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秀作文

2024-04-21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秀作文(精选6篇)

篇1: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秀作文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莫振高先进事迹有感

容县高级中学

政治组

戴敏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校长、作为教师,为了自己和事业的优秀以及学生的优秀,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优秀称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习惯性地去读书,习惯性地去思考,习惯性地写作,习惯性地去努力。

他,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他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如何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作为校长,莫振高行政事务繁多,但他从没有放下教鞭,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担任校长19年,一直坚持上课。他认为,教学质量是生命线,只有到教学一线,才能及时发现教学问题,教好学生。

2008年秋,他意识到高三学生心理问题突出,便提出开高考心理课,但是苦于学校没有相关专业的教师,一时也招不到人。他又自觉挑起了这一重担,兼任高三所有毕业班的高考心理辅导课。他自费到北大、清华参加心理学培训,取得了上岗证书,加上自学总结、融会贯通,终于使心理学课成为全校同学最期待、最喜欢的课。

每天晚上,宿舍熄灯前,莫振高都会走进每一间男生宿舍,催学生早睡。每天清晨6时,他准时出现在校园里,巡视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角落,哪怕看到地上有一张纸片,都要弯腰捡起来。35年寒来暑往,莫振高的这些优秀习惯已成定式,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毫无疑问,校长是一所学校师生读书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这是责无旁贷的。一所学校,校长、教师长期不读书,学校管理、教书育人就易出偏差的。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追求卓越,从我做起。”这是莫振高始终秉持的理念,他要求自己做的每一样工作都做到最好,每一个承诺都要如约兑现。

对于招进来的教师,他当作珍宝一样,在生活上悉心呵护,但业务上的硬杠杠很明确:3年内必须出师,5年内必须挑大梁。很多年轻老师都听他说这样一句话:“你们得抓紧努力了!孩子们可没时间等你慢慢成长啊!”对日常经费的使用,莫振高是有名的“抠”,但是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养,他大方得很。就在几年前,他亲自拍板,挤出300万元,选派97名教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莫振高要求,老师参加市级赛课一定要争第一,自治区级、国家级至少二等奖以上。同时,他提出:“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功,我们永远是一个团队!”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莫振高倡导“集体打造优质课”。每个学期,学校要组织校内演示课,每个教研组派一人参加,全校老师去听课、观摩。遇上演示课、赛课,整个教研组要在一起“磨课”,包括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步骤,教研组都会反复斟酌。

2009年,英语教师韦玲玲获得参加广西高三英语研讨会暨说课展示比赛的机会。莫振高立即召集英语组30名教师开会研究说课内容,他要求英语组全力以赴,帮助韦玲玲修改说课内容。

“从说课内容、语调、手势、表情„„莫校长都给了全方位的指导,我进行3次试讲,他每次都到现场。”韦玲玲说。通过集体打造,她获得了一等奖。

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时,一切都会变得那么自然!

篇2: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秀作文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四是。(2分)

篇3:让修改作文成为一种习惯

一、作文修改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都会发现一个现象:学生写完作文后, 往往就认为万事大吉。至于修改作文, 就由教师完成了。那造成这个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谁呢?其实就是我们劳心劳力的教师。负责任的语文教师, 会把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错用的标点符号一一找出, 甚至逐字逐句地进行大面积的修改。学生没有了修改的体验, 更谈不上养成乐于修改的习惯。因此对待教师千辛万苦修改后的作文, 学生往往匆匆一瞥便束之高阁。这样对于作文水平提高是很不利的。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文章要修改, 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 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应重指导,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而不是一味地为学生改作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修改作文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因此,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一性质及学生的长远利益来看, 这确实是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作文修改的习惯养成

