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2024-05-14

学校管理的执行力(精选8篇)

篇1: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学校管理的要害。好多学校不是办学思想、理念、策略、方法和制度出了问题,而是工作落实、执行力上有问题。大部分管理者在感慨,自己好的思想理念,好的方法策略,好谋划、规划不能够落地生根,更别说结出硕果。经常感叹,自己的中层干部腰软,执行力差,领悟能力差,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学校有好的管理策略,有好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但执行起来,就会大大的被打折扣,甚至是严重走样和变形。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头来却是白费功夫,瞎忙活。

我们承认,人的能力有差异,这是一个客观问题。但学校管理中执行力差的问题是不是都可以归结到执行者个人能力上呢?

如果说一个人的执行力差可以归结为能力的问题,那么整体执行力差,就应该是管理上的问题。

学校的在工作安排与策划上似乎做得天衣无缝,但执行起来就大大的打了折扣。这里面除了教师自身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管理环节上出了问题。千万不要以为召开了会议,问题就解决了;不要以为文件下发了,制度制定了,工作就落实好了;不要以为自己亲自安排部署了,工作就执行到位了;更不要用会议去落实会议精神。

一项工作,从安排部署、执行落实、总结反思,最后到巩固提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了正确的决策和好的方案,就要安排部署到位,安排部署必须责任到人,严明时限和要求。执行的过程要上下沟通,及时掌握和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落实的过程要检查考核,对于检查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要明令限期整改。整改到位后,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复查,对于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要及时鼓励、肯定、表扬,宣传和推广,之后,一定还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反思和巩固提升。整个管理的流程和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打折扣,每一个环节都要紧促有力,指导有力,执行有力,落实有力。这样以来,工作的效果和效率自然会好。

现实中,很多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流程系统,或者说,流程系统在操作的过程中打了折扣,出了漏洞,流于形式了。工作往往是有安排,无执行;有执行,无检查;有检查,无通报;有通报,无实效。学校中层和教师的工作完成和落实大多是临时突击、网络下载,重数量、轻质量。长此以往,给中层干部和老师无形中种下了一个潜意识:工作随便做一下就可以草草收场,因为没有人会详细过问,更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损失。

如果说,校长的工作能雷厉风行,并且能在工作上高站位,指挥得当,能给中层干部、教师明确的方向、具体的要求,能严格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认真做好考核、考评,奖优罚劣,树立典型榜样,那效果会咋样呢?再者说,执行力弱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敷衍思想已经侵蚀了很多人,包括管理者自身。我们有理由相信,个别干部和员工是有很强的责任心、事业心的。即便是学校不安排,不要求,他们也会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甚至会不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这是个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与修养的问题。但现实中,绝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到的。

目前,不少学校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层干部、教师工作方向迷茫。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不少学校根本就没有自己每一个阶段发展的战略规划。每个学期都在制定工作计划,而工作计划与实际工作是两张皮。不少学校制定工作计划只是完成一个材料,应付上级检查罢了,根本对实际工作没有统揽和指导意义。

不少学校工作规划计划模糊,重点难点、轻重缓急理不清楚,中层干部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更不能做到统筹安排有效落实。日常工作完全是一种随机安排,朝令夕改,临时出手的盲目指挥。中层干部晕头转向,教职员工工作茫然,所有的人都得不到明确的指引,所以,工作烦乱而低效。导致的结果是,忙而低效,忙而无效,甚至是忙而负效。能做到草率应付,守好摊子,做好和尚,撞好钟,都已经很不错了,还谈什么执行力。

学校出现各自为战,上下不能协同的问题,那是管理的问题。出现工作萎靡,团队松散的问题,那也是管理的问题。要知道,执行力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要求出来的。中层干部,包括教职员工的执行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校长的领导力。如果校长在管理中管理思路、层次不清,岗位责任、协同要求不明,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夯不实责任,盲目乱抓,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系统混乱,效率低下。

实施校长责任制以来,学校的中层干部的地位和处境十分的尴尬。目前,不少学校校长一言堂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层干部干活不讨好的现象也并不新奇。很多中层干部工作上都没有了激情和动力,在这样的境况下,还怎么去谈执行力?作为校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知道,每一个人高效做事的前提都是要有内驱力。他在做事之前要知道,这件事做好的好处是什么,做不好的坏处是什么。当然,糊里糊涂做事的人也有,那就只能是草草率率的完成任务,传达精神而已,至于效率和质量就不要去谈了。

要从根本上解决执行力的问题,抓实过程,抓严细节固然重要,但根本上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挖掘和激发人的潜能才是解决执行力的根本。每一个人都有公平公正、物质与经济的、尊重理解、成就自我、减轻压力、改善条件,以及交往的需要。根据人的这些最基本的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最大程度化的满足中层干部、教职员工的这些需要,人的积极性才会被激发出来,人的潜能才会被挖掘出来。有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就会变成可能,许多不优秀的人都会变得优秀,执行力的问题自然也会提高。

陈相学校校务委员会 主 任:吴洪喜

副主任:李庆禹、杨琨、高逢卯、贾峥

委 员:陈洪彦、李振文、李润龙、任庆锋、段奇浩、李艳秀、顾新、张景武、史秀芬、徐继良、崔宏、詹友良、陈秀媛、郑安民、潘霞、张丽、刘莹、李洪岩、卢岩、赵丽艳、何秀君、崔旭静、张桂芹、曲少伟

工作职责:

1.是学校行政工作的审议机构,负责学校的规划,学年工作计划,机构设置,重大的奖惩方案,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废除等。

2.主任由校长担任,负责主持校务委员会会议,校长因公外出,可委托他人代理。3.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代表组成。

4.校长办公会决定的重大问题,提交校务委员会审议,如无异议,即形成决定。如校务委员会对校长办公会的决定,发生意见分歧,由校长提交校长办公会复议,校长根据情况,参照规定,如意见不统一,由校长决定。

