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2022-09-10

高中学生是未成年人中人数较多的群体, 绝大多数年龄不足18岁, 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化阶段, 他们富有蓬勃的生机和青春的活力, 但是生理、心理还不成熟, 他们社会阅历较浅, 看问题容易简单化, 具有片面性, 容易感情冲动, 常常处于情感和理智的矛盾纠葛之中, 处于人生的“危险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难免受家庭、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影响, 容易步入人生的误区。因此, 在高中阶段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公民道德诚信教育,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很有必要。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 积极探索如何加强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对于传授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觉悟, 帮助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对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如何加强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希望能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1 加强学习, 提高素质

高中教师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是加强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前提条件。俗话说:“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高中教师只有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 坚定的道德信念, 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风范去影响、感染学生, 才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信度和实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者的一个潜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 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 无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 或者是在它的范围以外, 同时要致力于自我教育。”我们高中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事业, 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同时, 我想首先必须完善自己的“灵魂”, 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 因此, 新时期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 了解德育新动态, 接收管理新知识,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 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 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 真正做到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关心学生, 用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为提升高中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改进方法, 求得实效

因材施教,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益, 是加强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主要阵地, 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 结合新教材的特点, 实施课堂教学, 应该坚持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的方法。孔子曾经提出:“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在教学实践中, 高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例如, 创设问题情景, 采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对比、图表、经典事例等, 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解, 口欲言而不能“愤”、“排”的状况, 不断扣住学生的心弦,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理论知识, 形成自我分析能力, 提高思想道德觉悟。此外, 高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互教互学、典型示范、讨论交流、辩论反思等各种方法, 使高中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落到实处。

3 创新形式, 丰富内容

3.1 建设德育教育基地, 强化德育社会实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校德育教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 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亲身参加社会实践, 感受社会生活, 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 因地制宜地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如:在工厂、农村建立劳动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法院、公安局、监狱等单位设立法制教育墓地, 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审案, 听取犯人现身说法,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在革命老区设立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组织学生为革命先烈扫墓、献花, 听革命老人讲革命故事, 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文化教育部门建立舆论熏陶基地, 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教育片和英模报告会, 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社会公德、艰苦奋斗思想教育。同时, 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法, 让学生到工厂、下农村、进部队、入市场进行社会调查, 开展实践活动。聘请老红军、老八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请劳动模范包括企业厂长、经理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 请公安民警、英雄人物进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社会存在的其他消极腐败现象, 提高学生的社会“免疫”能力。

3.2 优化德育形式, 讲究德育方法

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年学生, 信息面广, 思想情绪波动大, 传统单调的德育形式和疆化呆板的德育方法,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德育教育必须讲究形式和方法。当前很受高中学生欢迎的德育方法有:一是情景陶冶法。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人际环境, 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二是榜样示范法。榜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在德育教育中, 通过树立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形象, 能使抽像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思想作风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 以个性培养个性。三是行为养成法。学校的德育过程, 一方面是要坚持对学生的灌输教育, 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 也要重视学生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发挥学生德育教育的主体作用。学校的广播电视、专栏板报、业余党校, 团校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生会、英语角、文学社以及其他各种兴趣小组,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学校值周督查, 年级百分考评, 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广泛参与,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理、自主、自辨、自律的能力, 帮助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

当然,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高中教师要主动配合, 积极参与, 做到周密设计, 精心安排, 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活跃气氛, 使德育教育由教师被动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领悟, 强化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需要。通过艰苦生活环境和艰苦劳动环境的体验和适应, 让他们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伟大, 增强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磨砺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锤炼坚韧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增强创业意识, 竞争意识, 激发学习欲望, 形成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良好心态;通过人、事、物的接触, 让他们体验人生和社会的意义, 自觉形成尊重他人, 尊重社会, 融入生活, 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历史和现实, 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并把美好的愿望与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 以此加强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摘要:高中学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化阶段, 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容易受其生理、心理特点和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 而步入人生的误区, 因此, 加强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在校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 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高中教学的实践, 提出了一些加强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学生,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和全面发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1) .

[2]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王士光等.教育教学科研概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4] 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下一篇:“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