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理论德育论文

2022-04-21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民小学广东湛江524081)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集中编著在《陶行知全集》中。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为教育献身的精神以及其煜煜生辉的教育思想一直在中华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即教育理论德育论文 篇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理论探析

摘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其三大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德育模式上实现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转变。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德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其中生活德育思想贯穿陶行知生活教育始终,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过道德的生活、做道德的人是陶行知生活德育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价值追求。针对当前学校德育脱离学生、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现象,本文试图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把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对学校德育如何构建有效的生活德育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一、“生活即教育”: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不可分。他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界定为“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始终把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认为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教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应该为人类生活服务。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去生活化”所导致。德育内容经过教育者的“选择”和“过滤”,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些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德育过程主要看作是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的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道德守则,使本具有生活意蕴和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被动地对道德规范与道德守则的遵从。这种“去生活化”的学校德育,不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的融通、渗透、互动,缺乏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德育实效性差也就在所难免。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要为人类过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生活服务。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学校德育在内容上要反映现实生活、在方法上要贴近现实生活、在目标上要引领现实生活,脱离生活的学校德育只能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洞说教。正如俄罗斯教育家鲁宾斯坦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因此,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

“生活即教育”德育模式,是以生活为中心,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实践在生活中展开,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通过自身的道德生活实践和道德生活体验,理解道德规范、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让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丰富、具体的德育活动,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道德知识灌输的客体,而是作为道德自我建构的主体,在教育者的引领下通过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和建构,从而大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品德的生成性。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过程,在现实生活的道德选择过程,在真实生活世界的实践、感悟和体验过程,都是学生道德的自主生成过程。将学生视为德育过程中的道德生成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德育模式的内在要求。为此,学校德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道德生活的需要,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为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创造条件。要善于从身边发生的事寻找德育内容,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学生过积极的、向上的道德生活,理解道德内涵、领悟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二、“社会即学校”: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

与“生活即教育”一脉相承,“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主张,被称为生活教育理论的领域论。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这同“生活即是教育一样”。他说:“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自然而然地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在陶行知看来,放眼社会,凡是生活场所都是教育之场所,工厂、农村、店铺、家庭、戏台、茶馆、军营、庙宇等等,无一不可成为课堂。在社会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同学,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曾拿鸟笼来比喻传统学校,指出这类学校既狭小又与社会生活隔绝,“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要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把笼子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是为了克服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彻底融通。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应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都是由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离开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德育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毫无意义。杜威曾经说过“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当前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者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封锁外在的部分真实信息,只把自认为“纯净的”、“安全的”信息灌输给学生。殊不知,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这种控制和

封闭不仅不可能,而且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德育内容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学校德育功能的弱化。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主张要求学校德育走出象牙塔,从封闭的学校走向开放的社会,让学生在置身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品德。这在现代信息社会尤为重要,因为社会信息化使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社会上各种群体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是与非、大众传播内容的善恶、美丑,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美国学者赫舍尔说:“没有哪一个真正的难题是从纯粹的寻根究底中产生的。难题是处境的产物,它是在处境艰难、理智困窘的时刻产生的,是在经历到不安、矛盾、冲突时产生的”。可见,只要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可感知的一切社会现象都是德育元素,都具有德育价值。学校德育只有回到现实社会、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德育的最原本意义的目标。社会是道德的熔炉,社会的开放性决定了德育的开放性,“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按照“社会即学校”的要求,实现学校德育由封闭走向开放,一要正确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通过对社会道德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的分析、判断,不断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二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形成统一的德育合力,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三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优化社会环境,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为学校德育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四要注重列学生日常生活的道德引导,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功能。

三、“教学做合一”: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陶行知认为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中接受道德教育:“我们道德上的发展,全靠着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解决了一个问题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己解决得愈多,则经验愈丰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突出以“做”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