5.校务委员会有审议权,但必须服从校长办公会的最后决议。

6.根据工作需要,校务委员会主任,可邀请非委员职工参加校务会议,非委员职工享有议事的权利。

7.校务委员会不定期举行会议,由办公室负责一切会务工作。8.校务委员会委员有三分之二以上到会,即可进行审议。9.委员不能参加会议时,事先向校务委员会主任请假。

标题:国家教育部检查组专项督导检查我区春季开学工作

【导语】3月2号,国家教育部专项督导检查组到我区陈相九年一贯制学校对春季开学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庆东、市教育局副局长赵仁君、副区长刘金英和区教育局、教育督导室相关领导陪同检查。【正文】由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郑富芝带队检查组一行,详细听取了陈相九年一贯制学校领导关于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安排及开学来学校各项工作情况汇报。

据介绍,这次督导通过抽查方式进行,通过对我区陈相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进行实地检查,了解开学条件保障情况,规范办学行为,对学校安全管理情况,校车安全管理,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情况以及专项工作部署落实等情况进行督导。

检查组详细了解我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生餐饮卫生、校车安全、书本费用、乡村少年宫建设、教师编制等学校各项工作,对学前教育建设发展进行详细了解并实地检查,要求我区全面落实开学前各项条件及保障,认真梳理问题,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我区春季开学专项督导自查工作已于2月26号全部完成,13名挂牌督学对全区38所学校及20所幼儿园春季开学进行了专项检查,并有步骤地进行督导。我区中小学开学保障、办学行为、校园安全、校车管理、校舍安全、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规范。

督导检查组对我区2016年春季开学准备工作十分满意,要求我区教育部门要继续做好开学安全、规范办学行为、落实校园各项安全工作、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接受国家省市区领导检查记实

时间;2016年3月2日星期三

到学校领导;国家基础教育司二司司长郑富芝、教育部二司巡视员李天顺、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行政协调处副处长舒刚波教育部基础二司特教处副处长黄伟,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庆友、市教育局付局长赵仁君、市教育督导室、区政府刘区长、教育局赵局长、郭书记、区督学主任付局长、督学钱主任等领导

检查情况;

检查情况是领导提问、我本人汇报相结合

首先我把领导引领到学校第一关门口介绍了学校门卫情况,重点介绍督学教育局对学校工作重视情况。随后到了学校监控教室,我将学校安全防范设施向领导做了全面介绍,领导对此项工作很满意。

到学校操场前我将学校操场使用功能向领导做了介绍;1)首先我将学校整体办学区域、学校办学规模等情况做了介绍。2)向社会开放情况及参与人员分反应作了汇报。3)领导问到学校教学楼前没有修的路面时,我回答政府已经对工程做了计划。

到食堂时我介绍情况的同时,领导问了我们学校食堂师生就餐人数、向学生收费情况、学生就餐形式形式、学生对餐的质量满意度,我都一一做了回答。当走到学校副食库,领导了解了菜的价格、进货渠道、近距离的看了一下生菜的质量,拿起黄瓜、韭菜时,在我们哪能看到带刺的黄瓜,给与大加赞赏“反复说菜的质量好”。走进烹调间近距离看了学生的午间学生竟是些什么菜,我都解答,领导说‘好’,并问我师生是不是同样菜饭,我回答是‘一样的’

到学生活动教室时,重点向我了解了学校师资情况,学校编制是否够的问题、学科重点了解体育美教师情况,我说严重缺编,多办兼职。再就是存在学科结构性严重缺编,年龄偏大。并汇报了其他从前非中考学科生物、地理的情况,从前随便安排就行,现在就不同了。再就是普遍存在中学晋升完高级教师工作就停止不前现象。到了学校乐器排练室时领导对学校有此项目,很满意。

到学校的书法教室时,我将上级投入书法教室情况作了汇报,司长了解上课情况。

走进1、1班教室时,领导查了教室的学生座位,说学额情况可以的,班型可以(教室当时不理想的很,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我看前边的多媒体全是灰、教室座摆放椅乱、学习用品摆放乱等)

走出教学楼,我将学校安全管理情况做了汇报。重点把学校校车工作结合市区校车补贴情况作了汇报,领导都非常赞赏。

司长在看到学校大课间,采取音乐跑操时,我汇报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司长肯定的说,做到非常好一定要坚持!

下班就是幼儿园了 领导指示;一是学校要实行精细化管理。二是农村学校不要拼升学,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干干净净的就行,会生活适应社会即可。三是要结合当地特点办成德智体劳全面的学校。

在回答提问时,教育局赵局长也在把学校的办学想法和我们既定的目标向司长进行了汇报。比如;上海戚教授专家团队打造培养学校、前边建生态园区、校车厂改建等,领导都是非常认同!

我的感受及想法;领导检查是很好的触动学校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机会,我是百倍珍惜。下步工作目标;一是抓紧研究组建校内骨干团队,研究精细化管理细则,逐步在学校层面、班级管理层面、教学管理层面进行实施。二是按照局领导指导、专家的引领打造精心研究学校文化建设,时机成熟逐渐实施。

篇2: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学校是好校长的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策略是好校长的战略。校长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决定着他的教育方向,引领他去做教育决策,决定了他的价值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的境界决定学校的境界,校长的思路决定学校的出路。但仅有目标和战略是不行的,还需要有对战略的完美执行。要打造一所好学校,就必须提高校长执行力。

一、提高校长执行力的意义

执行力,对于一个组织,是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执行力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组织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组织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对组织而言,执行力是要部门和个人相配合完成。就像新的木桶理论,不能只看木板的短长了。如果所有木板都长了,但板与板之间拼扣得不够紧密,还是会漏水的,水仍然装不满。所以,提高学校的执行力,不是强迫老师执行,而是要构建执行力文化,形成共同愿景,同时各个层面、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大幅提高执行力,促进学校向着既定目标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位校长拥有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正确的决策、正派的作风,就称得上是一个好校长。有了好校长,好学校也不会自然产生,因为好校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要转换为师生的共同愿景并为之努力实践,还需要校长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好校长不是单一通过层级体制来实现学校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打造认同感以及挖掘提升师生潜能去实现。换句话说,好校长的教育决策能否达成好学校的目标,关键靠校长的执行力。