“三分文, 七分改”。作文修改其实是一种习惯。初期为“敢改”阶段 (三、四年级) :学生刚开始习作, 认知能力不强, 这时作文修改贵在习惯的培养。修改的要求不要太高, 学生能够发现并修改小至一个标点、一个错别字、一个词语或加入一个好词句都应给予鼓励, 循序渐进, 切不可操之过急。教师应教给学生修改用的符号。初期教师应做到辅改, 在学生作文之后应用标准的修改符号为学生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或用鼓励式的语言让学生通过自己读文后, 尝试添加教师提供的好词佳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可在作文修改初期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比如:啄木鸟小诊所、全民找找茬、我为森林添绿意等。后期为“会改”阶段 (五、六年级) :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 修改作文成为习惯, 教师再加以修改作文的技巧指导, 自然水到渠成, 学生除了小修小改之外, 对原先的文章结构和立意都敢于尝试改变。

三、作文修改的辅助方法

培养学生作文修改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循序渐进, 要讲究方法。除了教学生规范的修改符号和基本的增补、删除、改换、调整的修改方法外, 为了提高修改质量, 确保文章形象、鲜明、生动, 下面再介绍几种辅助修改方法:静心朗读法、提供素材法、互动协作法、比较借鉴法和再次体验法。

(一) 静心朗读法

学生写完作文后, 修改不要一味求快, 要学会静心朗读。“心者, 神之舍也, 心静则神安。”先让自己的头脑清醒清醒, 再去朗读自己的文章是修改作文的关键所在。在作文修改中应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 让学生一边朗读, 一边审思, 一边体会。这样, 在朗读的过程中, 学生遇到句子不通顺的、有语病的地方自然读起来感到别扭。当学生注意到这一点时他们自然会多读几遍并修改直到读通为止。关于标点, 自己读时有停顿而在作文中此处无标点;读的是疑问的语气, 而在作文中用的却是句号或其他符号, 错误就会显而易见。可见, 朗读特别有助于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但在初用这种方法时要让学生明确静心朗读法的要求, 如注意句子是否顺口?标点是否和你读时的停顿及语气一致?学生明白了要求之后, 自然而然地就会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以达到朗读修改的目的。

(二) 提供素材法

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 由于认知能力较差, 词汇积累量不足, 在习作中语句相对简单。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 教师应成为他们的“引路人”。在学生作文后, 可为他们提供与本次作文关联密切的好词、佳句。适当引导, 让学生理解所提供词句的意思, 并参考提供的素材, 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添加、增补。如作文《我的妈妈》中描写妈妈外貌的部分“:我的妈妈长得很漂亮。圆圆的脸蛋, 一双大眼睛充满了智慧。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看上去很斯文。”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水汪汪”“小巧玲珑”“金边紫框”等词语。学生修改后“:我的妈妈长得很漂亮。圆圆的脸蛋, 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着, 充满了智慧。小巧玲珑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紫框眼镜, 看上去很斯文。”提供素材法可以让学生在修改作文时不至于“词穷”“脑空”, 也不容易出现“无米可炊”的畏难情绪。在添添加加的过程中, 学生收获了自信, 也可以培养学生善于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

(三) 互动协作法

由于小学生认知和文字表达水平的局限性, 在修改自己作文的时候, 往往容易陷入固定思维, 误认为某些错的问题是对的, 这就导致无法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到了五、六年级, 学生可以采取互动协作法。因为每个人的阅读经历不同, 对问题的认识的角度也不同, 这就产生对对方作文中的字、词、句、段、篇有不同的认识。当两种不同的看法碰撞在一起的时候, 就会产生美丽的火花。真假、优劣就十分明显了。在课堂中, 可鼓励学生同桌或组成修改小组, 互阅互评, 互批互改。作文写完之后, 读给同学听听, 或是请人看看, 集思广益, 取众人之长, 补自己之短。在家里, 也可请家长配合, 协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自主合作的习作、改作,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为他人改作的成就感, 分享习作、改作的乐趣, 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四) 比较借鉴法

俗话说得好:依样画葫芦。可以借助于教材, 或是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内容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 从中找出异同, 分析优劣, 吸取精华。加以借鉴, 从相似的内容比立意, 从相似的题材比取材角度和写法, 从相似的角度、写法比语言的风格, 从相似的结构比设计的技巧等等。通过比较, 学生不但从中得到借鉴, 而且会有新的启示。