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教育是在道德认知基础上付诸实践的过程。当前,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存在知性德育倾向,即把德育看作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它一味的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践履。这种道德教育方式是造成受教育者知而不行、言行不一、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我国哲学界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认为“道德应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行为准则,一层是这些准则在实际行动上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遵循的准则,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准则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必须具备两个方面,才可以称为是有道德的人”。因此,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离不开主体自身的躬行践履。其中,生活实践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缺少生活实践环节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为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为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从根本意义上说,德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做道德的人。德育过程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必须让学生深入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活。学生在现实生活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活体验,不断提高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能力。这种来自学生亲身生活实践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悟,是最真实、最深刻的,它比任何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都要丰富得多、鲜活得多,从而最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德育过程中坚持“教学做合一”是对以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道德规范为主的知性德育的超越,是由知性德育向践行德育的转变。

作者:毕明生

生活即教育理论德育论文 篇2:

我读陶行知之教育思想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民小学 广东湛江 524081)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集中编著在《陶行知全集》中。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为教育献身的精神以及其煜煜生辉的教育思想一直在中华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其最为突出的教育思想有三个方面:一、活的教育;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三、教学做合一。学习其教育生活的点滴犹如在吸取一部教育巨著的养分,为自己的教育事业点亮了明灯。

关键词:活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陶先生的才华让人敬佩,陶先生的教诲让人感激, 但最让人感动得是他为教育献身的精神。陶先生的一生都在為教育奔波,都在为教育思考。大到国家教育方针,小到具体的教育事件,他无不关心,他真正做到了想教育所想,急教育所急。细细咀嚼,为之感动。他为教育事业热心热情,不曾想过回报,不曾有过计较,他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毛主席说他是人民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全部记录在 《陶行知全集》中,其教育生活中的点滴把其一生的教育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他生在民国时期,但是他提出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是中国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不竭的源泉。

一、活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反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提倡“活的教育”、“活的知识”、“活的人”。其活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Education of life ,Education by life, Education for life这三句中。他主张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另外还要活的教育方法和活的教育精神。教育是就用一个生命去润泽另一个生命;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活的教育”思想主要从三个层面去阐述,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的,要把学生当做一个有灵性、思维和活动着的个体去对待;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的需要出发,设法子去搜罗好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学习去增长和充实师者的智慧以满足孩子的发展。"活的教育”就是要求所有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等都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当时主要是教人做人,教人健康生活,他不教人升官发财,只教中国的民众救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教人要在劳力上劳心,教大众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说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在当今看来,"活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宗旨,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不是培养出“考试机器”、“书呆子”。特别是我国在去年9月份提出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就是我们当今“活教育”的目标,其要求我们要培养出的学生要具备六大方面的素养: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3.学会学习,4.健康生活,5.责任担当,6.实践创新。我们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教学、教育研究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去研究、开发课程,深入创新德育内容。这也是我们每位一线老师应担当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也应拥有远大的教育情怀,把学生的终身发展视为已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陶先生的教育理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让学生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的运用,并能运用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衡量学生和教师的好坏。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和教师都是“死的”,陶先生形象地把它比喻成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而新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取知识、能力和优良的品格。这正好与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要贯彻好”活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坚定的教育之心和高尚的教育情怀,工作中多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并加深对教材和新课标的研究,拓宽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手段,善于发现和研究教育问题。这才能使我们老师变“活”,并能用活的教育资源和手段去教育“活”的学生。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一座丰碑。