在同等条件下,校长执行力就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问题所困扰:有的校长理念、策略一大堆,却无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无法转化为师生的行为;有的校长谈愿景、计划时滔滔不绝,实际上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有的校长在工作不能落实时总能找出一大堆原因……造成这种困扰的症结只有一个,那就是校长缺乏执行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校长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如果校长执行力不强,那么,不管多么完美的目标,多么好的设计方案,多么好的工作策略都将是一纸空文,难以有效落实。

影响校长执行力的因素主要有“四度”:

一是工作态度。执行力不是工具,而是工作态度。校长的工作态度是否积极,是否认真,是否为了学校的发展,直接影响执行力。

二是决策高度。校长的管理理念陈旧,学校无长远的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及措施不被师生认可,这样执行的结果可想而知。

三是执行力度。校长的意图需要中层干部去领悟,校长的决策需要中层干部去执行,若中层干部不身体力行并不一以贯之地督促检查,就会陷入政令不通、上下脱节的怪圈,执行力就无从谈起。

四是贯彻速度。如果工作流程过于繁琐,致使校长的决策不能迅速传达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长此以往,容易养成懒散低效的工作作风,形成推诿扯皮的不良习气,进而直接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怎样提高校长执行力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校长要执行来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决策,而在学校内部,校长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校长如何执行上级的决策,学校教职工便会上行下效地执行校长的决策。为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校长应尽力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上级的决策,校长应该不打折扣地创造性执行,从而培养全校教职工的执行力。

校长的主要工作就是管人、管事。管人就是管思想,只有当全体教职工的认识统一,愿景一致,学校才有向心力、凝聚力,事也就管好了。

1.执着的目标追求

办好学校就像漫漫“取经路”,需要校长有唐僧般的意愿和意志,而目标任务尽可放手交给徒弟们去做。校长无论是执行上级的各种决策,还是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教育决策转化为师生的共同愿景,都要把办好学校作为自己最执着的目标追求,因为这是一切行动的原动力。真正把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作为日常工作目标的追求。

2.坚守的敬业精神

作为校长,要对学校的发展负责,要努力把自己的思想播洒在师生的心目中,要努力把自己的价值实现在学校的发展中。要把学校办成一所好学校,校长就要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去感染、感化教职工,带领教他们一道去建成好学校。如果一个校长没有坚守的敬业精神,可想而知也不会有什么执行力,教职工也不会买他的账,学校还有什么前途呢?

3.广博的专业素养

校长要善于学习,不为让自己成为使用的行家,而是要成为精通的行家。从这个角度讲,校长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后勤上的、学科教学上的、财务上的等等,同时校长还有需要自己去处理的一些事情,但是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更要学会学习。特别是要学会在现场中学习,强化现场学习力,使自己拥有极强的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不管是行家、专家还是教育家,学会学习都很重要。在当今社会,学习是每一个人一生永恒的主题。

作为校长,本来是抓学习的,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但从现状看,从执行力的角度讲,仍然有一个学习的问题。因为学习力影响执行力。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把学习看成一种管理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法。当今变化的社会,学习的速度只有大于变化的速度,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校长一定要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努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执行的有效性。

4.坚定的团队意识

校长作为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而要学会授权,培养执行团队。有效的管理者很明白什么事情必须自己处理,什么事情应交由下属去处理,而自己只负责检查、督促。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校长的执行力,有很大部分需要延伸到团队去执行。选拔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负责合适的工作,是校长执行力最重要的环节。要将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示范性和带动力强、执行力强的推荐、重用到关键岗位。这样可以通过授权培养一个个强执行力的团队。

如果校长手下的团队执行力一个比一个强,校长的执行力还会不强吗?学校的执行力还会不强吗?校长执行力强势,就会带出一支工作强势的教师队伍。“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体教职员工互相配合,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

三、提升执行力的保证

校长要提升执行力,就要认认真真落实过程管理。当校长出个主意是非常容易的,做个决定也不难,最难的就在于落实。有位伟人曾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人一认真什么事情都能做好,一不认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执行力的核心在于认真落实。1.持续地跟进督办

跟进督办是执行力的灵魂,没有跟进督办就没有执行力。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校长要时刻注意跟进督办所制定计划的落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进度表去实现目标。只有不断地跟进督办,才能够有效地找到工作计划和实际完成之间的差距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的措施来协调和解决,以保证按时完成工作目标。

2.持续地关注细节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告诉我们再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忽视微小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品位,细节决定境界,细节决定执行力。再好的决策如果都停留在了纸上,再多的重点工作都落实在了表面上,那么好学校的目标都成为海市蜃楼。校长持续关注细节就是要求把每一项工作分解成若干个细节去落实,严抓细管,管出成效。要求布臵安排工作必须明确达到的标准、完成的时间、坚守的原则、注意的问题,工作要想细、做细。

3.持续地纠正偏差

好校长要善于对工作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完成的工作的高度、速度、力度上与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并且要迅速纠正偏差,以达成目标。持续地纠正偏差可以确保执行不走样,是保证执行结果最后的屏障。特别是有些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执行的高度越来越低,学校的决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逐渐降低标准,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标准越远,执行的速度越来越慢,决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经常被延误,有些工作不了了之,严重影响计划的执行速度;执行的力度越来越小,工作虎头蛇尾,刚性常规得不到贯彻。这些都需要校长持续关注、纠正,确保执行的效果。

4.持续地构建文化

学校良好的执行力文化是促进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杠杆。要提升学校执行力,将学校塑造成一个执行力组织,就必须在教师中形成共同愿景,在学校内建立起一种执行力文化。

在努力营造校园执行力文化中,校长要促使教师形成共同愿景。凡是遇到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和教职工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时,校长就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地与教职工进行交流、协商和对话,倾听老师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征询老师对学校管理的建议,甚至还要召开教代会,在广泛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校长尊重了教师,充分依靠了教职工,教师也就充分感受到他们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他们也就能急学校所急,想学校所想,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有的教师会为了学校中心工作主动加班加点多做工作,还有的老师会主动找到校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篇3:学校管理中执行力的实现路径探析

