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生活化研究

2024-04-25

德育的生活化研究(精选6篇)

篇1:德育的生活化研究

课题研究与应用计划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组

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课改纲要、教育部精神为指导,加强学校德育有效性研究。

二、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切实加强和改进本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构建德育网络。夯实以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体系。

2、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为人处事、价值取向、学生生活等方面的素质有更大的提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自主的成长。

3、重点培养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队伍。探索构建和谐班级的策略与途径,进而构建和谐的学校德育体系。

4、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德育生活化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2008年9月

1、制定本学期学校课题研究计划

2、召开学校德育课题研讨会

10月

1、学校课题研讨会议

2、分年级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学校联谊活动

3、举行班级德育活动方案评比

11月

1、班级德育活动竞赛的开展

2、学校优秀德育个案评比

12月

1、召开学校课题研讨会议,通报研究情况

2、部署寒假课题研究任务

2009年1月----2月

1、课题研究情况检查

2、评选课题研究优秀教师

3月----4月

1、学校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2、举行优秀家教征文评比

5月-----6月

1、学校优秀德育论文评比

2、收集整理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四、课题应用计划

课题组以深化德育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为突破口,以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健全德育管理机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为保障,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方法,积极 1

拓宽德育渠道,使德育不断向社会和生活延伸,向学科教学延伸,逐步形成了具有木头凳初级中学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思路,新体系。

一、抓住机遇,深化德育课题的实践和研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工作一直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养成。作为“五育之首”的德育基本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里,德育的内容、手段、方法和机制等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滞后于青少年思想发展的状况,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又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德育的动力、保障和导向作用,我们以德育科研促德育思想、方法、手段、机制的转变,促德育工作全面上档次、上水平。

二、转变思路,突出重点,力求德育生活化

随着德育课题实验的逐步深入,我们提出了“三个不要、三个转变”,以“做”为特色,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即不要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不要把德育政治化,不要把德育口号化;把德育工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远、大、空”转变为“近、小、实”,由抽象空洞转变为具体实际;在做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受教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

1.整体优化,突出重点

我们坚持“整体规化、重点突出”的方针,对全区的德育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首先制定了德育工作总目标,即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尊师爱校;爱国效国;尚志笃行;仁爱友善;戒奢尚俭;勇敢坚毅;尊长孝父;见利思义;以公为先;谦恭礼让。

其次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重点,力求重点突破,形成特色。三大重点虽贯穿每个学段的始终,但表现在不同学段上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小学阶段,注重养成教育,从行为习惯入手,要求儿童学会求知、做人和做事的基本规则。初中阶段,重点加强爱国主义和法纪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国家意识、规则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2.德育生活化,生活主题化

为使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大德育主题相彰相协,扎实有效,我们提出“德育生活化,生活主题化”的德育工作新理念,把德育融入生活,融入学生成长过程的始终。

我们立足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和学生思想发展的状况,积极优化德育的方法,实施了“三三八德育工程”,以“做”为特色,以“体验”为追求,融德育于生活,使德育亲切感人,真实有效。“三三八”德育工程就是在学生中学习生活中实施“三件事、三尊敬、八学会”的做人规范要求。即要求学生每天“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在初中以上的学生群体中,要求每周留心记下“最感动的一件事”和“最让我深思的一件事”,并记在“人生笔记”自检本上。在做好“三件事”的基础上,要做到“三个尊敬”和“八个学会”。“三个尊敬”即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他人。“八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三个尊敬”和“八个学会”是“三件事”的主体内容。

三、造就高水平德育理论和经验的教师队伍

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真正树立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创新,取得较好成效。同时,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德育生活化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篇2:德育的生活化研究

钢都小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1.德育生活化的时代要求

教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也是终身教育的四大课题,又提出建立“无边界教育制度(学习制度)”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着眼于未来的大目标并从各国的实际出发,视野开阔,深刻,又注意可行性,许多内容如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突出地位,教育的四大支柱,终身教育等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贴近生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目前,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强调,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生活化是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作为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把下一代培养成品德良好、勇于创新、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德才兼备的国家所需要的接班人。小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模仿身边的事物,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因此,探讨小学生活化德育教育是课改的需要。2.学校德育实效低的现状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然而,当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却很不乐观,问题很多。而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当前小学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看不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事实上,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完全等同起来,也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如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只注重高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注重历史文化伟人、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习惯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分析与指导。德育工作变成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过程。这使得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一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校德育从抽象、空洞、政治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克服德育“高原现象”,求得实效。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学校的德育实践研究。因此,在生活教育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于小学生的思想实际,立足于学校的教育现状,让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德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的模式,引导学生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进行自我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目前,德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原因是,许多学校往往把上级的一些带有评估性质的任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而较少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特点和社会要求看学校的德育工作。从某种角度上看,学校德育有时所关注的仅仅是工作本身,而不是学生本身的成长。学校道德教育较少地关注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更多地受外在功利的制约,于是,导致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对规范与守则的盲目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德育过于注重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太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比较强调灌输,强调的是形式的新颖,而不去了解受教育者的看法和感受。久而久之,学校德育开始走样了。同时,德育过分强调即时效果。在德育的过程中,有的内容确实需要灌输;但是,单靠灌输肯定是不行的。那些“你们应该怎么样”、“你们必须怎么样”,只是让学生追赶德育的终点,不让他们感悟教育的真谛。1.对本校德育改革的意义。

我校的“德育生活化”研究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第一德育目的不仅要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还要帮助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因此德育要为人的生活,为人的生命发展服务。第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即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自主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紧密相联,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土壤。第三德育方法体现实践性,即德育方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导引作用。因此,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如果导引学生参与生活环境的设计和美化过程,其道德体验效果更佳。

我们在实验课题过程中较多的是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设计、安排、组织和实施德育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活动、参与管理等实践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实现自我教育。2.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认同。德育生活化,必然要求德育模式从时间和空间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每一个老师应该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去寻找德育的内容。德育并不是离现实很远,相反,它就是生活本身。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让学生从中学会容让和坚持。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育人魅力,现实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建构道德教育大厦才是德育产生实效的基础。大量成功中小学生的实例表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对生活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感悟,其学习动力强,效率和质量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道德教育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使德育生活化正是实现生活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校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开展“新时期德育生活化实践与研究”,旨在克服上述弊端,以学生现实生活为根基,制定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序列,设计出生活化的系列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对道德的体验和自我内化,充分发挥学生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生活德育:即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小学德育生活化:学校德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强调道德教育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遵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意见》中提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二是“要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央的指示精神第一次提出了活动、实践作为德育手段、形式的重要意义,对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发生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才会产生实效。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它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他指出 “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即教育”意味着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需要教育,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意味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多次把生活教育阐述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他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可见,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又改造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学校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3.活动教育的理论。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4.关注儿童生活也是课程改革体现的重要理念。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为学习者——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作为“在生活中并且是为了生活而展开的一种人类活动”,可以为学生的美好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提供预期性的启发和引导,正是这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而逐渐积累的准备:包括精神的充实、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为儿童成人后的生活品质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新的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点。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

2.通过研究,探索德育教育生活化的途径方法。

3.通过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德育实践能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思考与梳理,对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内涵、特质、价值观、学生观、活动观及德育生活的原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建构起小学德育生活化、活动化的理论框架。

