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考核体系的研究

2023-02-21

德育考核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 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高校德育考核的设置及落实应考虑到几个方面。 (1) 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2) 德育本身所具有的高低标准之间的巨大间距——目标过高, 过大, 往往不能在现实中得到落实; (3) 高校作为一个事业单位, 在人力, 经费等方面的限制; (4) 德育本身所具有的不易量化的特点。综合以上考虑, 如果一个德育考核的目标过高, 手段过复杂, 可想而知, 到最后并不能落实。本文目的就是如何建立一个简单、科学、易操作的德育考核体系。

1 德育考评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1100多所, 占全校高校的48.5%, 高职在校生7 9 5万, 占全校高校在校生的4 5.8%。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 同时作为录取层次相对较低的高职学校, 其学生在自制力方面都相对欠缺。社会学上把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将社会规定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人内在的行为标准的过程称为社会化。这个过程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对正确行为的强化和对错误行为的惩罚。高校德育的目标不但是让学生“知德”更重要的是“行德”。只有学生“行德”才能说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目前高职院校德育考评的现状——以我校为例

按照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德育涵盖了方方面面。这对于实行德育考核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使得德育考核虽然想兼收并蓄, 但最后没有了清晰的导向, 使学生无所适从。就以我校为例, 针对3 6 3位0 7级学生的调查问卷有近三之一学生表示不了解上学期其德育成绩是从何而来。而且认为上学期同学之间德育成绩之所以有差距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参加的活动多少, 比例达到3 8%。从教师方面而言, 各系虽然都以学生手册作为德育考核加减分的依据, 但最后的成绩却并不是严格依此打分。而班主任作为直接的打分者, 往往优先考虑的是学生的成绩情况, 以免学生因德育不合格而不能拿到奖学金。如此造成的情况是我校2 0 0 7级学生中拿到优良的比例在9 8%左右, 也就是说只有不到2%左右的学生在德育考评成绩上是中或者及格的。这显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后果也是严重的——虽然在评优评奖中设置了德育成绩的要求, 但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是优和良, 造成了德育考核不能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 学生也不会真正重视它。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发现我校在德育考评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 学生对于如何何得出每个学生的德育考评成绩还不是很清楚; (2) 德育的成绩和参加学校活动结合的过于紧密, 导向出现一定的偏差; (3) 大多数同学认为德育可以通过平时的记录而得到部分量化, 但对于不能量化的部分还是没有很好的评价方法; (4) 由同学作为德育评价的主体和我校目前在班级成立德育考评小组之间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不能代表全班其它学生的意见; (5) 对于德育成绩的重视不够, 所括的各类评优评奖中所占的比例及平时德育考核操作中的不严肃性。

3 高校德育考评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如果从高校德育所要达到的效果来定义高校德育的内容将会发现, 德育的内容包含学生学习态度、日常行为、参加各类公益性活动及其它道德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在大学生德育考评最主要的指标的选项中, 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提升道德水平二个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还是有4 9%的同学选取择了养成良好的习惯, 超过提升道德水平的4 0%。同时考虑到德育考核的日常实施我认为高校的德育考评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二大类。 (1) 可以通过平时有目的的记录而进行量化的。包括学习纪律、寝室卫生、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及其它道德行为。其特点是, 事件单一, 没有岐义, 在时间、地点、事件上能通过简单的记录而得到量化。 (2) 不能量化或者量化难度很高。包括学生集体生活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一些包括人道主义、普世价值方面的表现。其特点是, 不容易观察, 特别是对于教师或者辅导员而言, 不能构成稳定的记录条件, 从而难以量化。

4 针对不同德育内容的考评方式及具体考核主体

4.1 在学分制情况下, 强化教师对课堂纪律的考查

学生以学习为主, 学习态度在高职学生德育考评中应占据重要地位。这是由学生的角色及高职学生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以我校为例, 一学年中, 因旷课而受处份的学生占总学生的0.5%, 其中受留校查看处分的也达到0.2%的比例。而最近浙江一所2万人大学一学期补考的人次达到近万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学分制的情况下, 由于弱化了班级的概念, 班委的作用大大降低, 如果不加强对学生上课纪律的考查, 其情况会更加严重。因此, 要强化教师对于课堂纪律的考查, 强调教师作为课堂纪律的组织者应当承当起相应的职责。

4.2 由学生会主导学生日常活动的考查

作为学生自治的组织——学生会都设置了相对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各个部门, 如纪律检查、生活管理等部。此外, 学生会还是学校各种活动的组织者。从客观条件上而言, 学生会作为考查学生日常活动及记录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主体是可行而且是最优的选择。同时这也能提高学生会本身的威望, 在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4.3 由班主任完成学生相互评价的统计

要说谁最了解学生, 那么肯定是同班同学。这一点在本次的调查中也得到证实——7 0%的学生选择了同学作为最能客观评价学生德育的主体。作为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同学, 对于另外同学的了解绝不会像辅导员、班主任那么趋于表面。如果说第一、第二项评价都存在可能浮于表面的担忧, 那么重视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足。作为班主任, 可以采用让每个同学以序列方式评价全班其它同学的方法。然后汇总计算每个学生的平均分及标准差。平均分可以反映该同学在全班中总体的评价, 标准差可以反映该同学在班中是否因个人喜好而形成小团体, 与人交往是否带有强列的个人好恶等等。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统计方法得出其它结果。依此为依据进行德育分的加减。

5 德育考评成绩的最终构成、反馈方式及承担主体

德育考评最重要的是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及时反馈学生前一段时间的表现, 有助于学生行为的改进。在本次调查中, 发现有4 1%的学生在平时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德育表现。除了同学相互的评价一学期进行一次以外, 其它如课堂纪律、卫生、日常活动等都可以通过一月一反馈的形式使学生及时了解。可以在学生会中专门设置部门负责这项工作 (也可以通过增加原有部门的职能) , 负责把来自课堂考勤、寝室卫生、公益活动等方面的数据汇总、公布。每学期末结合同学互评, 算出总的成绩。当然其中各部分占多少, 以等级划分还是具体分数为好, 各等级学生的比例如何则要以学校实际情况制宜。当然前提是学生互评的质量有所保证, 也就要求在组织学生互评时进行正确的指导了。

摘要:高校德育考核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 如何从实际出发, 从学校德育有限性及高校德育所要达到的效果等方面考虑如何建立科学、易操作的德育考核制度, 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考核,体系

上一篇: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变化的现状研究下一篇:践行课改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更新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微探