胡思佳的嘴最甜了,特会哄老师开心。我还是当没听见一样,甚至有点烦了,这时,我觉得胡思佳不出声了,就回头看了她一眼, 发现胡思佳的眼睛里眼泪咕噜咕噜的转悠,撅着嘴,不再说话。看到胡思佳这个表情,我立刻接过她的画,对她说 :“胡思佳 ,老师呢 ,刚才有点 忙 ,没顾得上 你 ,对不起啊 ,老师向你 道歉 ,不要这个 表情了好 吗 ,我们班漂亮的胡思佳这个表情很丑哎。 ”胡思佳“噗”地一下子笑了,我把她搂在怀里一起欣赏她的图画。“佳佳,把这幅图画送给老师好吗?”胡思佳高兴地咧着嘴说:“好啊,我说了,本来就是要送给你的嘛! ”胡思佳刚才生气肯定是因为我没有理她,这是很明显的。

不会倾听孩子说话的老师是永远不会了解孩子的, 只有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才能尊重幼儿,得到认可。

我们班的张一帆是一个活泼、好动、开朗,喜欢和别人说话,性格外向的孩子。那天班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好像很喜欢这位新来的老师,在她的语言课中上,总是想和老师说点什么。上课时小朋友听完了故事,教师让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帆呼呼地跑到老师面前说:“我家有一个好东西,我明天带来,你看看,好吗? ”老师轻声地说:“你先回去,咱们先回答问题。”这时他呼呼地跑回去。刚回答完一个问题,他又呼呼地跑过来,“老师我的照片你看不看? ”边掏口袋边面朝老师说,老师瞪大眼睛生气地说:“让你回答问题呢? 你跟我说照片,快回去坐好,赶快听问题回答。”这时他如蛇一样唰地回到座 位 ,噘着小嘴 说 :“不愿听我 说 ,我就不说 ,我也不回答,反正你也不愿意听。”平时总是教育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可是在我们忙碌时,又总会忽略孩子的心声,教育者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不能做个认真的倾听者,就会导致孩子对表达失去信心和兴趣,不能让孩子从老师的倾听中得到关心和理解,享受到表达自己的心声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每个孩子都有心里想的事情,也有自己想说的话,幼儿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引导说出想说的事,并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篇7: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之窗

第一,社会大环境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心理成熟早,生理营养过剩。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逆反心理严重,好模仿,好奇心强。

第二,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个女孩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长只顾挣钱,上幼儿园的时候,她便跟奶奶生活。奶奶年迈,很少在情感上关心她,这也许造成她心理偏差,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注意。

第三,我采取谈心引导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我等待了二天,利用这两天使她的心情趋于平静。在她的心理对我没有防备之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找到她,与她促膝而坐,这样在情感上缩短了师生距离。但她对老师仍胆怯、恐慌、害怕。我避而不谈早恋一事,而问班级情况及她学习生活状况。之后我似有经意地问她咱班哪个男孩更出色。她脱口说出了那个男孩名。我则肯定地点点头说:他的确不错。我见她露出一种惊异目光。之后我诚恳地对她说:“请你帮老师去发现一下他的缺点”,并交给她一个小本子,让她在上面记下男孩缺点。我又拿出一本关于中学生心理、生理的书让她回去好好读一读。并告诉她,如你觉得男孩没缺点之后再来找老师。从这之后,我经常在学习、生活、思想上给她更多的爱心与照顾。一个月后,我在办公桌上收到一封她的信。信中写道:“老师,谢谢您。是您帮我走出情感误区,是您在我人生的转折点给我指引了方向。您是我最知心的朋友。请您及时指出我的不足,以便使我有更大进步。”

从这一案例中,让我深深感悟到师爱在德育工作中的重大作用。我是用真心真意地爱帮助了我的学生,使她们亲其师、信其道。也正因为真挚的师爱使我和她的心贴近了,大大减轻了她对我的抵触情绪,最后真正从误区中走出。可见爱,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力量。是爱打开了学生心灵的天窗,是爱沟通了学生的情感,是爱架起了师生情感的桥梁,也正是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正如教育家李燕所说:“爱为师德之本,无爱便无教育。爱可以塑造人类美好的心灵,爱可以开启人类的智慧,爱可以开阔人的胸怀。作为一名教师,要给最真挚的爱去从事他的事业,要用最广阔的爱去与学生沟通,要把最无私的爱奉献给他的学生。”