2.研究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突出德育的“生活”、“活动”特性,体现德育方法的实践性,德育途径的开放性。

3.研究和增补大量有关青少年生活中典型、敏感与棘手的内容,从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命出发,构建出能体现社会要求的观念、规范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并能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所需要的德育内容系列。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观察法:采用问卷、座谈、观察等形式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行动,边反思。

3.经验总结法:对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寻找规律,进行理性升华。

七、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06.5~2006.11)

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广泛搜集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和教师培训,申报立项,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6.11~2008.11)

依据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形成学校科学的德育管理网络和评价体系;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课题论文专集;进行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开展德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设生活化的学生活动、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开展系列活动,有效进行德育生活化尝试、探索和研究,有效开展系列活动。如:开展常规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第三阶段(2008.11~2009.11)

全面总结整个实施计划,汇集整理研究资料与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材料,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提高和发挥生活教育功能的有效策略。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明晰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学校一贯注重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生活成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接受生活的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在实施“规划”中,充分认识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紧紧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信念”,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明晰了了德育生活化的新概念:

1.学校德育要面向学生经历过的生活世界、现实的生活世界、可能的生活世界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德育宝贵时机蕴藏在学生经历的经验和教训中,蕴藏在学生现实的生活需要、生活态度、生活遭遇、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中,蕴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中。

3.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重要德育资源,也是重要的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开掘学生道德品质生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

4.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生活、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内化道德规范价值,提高生存质量,攀登理想生活的机会和“支架”,让学生用自己的亲历去感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

5.构建生活课堂,渗透生活教育,把学科教学生活化和德育活动生活化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的模式。

(二)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系列途径与方法

几年来,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形成了一套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真正做到“润物无声”。1.贴近社会生活,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天天都在变化,教材总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要有敏锐性,有意识地把社会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1)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

道德与道德教育既源于生活,又为了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应回归生活。然而,道德教育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呢?只能是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原型或适合其生活经验的那些生动、活泼、真实的道德事件、冲突与场景,由于与其切实的利益关系相涉,故能吸引学生的道德兴趣、省思与判断,借助于师生、生生的对话与讨论,真实的道德生活事件就可以引发学生的道德需要、热情及具体的道德行为,真实的道德生活流露出、折射着学生自在而真实的德性。对于儿童来说,儿童自己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立足于此的道德教育才是真实的道德教育。如此,学校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尽可能以儿童的真实道德生活为主要资源和参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化为贴近儿童直接生活经验的事件,引导其从中自主地发现真善美,自然地流露出对道德的亲近与理解。

案例一:围绕《武汉的特色小吃》,以“小吃”为线索,巧妙设计,整合了课本与生活中资源,有序开展小吃的种类、各种小吃由来、制作材料、主要特点、制作方法、小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系列研究,实现了多层次的教育目标:活动中,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主探索和研究,自我总结和反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通过深入社会调查、访问,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不仅探究武汉小吃的文化内涵,更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这种爱发自学生心灵深处,也许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案例二:近两年“创建节约型社会”是现在大家关注的热门问题,在创建节约型社会中,开展“低碳生活我先行”主题课程,学校组织开展了“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小调查,大收获’用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梦想在我心中,创造在我手中’变废为宝制作”、“‘家庭节能,现在出发’节能知识竞赛”、“楼道里的‘节能个性标语’设计大赛”、“节能生活方式创意写作大赛”等活动, 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收集资料、合作交流等多种体验,通过体验他们不仅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学生的文明素质在活动中养成。道德意识在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同样,毒奶粉事件、网络成瘾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被拓展成课程资源。这样的课程紧扣社会热点,学生高度关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又多样,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效果很好。

(2)依托真确的道德事件

真实的道德生活是由一系列具体而现实的事件构成的,道德事件是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主要载体。只有将生活资源转换为儿童可亲可感、真确无妄的道德事件并有序地呈现于课程,道德生活才能进入课堂,才能具有教育意义。也就是说,进入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内容,不应仅表现为一些空泛无味的观念、知识,而应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真确的社会事件、道德事件串联而成。“儿童的道德意识往往依附于具体生活事件、生活过程、生活细节,依附于他的身体活动和行动,是一种‘经验性的结构’。”正是这种基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与事实之上的道德事件才能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诱发其道德冲突,激发其道德思考。真实的道德生活通过真确的道德事件呈现在课程资源中,展现于德育课堂中。德育课程资源若要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就必须围绕学生熟悉的、亲历的道德事件进行科学筛选和开发设计。真确的道德事件是构成德育课程资源的主要素材和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案例一:一个三年级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街,见到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他要求妈妈捐50元钱,但妈妈只给了5元钱。这个学生很不理解:这个残疾人这么可怜,为什么只给他5元钱呢?回家后妈妈告诉他:钱是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给他的是妈妈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你现在还小,没有能力挣钱,当然也没有能力随便捐钱,等你长大挣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你自己的钱了。这个小学生经过反)思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献爱心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献爱心。从这则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小学生在日记中得出了经过自己思考后的道德观点,这正是基于真实的道德情境下对具体道德事件的体悟与理解。真实是这一事件能引发其道德观念进步的前提。因而,唯有真确的道德事件才能使学生的道德生活变得真实可靠。

案例二: 如2008年5月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我们共同设计《万众一心,共抗“震”灾》的主题课程,组织同学们通过报纸与网络了解灾区的情况,收集震灾中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与英雄人物,捐款给灾区受难的同胞;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多场活动,交流、分享应付灾难的方法,歌颂谭千秋等震灾英雄,„„

(3)利用真正的道德冲突

应当承认,新课改后的德育课程资源中,学生的生活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大量与社会现实生活、儿童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的场景、资料出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诸德育课程中,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得以初步体现,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尽管现行的德育课程中生活资源的比重得到了提高,但因撷取的生活片段未必都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并为其喜闻乐见的真实生活场景或事件,所以要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也并不容易。因此,如何利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引发学生真正的道德冲突,成为学校道德教育欲以改革创新、提高实效的基本突破口。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设计与运用,应当在立足学生真实道德生活的基础上,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与道德事件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实际和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道德冲突事件,使其在与自身利害关系紧密相关的真确无妄的冲突中获得对道德的真情体验与深刻理解。这样,对某一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学生的道德需要得以唤起和纯化;对整个道德教育而言,道德冲突加深了学生对道德价值的理解与体悟,为其自主而能动地参与其他道德活动提供了经验。正是在这种反复的道德冲突锻炼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得以逐步提高。

(4)真情的道德体验

德育课程资源中所蕴含的生活元素,无论是道德事件的呈现还是学生道德冲突的诱发,其最终目标都在于唤起学生真情的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既是道德教学的手段,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没有真情实意的道德体验,就没有完整的道德素质,也形成不了高尚的道德情感。通过体验,能够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励其参与道德生活,开拓新的道德生活,学会过美好的道德生活。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重视德育的渗透。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永远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科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是落实德育规划的关键。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堂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是德育的重点工作。通过课堂联系生活的教学,使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技能和艺术教育的学习中自然地接受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1)构建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生活,感受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的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并与艺术科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以往的“纯学科知识教学”。