一、学校管理中执行力的概念

从管理学角度理解,执行力是高层领导者的一种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广义的执行力是指企业或组织的执行力,执行力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执行动力、执行权力与执行能力[1]。狭义的执行力是指个人的执行能力。

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是指前者,即学校全体成员在每个阶段、每一环节,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和任务的能力。[2]执行力是可以将学校长期的发展目标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是把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学校计划、学校决策转化成为学校发展壮大、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理想放飞的关键。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的执行力与行动者执行有着本质的区别,管理者的执行力体现在战略层面,是指挥、驱动一个组织各层级行动者执行各项工作。管理者的执行力的运行平台就是学校的管理层次,只有分清每个成员在管理层次(管理链条)中所处的位置时,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作为管理者的执行力还是作为行动者的执行行为。

目前,学校大都实行层级制管理,一般设有校长(决策层)—副校长—主任(中层)—班主任(基层任课教师)。校长是整个学校的管理者;各副校长分管德育、教学、总务等不同部门,但其受校长统领,直管主任;主任受校长和副校长领导,同时又具有支配基层任课教师的权利,基层教师负责执行。从整个管理层级来看,副校长和主任既具有执行力,又是执行者,基层任课教师主要充当行动执行者的角色。在学校管理中,每个成员都应该首先明确自己在特定职责角色中所处的管理链条的位置,从而分辨自己是实施执行力的管理者,还是具体的行动者,这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教务主任层面以下往往还设置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基层管理层级,作为管理层的人员,任何人浮于事和事必躬亲都是影响学校执行力的不良因素。

二、学校管理中执行力的实现路径

1.重视执行前的思想共识

瑟诺的建构理论认为,任何机构的现实的实现都是由设定功能、集体意愿和设定规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而集体意愿是由集体中的个人共同认可的意愿[3],也就是所谓的执行意愿。学校管理中,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的执行意愿是校长获得高效执行力的一个因素。同样,作为基层教师的行动者在执行任务时也会受到自身执行意愿的影响。影响执行意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执行者在执行前的思想共识,即在思想上达成认同和统一,才能形成强烈的执行意愿。思想的共识是提升执行力的牵引力和驱动力,有了认同的目标,做事情才会有方向,明确了要做什么,才能充分发挥执行者的作用。 但是在重视执行前的思想共识的同时,要警惕执行过程中执行者的无条件执行。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 学校管理者喜欢强调教师们的无条件服从,不向教师们说明执行的目的,导致教师们在执行前无法达成对本次执行的思想共识,这是管理者们片面理解了执行,走进了执行的误区。而提高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凝聚执行前的思想共识,最优方案当然是执行事项得到来自于执行各层级的思想合力的支持。这就需要每次执行前进行执行各层级的反复沟通,使得管理者和行动者了解执行的目的、意义、价值和未来的愿景等信息,并寻求反馈,实现学校管理中某种程度上的共同决策[4-5],从而使管理者和教师们达成思想上的共识,极大地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达成最佳的执行效果。

2.明确执行的流程与制度

《执行就是走流程》一书中曾指出:“真正让公司企业的员工具备强执行力的,是它们的流程管理。 流程决定了员工做事的程序和步骤,也厘清了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执行标准。将流程视为执行的工具,当所有员工都能够按流程执行的时候,他们的执行力也就得到了基本的体现。”[6]学校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终极指向在于各项工作的流程规范。良好的管理执行过程是在制度框架内有序进行的[7]。因此,规范执行流程是强化执行力的关键,也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所以, 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其明确执行工作的流程,在明确的基础上才能认同执行的制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因此,明确执行的流程是保证执行规范和执行落地的关键,执行制度更是确保执行流程正常运行的保证。

3.分担执行中的问题和责任

每个人的权力、责任、义务是相对的,你拥有多大的权利,就需要负多大的责任,明确和分担权责在管理者执行力中的体现尤为重要。同样,学校管理的开展是整个教师团队协同合作的结果。所谓团队是由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执行前应做到指导到位,过程中应做到监管到位,出现问题要和成员共同面对、共同分担、共同解决。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破解难题,用新视角审视问题,用新思维解决问题,用新举措推动发展,让执行的深入伴随着问题的解决。学校管理者在执行中也会出现问题,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根本不存在没有问题的执行,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自然法则。然而,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个别管理者不去分析客观事实,也不对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在执行中一旦出现问题,就对下属求全责备,回避自己的督导和监管责任,这是执行中管理者容易出现的问题。

篇4:中职学校管理执行力的探索

一、统一目标打基础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学校沿着科学道路发展的指南针,因此中职学校必须科学制订发展规划。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缺少核心竞争力,制定的目标往往和现实发展情况有很大出入,究其原因是学校管理水平没跟上,或者说是执行力度打折造成的。既然学校制定了统一目标,那么全校上下应形成工作合力,把学校决策意志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在此过程中,校长要时时刻刻做到一手抓目标完成情况,一手抓执行力,绝不打折。

二、下好全局一盘棋

中职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作为决策者,要正确指导,人员分工要依据实际能力而定,提升每个人的执行力,让所有的人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弘扬教职工的精诚团结、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这对学校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每个成员都因在这个团队而自豪,都因为这个团队作出奉献而自豪,都因分享到这个团队集体荣誉的快乐而自豪。所以,提升学校管理中的执行力,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把学校发展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三、行“制度管人”方式

学校制定制度,绝不是想针对哪一个人,而是让大家有一个行为准则、尺度。学校必须实行“制度管人”的管理方式,解决人情管理的弊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所有教职员工无一例外,这样既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又营造了学校执行力文化。

四、态度转变是关键

一个学校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往往是由学校制度的执行力度决定的。一个优秀、管理规范科学的学校,教职工的行为常常是自觉的,而一个制度虽然健全,但执行力度打折的学校,你会看到松散、懈怠、怨声载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执行力不是工具,而是做好工作的态度。一个学校人员一旦定下来是很难有大的结构改变,校长虽然不能改变人员结构,但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改变他们的思想和态度,充分发挥每个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变“要我去做”为“我要去做”,从而增强学校整体的执行力。

