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坪乡财政所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2024-05-02

承坪乡财政所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共4篇)

篇1:承坪乡财政所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承坪乡财政所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承坪乡财政所紧紧围绕全乡工作大局,启动了以“改善办公条件、规范网络建设、加强动态监控、强化资金监管、发挥财政职能、提升队伍素质”为要求,以“乡财政用县监管”和“村财村用乡代管”为主要内容的乡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努力探索我乡财政所有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承坪乡财政所现有办公室5间,设编制3名,其中所长1名,会计1名,税收管理员1名。主要负责承坪乡境内惠农政策宣传、群众咨询及便民服务代办,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非税收入的收缴,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审核、监督管理、资金兑现与信息化管理,干部工资报审与发放等工作。承坪乡现有工作人员3名,平均年龄3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名,年起开始实施“村账村用镇代管”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年,承坪乡财政所建立了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信息平台。先后被评为等先进集体。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责任,强设施,夯实基础

承坪乡财政所从完善硬件设施着手,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强化责任体系,为标准化创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抓硬件建设。2011年财政所争取专项资金万元对房屋进行了修缮,并更换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一批办公设备,使财

政所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抓队伍建设。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财政所干部的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和自律能力,增强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责任感,提升财政人员的业务能力。

抓制度建设。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乡财政所《工作岗位职责》、《考勤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严格执行制度。把自律与他律、提倡与禁止、约束与要求、扬正气与纠歪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二)转观念,强职能,提升水平

承坪乡财政所以乡机构改革为契机,转变观念,强化职能,从原来的管理型站所向服务型站所转变,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一是工作职能的转变。目前财政所管理的惠农资金主要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截止目前,通过“一折通”为全乡发放各类惠农资金。

二是从管理资金向监督使用转变。过去财政所主要管理乡财政资金,现在既管理乡财务,还要实施村财村用乡监管;既要做好惠民资金发放,还要监管好到乡到村到户的专项资金。如对扶贫、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到乡到村项目资金,进行全程监管。这一工作方式的转变,保证了公共财政政策最终的发挥,真正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树形象,强服务,打造精品

承坪乡财政所干部以人人参与 “五个一律”,人人支持“五个一律”为主题的活动,树立财政人员新形象,注重服务质量。

一是文明办公,做到“形象佳”。财政所干部上班统一挂牌上岗,使用文明用语,对服务对象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张椅子请坐,一杯茶水暖心,一腔热情办事,一句暖言相送。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

二是服务周到,做到“服务佳”。对符合政策、手续齐全、属于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及时办;对需要审核、审批的事项按程序办;对特殊情况,需要特办的,经请示许可后帮忙办;对需要有关部门讨论商办的事项配合办。做到一次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让群众跑两次。并设立宣传咨询窗台,做到大户小户一样关心,生人熟人一样热情,忙时闲时一样耐心,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服务。

三是服务快捷,做到“效率佳”。财政所每名干部自觉熟悉办事程序,掌握业务技能。在日常处理业务中,推行“立说立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要求快捷、准确、不出错。

四是勤政廉政,做到“口碑佳”。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在资金拨付时,做到不拨过头款,不拨人情款。对不符合规定的、手续不全的,一律不予拨付。对专项工程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从源头上堵住了财政资金的管理漏洞。

三、存在问题

一、队伍年龄偏大,电算化水平偏低。我乡财政编制有3名。除开所长外,真正从事财政工作的只有2名干部,电脑知识和会计电算化存在一定问题。

二、身兼数职,业务不专。由于人员较少以及县局乡政府的工作需要,导致出现一个人担任总预算,单位预算,专项资金会计以及其他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长期以往,将会缺乏有效监督,加大财政工作的风险。