案例:在教学一年级的语文识字课时,老师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字品即人品。在讲解“国”字的时候,这样讲到第二笔横折,提醒学生“转折处要慢行”后,又接着问学生写字的时候转折处要慢行,那么在校园中、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有哪些地方也要慢行呢?孩子们联系实际想到了楼梯拐弯处、十字路口等。整节课老师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或自编民谣,将德育内容不露痕迹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2)促进学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

将学习内容融入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采集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

将课堂活动融入生活,课堂上,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案例:学习《温暖的家》一课,教师把课堂变成分享会,请同学们讲自己家的故事,共同欣赏同学们带回来的家庭生活AV,组织家庭生活图片展。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家的认识,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与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说教,只是把握了学生生活世界,找准了学生的情感源,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教材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了共鸣,心灵感动。将练习作业融入生活。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在选取练习的题目,所给的材料、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也就是在练习的设计上将尽可能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将放到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3)组织教学延伸------融入生活实际

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延伸,要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让学生实地参与活动,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如《乐于助人有爱心》一课,教师把教材的内容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延伸阅读,酝酿情感;接着请家长配合,带领学生去社会实践,了解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便利设施,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在怎样尽力帮助别人,献爱心;然后再组织主题班会,大家现场交流感受,讨论自己能做些什么?最后,通过少先队组织来号召同学们,乐于助于,奉献爱心,并把身边的好人好事都记录下来,放到老师的博客上去。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文字走向实践,就焕发了它应有的生命力,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规范教学管理------贯穿生活实际

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并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影响教育学生,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风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3.依托主题活动,促进德育目标实现

学校在坚持依托班(队)会、晨会、夕会、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教育的同时,构建“生活教育”的德育模式,形成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德育生活化系列,积极创设学生生活化的活动,丰富德育载体,提高德育实效性。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拓宽学校的德育视野,促进师生的情操陶冶,塑造师生的美好心灵。学校生活系列

(1)完善传统节庆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学校坚持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四大传统节庆活动,从节庆主题的拟定、内容的安排、到活动项目的策划、招标项目的组织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锻炼和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读书节——以“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系列活动形式多样:主题班(队)会评比、校园“我最喜爱读的十本书”评选、好书一句话点评、书评征文赛、班级辩论赛、创意演诗会、创意小剧场、疯狂英语、时事论坛、英语小品表演等,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情感,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感悟生活体验;学校以廉政文化进校园、文明城市创建、建党90周年等活动为契机,开展童谣的征集,组织学生多写好的文章,抒发感情。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观察事物,学会积累材料,学会表达情感,他们用笔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他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人格也得到了升华。

科技节——以“实践 创新”为主题,学习探索和研究相结合,兴趣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实际应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积极参与生活中的小百科知识竞赛,举行建筑模型、航海模型、头脑奥林匹克等科技小创造、小发明比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艺术节——以“真、善、美”为主题,开展文艺汇演、唱红歌比赛、英语贺卡设计评比、校园标语征集、书法绘画展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美,也受到了美的感染。组织参加市、区级比赛,展示学校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的建设。

体育节——以“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为主题,创建学校特色:多年来,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通过组织三跳比赛、冬季锻炼、田径运动等活动,普及校园群体活动,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师生精神风貌。作为市体育传统学校,学校坚持以篮球作为体育特色,本着“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美德”的宗旨,坚持以“篮球特色学校”为抓手,制定了严格的篮球课程标准,编写了篮球校本教材,创编了两套篮球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现在,学校篮球活动月形成传统:篮球联赛有声有色,篮球俱乐部形成规模,篮球竞赛尽显风采积极开展篮球特色活动,营造出“篮球乐园”。活动中,我们通过举办篮球精神沙龙,体悟篮球魅力,感受篮球精神,汲取精神力量。让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发挥团队合作的强大优势,弘扬无私、不屈、顽强的精神风貌。学校真正做到了创建篮球特色,倡导篮球精神,弘扬篮球文化,达到了“以球健体以球启智”的目标。传统节日---让学生在体验中自悟。生活化的德育,就是以尊重学生、贴近学生为前提,通过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节日颇多:春节、学雷锋月、清明节、端午节、父亲节、母亲节、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爱国爱民等等独特的节日文化,这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资源。我校在德育教学中充分挖掘节日文化资源,向学生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活学生的民族意识。

(2)创设“健康、和谐、活泼”的校园文化情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的载体。

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处处是教育之地”,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宣传标语主题鲜明:教学楼悬挂的标语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两型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安全意识”等主题经常更换;宣传橱窗内容丰富:或展示学校特色活动,或宣传安全、健康常识,或彰显学校教育教学佳绩;走廊文化充分合理:利用走廊空间,整体布置体现美观和谐,楼梯口上“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等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走廊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时提醒学生的学会做人; “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时刻激起小学生的爱校之情;名人警句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形成整个校园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

提倡全员参与,构建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大部分班级的布置都能体现美观、整洁、实用、新颖、创意、特色。各班都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室内的环境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每个班级都尽显个性。形成积极向上,文化色彩浓厚,科技意识强的环境氛围,突出表现人文性。主题教育,提升校园品德文化。主题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点睛之笔。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升了学生能力,进而将文化内化成了学生的素质。

以“用爱读懂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学校从学习研讨、日常工作评估、开展主题活动三方面入手,通过“嘴巴甜一点、微笑美一点、衣着雅一点、沟通勤一点、鼓励多一点、关爱细一点”等具体要求,以实际行动将老师的爱传递给学生。通过读书研讨会、演讲比赛、典型引路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励和鞭策全校教师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成为学生释放情感的归宿。

以“秉承传统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形式有参观校史展、唱响校歌、校园广播“谈古论今”和“名作赏析”栏目、读书节、师生朗诵比赛、“中华情—国旗下的讲话” 演讲比赛、建国60周年征文等,为师生搭设了了解、学习、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平台。

以“播种良好习惯,收获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养成教育。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校园广播、张贴温馨话语、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形式,确立每月德育主题词,开展创建和谐班级活动,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与环境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与知识的和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以“让爱沐浴在阳光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情怀,学校开展了以“让爱沐浴在阳光下”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每天说一句感恩的话,每天为亲人做一件感恩的事,每学期读一本感恩的书。同时通过与扬子江集团联合开展“扬子江杯”感恩故事演讲比赛,感恩征文评比,组织感恩主题班队会,评选校园感恩之星等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就像一支支细流,在同学们的广泛参与下逐渐汇集起来。同学们亲手办的感恩手抄报将教室装点得温馨和谐、师生的读后感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形式多样的主题队会唤起了大家的共鸣。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家长与教师互动,在感恩氛围中体现着孩子纯真的爱,很多家长激动的表示:“看到孩子懂事了,我们家长很感动。感谢学校、老师们为孩子创设了这样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会学生如何以诚待人、与人相处”。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学校的活动,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年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也愿意同学校一起用各种形式使孩子们真正的沐浴在爱的阳光里,用心去学会怎样感恩。以“创两型学校,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和谐教育。学校紧紧围绕“两型学校”建设要求,结合“文明单位”的创建,以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线,通过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学生课外环保调查、环境教育讲座、“两型” 学校知识答卷、主题班会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构建“两型”学校理念,倡导和宣传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的风尚,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营造创建“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用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引导全校师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注重细节管理,着力提高师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渗透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之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生的德育成绩合格率达100%。学生都能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操行评定优良率达100%。校纪校风严明,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能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和理解他人。学生初步养成了诚实、正直、谦让的品质,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家庭生活系列