站在新世纪的征程中,望着那冉冉升起的“太阳”,请用我们教师神圣而永恒的爱去打开那一扇扇充满希望的窗扉。

篇8:师爱,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关键词]微笑;公平;倾听;知心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这句名言,一语道破了师爱对学生的重要性。

爱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是培养师生感情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更积极地学习,更健康地成长。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将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用爱心开启学生闭锁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尊敬呢?

一、微笑唤起自信

教师的微笑恰似一缕春风,给学生心田注入和煦的阳光,让学生沐浴在友好、和平的氛围之中快乐地学习。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知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不管哪堂课,教师都应该微笑着走进教室,这样,给学生平易近人的感觉,就能唤起他们的自信。而教师如果一天到晚板着面孔,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学生望而生畏,师生感情出现隔阂,又怎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呢?

因此,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近学生,蹲下身来,鼓励和欣赏学生,做孩子最大快乐的使者,让孩子充满自信。

二、公平赢得信赖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他对待学生不分贵贱,不分智愚,一概热心教诲,鼓励他们进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孔子为榜样,用博爱之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不要宠爱优等生,更不要歧视后进生。对待优等生,不能因为他们的智力较好就放松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时常找他们谈心,让他们千万别骄傲自满,别瞧不起后进生,要多帮助后进生。对待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从而坚定信心,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还要在学习上给予后进生实实在在的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能自觉地进步。

教师用一颗公平的爱心感化学生,就能赢得全体学生的尊敬。

三、倾听消除对抗

逆反心理是中学生在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学生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给家庭、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容易情绪激动,缺乏必要的理智和自制力,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持续多次,甚至与教师发生言行上的冲撞。

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时,我们必须正确面对,不能因为自己丢了面子、失了威信就大动肝火,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因为这样做只能导致师生冲突加剧,教学秩序失控。此时,教师必须告诫自己要理智、冷静,耐心倾听学生的说明、辩解。即使学生说的不尽正确,也要耐心地听他讲完。倾听后,教师再选择课余时间,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

总之,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不歧视,不冷落,要倾注更多的爱,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和学生沟通,才能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

四、知心赢得尊敬

每个学生都渴求真诚的友谊,更希望成为老师的朋友。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学生的心,努力做学生信赖的朋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更加信任教师,尊敬教师。

首先,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尽可能发现学生的爱好,发挥其特长,做学生的良师。

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心事,帮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诚地和学生做朋友,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同学习、共快乐。这样做,可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消除心理压力,能集中精力更好地学习。

总之,学生们的成长需要知识的充实,更需要友谊,需要温暖……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将一颗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学生,用爱心赢得学生的尊敬,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因佩服、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因喜欢学习而感到快乐幸福……

篇9:让阅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那么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大致由这几个方面构成:一是检索能力,即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语言的理解程序;三是分析能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四是归纳能力。当然四种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读”字的,那么如何在初中生中加强读的训练进而培养其阅读能力呢?笔者归纳了最基本的四种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爆炸点,并点燃导火索,惊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何为突破点、爆炸点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处。问题一旦解决,又能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手段,通过图片、音像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若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巧设质疑,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生閱读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最近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教师还可以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读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三、加强课堂阅读指导

老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要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和点拨作用,讲授的东西少了,学生占有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语言文字练习,在练习中要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过程。

阅读课文前,教师根据文章主旨、人物、情节、线索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后掩卷沉思,复述课文,既达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掌握课文要旨的目的。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形声的摹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阅读后对重点片段进行必要的模仿训练,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故乡》一文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反差,少年闰土的聪明、机智;中年闰土的呆板、麻木都是通过对人物进行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刻画体现出来的,我们亦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堂上训练:刻画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要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刻画出来。若学生在这方面能认真对待,不但训练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阅读分析能力。

上一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下一篇:黄明同志在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