五、细节落实是核心

常言说:细节决定成败。落实好学校管理的每一项细节,是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措施。笔者学校对此制订了详细的管理标准,把执行力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如在教室管理中,规定了教室的空间与班额大小、温度、湿度、采光度、教室的布置等;在学校标识管理中,力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在人事管理中,制订教师个人成长促进计划,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关注教师归属感。

六、“以人为本”如添翼

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是形成管理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科学运作,提升学校管理执行力,人本化体现在:

1.利用科学管理目标,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一是目标制定得要明确具体,要增强教师行为的动机诱因和强度。二是目标制定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长短结合,科学适度,便于实现。

2.抓住教师需求特点,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是抓住教师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激发他们无私奉献的事业心;二是抓住教师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强素质、塑形象的自尊心;三是抓住教师追求新知、与时俱进的需求,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矢志成家的上进心;四是激发教师做学校主人、做事业主人的责任心。

3.积极提供优质服务,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甘作人梯,为此,学校的管理者应从事业出发,抓住教师的物质需求特点,做好服务,着力解决教师关心的福利问题,不断丰富与充实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文体活动。

七、创新反思是源泉

职业学校要重树职校形象、提升职教质量,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1.准确把脉地方经济发展走向

职教应注重开发地方经济资源,配合政府决策行为,有效地设置专业。要做到以市场是否需求为衡量的目标,以毕业生是否受社会欢迎为检验的导向,并以骨干专业为抓手,以潜能专业为依托,在“强、特、优”的发展上做足文章。

2.完善多样化办学机制

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职业学校可实行“长短学制结合”的办学体制,并把培训班办全,把就业班办活。

3.要吸纳各方力量参与学校管理

一是赢得地方政府的主动参与,以使经费投入、出口与入口、生存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二是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和管理,让企业把学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录用等同自己的生产经营、新产品开发等紧密联系起来,求得企业对学校人力提供和智力支撑的补偿与回报。三是赢得社会的热情参与,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学校的基础投入,不断完善学校软硬件设施。

篇5:班级管理执行力的修炼-班级管理

什么是班级管理执行力,就是班主任把对班级建设的“高端愿望解码成细节要求并在日常管理中予以落实”的一种能力。任何一个美好的宏图,任何一个远大的目标的实现,最终必定落实在细节上。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完成的事情和最容易完成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简单的事情。而成功就在于简单的事情重复。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说它不简单,是因为追求完美的细节,是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它要求你必须付出数倍于别人的努力,才能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绩。

所以,我们阅读一位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在强烈感受到他们博爱的胸怀的同时,必定能看到他们班级管理中细节之处的熠熠光辉。而根据我们自己多年的经验,凡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它的常规工作总是做得很扎实很出色;相反,一个缺乏竞争力的班级(问题),它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常规上,如教室总是脏兮兮,仪表总是乱糟糟,秩序总是乱哄哄。班主任一定记住,只有抓好常规,才能保证学生在一个稳定的情态中以一种优秀的习惯有效地学习。

因此,班主任要有能力把这种愿景解码成班级日常生活的细节要求。这种细节要求必须是学生可以执行的。班主任对所有要求执行的细节必须“步步跟进”步步紧盯。尤其在良好习惯的成形阶段。这在班风营建的初始阶段尤为必要。在这一阶段,我甚至感觉不仿大事宽容、小事严格。在班级管理具体工作中,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否制订出一套好的班规。简单地说,“好”的标准是我们制订的班规是具体可行的,既有利于班级建设、学生的发展又得到学生的欢迎。魏书生当班主任,他们班有上百条的班规班纪,但没有一条是他定的。不奇怪,为什么?从第一条班规班纪开始,怎么定呀?班里出了问题了,全班开会,然后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自己说,老师这事咱们以后得定一条纪律,定什么纪律?你说说,你说完了大家同意吗?赞成的同意举手,都举手,有一个没举手那你申诉理由,最后全同意了,好,这就算咱班第一条班规。既然是同学们自己定的,大家又都共同举手通过了,我们要自己执行,不能执行的请举手,没人举手的,通过,就这样一条一条诞生了。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在魏书生极高的人格魅力和威信之下,这种民主更易达成,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要做更多准备工作。

2、能否建立起全班的职责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除了班委骨干外,还要尽量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3、能否对人、事、制度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起完善的“班级自主管理和监督”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的机制。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有几条原则必须要遵循。一是班主任做班规的模范者,要深入学生,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中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感情,逐步树立起个人的威信;二是每个管理环节都要体现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个细节都要融入感情,用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来对待学生,在我们的工作中体现应该是教育的科学和艺术,而不是个人情绪化的性格特点;三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班级管理也要做到张弛有度,松紧得当。第四,不要把民主尊重表现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些都是班主任的大忌,没有学生会尊敬或愿意跟随一位畏首畏尾的班主任。

篇6:学校管理的执行力

管理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从工作上讲,执行力不强是管理干部队伍无能的表现;从作风上讲,执行力不强是管理干部队伍工作不务实的表现。提高管理干部执行力,增强工作的落实效率是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执行力是指各项政策、战略制定完成后,为实现目标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和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执行力,二是组织的执行力。

对军队来讲,执行力是战斗力;对政党来讲,执行力是生命力;对政府来讲,执行力就是依法行政、服务人民的能力;对企业来讲,执行力是竞争力;对干部来说,执行力是抓落实的实际能力。管理干部执行力,就是管理干部全面深入准确地落实公司的决策部署,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体现的是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企业文化修养,包括政策领悟力、实践结合力、团队协作力、持续创新力、沟通协调力、过程控制力、矛盾化解力等诸多方面。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一项再正确的营销决策,再完美的方案计划,也会“死”在执行力弱的管理干部和执行人手中。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这样说过:“一位领导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管理干部贯彻公司的战略政策,抓好工作落实上存在着应付执行、被动执行、选择执行、机械执行、歪曲执行和拒不执行的表现,受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驱动,执行严重不到位,影响了整个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效率。

要打造强大的执行力,就要领悟和掌握执行力的五大要素,① 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