四、建议意见

1、为乡财政系统补充相关专业人才,使乡财政人员配备更加

合理化、标准化,切实提高乡财政所的服务能力。

2、由县局牵头,定期组织财政干部的培训和业务考核。

篇2:承坪乡财政所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xx镇财政所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启动了以“改善办公条件、规范网络建设、加强动态监控、强化资金监管、发挥财政职能、提升队伍素质”为要求,以“镇财镇用县监管”和“村财村用镇代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努力探索乡镇财政所有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xx镇财政所修建于1992年,现有办公室4间,设编制4名,其中所长1名,会计1名,专项资金管理员1名,税收管理员1名,所长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主要负责xx辖区内中、省、市、县惠农政策宣传、群众咨询及便民服务代办,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非税收入的收缴,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审核、监督管理、资金兑现与信息化管理,干部工资报审与发放等工作。xx镇现有工作人员3名,所长暂缺,平均年龄50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名,2006年起开始实施“村账村用镇代管”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2007年,xx镇财政所建立了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信息平台。先后被评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合格单位”、“2010年乡镇财政工作一等奖”等先进集体。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责任,强设施,夯实基础

xx镇财政所从完善硬件设施着手,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强化责任体系,为标准化创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抓硬件建设。2008年财政所争取专项资金5万元对房屋进行

了修缮,并更换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一批办公设备,做到了四级联网,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使财政所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抓队伍建设。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全面提高财政所干部的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和自律能力,增强其自身素质和工作责任感,提升财政人员的业务能力。

抓制度建设。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乡镇财政所《工作岗位职责》、《考勤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行风投诉处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奖惩办法,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严格执行制度。把自律与他律、提倡与禁止、约束与要求、扬正气与纠歪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二)转观念,强职能,提升水平

xx镇财政所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转变观念,强化职能,从原来的管理型站所向服务型站所转变,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一是从“取”向“予”转变。这是财政所工作职能转变最鲜明的标志,也是中央政策在基层最明显的体现。目前财政所管理的惠农资金主要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截止目前,通过“一折通”共为全镇发放各类惠农资金1600余万元。

二是从管理资金向监督使用转变。过去财政所主要管理乡镇财政资金,现在既管理乡镇财务,还要实施村财村用乡监管;既要做好惠民资金发放,还要监管好到乡到村到户的专项资金。如对扶贫、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到乡到村项目资金,进行全程监管。这一工作方式的转变,保证了公共财政政策最终的发挥,真正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树形象,强服务,打造精品

xx镇财政所干部以人人参与 “四佳”,人人支持“四佳”为主题的创建活动,树立财政人员新形象,注重服务质量,努力打造精品财政所。

一是文明办公,做到“形象佳”。财政所干部上班统一挂牌上岗,使用文明用语,对服务对象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张椅子请坐,一杯茶水暖心,一腔热情办事,一句暖言相送。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

二是服务周到,做到“服务佳”。对符合政策、手续齐全、属于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及时办;对需要审核、审批的事项按程序办;对特殊情况,需要特办的,经请示许可后帮忙办;对需要有关部门讨论商办的事项配合办。做到一次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让群众跑两次。并设立宣传咨询窗台,做到大户小户一样关心,生人熟人一样热情,忙时闲时一样耐心,全心全意为基层群众服务。

三是服务快捷,做到“效率佳”。财政所每名干部自觉熟悉办事程序,掌握业务技能。在日常处理业务中,推行“立说立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要求快捷、准确、不出错。

四是勤政廉政,做到“口碑佳”。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在资金拨付时,做到不拨过头款,不拨人情款。对不符合规定的、手续不全的,一律不予拨付。对专项工程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从源头上堵住了财政资金的管理漏洞。

三、存在问题

一、队伍年龄偏大,电算化水平偏低。我镇财政编制有4名。含1名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财政工作,除开所长外,真正从事财政工作的只有2名干部;而现有2名工作人员都在50岁以上,电脑知识和会计电算化存在一定问题。

二、身兼数职,业务不专。由于人员较少以及县局镇政府的工作需要,导致出现一个人担任总预算,单位预算,专项资金会计以及其他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长期以往,将会缺乏有效监督,加大财政工作的风险。