通过家庭教育来共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一直是我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加强了家长学校的建设研究,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教育共识的同时,实践和探索一种畅通父母和孩子心灵通道的家庭教育模式。倡导家庭教育的民主平等,在使学生成为学习、学校主人的同时,让学生成为家庭的主人,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家庭责任感。我们开展了创建和评选学习型家庭活动、我与父母(孩子)有话要说等活动,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和思想交流,从中也使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自律能力、责任心得到培养和提高。(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访制度,促成家校联动。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启蒙也是贯穿一生的教育力量,凝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力量是学生成长的必要保障。借“访万家”活动东风,学校通过教师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家访工作,结合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e-mail、德育网站等形式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2)亲子活动重温亲情,激发内动力。

父母的信任、关怀和期待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父母孩子间的交流默契却时常大打折扣,学校通过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开展“我与父母有话要说”、“快乐家庭”、“我为父母过生日”等亲子活动,以对话、写信、活动等方式,让家长观摩参与,体验学校的办学思想,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引导家长和孩子互相走近对方的心灵,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感受到父母的关切,对父母更加爱戴。学校开展了让学生为家庭设计生活开支计划等活动,促进了学生与家长间的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端正了学生的消费观念,让学生体验到家庭生活的真实一面。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向家长提出“多一点时间陪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倡议;向孩子提出“我为父母分忧愁”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生活的自理。

(3)完善家长学校,凝聚教育合力。

办好家长学校,定期邀请家庭教育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设系列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密切家校的联系。让父母与孩子相互理解和尊重,建立一种融洽的家庭关系。学校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研讨以及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为学校管理献计献策。开设家长接待日,欢迎学生家长来电、来人以及来访参加班会课。定期开放学校,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走进学校,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便于和孩子沟通,增强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社会生活系列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竞争的社会,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接受社会生活生动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们努力开展社会生活活动。通过学生在校园、在社会的各类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选择,学会自主管理,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持续发展打下基础。(1)开展实践活动,磨练意志,提升审美能力。

每年的社会实践生活是提高学生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学生去各类教育活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活动,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创造力、团队合作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公众意识。(2)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能力,培养公德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青山区文明创建,开展,走上街头宣传,走进社区清扫,参与文明护马路活动,让文明小手牵着大手前行;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开展“我当售货员”,“我是小记者”,“擦皮鞋”,“卖报”,“当一天少年交警”,“当当一日环卫工”,“参观工厂”、“绿色环保小卫队”的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走进社会,接触三百六十行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让队员们在这些社区公益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挣钱的艰辛,增强队员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3)组织志愿服务,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我是社会的小主人”,倡导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组织 “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互助精神。社会生活教育学生:懂得付出,懂得责任、懂得回报。

(三)健全了德育生活化管理体系。

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和研究,本课题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围绕“德育生活化实践研究”的主题内容,我们开展了系列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构建学校德育全员管理模式

改革德育机构。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工作评价小组、学科教师学生日常规教育管理工作评价小组、学科德育研究及评价小组等。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德育处、大队部、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代表等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不是临时召集的“议事机构”,而是以校长为首的有职有权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挥中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各评价小组的成立,加大了德育工作的力度,真正把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落到实处;协调了各方面的关系,明确了各方职责,为形成全员参与德育、全面育人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加强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建设。

完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选拔、培养、使用、考察、奖励、评优等制度以及规范运作机制。要求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实际,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经常通过家访、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制定年级和班级工作计划,开展系列年级、班级活动;确立“德育无小事”的观念,作实、作细德育工作。定期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征文活动。每年评选“爱生模范”进行“优秀班会课”、“班级主题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评选或展示活动。同时实行全员督导员制度,全体教师参与24督导员工作,在生活、学习、心理和行规等方面关心、指导学生。3.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体现自主管理的校园值周班制度。每周对值周班学生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值周班学生统一着装校服,佩带值周班的岗位标志。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按时上岗值勤,不迟到、早退,在教室内检查评比时,尊重别人,尽量做到轻声,不影响正常的教育秩序。每位值勤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完成自己岗位的工作。通过值周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严格、认真的执行评分标准,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确立“日检查、周评比、月反馈”制度。各值周小组的组长负责记录每天的检查成绩,周末统计上报学校政教处,由大队委把各班一周的常规成绩进行计算、统计,最后张榜公布,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各班的常规成绩也纳入学校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广大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体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能够自我规范,自我监管,自我完善,自主体验,形成思想品德人格的主体性发展。4.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建立家校联动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我们建立了家长教育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教育座谈会(一年两次),设立家庭教育论坛,协调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长教育座谈会,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我们与家长共商教育大事,共同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长效机制。这一项工作,有效地利用了家庭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填补了校外德育的空白,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

构建社会教育网络和基地,形成社会化教育合力。如:建立警民共建单位,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开展综合的社会实践教育。

九、研究成效

1.学生层面的收获: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规划》的实施,学生学习活动变单调为生动,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智能展示变一统为多元。学生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保护环境,能做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重和理解他人。初步养成了忠诚、诚实、正直、守信、务实、求真、进取、创新的道德品质,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三年来,先后有3个班被评为市先进集体,15个班被评为区先进集体,9位学生被评为市三好学生。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就取得如下丰硕成果:全国、省、市、区一等奖186人次,二等奖253人次。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其一生的成长意义十分深远。类似的做法我们发现和开发学生具有的那些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为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教师层面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成员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许多的理论著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吸收了许多的先进理念,使得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育理念大大地更新,教育教学的艺术极大地进步,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迅速。同时,课题研究也带来了教师的丰硕成果。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科研则是提高质量、走“高效轻负”的捷径,是兴校的根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严格的研讨制度,研讨氛围十分浓厚,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的关注和参与。我校在前几年教科研工作中,教师的科研意识十分薄弱、科研能力也十分有限,科研气氛不浓,但而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数已是大大增加,这与课题研究在校内的辐射是分不开的。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用“求真、求实、求精、求新”的精神,引导教师认清了新时期我们的历史使命。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职业规范,自觉履行职责义务,教学风气“严谨、踏实、探索、创新”,为学校与自身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投身其中,形成了一支立场坚定、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科学育人的教师队伍。有1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4人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3人次被评为区十佳班主任。8名教师先后被评为青山区师德先进教师。3.学校层面的收获:

以德育为先导,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加强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 “诚信、友善、文明,进取”的良好风貌。学校的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并给予褒奖,先后取得多项荣辱: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实验基地;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阳光教育试验基地;武汉市体育优秀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武汉市卫生先进单位;青山区文明单位;青山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青山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山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青山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学校;青山区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青山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十、不足及反思

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形成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形成“教研专题化、课题行动化、实践反思化”的特色,加强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力度。在《新时期小学德育生活化时间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围绕课题研究计划,我校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管理、活动、交流教育网络平台;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的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合力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等三大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社区、家长好评,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我们研究本课题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生活的不经意之中接受德育的薰陶,通过课题的研究把我们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但是在操作中教师们都刻意追求直观的教育效应,让我们觉得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说教的成份,德育无痕的目标离我们还很远?