在执行的实践过程中,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并着力防止和避免它,确保执行不打折扣。

避免“机械”倾向。执行中唯规定是从,照本宣科,不结合实际,机械执行,缺乏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工作方法生搬硬套,不与时俱进,凡事按惯例执行,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闯劲,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没有特色。在执行落实工作中,要吃透公司精神,注意避免“机械执行”,要服从而不盲从,高效、创新地执行落实工作,出色完成任务。

避免“趋利”倾向。表现为:缺乏大局观念,有利可图的就执行,无利可图的就不执行,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以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凡事把个人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就躲,无视整体发展大局。以个人利益为取舍,于己有益的抢着干,于己无益的高高挂起。

避免“应付”倾向。执行落实中流于形式,应付了事,不求实效,以至于工作有布置没落实、有规划没行动、有开头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启动没跟踪,有形式没有实效。或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被动执行,推一推,动一动,赶一赶,走一步,不推不赶就原地踏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怕”字当头,畏首畏尾,不愿得罪人,遇事避重就轻,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甘当“好好先生”。从而自觉树立“拒绝借口,无条件执行”的理念。

执行力是一种服从力,就是说到做到,不打折扣,坚决服从。对干部而言,服从“没有任何借口”,它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管理干部要做的事情就是理由少一点,行动多一点,速度快一点,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理念。在精神状态上,大胆解放思想;在目标定位上,敢于争创一流;在工作措施上,勇于打破常规,把各项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落到实处。树立“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理念。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做到安排的工作立即办、重要的工作优先办、复杂的工作稳妥办、困难的工作设法办、琐碎的工作抽空办、份内的工作自觉办、想到的工作主动办、所有的工作认真办。

提升执行的素质能力

管理干部的素质能力是决定执行力高低的核心。只有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干部,才有执行的底气和勇气。从素质能力看,个人素质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在执行力上也有差别:一方面,在理解和把握政策精神、工作目标时存在偏差,造成执行不力;另一方面,认知事物能力不强,不学习思想理论和业务技能,方法单一,存在“本领恐慌”、“能力恐慌”现象,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导致执行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

③ 把握好执行的着力点

管理干部提升执行力,首要的问题是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忠诚敬业,就是立足岗位,从点滴做起,增强纪律观念、效率观念,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事业就要有一种热情,对工作就要有一种激情,对目标就要有一种豪情,有一抓到底的执着精神,有敢于碰硬的认真态度。“不但要拿着工作当工作,更要拿着工作当事业”,甘于平淡,少说多做,专心谋事、勇于任事、踏实干事。真抓实干是提升执行力的内在要求。领导带头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一个部门执行力强不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干部执行力的强弱。提升管理干部执

行力的关键是管理干部要带头做“四个方面的表率”,即:做带头执行的表率,做团结协作的表率,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做打造执行文化的表率。

改进执行的方法和手段

要坚持执行手段的合理性,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执行的效率。执行是方法的表现,方法是执行的手段。管理干部在工作中注意多一些谦虚谨慎,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从实际出发,少一些主观臆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员工的正当权益,积极创造适宜平等、全面、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

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队伍素质和团队精神是提升整体执行力的保证。团队的执行力取决于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合力,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和方位,同样一个单位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它最薄弱的环节。新木桶理论又指出,木桶的有效容积不仅仅取决于木桶木板的长短,更取决于每块木板是否嵌合紧密。一个管理团队执行力的强弱更取决于它是否具有相互沟通、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是否具有团结共事的和谐氛围,是否具有集体凝聚力。一个管理团队的执行力并不是每个个人能力算术和,它可能大于、等于、小于算术和,甚至为零。优化团队结合、提高团队素质、增强团队合力是提高执行力的基本途径。

篇7:管理的关键在于执行力

杜宏华

中南管道从张家湾迁到黄金工业园,标志企业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何在这个新的平台上展露才华,将企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在座及所有中南人的最大愿景和课题。公司领导对此充满信心,公司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培养、锻炼、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和坚定执行力的员工队伍,扩大中南管道品牌效应,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及社会的信任,增加企业效益,提高员工待遇。

沈总要我在此谈谈制度与管理问题。怎么谈呢?对企业来讲,管理与制度固然重要,但对我们这个企业来讲,执行力更重要。因此,我想从“执行力”这个角度简略的谈谈我个人对企业管理和制度的看法。

关键词:一个企业的成功是要靠出色的执行力来作保证的。

○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有效利用资源,按时、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原、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从来不缺少战略和制度,而是缺少执行力,缺少一批具有坚定执行力的员工和管理者。执行力是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和企业管理的驱动力。如果没有坚定的执行力,再多的企业愿景也只是空想;没有严格执行纪律,再多的制度也全然无用;没有执行力,就绝对没有真正的竞争力;执行力消失,企业内部各阶层就相互推托责任、作风拖拉。再好的决策,也将付之东流。○问题的存在

我们企业是从国企改制过来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中南管道同样,经过多年的摸索,制订出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及考核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但是,制度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却没有提上去,有些部门或管理人员仍旧是我行我素,推诿、拖拉旧习不改。制度执行就像是用拳头打棉花,使不上劲。问题的结症就在于执行不力,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一、基层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什么要制订制度?是为了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来克服责权利不对等、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业务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

企业制度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管理系统,不仅要有公司一级的规章制度,同时各部门及车间也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规定和办法。公司的制度及考核方案(包括岗位职责和考核细则)中都有这样的内容,要求部门和车间根据分管范围,制订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定及实施和考核办法。但是,我们在这点上有缺陷。

1、建立了部分制度,但不健全(市场部)。

分工及职责不清晰、粗线条;工作程序不明确;考核标准不细化;进而导致责权利不对等、信息交流不畅、职责不清、业务推诿扯皮,影响了制度的执行。

公司领导多次提出改进意见,但迟迟未改进,或改进不明显。

2、没有按公司要求制定制度或制度不完善。

比如:重要岗位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车间二次分配方案;设备维修管理及考核办法;后勤管理相关规定等。这些都在管理人员责任上有明确要求,也是迟迟未得到落实。

