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理论德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找寻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 ——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是中国德育理论取得长足进步的七十年。经历了初创阶段、复苏与建构阶段、科学化与现代化阶段、多样化阶段,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回应道德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德育实践提供行动指南,正走向现代化、人性化、科学化的统一。尤其是1996年后涌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对当代道德教育实践的积极回应,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但是,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面临一些问题,如,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有待发掘,知识化解决方式的实效性有待提高,理论本体的原创性有待加强等。归根结底,是对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审视不清。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提出重新审视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笔者假设道德教育理论构建需要考虑儿童现实的、可能的生存、生活需要,根据儿童道德观念如何产生。同时,道德教育理论构建需要关注儿童真实的道德体验,即,幸福体验和实用体验。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定位是元研究,采用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第一章是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概念界定和本体解读。区分理论、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理论,阐述它们的主体类型,采用“由大到小”的分析方式。重点说明道德教育理论与德育理论不同。因为理论是实践活动在意识层面的反映,德育理论形态是由我国德育实践情况决定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小德育”视域的理论形态。道德教育理论是关于道德教育的概念或原理体系,它为指导德育实践活动服务,是研究阐述德育的客观事实。第二章介绍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进展、成就和主要问题,是关于我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肯定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取得的成就与突破,并指出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道德教育理论在构建过程中对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缺乏直接认识。第三章是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个案考察。本章从三个角度论述多样化时期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道德教育理论,它们对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和基本支点进行了积极探索。第四章说明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主要提出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是儿童生存、生活需要。用有生命力的道德教育理论解释为什么道德何以产生问题是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介绍不同学科关于该问题的解释,阐明儿童作为类存在和个体存在的基本特征,最后,厘清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第五章介绍中国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基本支点,强调道德理论构建的基本支点是儿童真实的道德体验。儿童的道德体验指幸福感受和实用感受,其中,幸福感受通过沉思、给予和创造实现,实用感受表现为正确行为的心理倾向。

关键词: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多样化时期;有效依据;基本支点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要求加强关于理论构建过程的研究

(二)中国道德教育实践开展呼唤符合时代、国家特色的道德教育理论

(三)个人对道德教育理论、道德教育实践的持续性关注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具体德育思想及给我国德育实践带来的影响、启示

(二)关于德育学科建设、德育概念、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关于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要素

(四)多样化时期道德教育理论相关研究

(五)对既往文献的总结

三、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核心概念

(一)道德教育理论

(二)有效依据

(三)基本支点

(四)多样化时期

六、方法论

(一)研究的定位:元研究

(二)研究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

(三)具体研究方法:文献法

七、研究思路与核心观点

(一)研究思路

(二)核心观点

八、与既往研究不同之处和研究不足

(一)与既往研究不同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道德教育理论的概念界定与本体解读

一、理论、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理论

(一)理论

(二)教育理论

(三)道德教育理论

二、道德教育理论的类型

(一)理论的类型

(二)教育理论的类型

(三)道德教育理论的类型

三、小结

第二章 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进展概略

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德育理论发展历程探析

(一)1949-1977:中国德育理论发展的初探阶段

(二)1978-1988:中国德育理论发展的复苏与建构阶段

(三)1989-1995:中国德育理论发展的科学化与现代化阶段

(四)1996 年至今: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多样化阶段

二、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一)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成就

(二)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不足

三、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构建路径与问题分析

(一)依据道德理性构建道德教育理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有待发掘

(二)依托道德知识构建道德教育理论,问题解决方式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三)依照演绎逻辑构建道德教育理论,理论自身的原创性有待加强

四、小结

第三章 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个案考察

一、多样化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前提审视

二、主体性德育理论

(一)背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变革需要新型德育体系

(二)主张:开展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儿童主体性道德人格

(三)总结与评价

三、情感德育理论

(一)背景:教育全域中的情感缺失,学校德育中的情感缺失

(二)主张:发展儿童与道德相关的情感,发挥传统美德的情感价值

(三)总结与评价

四、制度德育理论

(一)背景:伦理道德格局混乱,学校德育陷入困境

(二)主张:完善制度,制度育德

(三)总结与评价

五、德育美学观

(一)背景:功利主义盛行,学校德育在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间摇摆

(二)主张:德育内容与德育形式的审美化改造

(三)总结与评价

六、生活德育理论

(一)背景:知识人人性假设与知性道德对人的僭越

(二)主张:道德回归生活,道德走向生活

(三)总结与评价

七、小结

第四章 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

一、为什么道德何以产生是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

(一)从“道德先天存在”到道德教育理论

(二)从“道德后天习得”到道德教育理论

二、道德是如何产生的:三个路径

(一)道德先天存在于人类头脑中

(二)道德是人类后天习得的结果

(三)道德是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

三、依据儿童生存、生活的现实与可能需要构建道德教育理论

(一)儿童作为实践之中的类存在

(二)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儿童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

(三)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有效依据是儿童生存、生活的现实与可能需要

四、小结

第五章 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基本支点

一、为什么道德体验是道德教育理论构建的基本支点

(一)在情境中澄清价值:基于儿童道德选择的道德教育理论

(二)在互动中形成美好:基于儿童道德情感的道德教育理论

(三)在多元中寻求普遍:基于儿童道德理性的道德教育理论

二、幸福与实用:儿童道德体验的重要维度

(一)反思现代教育的“幸福症候群”

(二)幸福是自由给予途中的自由创造

(三)实用是处于过程中的、未完成的道德思考

三、幸福感受与实用体验,构建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支点

(一)幸福感受的实现:沉思、给予、创造

(二)实用感受的达成:展现正确行为的心理倾向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城镇化进程论文提纲下一篇:医学教学效果优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