二、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成为什么样的人: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以此类推: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陶行知还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教死,学生是学死!教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正好把其导师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来个180度的翻转,我觉得陶先生的说法更为准确,教育的内涵更大,教育的实践性更强。陶行知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致于偏狭。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的生活去解放偏狭的生活。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而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的;“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门里,如同一个鸟关在笼子里的。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之后,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生活决定教育,二是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生活是无止境的,因此生活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使教育与生活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以改进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潜概念,无形中要求我们要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教育(学习),以致于不断地改造生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又如何地贯彻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呢?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特别是结合当今家乡大搞工业建设的时机,平时通过实地参观、图片、视频、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现状及发展的未来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热爱家乡的情感;还有利用我国科学技术每一次进步的机会,例如,天宫二号升天、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重大事件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技,培养孩子探索末知的兴趣和好奇心;利用社会或生活中典型人物的事迹和优秀品格去感化学生,引领学生学习,追求真、善、美。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结合生活实际创编小诗歌、短文章,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每一次的黑板报比赛,高年级的学生都包办了本班的黑板报的板面设计、内容查找及抄写、图纹的绘画等所有环节,幼稚的作品中体现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学校就开垦了一片生态园地,每个班级负责经营一小块,让学生通过种植去体验劳动的乐趣,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学习撑握劳动技能的过程,增强班集体的荣誉感等方面,都是在劳动生活中获得的;开展有活力的体育运动,例如,举行班际足球比赛、班际体操比赛、班际踢毽球比赛,校际运动会这些活动也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快乐因子,让更多的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也强健了身体,锻炼了意志、凝聚了班集体。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去获取知识的能力,让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做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思想意识,在每天的教育工作中,要做到追踪观察,及时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和技能,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人们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当今教师所应要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我们老师当中普遍存在只教不做的现象。例如,有些老师教到一个知识难点或遇到一件学生的难题,他们不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而是置之不理或是糊涂拖过,最后难点还在、问题仍存,学生没得到知识的长进和问题的解决,老师以这样的教学态度和方式教了十几或几十年,知识不增长,反而思想固化,方法陈旧,逐渐被时代淘汰,被学生淘汰。可见没有做的教不是真正的教,是教不好学生的,一个学校中这样的现象存在的越多,这个学校越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却不是这样。陶行知给“做”下的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劳力上劳心就是要求手到心到,如果劳力不劳心的,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劳力和劳心分家则一切进步发明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单单劳力,或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真正之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到事物之真理。因此,“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说,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从“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

在我们教学实践中,教和学是一种常态,但是做却成为教学的奢侈品,很多时候教学做是分家。学生学习每个学科都有其生活实用性,例如,数学,生活数学到处可见,但是我们有些老师缺乏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更末能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只是囿于考试中的几个题型,让学生反复机械地操练,磨坏了学生的意志、磨灭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更磨掉了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兴趣。再例如,英语,我们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相对于数学和语文,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少见,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只知道考试需要才学,所以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学中做的环节缺失,教师末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英语素材并加以运用,学生对生活中的英语知识视而不见,也没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去表达,教师教的知识,学生付出努力学习,却无法体验到做所带来的乐趣,特别是在生活中缺少做的行动和思想,所以没有产生新的价值,没能把课堂所教、所学的知识得以延伸、拓展。以上这两个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更能清楚地认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固然重要,但是缺少教学中的做,特别是在生活教育过程中的做,那么这样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是真的教育,这样的学校没有真的教育。因此,我们现在的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要强调教学做的教育思想,否则,是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生发展需要的人才的。

陶行知先生在短短30多年的教育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至今,其光茫绽放得更加灿烂。作为一名教师,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阅读其著作及研究其教育思想,从而多积累知识,丰富自己教学和管理经验,为筑梦自己的教育事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陶行全集》[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2016年9月

[3]杨斌:《教育照亮未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版

[4]《陶行全集》[M],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陶行全集》[M],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陶行全集》[M],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7]《陶行全集》[M],第5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李兴发

生活即教育理论德育论文 篇3:

学以致用: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摘 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可以说,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最核心的理论体系,它突出了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基本的立足点,而课外也是教学的重要阵地,因此只有将课内与课外,将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学以致用 生活教育 小学语文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的实践性正体现在与生活的联系上,也就是陶行知先生主张的“生活教育”。贯彻“生活教育”,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作业等等方面更好地将教学与生活相连,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知识融会贯通,积累社会经验、培养生存生活技能,更好地生活。

一、立足于课堂

“生活教育”理念,把教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更加侧重于知识的学以致用。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实践运用,首先,课堂这个根基需要筑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等方面慢慢渗透生活元素。