基层配套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企业管理就像“吊脚楼”,上实下空,失去了管理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执行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执行不力

1)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没有很好的带头执行制度。

》工作一忙起来,就忘了规章制度,随心所欲。(月度工资表未公示;“三会”未按时开;该检查的工作未检查)

》领导交办的工作,迟迟不落实或者没有回音。规定时间内应完成的工作未完成。》更有甚者,为了完成眼前的任务,带头破坏规章制度。》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

中层管理者是贯彻执行力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执行力中层可以弥补决策的不足。中层管理者所处的位置是一条链,上结高层,下连基层,既是上层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向下的决策层。

我们有些中层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是我们企业执行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部分员工不知或没有把企业制度放在眼里 》不遵守操作规程,导致安全和质量事故发生。》不爱惜设备,随意违章操作;设备损坏不报告。》不服从领导安排,不想做的事可以不做。

》不遵守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或出工不出力;随意不上班;或上班时间睡觉、打牌。执行不到位的负面影响相当大,不只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一件事没有执行好”,还涉及到其他很多方面。公司制定管理模式和制度时,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进行修正,不断完善。如果执行不到位或者根本执行不下去,那么,管理层永远发现不了问题所在,隐藏的问题永远无法解决。○如何提升执行力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我们在制订管理制度时,多数考虑的是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进行机构调整,如何有效使用人力资源,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做成本预算等。可是,该如何执行这些想法,却往往被忽视。事实上,要制定有价值的策略或制度,必须同时确认是否有足够的条件来执行。要明白策略和制度原本就是为执行而拟定出来的。所以,提升企业的执行令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执行力,健全机制和制度是关键。

提高执行力,只靠自觉性是不行的,还要有健全的制度和执行机制,形成规范、持久的执行力。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必要手段。要通过科学设定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不断完善考核的程序、标准、办法。

二、强化经常性的监督,加强过程控制。逐步建立四位一体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科学的目标化决策机制、*责任制落实的执行机制、*定期的考核监督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通过严格的、科学的、系统的目标绩效管理,将任务目标分解为多个层次,将目标融入各部门甚至是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中,使每个目标层次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督促检查、有考核评估,形成管理闭环,奖罚分明。

三、抓好员工队伍建设。

执行力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一个团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执行力的强弱。

1、首先要抓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层干部是一个部门的领头人,是全面提高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的关键人物。

要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关键是要抓好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要坚持以能力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原则,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绩和干部评价制度、标准和方法,全面、科学、正确地评价政绩、认识干部。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和带动力强的优秀员工提拔到领导岗位。那些不合格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淘汰。

2、其次抓好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1)建立员工的培训体系。改善、优化、提升员工队伍;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

2)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形成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人能高能低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

3)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改善、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保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

就我们企业目前情况看,将提高执行力建立在员工的自觉性上还为时过早。因此需要管理者进行有效促进与有效控制来调整执行者的行为与控制事情的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才能更好地把工作落实好。有效控制采取方法如下:

1、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给员工预警。

2、事中跟进: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使之工作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3、事后跟进:出现问题找原因,提供补救建议和具体措施,避免再犯同样错误。

4、授权不授责:授权又授责的弊病是权责不分,职位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小,做的多就错的多;被授权的人害怕出错而不停地往下授权,必然没有好的结果。

5、对身兼管理责任的人进行监督。

6、对模糊不清的或没有论及的问题,管理者要能给予明确而又清晰有力的说明或决断。

☆ ☆ ☆

企业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个人执行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a个人能力、b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

提升个人执行力,就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学会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经验来增强自身素质。

端正工作态度,即对待工作,不找任何借口,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体现出服从、诚实的态度和负责、敬业的精神。

篇8:管理者的执行力

管理就是把所想到的事情记录下来, 把记录下来的东西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做, 然后把做过的事情再记录下来。如果抛弃了管理的本质特征, 管理也就成为了一种空话, 管理者只有将管理思想与管理的策略运用到实际管理当中, 参与到企业运营当中, 才能拥有把握全局的视角, 并且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才是管理者应具备的执行力。

1 管理者执行力不强的原因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管理者的成功, 5%在战略, 95%在执行。”但是执行力问题又往往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难点, 管理者表率作用差, 安排部署多, 身体力行少, 不具备挑选人才的能力, 缺乏对人才的信任, 不注重人才的开发就成了许多执行力不到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战略和目标不清晰

没有清晰而专注的战略, 经常变换企业发展方向及战略, 是执行力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原零售业巨头凯玛特公司, 起初从事低端的产品销售, 在遭遇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的竞争打击后乱了阵脚, 于是改向经营高端百货产品, 在这一领域却又不敌国际第四大零售商塔吉特的竞争, 结果这家曾经是美国第三的零售业巨头凯玛特因在战略上迷失了方向而走向失败。凯玛特的失败表明, 战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随便更改的玩意, 不清楚自己的战略将会为企业换来沉重的代价。同样, 有了清晰的战略, 还要有明确的目标, 做事情才会有方向, 有了方向和具体数量指标后, 才能充分发挥执行者的作用。因此对于执行来讲, 目标既是牵引力, 也是驱动力, 所以在谈执行力的时候, 必须明确我们要做什么, 正确的定位目标。

1.2 指令不明渠道不畅

决策的执行过程是决策信息的流通和被执行的过程。从客观上讲, 信息因发出者与接收者的不同理解认识以及流通渠道损耗等原因, “发出信息”与“接收信息”必然不是相等的关系。从主观方面讲, 人的行为受到当时心情及利益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可能在信息的接收与传递及执行的过程中掺杂了主观的东西, 从而导致发出信息与接收信息的不相等。因此, 就本质而言, 企业执行力不强是决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改变, 以致最后的执行结果与计划的决策目标产生差异。