2.我们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达成了共识,觉得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比较符合现在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教育实际,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学校周边生活德育资源的缺乏,让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举步维艰,我们非常渴望能得到专家的指引?

篇3:关于我国生活德育理论的研究综述

一、我国生活德育的研究现状

(一) 概念

迄今为止, 生活德育的概念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界定, 要探究生活德育的内涵, 必须要先界定德育和生活的概念。

鲁洁和王逢贤在借鉴了我国“大德育”特色的基础上, 总结性的提出了“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遵循品德形成规律, 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 通过内化外化来发展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制等几个方面综合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1], 此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同“生活德育”的概念一样, 在对“生活”概念的理解上, 学者们的意见也不一致。胡塞尔首先提出了“生活”的概念。他指出“生活”亦称“生活世界”[2]。而有的学者主张把生活的概念泛化, 他们把生活定义为广义生活, 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生活。[3]从上述定义, 可以看出生活德育里面的“生活”的定义有大有小, 比较综合的看法是:生活是人类为了延续种族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 包括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所以德育回归的生活也是全面而统一的, 包含精神世界的生活以及真实世界的生活, 本文也采用此观点。

生活德育概念的界定, 我国学者的主要观点包括:高德胜教授定义“生活德育”就是通过建立一种“有道德的生活”来实行德育, 这种生活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以生活世界为牢固支撑, 并在生活中开展, 最终回到生活的德育。[4]有学者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参与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 学会去选择一种有道德的生活。”[5]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 虽然各个学者对生活德育的定义各不相同, 但是生活德育主要强调的是:在生活中进行德育, 德育为了生活, 这点并没有改变过。

(二) 理论基础

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这方面进行考察。

1. 哲学与伦理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 人的生活是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上的, 但又不仅仅是生存而已,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6], 这时伦理就已经出现了, 教育的作用正是去加强这种合乎人性的东西, 去更好地构建生活。勒纳维斯认为:“道德先于本体”, “面孔的通道一开始就是伦理的”, “萦绕在心、难以摆脱的责任心, 如同一种顽强的责任心, 因为他人占据了我的心, 以至于我的自为、我的自在都成了问题, 以至于它把我当成了人质”[7]。这意味着道德是优于自我的, 没有道德, 自在都成了问题, 那还谈什么生活呢?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则更加明确:“幸福不来源于上帝, 而是通过道德的养成、知识的学习获得的。”[8]所以道德伦理不仅仅是生活的必要, 更是生活通往幸福的必要。

2. 遗传学基础。

德纳认为人类都有自己的群体逻辑, 这是人类从自己是动物时候就已经进化而来的, “从竞争、合作、交流中进化而来的可靠、诚实、公正等都对群体的生存和取得成就不可或缺”[9], 这就是道德。汉斯·莫尔人文在此基础上对群体逻辑划分了界限, “在群体内实行的东西, 如关心、支持、帮助等;在本群体行之有效的东西, 如公正、可靠诚实, 都不适用于外部成员或群体”[10]。但是人有移情能力, 使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的情感世界着想, 这就超越了群体外逻辑。泰勒认为人具有一种天生的“道德直觉”, 本能的认为伤害一个人是违背道德的。“这种道德直觉、深刻, 影响力和普遍性是非同寻常的, 他们如此深刻, 以致我们不由得认为他们根植于本能, 而其他的道德反应看起来更像教养和教育产物”[11], 学者居友也持有相同的观点。这说明了道德情感先于理性意识。

3. 现代教育理论基础。

生活德育的有关理论可追溯至杜威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 并把德育作为其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指出教育应该且必须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陶行知师承杜威,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是和人类生活共同产生的, 生活不断前进, 教育相应的也要不断前进。[12]由此看出, 道德的教育应该顺应生活的变化, 道德生活就是道德教育。

从逻辑的角度上说, 没有生活角度之外的道德, 也无法在生活之外学习道德, 道德在生活之中, 以生活为目的。生活的过程正是道德学习的过程, 所以生活道德的理论是有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 生活德育的实施策略

1. 建立新的生活德育范式, 树立生活德育观。

冯建军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有追求幸福的能力。”[13]鲁洁老师认为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关键就是使道德教育回归到人本身, 回归到一切教育的初始点上来。“道德即人们自主选择的特定生活价值, 而德育存在就是要帮助人用道德作为标准来确定生活的道路和方向, 使人在生活中活得‘更像一个人’”。[14]这种理念的树立是十分必要的。高德胜在《生活德育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生活德育的实施问题, 他首先谈到生活德育的范式构建, 提出要树立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的思想。

2. 与学校德育相结合, 实践生活德育理论。

刘超良提出要实施生活德育必须从四个方面做起:首先, 从内容上来说, 学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应该注重贴近生活;其次,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道德性质的生活服务;再次, 从途径上来说, 学校要把学生的集体生活和课堂生活结合起来;最后, 学校应该道德性地批判和改造学生的日常生活。[15]针对上述观点, 刘铁芳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他认为首先要更新现行的德育理念,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选择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主题, 根据主题创设与之相关的教育情境, 在这种教育情境中对教育者进行价值引导,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16]可见, 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现行的德育体制存在问题, 尤为突出的表现为:道德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德育方法单一、德育制度机械。要使得德育生活回归, 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二、我国生活德育研究的展望

(一) 明确生活德育的概念, 奠定生活德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目前, 有关生活德育理论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不断发展壮大的理论不仅给学校德育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也为我国道德教育开辟了新方向, 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进行反思, 还是会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德育的概念模糊不清, 外延和内涵不明, 缺乏纲领性的定义, 这大大影响了生活德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 为生活德育的开展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实践策略

生活德育的实施策略不清晰, 使得生活德育在学校中的推行缺乏操作性, 即使有学者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但是这些策略多是为在理论上的探讨, 并没有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 这就大大降低了生活德育的可实施性。

(三) 把知识德育和生活德育有效结合起来

生活德育就一定和知识德育是对立的吗?过度强调生活德育会不会造成德育知识性的弱化, 怎样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上述问题都是接下生活德育理论研究过程中所要解决的。

摘要:建立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批判的基础上的生活德育理论,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遗传学为思想基础。在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 提倡以人的生活经验为依托, 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 并使得这种道德最终回归生活之中。建立新的生活德育范式, 树立生活德育观, 并与学校德育相结合, 实践生活德育理论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需要。

篇4:德育的生活化、活动化研究

德育的活动化强调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感知、体验、学习、提高,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生活化、活动化研究将推进德育管理的人性化,从而使学生在德育中,将德育元素内化成道德认知,并且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