四、建议意见

1、为乡镇财政系统补充相关专业人才,使乡镇财政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化、标准化,切实提高乡镇财政所的服务能力。

2、由县局牵头,定期组织财政干部的培训和业务考核。

篇3:浅谈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乡镇财政,标准化,农村经济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部门的基础部门和先行者, 乡镇财政工作的发展对于基层的政权建设、农村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等方面意义重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响应国家号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离不开乡镇财政的调控。近年来, 随着农村税费综合改革的纵向深入, 加强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已成为县级财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我认为, 乡镇财政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

一、办公条件标准化

目前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大部分设计简单、结构单一、规模偏小, 为此建议:第一, 以建立服务大厅为突破口, 开展财政综合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立业务办理区、便民服务区、后台工作区。业务办理区分设涉农服务台和单位服务台;便民服务区配备条形座椅、饮水机、政策宣传册以及意见征询簿等, 各项制度、业务办理流程、财政政策知识解答和人员岗位监督牌等全部公示上墙;后台工作区配备计算机、空调、打印机以及档案柜等办公设备。达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目标。第二, 按照要求设置档案室。配备档案柜、保密文件柜、装订机、装订桌和消防器材等设施。对所有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整理, 规范惠农补贴农户基础档案、台账及资金管理等, 确定专人负责。做到归档及时、摆放有序、查阅方便、安全可靠。

第三, 在每个村部或村中心人口聚集区设置财政公示栏, 定期对项目资金、补助资金、财政政策以及业务流程进行公开公示, 加大财政政策宣传力度, 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机构建设标准化

(一) 把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站合并

县财政部门从乡镇财政工作质量的角度出发, 为了发挥财政所的财务管理功能, 把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站合并成一个部门, 名为乡镇财政所, 负责管理乡村两级财政财务工作, 实行一套人马、一个办公场所、一套管理制度, 管理乡镇财务。

(二) 财政所人员明确具体职能

根据国家的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政策, 财政所的职能是要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 如惠农政策等, 制定并坚决执行适合本乡镇是实际状况的乡镇财政收支预算, 对本乡的财务工作和国有 (集体) 的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保证财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从本地的经济状况出发, 培植乡村两级财源, 组织并监管乡镇财政的收入, 同时, 实行“村财乡代理”工作, 坚持三个原则, 即以村为核算单位不变, 村级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受益权和监督权不变, 村级债务的主体不变。也就是乡镇财务所发挥监管职能, 统一管理各村的财务, 实现村级财务的“五统一”, 即统一资金账户、统一报账时间、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切实保证村级财政的资金安全, 提高利用率。

三、岗位设置标准化

(一) 财政所的岗位设置要标准合理, 职责明确

乡镇财政所的各个部门应以“高效运作、保障安全”为原则,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把乡镇财政所的相关人员, 如乡镇财政所长、总预算会计、专项资金会计、村级财务会计、总财政出纳以及村级财务出纳等进行公开化透明化管理, 把各部门人员的姓名职责做成公示牌, 放在乡镇财政所的显眼位置, 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

(二) 严格内部控制, 细化工作流程

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 细化每一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和详细标准, 因人设岗、以岗定责, 有效防范财政管理内部风险。

(三) 合理设定财政所的工作人员的基本条件

为了保证财政所人员的稳定, 县级财政局对乡镇财政所的人员直接管理, 人员调动必须经过县级财政局的同意, 但是人员编制仍归乡镇财政所管制, 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财经类大专及以上学历, 对于已在职工作人员 (45岁以下) 不满足条件者, 必须在三年之内达到要求, 否则待岗学习。

四、财政管理标准化

(一) 在预算编制方面

乡镇相关预算单位编制的预算草案的编制和审批流程要多个部门审核管理, 包括乡镇财务所、乡镇财务局、县财政局、县政府、基础预算单位以及乡财政所等部门合作, 一层一级地进行预算编制工作, 保证“一个乡镇一本预算”, 遵循“两上两下”规程。