1.3 用人不到位

管理者执行力高低的关键在于“用人”能力的高低。如何才能用好人, 韩非子用人智慧的核心理念说得非常清楚:“德者用之本, 正者法之始, 法者才之道, 才者谏之源, 谏者谋之基, 断者胜之要, 谋者断之路, 立者诸之先。“执行力是将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 管理者只需找到会做事的人, 并用好他, 那么管理者的执行力就高。“用好”二字看似简单, 实际很难。管理者一旦修炼好了用人能力, 就能做一番大事业, 纵观古今成大事业者, 哪位不是善用人才的高手?哪位不是各有其管理的特性?汉高祖刘邦正是这样一位执行力强的管理者, 他曾经分析他为何作为一个没学历没业务能力的人, 却能打败所有对手, 成就一番事业:运筹帷幄不如张良, 内部管理不如萧何, 带领团队拓展业务不如韩信, 但是我能用好他们, 所以我成为了胜利者。汉高祖的总结画龙点睛:用好有做事能力的人, 管理者执行力就强。

1.4 跟踪监控不到位

懒惰是人的天性, 任何人概莫能外。对付懒惰的方法一是激励, 二就是跟踪和监控。人的潜能需要给予压力和跟踪监控才能提高, 有时候纯粹的激励不起作用, 尤其是对于不求上进、随遇而安的员工。在执行过程中跟踪不到位, 问题就会拖沓延长, 结果导致执行力大打折扣。跟踪监控的本质就是加强过程管理, 既然布置了工作任务, 就一定得有结果, 员工下属作了月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 就得执行, 如果计划上交后连自己都忘了, 或者任务下达后自己都忘了, 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把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当回事, 结果执行力自然就难以提高, 很多工作就会因推进不力而不了了之, 也没有责任人, 解决困境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跟踪监控。

2 有效提升管理者的执行力

执行力不是“没有任何借口”!如果没有正确的战略, 不具备挑选人才的能力, 缺乏对人才的信任, 不注重也不开发他们的价值, 执行力只会成为空喊的口号, 而“没有任何借口”也并不是企业管理者“做不好企业的借口”。

管理者本身的角色就是以教练者的身份指导下属进行工作和达成工作目标的, 而管理者的执行力如果不到位, 管理思想与指导方法没有尽可能地运用于实际的管理要求, 导致的后果就会使下属以致于更基层的工作人员不能认真地对待和落实上面的执行目标与工作方案。这就印证了许多企业所提出的80/20原则, 如果工作中出现了问题, 目标是正确的, 只是执行力出现或存在问题, 80%的工作未达成率应追究管理者的执行力问题, 所以管理者的执行力非常重要, 对于管理者而言应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提升自身的执行力:

2.1 正确理解制定明确的战略及工作目标是提升管理者执行力的前提条件

执行力首先是“正确的做事”。管理者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政策、方针, 使其具备可执行性、可操作性, 要制订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计划, 即要有策划能力。要能把企业的战略目标, 分解成年度、季度和月度阶段性明确的工作目标, 并制订出周密的实施计划。没有目标和落实目标的计划, 也就没有执行,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要善于把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分解成工作目标, 制订出翔实的推进计划, 并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上。工作标准清晰, 目标明确, 才能让员工知道该怎样做, 怎样去完成领导分配的使命, 促使员工顺应企业管理方法, 给企业执行力落实带来大的推进, 这便是提高管理者执行力的前提。

2.2 具体、清晰的工作安排和传达是提升管理者执行力的基础保证

传达上级指令是否明确是当管理者最重要的功夫之一, 也是执行力的重要体现, 管理者在传达指令和安排工作时必须要保证准确无误, 既不能有意歪曲篡改, 也不能随意增减取舍, 只有保持指令的原有面貌, 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和上级决策准确地得以传达与贯彻, 下属不能正确理解企业战略的意图, 领会上级决策的精神, 在行动上, 就不可能有坚决的执行力, 即使执行, 也是被动的作为, 甚至是错误的执行, 因此一方面管理者对指令要确认, 下属理解得是否正确, 另一方面下属也要确认管理者下达指令的具体意思, 得到确认之后再去执行, 会减少很多偏差, 在执行力下放的实际工作中, 多问一句话和少说一句话的效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别, 执行中应非常注重一些细节的落实与跟踪。

2.3 修炼好用人能力是提升管理者执行力的重要内容

选才适所, 知人善任, 把每个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 道理不难理解:我们只有在能够发挥自己优势和长处的岗位上工作, 才能最大程度地把工作做好;而这正是我们产生成就感的源泉。这种成就感, 会不断给予我们工作的动力, 从而把工作越做越好, 也更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很久以来, 我们都太过于相信“勤能补拙”, 太相信“磨杵成针”, 太相信“木桶理论”, 而对每个人天生的优势和弱点视而不见。试想, 如果让诸葛亮去当将军阵前杀敌, 让张飞去当军师运筹帷幄, 这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呢?德鲁克说:管理者用人要检讨下面的问题:1、哪方面的工作, 他确实做得很好。2、哪方面的工作, 他可能会做得更好。3、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 他还应该再学习哪些知识。4、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 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如果愿意理由是什么, 如果不愿意, 理由又是什么。德鲁克先生的前三条思路, 都是基于发挥员工的长处, 而不是改正员工的缺点。

2.4 严格的监督和考核机制提升管理者执行力的关键因素

提高执行力, 强化执行过程监督和考核是关键。监督是约束, 也是促进, 实施有效的指导监督, 对于提高企业执行力来说同样有效。一项决策或制度的出台并不是万事大吉, 管理者不能将其束之高阁, 依靠员工依靠下属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管理的问题不能形而上学, 不能唯制度论, 要经常深入了解执行情况, 关注过程, 要督促指导, 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和判断, 及时发现问题, 纠正错误倾向。执行要有反馈机制, 不是简单的执行, 从工作安排层面上来说, 要有计划、执行、检查、行动;从执行层面上来说, 要及时反馈执行结果和提供建议。从而形成管理工作闭环, 强调正强化和负强化, 整个企业各部门和层级执行会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着的机械功能系统, 他们之间是环环相扣的链条关系, 而从链子断的地方就会很快得到反馈点的信息, 在这其中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哪个环节执行力不到位, 是管理者还是员工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就会一目了然。

上一篇:中考倒计时冲刺发言稿下一篇:《感恩做人敬业做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