1.教学目标指向生活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维度,而忽视了第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两个维度对学生来说虽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与能力,但忽视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定,将教学目标指向生活,明确孩子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获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教学目标带上明显的生活化气息,比如在教授《海伦凯勒》时,可以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定为:“学习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榜样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他们的生活环境、经历等等都与学生有一定的关联,学生可能更容易被触动。这样一个学习目标的设定,让语文教学的“生活气息”更加鲜明。再如在《水》这篇课文中,可以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定为:“在语言文字中感受水的珍贵,激发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情感。”“水”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设定这样的教学目标,也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与环保意识。

可见,语文教学目标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定,让教学目标带上明显的生活化气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情感活动中,使他们有所感悟、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把学到的东西引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2.教学环节渗透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人物、现象、场景都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素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也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相关的情境。比如在教学《谈礼貌》这篇说理文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练写的环节:“老师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看到过其他讲礼貌的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按照‘一事一议’的写法写一写。”这样一个环节设定,既能够让学生掌握说理文的写作特点,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生活小事的捕捉和思考,在设定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音视频资料进行补充与渗透。比如在教学《虎门销烟》这一课时,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背景可能认识不够,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给孩子们引入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适当引入音乐、美术、科学等相关知识,更好地教学。

除此之外,还有角色扮演、演讲、朗诵等等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环节,都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教育”服务。情景化的教学不仅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将生活自然而然地融合到小学语文学习中。

二、服务于生活

语文教学好比是冰山一角,课堂时间固然重要,却只是在冰山上露出的尖,在课堂之外有着更多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要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还需要教师的引导。“生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首要任务便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在这基础上,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成为一个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1.培养生存技能

作为一个小学生,要想更好地与人交流、融入集体,需要对他们的沟通能力重点培养。语文教育与生活休戚相关,像书中的“口语交际”部分,存在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学会看懂“药品说明书”、学写留言条、学写公益用语等。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都可以付诸实践,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比如认识药品的用途、服用方法、有效日期,并能把家里过期的药品有效处理掉。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

其次,可以让学生通过體验式的方法,在课外进行渗透部分生活能力。比如可以设置一堂习作课,习作即生活,让孩子自己动手,体验做菜的过程。习作之前先布置任务:找一份菜谱,根据菜谱提示学做一道家常菜,让家长帮忙拍下厨房精彩照片,为习作做铺垫。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做菜过程,交流习作感受,这样可以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同时做菜过程中的小插曲,可以作为重点来写,让写作与生活相结合。孩子在生活体验中叙述实践步骤,表达自我感受,学会生存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丰富生活实践

在课堂之外,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学以致用还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上。校园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办演讲,辩论会,演课本剧……校园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家乡的美丽风光、丰富物产、人情风俗……

学校在每学期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四上课文中有一首小诗为《秋天》,美丽的秋景与丰收的景象让孩子们对秋天充满了向往。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正好带领孩子们走近硕果累累的秋天,拥抱大自然,体验秋季气候、植物的变化。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家乡迷人的风光,感受苏州“小家碧玉”般精致灵动的特点,培养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或许大自然又会是一位良师。勤写日记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鼓励孩子勤写日记,记录每天发生的点滴小事,不仅能让孩子把老师课堂上教授的习作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更培养了孩子有一双发现生活、发现美的眼睛。

语文教育要延伸至课下的实践活动中。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学会运用知识,在学会生存技能的同时,丰富社会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实现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生活元素,因此,为了把语文教学和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我们首先要立足于课堂,在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实现教学与生活的有效接轨,让教学带上“生活化”的气息;再通过语文教学外延给生活,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生存生活能力,培养道德品质。换句话说,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培养人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贯彻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英云《徜徉生活:语文教学的新境界—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德育》2010年第12期。

[2] 汤菊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启示》,《课外语文》2017年第19期。

[3] 何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作者:姜严

上一篇:继续教育的发展研讨论文下一篇: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