(二) 在预算执行方面, 乡镇财政工作统一管理, 增强政府采购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对由乡镇财政公费培养的人员要进行资料管理, 可保证不会出现“吃空饷”的现象;以村民筹资筹劳为主体, 财政进行奖补, 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原则。

(三) 在财源建设和税源监控方面

充分调动乡镇的征管积极性, 培植财源, 各乡镇干部要增强理财意识, 改变乡镇“守摊子”、“要饭吃”的旧观念。

(四) 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对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财政奖补等专项资金要统一管理、统一报账、统一下拨, 对社保、教育、经济建设、环保和企业等类专项资金统一实行“财政专户”管理。

通过以上四方面标准化建设, 可以使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以下成效:

1. 乡镇财政职能得到理顺、人员力量得到加强。

通过合并财政所和农经站, 使分属两个部门的乡、村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了协调统一, 乡镇财政职责更加明晰, 乡镇财政工作力量到了加强。

2.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通过标准化建设, 乡镇各项财政工作基本做到有章可循, 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为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乡村的财政工作必须要建立相关的档案资料, 保证资料的详细和真实。

3. 提高乡镇的财务管理功能。

为了提高乡镇财政部门相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 乡镇财政所可进行多种制度结合, 包括首问负责制、AB岗制度和限时办结制等, 坚决贯彻落实, 加大监管力度。财政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 使涉农财政补贴管理系统更加完善, 实现了管理一体化、平台一网联、发放一折通、服务一站办, 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村财乡代理”工作, 实现了村级账目由“混”到“清”、资金使用由“暗”到“明”、会计人员素质由“低”到“高”的三个转变, 有效防止村级资金被截留、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因村级财务问题引发的上访也可明显减少。

4.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篇4:沙河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四变”

日前,本刊记者一行实地走访了河北省沙河市辖区内的多所乡镇财政所,切实感受到了当地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职能转变

记者走访了白塔、赞善、册井、十里亭以及柴关5个乡镇财政所,前3个在2011年9月被沙河市确定为首批标准化建设试点,也是自那时起,沙河市正式步入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进程。如今,记者所见的这5家财政所无论财税服务大厅和档案室的陈设,还是墙上悬挂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以及不少于5人的工作人员编制,几乎如出一辙。

一位乡镇财政所所长回忆说:“我们这里在2005年取消农业税之后,财政所‘空壳化’现象较为严重,我想这和全国大多数乡镇财政所情况差不多。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员队伍建设几乎是停滞的,职能逐渐被弱化、边缘化。”

近年来,“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部强农惠农政策。同时,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进,各级财政资金不断向农村倾斜,除各项涉农补贴外,落实到乡镇的专项资金也不断增加。作为落实财政强农惠农政策、推进改革与发展的最后环节,乡镇财政所不仅承担的任务愈来愈繁重,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

当被问及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时,柴关财政所所长王建朝告诉记者:“过去交农业税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是以收税为主。农业税取消后,尤其是到2006年之后,我们感受比较明显,就是职能的转变,从上面拨下来的各种款项全部都是放到我们这里管理,我们的工作从以收税为主到现在变成往外放钱的了。”

资金监管

据记者了解,沙河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属县级市。全市共辖13个乡镇办,270多个行政村,目前白塔镇一地实行分税制的财税体制。从分税制试点乡镇来看,“乡镇自谋发展的主体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这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随着乡镇可用财力增加,更多的财政资金被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白塔镇乡镇财政所所长李明科指着财政所门前的路说。

西部山区贫困乡镇更多的属于农业依赖型地区。这里多位财政所所长向记者表示,他们现在主要的职责是发放补贴,其中最主要的是粮食直补,此外还包括农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等各项惠农补贴。