再具体些, 如写《游森林公园》的作文时, 就可以仿效课文《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中写道“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起了一声鸟叫, 接着……有的……有的……有的……”在写《游森林公园》作文中描写鱼池的部分就可以充分借鉴。“起初水面是平静的, 后来撒下一些鱼食后, 起了涟漪, 一条锦鲤蹿了上来, 接着……有的……有的……有的……”这样, 善于借鉴自己学习过的一些课文中如何抓景物特点、如何选材、如何描述、如何过渡等方法进行作文修改, 给学生带来“依葫芦画瓢”的喜悦, 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

(五) 再次体验法

众所周知, 文章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往往并不重视生活过程中的观察和素材的收集。一个人的长相特征, 一个物的构造特点, 一处地方的景物形态, 一个工艺的具体流程……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在行文中就“说不清”“道不明”了。解决这个现象的最好秘方就是重返生活, 带着具体问题, 再去观察, 再去体验, 将实际的详情、新的发现写进去。把原文不具体的改详细, 欠缺的弥补上, 不真实的修改好。这样文章就更真实、更具体、更完美了。如写《我学会了炒蛋》, 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 往往会忽视炒蛋的具体步骤, 蛋在锅中的变化, 蛋出锅时的色香味。那么,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前, 在家中再次尝试炒蛋。要求他们注意观察, 进行必要的记录, 然后根据自己的再次体验修改作文。相信修改后的作文较之原作会有很大的变化。

篇4: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评优;价值观;班级管理;教育过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评优工作是班级对学生肯定的最佳标准,促发学生上进的教育环节。评优工作虽然往往具有终结性或一次性的特点,应当把它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环节,着眼于长期性的准备过程和后续发展。

一、评优、考核方案

1.制订时间:开学第二周和第三周

学校、班级评优时间是在期末,而平时的班级价值观不能及早地植入学生心中。很多学生到了期末才想到评优,容易出现优秀的同学表现得更好、相对不优秀的同学表现得无所谓。缺少了一种优秀在平时的意识,就把评优工作成为临时性的突击检查,损失了价值引导的教育机会。

2.方案理念:树优秀、创优秀、学优秀

对于高三学生,评优理念要体现班级价值观:尺心尽力迎高考。同时提倡评优标准多元化,“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让评优给每个人以机会。此外,还应提倡纵向的发展性评优,着眼于每个学生进步的相对评比。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小评优带来的负面效应。

全班学生根据不同的评选内容参与制订相应的评优标准,比如说,优秀干部侧重的是积极为班级服务,三好学生侧重的是学习、思想和体育,文明生侧重行为规范等。

3.制订过程: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要结合

方案的制订过程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周记让每位学生把自己认为的标准或方案收集提交,评优条例制订小组讨论、公

示,个别学生反馈、修订。要让学生感觉到评优方案来自于自己的想法,自然能得到全班的认同和遵守。

同时教师“主导”也要能得到体现。否则,容易出现偏差情况:热情高,敢管理,责任心强的学生,因平时常得罪人而落选;那些“老好人”却因平时不得罪人而当选。引导学生关注同学平时为班级的付出和面对高考的尽心尽力。

二、评优、考核具体条例

评优候选人要求:符合必备条件。符合选备条件1者,需再符合2~7条件之一。

不符合选备条件1者,需符合2~7条件之三者,方可作为候

选人。

1.必备条件

符合学校、班级的要求,规定。无较大违纪行为,无学校、班级处分。

符合高中生形象,能尽心尽力迎高考。(参看班级公约)

2.选备条件

(1)行为习惯良好

本学期内个人行为对班级无不好影响,课堂纪律良好。学习上积极向上,为人处世诚实、守信、担当。

(2)学习成绩优异

至少在一次月考中冲入班级前十二名或进步前十二名(班级人数的20%),且无明显退步(有两次考试年段名次退步50名及以上或有一次考试年段名次退步80名及以上)。

(3)工作尽职、到位

担任班级相应职务(包括小组长),且工作受班级师生认可。

(4)获校、班荣誉

获学校、班级等任一荣誉者。如,获学校“十佳孝星”;班级“每月百星”;包括入围“每月百星”的候选人。

(5)为校、班级作出贡献

每月百星优秀团队中的优秀成员(參看1)或在运动会、家长会、大扫除、突击任务等任一校、班活动中表现积极、优秀的同学。

(6)受同学肯定

帮助同学的具体事迹描述且有相应成果。

(7)受教师肯定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推荐(班主任推荐2位,任课教师推荐1位)。