根据高中生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是成功实施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完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学校坚持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三大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从活动主题的拟定、内容的安排、到活动项目的策划、招标项目的组织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安排,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锻炼和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读书节——以“求知·成才”为主题,系列活动形式多样:主题班(团)会评比、校园“我最喜爱读的十本书”评选、好书一句话点评、书评征文赛、班级辩论赛、创意演诗会、创意小剧场、疯狂英语、时事论坛、英语小品表演等,还邀请喻旭初、意林杂志主编、曹文轩等著名作家开设文学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情感;邀请市教研室朱治国讲授“学习与人生”,研讨未来人生,激发求知信念。开展诚信格言的征集,举办诚信小故事演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艺术节——以“真、善、美”为主题,成立了校舞蹈团、合唱团、表演剧组,参加市、区级比赛,曾获市重点高中合唱比赛一、二等奖,市中学生戏剧、小品表演一、二等奖,通过师生摄影展、花卉寄语、师生书画展、宿舍文化建设文娱晚会等,展示学校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节——以“运动,让青春更美丽”为主题,通过组织开幕式(班级入场式表演和大型团体操表演)、班级乒乓赛、篮球赛、师生足球赛、田径比赛、体育知识竞赛等,并采用现场颁发奖牌的仪式激发学生积极拼搏、为班争光的意识,进一步普及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师生身心素质,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展示师生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市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特色。

二、创设校园文化情境,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2008年搬迁至市区以后,我们探索实践创设了坚韧、扎实、高洁的校园文化情境。出自学生和教师创意的源自中国古文化释义的楼、道、河命名古朴隽永,意味深长;展现七十年浓郁学校文化底蕴的校史资源让参观校史陈列室、聆听校史报告的学生心有感触,使校史馆成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组织师生开展为新校楼、路、河、湖、桥命名的活动。提出了“大南厅”“张弛楼”“胜蓝楼”“云波桥”等富有激励、警示和美育作用的名字,杜茂进老师自己编写了校园文化校本教材,体现“人人都是校园文化建设者,校园处处有文化”的宗旨。

开展高品位的人文教育活动。在教学区和生活区走廊立柱和墙壁上,设置“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崇尚科学、畅想未来”的宣传展板,如“世界文化遗产”“著名校友风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科技博物展窗”“生物博物展窗”“物理实验乐园”等,与上述楼、路、河、桥等人文景观共同组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由学生组成讲解团,利用中午、放学、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陶冶人文素养;结合读书节,开展“校园文化知识竞赛”,把渗透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科学思想等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里。此外,还邀请市内初中学生看新校,把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学校形象的重要方面来宣传,让进入沙洲中学的学生在精神追求、人文素养上有一个高的起点。

重视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学生通过创设班级口号、班徽、艺术角、文化墙等活动,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每年一届的“五星”宿舍文化建设表彰暨主题文艺晚会,通过表彰三个“十佳”(宿舍、室长、示范生)和学生才艺展示,引领学生建设文明、健康、丰富的宿舍文化。

开展以“爱的心泉”为主题的师生互动活动。每两年一次,全校教师精心准备,登台献演,以声情并茂的演唱、民族风情的歌舞、技艺精湛的器乐演奏等展现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共奏“爱”的旋律。台上台下师生互动,学生领略教师的风采,教师感受学生的真情,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总之,德育的生活化、活动化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德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德育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篇5:德育的生活化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德性培育的内容源于生活,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德性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生活世界中众多鲜活的可感知的事件是陶冶个体德性情感的主要来源。中央8号文件中指出,“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德育过程就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可见,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学会生活。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强迫方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对少年儿童的期望砝码往往压在学业上,甚至出现了以学业好代替一切的现象,使得不少孩子在学业上是个佼佼者,在生活上却是一个失败者:拼命学习,缺乏实践,根本不懂得怎样生活。因此,“快乐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德育”是当前少年儿童在高负荷、高压力近况下最迫切的心愿。

2、课题提出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纲要的颁布,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把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品德学科教学、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社区德育实践活动等进行优化整合,对学校、社区、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使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科学化。以快乐实践促成德育生活化是一种符合人本原理,遵循人的心理认知规律,能让学生感到可信、亲切、有用、愉快的德育模式。快乐德育强调从心开始,为德育工作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是一种具有时代性的道德教育活动模式,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快乐活动的空间,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规范加以了解,并加以内化,提升道德修养。它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1、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1)、对道德观念的研究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巴恩斯发表的题为《儿童心目中的惩罚》的研究报告,用问卷法研究了关于惩罚观念发展的问题;美国的夏伦勃格发表了题为《儿童的公正观念》的文章,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报到了关于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后期,英国心理学家麦考莱和瓦金斯进行了一项关于环境与儿童道德价值观关系的研究;几年后,哈桑、梅以及马勒对儿童品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儿童的诚实与欺骗的道德品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

(2)、对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曾做过不少的研究,并出版过专著《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1930年法文版,1932年英文版)。他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全书贯穿着一个单一的发展线,就是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虽沿用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却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而是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希望了解儿童作出行为是非道德判断后如何说明其判断的理由。换言之,科尔伯格的研究目的不在于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认知行为表现,而在于探讨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

(3)、对儿童行为习惯与德育的联系的研究

瑞士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就阐述了行为习惯对儿童德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德育在教育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父母和教师责无旁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说:

“习惯在儿童的道德培养和教育上有重要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一种有效的道德资本,坏习惯就像是一笔偿还不清的债务”。

2、国内研究综述

1988年以后,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小学德育纲要》(1988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88年)、《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等德育纲领性文件,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贯彻执行《小学德育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的活动。2001年,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梁漱溟和杨贤江等对行为习惯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提到“习惯使人的性情、气质和社会的礼俗、制度联系起来,成为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联系的桥梁”。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提到行为习惯对德育的重要性。“一个人对青年一代进行全人生指导,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可能,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教育,发展他们的知、情、意、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许多学者致力于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目前,对品德心理结构的探讨主要有下面的几种模式: 内容结构模式:具体有四种表述。第一种认为品德由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构成。第二种认为品德由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组成。第三种认为更进一步认为品德除上述内容之外,还应包括品德方面的基本能力。心理结构模式:具体有多种观点。知、行两因素说;知、情、意、行四因素说;知、情、信、意、行五因素说。

智能结构模式:这种结构观认为思想品德由认识能力决定。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尔伯格。

立体结构模式: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品德由教育内容子结构和心理品质子结构共同组成。例如赵翰章等编著的《德育论》就持这种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品德由心理能力、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三个子结构共同构成。其中心理形式结构由知、情、意、行构成:内容结构由思想与世界观、政治观点与政治态度以及伦理道德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心理能力由认识能力、践行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三者构成。笔者认为品德内容结构应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五个方面的品质,心理结构应由心理形式和心理能力构成,心理形式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心理能力应包括认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总目标: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情趣,形成健康人格,在优化体验教育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

研究内容:

1、进行劳动教育,体验劳动快乐。每年3月或11月份,学校都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诸如植树、除草等大型劳动,其中,2013年3月举行的植树活动和2013年举行的采茶实践活动及2013年9月举行的除草活动,全员参与,有组织,有分工,有检查,切实加强了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活动,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取得成果的甜蜜,使学生明白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在劳动中获得了快乐和收获。

2、开展环保活动教育。2013年5月开展了绿色环保实践活动,要求全体学生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从学校徒步到汾口界川,来回四十余里,学生边走边捡拾路边垃圾,塞满了好几只垃圾袋。通过环保行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还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也磨练了学生的坚强意志。

3、班级中开展“人人为教室添绿色”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利用废弃物品作为“花盆”,把“花盆”悬挂在教室向阳的墙面上,在“花盆”中播种,栽培出最美的植物,各个小组展开评比,选出优胜小组。