针对记者提出的,如何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防止骗取涉农补贴行为的问题。有乡镇财政所所长解释,“涉农补贴资金全部推行‘一卡通’发放,项目资金严格实行报账制度。”通过“一卡通”发放,将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送到了农民手中,而这些信息也是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查询的。每到一处,当地的财政所长都会主动提出参观档案室的邀请,档案室的柜子里是按项目标签分门别类摆放的文件夹,其中包括政策文件、部门预算、年度决算文本,还包括专项资金、税源企业和基础信息在内的各类工作台账。记者随手抽出一本家电下乡补贴的文件夹,里面收录着村民购买家电时的交款收据复印件,以及领取补贴的日期、钱数和本人签字。一位工作人员说,“就拿这项家电下乡补贴来说,过去农民往往要跑好几个部门才能拿到补贴款,费时费力不说,而且每多一道程序,农民自己就担心资金会不会被‘雁过拔毛’。现在这些惠农补贴都集中到财税服务大厅,财政所里有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无论是良种补贴、五保低保还是家电下乡都可以一次性在这里办理清楚。”

结合走访观察,记者发现,如今各种强农惠农补贴名目繁多,而根据实际了解到的情况是,各种补贴涉及到的钱数都不大,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王建朝直言,“现在老百姓整体生活水平还是低,补贴虽然少,但是老百姓对这些还是很看重,尤其现在很多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都指着这些生存,他们还是希望这方面支持力度再大些。”

村财乡管

在乡镇财政所之间走访的时候,记者听到重复率比较高的一句话要算是“更规范了。”

十里亭财政所所长胡进学讲,“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更大意义上是软件的规范,流程和账本的规范,以及管理流程的梳理和服务资源的整合。如今,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日趋完整,涉农补助发放管理进一步到位,乡镇财政、村级财务监管范围、深度都有大幅度的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也进一步规范。”

对于乡镇财政所而言,除了做好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主要职能还包括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科学合理的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决算草案,并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等。此外,还有一项重要职能是负责加强村财乡管工作。

有乡镇财政所所长对我们说,“我们刚开始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要先给各村建档。有的村里原来没有记账的,都是票据,给我们送来了我们审核。有的村里收入比较少,业务也比较少,我们去找过他们很多次告诉他们把账放到我们这里,都不当回事。还有的是村里的书记、村长换人了,会计也跟着换,留下一笔烂账,新来的会计重新做。而且村里的会计水平也是良莠不齐,要么年龄偏大,五六十岁,七八十岁的都有,有的高中刚毕业,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

账目和程序理清之后,工作开展更加顺畅,册井财政所所长刘增琪说:“村财乡管规范之后,干部之间矛盾少了。账目规范之后,村里的矛盾也少多了。村里的票据必须经过财政所审核,如果我们这里审核不过,项目不能上。重大项目必须有村民代表参加,有村支书、主任双签,还要有会议记录,特别是现在一事一议,几千块钱也好,必须有记录。”

垂直管理

沙河市自2011年下半年进行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财政所的人事权由原来归沙河市财政局管理划归到如今归乡镇管理。究竟是过去的垂直管理更有益于工作开展还是如今的管理方式更符合地方实情,记者得到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这些基层财政工作者纷纷表示,“说实话还是觉得垂直管理好。乡镇财政所最接近农村和百姓,最了解基层的情况,工作时能充分发挥就近、就地优势。如果是垂直管理,跟上级领导讲政策、谈业务更加顺畅,有什么敢说什么,财政所长对财政资金监管起来更硬气些。”

“财政所归到乡镇管理之后,要考虑当地领导的想法,原来虽然也考虑,但是毕竟人事权不在这里,现在除了做好分内的本职工作,还要跟其他部门打交道。而且一管钱,人情账就来了,有关系好的来找我要垫补,这是最让人头痛的,既不能犯错误又不想伤情义。”

“现在优化职能,财政的权力不大,只管发钱,就像是一个单位的财务室,没有更多的监督、反映情况的职能。我听说别的地方都是由归地方管理改成垂直管理,我们却是从原来的垂直管理改回去了。”

“当然,这个也是看个人追求,对个人前途来说,归到乡镇可能机会更多一些。如何使两者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是需要更多斟酌。”

上一篇:体育课教学总结(2009)下一篇:改革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