三、评优、考核操作流程

优秀名额:

三好生3名,优秀干部1名,优秀团干1名,优秀团员5名,文明学生5名共15名

评优流程:自荐(按评优条例)—审核(审核小组为班委成员)—选举(不记名方式)—推优(推优小组临时产生)

1.自我推荐

按学期期初制订的具体方案,在期中后下发候选人申报表,接近期末学生按评优条例自我推荐。让评优贯穿整个学期,成为教育的过程。

2.审核

审核小组为班委成员,共7位。

①筛选:审核小组根据条件严格审查同学符合条件是否属实,从中符合条件的同学中淘汰3个行为习惯差(尤其是自修纪律差,不尽心尽力)的学生

②复活:从所有未入选的学生中挑选出7位同学,其中得到6位班干部的签名同意的3位同学成为候选人。

③条例中的第7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推荐(班主任推荐2位,任课教师推荐1位)”

可以是在自我推荐中应用,也可在审核过程中成为筛选、复活条件。

3.选举

根据审核结果诞生出评优候选人,采取不记名方式、等额选举的办法进行投票选举。

4.推优

推优小组是选举之后临时产生,有3位班干部、3位科代表、3位行政组长、3位入选人员、3位未入选的人员共15位同学组成。

按票数和符合条件情况,初定各级各类先进名单。遇情况基本相似而名额有限的情况,由推优小组推荐产生。当然上述15人不在难以确定的人员之中。

5.公示

公示大致内容:经自荐、审核、选举、推优,下列同学被推荐为高三(3)班第一学期优秀,现予以公示,征求同学意见,对下列同学德、能、勤、绩等方面存在问题,可以用口头或书面形式(署上真实姓名)实事求是地向班主任反映。

四、评优后续及教育反思

评优之后要及时安抚未评上的同学,肯定他的表现,指出他的亮点和相对不足,促发他向优秀学习,完善自己;对于评上优秀的同学,也要指出他可以完善的地方,增强优秀在平时的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评优评奖是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是对学生努力成果的肯定。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完善他们的人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次班级学生评优模式是第一次操作,笔者认为是相对公平的选出了优秀的同学,树立了正面的模范,对于营造健康、积极的班级风气有着极大的促进!

评优教育的最佳意义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篇5: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往往,好的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身。

正是好的习惯让我们与众不同,让我们出类拔萃,当我们对优秀习以为常的时候,你就有勇气,有信心,有实力做任何你擅长的,甚至是你以前所不敢的!当然,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有人说过,29天坚持做一件事,你就会习惯他!

篇6: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秀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仰慕优秀的人,也希望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但是又似乎感觉优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很难达到。其实,优秀离我们并不遥远,优秀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之中。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外,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从现在起就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培养好习惯就是在追求优秀。追求优秀是一种积极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使一个人脱胎换骨,成就一个全新的你。

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呢?首先需要检视一下自己,反省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虽然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我们一定要追求这种境界。

每天,我们都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青春蓬勃向上的风采,因为仪表、仪容、仪态体现着你的文明修养。每天,我们都要注意我们的行为习惯。按时到校,投入听课,积极锻炼,语言文明,尊敬师长-----这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是文明的表现,它渗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文明礼仪与修养,让我们的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在学习上,我们提倡“刻苦学习加自主学习”。刻苦学习,是指不懈地努力学习。无论做任何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要付出刻苦的劳动,学习也是如此。成功就需要你坚持,用自己的毅力支撑自己,不断地给自己鼓劲,当坚持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你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学习确实很辛苦,但是苦中有乐,先苦后甜。我们要坚信,一分耕耘,必会有一份收获,不论你学习基础如何,只要你努力,刻苦学习,自主学习,一定会有回报。

同学们,充满自信地告诉自己:“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 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找到这种价值展示的方式。

上一篇:姓名更名申请下一篇:挂职锻炼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