4、结合人际交往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交往体验中形成健康人格。

5、利用校内主题教育,在实践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6、建立快乐体验目标层次。

7、构建快乐体验活动体系。

8、形成一系列快乐体验评价方案。

四、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实验前期——准备阶段(2014、1——2014、3)

1、选择课题查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掌握研究动态。

2、进行学生情况调查,分析学生“体验”现状。

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建立研究制度,提出课题管理要求和研究要求。

4、确定研究的目标,做到目的明确。

实验中期——实施阶段(2014、3——2014、12)

1、定期举行教科研工作会议,学习实施方案,讨论并修改实施方案,及时反映、探讨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2、进一步拓宽、优化“快乐体验”活动的主阵地。

3、举办学生“快乐体验”活动阶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4、建立学生“快乐体验”活动成长记录袋,搜集各种实验原始材料。

5、举行“我的快乐我做主”学生活动汇报会。

6、教师撰写有关专题论文,做出阶段性总结。

五、课题的组织领导

负责人:郑亚华

执 笔: 孙雅倩

主要成员:汪健 吴文平张良军

六、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各种功能室比较齐全。学校与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校园、社会的实践基地。

2、学校师资力量一般,教师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凭5人。其中县级骨干教师1人,年轻教师3人。

3、学生生源在山区,留守较多,但比较淳朴善良。家长素质一般,但能有一定的指导学生进行快乐体验的能力。

4、课题经费有保证,学校有一定经费用于师资培训、购买资料、建立实践基地、奖励研究人员。

《农村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

[摘要]作为德育重要途径的德育实践活动,强调的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促进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其模式则是在一定教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探索出的活动框架和程序。这些模式,对于指导教师的德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育实践;具体模式;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5ZDXM022)是由海阳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2012年1月4日批准立项的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教学问题行动研究项目。课题立项后,在市教科所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收到了预期的研究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项目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时代背景:21世纪的中国学校德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德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解放出来,回归生活。而生活的多姿多彩,社会需求的丰富多样,又决定了学校德育的个性化,然而站在学生的立场反思我们的传统德育活动,却有不少问题: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呆板有余而变化不足,形式陈腐缺乏创新。很多学生视学校教育为压力,对学校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实效性的低迷,一直困扰着每一个德育工作者。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缺乏体验。

学校实情:学校正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拟将该活动在校内、校外同步进行深化,以活动促养成,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活动向纵深发展,提升理论,探索可推广的活动模式。

(二)研究的意义

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学校、生活中教育环境、活动方式、教育评价的意义重构和具体改善,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

二、研究的设计

(一)概念界定

德育实践:指小学生所参与的实际道德生活。参照伦理学对道德现象的分类,小学生的道德实践,包括小学生实际参与的各种践履道德、学习道德、道德调查、宣传道德、评价道德和接受各种形式道德教育的活动等。其中尤其以践履道德的实践更为重要。许多道德活动,往往包含在小学生参与的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学校生活过程中,该课题所涉及到的德育实践就是通过校内的活动设计和校外的真实活动,指导学生参与真实的道德实践活动。

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研究目标

本项目研究的总目标是:调查、总结品德教育中适合农村小学开展体验活动的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制定并实施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真正结合为一体。

(1)理论目标:研究校内外德育活动的基本模式,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的策略。

(2)育人目标:通过小学品德课堂活动“生活化”研究和小学生校外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使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工作目标:以本项目为统领,促进学校品德教学,营造人文型校园。

(三)研究内容

通过体验式活动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去体验,引导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生活

⑴品德课堂活动“生活化”情景创设模式研究,主要通过《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设计较真实的生活场景,探索基本的组织模式。

⑵校外体验活动模式研究,主要借助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基本的组织模式。

(四)研究假设

如果课题组能够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德育实践的具体模式,那么这些模式将指导教师在课内和课外教育活动中,科学有效的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而且整个教育活动将遵循农村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农村儿童全面和健康的成长。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学习杜威、陶行知等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优秀学校的经验做法,制订研究方案。

2、行动研究法:对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课内外教学拓新的理论观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行动研究,并提炼出各类活动的原则、程序、结构、应用策略,揭示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

3、案例研究法: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班级和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及时回顾总结实践研究做法,整理总结形成经验、报告。

三、研究过程

该项目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2月)

成立课题组,学习“体验式”品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及一些实践经验,收集资料文献,申报课题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

⒈开展以农村小学对于品德教育内容在校内外的运用为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分析问卷,制定活动的方案。

⒉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施活动方案,并写好反思,优化体验环节,对方案进行修改,再实验。

⒊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定期举办研讨活动,并进行个案研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⒋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农村小学“体验式”品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实施步骤、基本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3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论文收集整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2013年4月)结题阶段

在教学实践中对本研究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完善、提高,深化研究内容,全面总结整理研究成果,加强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撰写项目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成果分析

(一)深化对德育实践的理论认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科技手段日益先进,各种综合知识总量明显增加,学生面临着多元价值取向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传授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学生,道德教育只有在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才能比教材更生动,比说教更深入,良好的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到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广建德育阵地,实施开放的道德教育。

少年儿童形象思维发达,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起始阶段,其发展尤其需要不断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需要主体的参与和积极的内心体验。只有体验,教育目标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去我们把课程当成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学生德行的形成必须经由生活才能形成,把德育仅局限在课堂局限在学校是狭隘的。要把课程和社会、生活、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让生活走向课程,让生活走进课堂,德育尤其是如此。

体验式德育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其理论依据来自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科学。从哲学的角度看,正确认识源于实践,认识过程是经过实验、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贯穿于少年儿童道德内化的知、情、意、信、行的全过程;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其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养成的全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其伴随着人生的社会化的整个过程,要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扮演好社会角色,必经体验。

无数事实也证明,真正诱发体验的道德教育,才能给体验者带来情感上的愉悦感,行动上的自觉性,有效提升其道德境界。

(二)重构德育课程体系

尽管小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德育的内容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注重了德育要素,但德育内容的偏狭、教育元素的开发和拓展、施教者自身能力的制约,都使这些课程的育人功能力不从心。德育荒漠依然存在,德育绿洲令人期盼。建构适合校情的德育课程体系是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当务之急。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果将本门课程的性质作一种过程性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表述,就是:品德课程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道德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也决离不开道德和道德的学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学习;道德学习的过程必定内在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之中。

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认为品德课内生活是儿童整理体验、再体验、交流、反思,自主建构价值观的特定活动场,品德课外生活是儿童形成真实体验,初步感悟生活的原生大基地,全部生活是检验道德信念与行为的试金石。因此,构建的德育体系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重体验的。课题组在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时,力求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涵盖所有的德育内容,例如课内课程教材,课外课程教材。从课程目标、课程教材、课程规划、教学阵地、教育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符合课程要求.10

课内德育应坚持“生活融入课堂,体验改变行为”。品德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根据课程生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课外德育应坚持“行为回归生活,体验感悟成长”。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让行为在体验中得到矫正或巩固。

体验式德育课程以生活实践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即作为一门课程,学生一天、一周、一年中的活动主题就是课程规划——它是一个训练序列和周期;学生校内外的一切表现和活动就是教材——它来自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学生的活动现场就是课堂——实现了在活动现场进行即时性的教育和教学;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是施教者和受教者——构建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学生良好品德的表现就是课程目标——终生受益的成长根基。

(三)重建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的德育模式远离了现实生活,面对道德领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势在必行。小学阶段的德育模式应坚持开放性、体验性、生活性。

品德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该环节通过表演小品、成语(词语)接龙赛、讲故事、智力比拼、欣赏乐曲、影视文件、图片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教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2.活动体验,探索感悟

该环节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通过回顾、展示、交流、课前的调查、实验、探究等活动过程,讨论、服务、模仿、辨别、创造、表现等方式,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提高知、情、意、行的能力。3.明辨事理,育情导行

“明理”就是对学生讲明道理,进行正确观点的启蒙。该环节通过示范指导、明确标准、矫正提高等方式,以情驱动,动中育情。

课外德育活动模式:

课题组探索了 “四环节”模式。

1.访他人,定标准。学生围绕语言、行动、仪表、品质四大方面,对自己的父母、亲戚、邻居、老师、同学进行了调查与访问。层层汇总后,形成了“文明小使者”标准。

2.查问题,严律己。对照标准,各班级开展了自查互纠活动,每人找到自己的监督人,帮助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整改。

3.读好书,强素质。通过每周两节课外阅读课,学习名人的成长历程和德育养成。举行读书演讲活动,交流自己的成长历程。

4.勤反思,再提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结合主题班会、综合评价等进行“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即:每学期期末以班为单位召开“我真行”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和行为习惯(标准是不定的),寻找自己的闪光点,自我激励,勇往直前;每学期期末末让学生按照评价细则,给自己记分(标准是一定的),让学生在评价中参与,在参与中反思,不断提高和发展自我。

这种模式坚持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德育全面渗透。

(四)成效分析 1.学生主体意识增强

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起于主体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正如儿童是他自己的理智世界的构造者一样,他的道德世界观也是由他自己逐步构造成的。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拓展建构主义的外延,实现主体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激发起学生道德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有宽泛的道德视野、深刻的道德体验、丰富的道德移情和持久的道德践行。因此,在一系列自主性德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的活动自己搞,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在组织中学会当家作主,学会独立自主地工作,锻炼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100%的学生认为班级工作应由学生自己或师生共同管理,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83.6%的学生敢于并能够独立组织活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低中年级70%以上、中高年级82%以上学生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并能正确找出原因加以改正,说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发展。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多

数学生自我发展良好。以上调查与分析可以表明,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课题实验研究是有成效的。

2.学生行为日趋规范

学生的日常行为分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课题组充分利用以往课题研究的成果,结合本校小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研究有机融合,出台了一系列习惯培养方案、细则及评价标准,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012年9月、2013年3月定为学习习惯培养月,2012年10月、2013年4月定为行为习惯培养月,通过自我约束、师生帮助、家长监督等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日趋规范,于2012年10月在全市学习习惯培养现场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和视频展示,于2012年12月承办了全市特色学校创造活动现场,2013年5月表彰了百余名习惯标兵。

3.校园氛围健康活泼。

生动活泼的自主性德育活动不仅吸引了师生的注意力,逐步改变着他们对于学习和发展的理解,也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了较强的凝聚力。2012年小学卡巴迪比赛,获全市第五名,艺术月汇演获第七名;2013年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小学组第九名;学校也先后获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巾帼英雄岗等荣誉称号。

4.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在研究过程中,激发了大部分教师学习教育法规,钻研教育理论,捕捉教育信息和研究教育现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掀起了教师“读书热”,使一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开始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成为学校工作的骨干力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课题研究以来,2名教师在县级读书演讲比赛中获奖,2人获优秀读书人物称号,1人执讲烟台市优质课,5人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

五、研究的反思

德育实践是一个道德认识的过程、情感升华的过程。这种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室,不为空间、时间所限,它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需要亲身体验、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自身的主动参与中转化为内在品质。所以,德育实践模式,仅仅是一种结构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实践思想指导下,去不断创新和探索。

[参考文献]

篇6:生活化的德育践行(本站推荐)

德育的形式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最高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形式和内容并进。

一、德育的前提在身教

孔子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基本的育人原理:身教重于言传。那么,如何使“身教”成为育人的核心法宝呢?关键在于必须把“身教”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甚至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在我们的校园中,在学生的视野下,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以教师为主角的情景:

情景一:星期一升国旗时教育学生要注意纪律,要立正站好行注目礼,听领导国旗下讲话;自己却一边肩上挎着包或手里拿着书,或胳膊夹着东西,一边还和同事窃窃私语。

情景二:要求学生务必遵守校纪班规,自己在开教研组会、备课组等无行政约束力的会时,却经常迟到,甚至旷会。

情景三:课余时间叼着一支烟边走边抽,在操场附近,将烟头顺水泥栅盖的缝隙丢进下水道,或者干脆将烟头扔到教学楼前的绿化带里,午餐后,迫不及待地燃起香烟若无其事地吞云吐雾,从熙熙攘攘的学生中穿过。

……

校园中,老师就是孩子们眼中最亮丽的风景。你本身在学识修养、言行举止方面就存在不足,想让孩子们品德高尚、行为文明、习惯良好,无异于痴人说梦!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走下“神坛”,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勤于检视,时时反省。

二、德育的真谛在真实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学科的逻辑。脱离生活的道德必将导致道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道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和无效。因此构建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化的德育格局,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源泉。

1.引领学习生活

教师应寓德育于学生的学习之中,设法把积极、主动、科学地学习的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时的快乐和美好的精神享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达到转“智”为“德”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家洛曼说:“真奇怪,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确很少教他们如何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解决问题,却很少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重要得多。”

因此,学校德育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如可通过组织学法指导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授之以渔,促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

学生各抒己见:

(1)甲同学:“我有一股特别的学习冲劲和方法,***对我学习帮助很大,他多次强调自己不是死读书的学生,反而是听听歌、看看电影等兴趣爱好帮助了他调节心态。我们二人经常会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并会提供很好的学习思路。”

(2)乙同学:自己来到中学时,看到身边尖子生这么多,还是挺有压力的。当事情发展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时,也会表现出沮丧,但我会找老师倾诉,宣泄完后,我很快就能整理好心情重新出发。很快地就忘掉了负面情绪,重新努力“追梦”。

(3)丙同学: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只是对各科都很有兴趣,因为兴趣而喜爱,因为喜爱而专注。初中时候喜欢上网聊QQ、偷菜,上了九年级后,为了专心学习,没有买智能手机,只是配了一部“老人机”(仅有打电话发短信功能的手机),专心备战中专。

……

总结:(1)学习信心最重要。“不要把学习当作压力和负担,而是享受学习的乐趣。自己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学习有计划性。中考前一个月,要把每一天的学习计划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要有很强的自制力。各科目轮流复习:“数学注重归纳方法,一道题体现出的几种典型的结题方法,历史注重大知识的体系,政治注重时政热点的记忆,地理消化上课时的笔记。”

(2)强调“做题太多,有惯性思维,会被限制住”。教他们读活书,不读死书;计划要比做题重要。可以五六个同学一起,每人分配一些单元专题后各自练习后,再共享好题,可节省大量时间。

2.指导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具有感情色彩。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习,而且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在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篇:让人心疼的浪漫古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